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口神風刀藏著動人的戰火情緣 一支竹筒讓侵華日軍供奉15年

一口神風刀藏著動人的戰火情緣 一支竹筒讓侵華日軍供奉15年

日寇末日用匕首,今日我得殺敵人

近日因公到濟南,遇收藏家楊勇先生,得其所惠一識其藏品,見到一口短刀,不禁感慨萬千。

這口短刀看似樸實無華,但其來歷卻極有淵源,被稱為「神風刀」

所謂「神風刀」的說法,源於日軍在二戰末期的「神風特攻隊」,即以飛機撞擊盟國軍艦的日本飛行員通常都攜帶這種形制的短刀。這種刀日本傳統意義上稱為「脅指」或「脅差」,沒有刀鐔,用於絕望時自殺,並不僅僅神風特攻隊員使用,一些侵華日軍軍官也會攜帶。

雖然筆者並非刀劍行家,但也曾注意到常見的日本「脅差」通常帶有輕微的上反角,意味著必要時還可以當作匕首使用,而這口刀形制筆直,比較少見。經過檢查,其酷似舊德川家康駿河國時代的南紀伊鍛冶坊所制短刀形制,此後紀伊半島的和歌山等地武士頗為青睞。

現代日本著名刀匠小林貞永打造的「龍神住源貞永」短刀,除沒有血槽外,與楊勇先生所存「神風刀」形制較為相似

莫非此刀原主是一名紀伊武士的後代?

這口刀,是抗戰中從日軍手中繳獲的,作為戰利品,此刀自然有其價值。然而,楊先生給我看刀鞘上的銘文,才恍然醒悟到,此刀只可用「國寶」二字來形容。

因為這口刀的刀鞘上有如此兩行刻款:

「日寇末日用匕首 今日我得殺敵人」

擲地有聲,蕩氣迴腸。

木鞘上的銘文,年深日久但仍依稀可辨

我想,在繳獲的敵寇軍刀上刻下這樣的字句,此刀背後一定有一段令人感懷的故事。

楊先生告訴我的確如此,而且答案就在此刀之上。原來,在這口刀的刀柄上,還有另外兩段刻款:「錢毅同志留念 姊吳堅贈」。

據此考證,楊先生髮現,這口刀背後可能隱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戰火情緣。

楊勇先生這樣講述他的考證:

「這口刀的故事裡有兩個年輕人,一個叫錢毅,原名錢厚慶,1925年4月出生,安徽蕪湖人……1941年16歲時,隨父親著名文學家阿英到達新四軍蘇中抗日根據地。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阿英被調往蘇北抗日部隊,17歲的錢毅隨父投入革命,服務於新四軍一師一旅服務團,曾參加泰興戰鬥……另一位女主人公吳堅,女,安徽涇縣人,1939年5月入黨,1940年12月參加新四軍,也是從事抗日宣傳工作。吳堅比錢毅大兩歲,在20不到的豆蔻年華,兩人相遇了。

「這口日軍的神風刀,很難考證是在新四軍哪次戰鬥里繳獲的。但是,我們知道,這口刀是非常珍貴的,吳堅將如此珍貴的戰利品送給錢毅,並且在刀柄上刻下『日寇末日用匕首,今日我得殺敵人』,按現在的說法是典型的姐弟戀。在當年的烽火中,這是無比純真的感情流露。」

此刀贈送時間,當在1943年前後,錢毅在此後與日寇周旋的日子裡,一直攜帶著這口刀。

原來如此。

「神風刀」的主人錢毅

錢毅和他的姐姐錢纓(右)少年時的照片,讓我們感受到何謂「中華民族最優秀的子孫」

可惜的是,這段感情最終應該是無果的,錢毅死在隨後的戰爭(他並不是倒在外敵的槍下,卻是死於同胞的手中,年僅23歲,更加令人痛惜)中,他的父親阿英十分難過,曾自行校對,為其出版了《錢毅的書》。

我試圖找到錢毅與吳堅的合影,但最終未果。或許兩人還沒有交往到可以向旁人表白的時刻,如果沒有這樣一口刀的存在,他們兩人之間的小秘密也許會永遠不為所知。

日前參加一個抗戰研討會,一友談起某地發現一口侵華日軍司令「崗村寧次」的軍刀,上面還有「天皇」「昭和十五年」等字樣,銅銹宛然。

然而……侵華日軍總司令名叫岡村寧次,日本壓根就沒有「崗村」這個姓,連製作遊戲軟體的朋友都知道,偏偏給司令官準備指揮刀的主兒不知道!瞧這些馬馬虎虎的鬼子,這麼不認真,難怪會打輸這場戰爭啊。

這當然是笑談,全國發現這類岡村寧次的指揮刀已經超過一萬把了。

其實真正有價值的藏品,其實不需要這麼「轟轟烈烈」,在台北的「國軍歷史文物館」中收藏一件被列為「國寶」級的文物,不過是一個竹筒子。

普普通通的竹筒背後,卻有著令人震動的故事

1940年桂南會戰中,廣西學生軍以身殉國,他們在竹林中一竹竿上刻下遺囑,日軍被烈士豪氣感動,將這節竹竿鋸下,帶回日本供奉,直到1955年,才最終轉交中國方面,只因為這上面的一句剛毅誓言——要讓中國國旗飄揚在富士山頭。在那個敵強我弱,國土淪喪的時代,要有怎樣的雄心和信念,才有如此氣概?!

感嘆在那個時代,似乎無處不可見這般看似平凡卻讓人蕩氣迴腸的「國寶」。

神風刀,不是同樣的嗎?

「日寇末日用匕首,今日我得殺敵人」,我中國少年,豪情足矣。

一口神風刀藏著動人的戰火情緣 一支竹筒讓侵華日軍供奉15年

原創 薩蘇 2016-03-14 13:57

日寇末日用匕首,今日我得殺敵人

近日因公到濟南,遇收藏家楊勇先生,得其所惠一識其藏品,見到一口短刀,不禁感慨萬千。

這口短刀看似樸實無華,但其來歷卻極有淵源,被稱為「神風刀」

所謂「神風刀」的說法,源於日軍在二戰末期的「神風特攻隊」,即以飛機撞擊盟國軍艦的日本飛行員通常都攜帶這種形制的短刀。這種刀日本傳統意義上稱為「脅指」或「脅差」,沒有刀鐔,用於絕望時自殺,並不僅僅神風特攻隊員使用,一些侵華日軍軍官也會攜帶。

雖然筆者並非刀劍行家,但也曾注意到常見的日本「脅差」通常帶有輕微的上反角,意味著必要時還可以當作匕首使用,而這口刀形制筆直,比較少見。經過檢查,其酷似舊德川家康駿河國時代的南紀伊鍛冶坊所制短刀形制,此後紀伊半島的和歌山等地武士頗為青睞。

現代日本著名刀匠小林貞永打造的「龍神住源貞永」短刀,除沒有血槽外,與楊勇先生所存「神風刀」形制較為相似

莫非此刀原主是一名紀伊武士的後代?

這口刀,是抗戰中從日軍手中繳獲的,作為戰利品,此刀自然有其價值。然而,楊先生給我看刀鞘上的銘文,才恍然醒悟到,此刀只可用「國寶」二字來形容。

因為這口刀的刀鞘上有如此兩行刻款:

「日寇末日用匕首 今日我得殺敵人」

擲地有聲,蕩氣迴腸。

木鞘上的銘文,年深日久但仍依稀可辨

我想,在繳獲的敵寇軍刀上刻下這樣的字句,此刀背後一定有一段令人感懷的故事。

楊先生告訴我的確如此,而且答案就在此刀之上。原來,在這口刀的刀柄上,還有另外兩段刻款:「錢毅同志留念 姊吳堅贈」。

據此考證,楊先生髮現,這口刀背後可能隱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戰火情緣。

楊勇先生這樣講述他的考證:

「這口刀的故事裡有兩個年輕人,一個叫錢毅,原名錢厚慶,1925年4月出生,安徽蕪湖人……1941年16歲時,隨父親著名文學家阿英到達新四軍蘇中抗日根據地。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阿英被調往蘇北抗日部隊,17歲的錢毅隨父投入革命,服務於新四軍一師一旅服務團,曾參加泰興戰鬥……另一位女主人公吳堅,女,安徽涇縣人,1939年5月入黨,1940年12月參加新四軍,也是從事抗日宣傳工作。吳堅比錢毅大兩歲,在20不到的豆蔻年華,兩人相遇了。

「這口日軍的神風刀,很難考證是在新四軍哪次戰鬥里繳獲的。但是,我們知道,這口刀是非常珍貴的,吳堅將如此珍貴的戰利品送給錢毅,並且在刀柄上刻下『日寇末日用匕首,今日我得殺敵人』,按現在的說法是典型的姐弟戀。在當年的烽火中,這是無比純真的感情流露。」

此刀贈送時間,當在1943年前後,錢毅在此後與日寇周旋的日子裡,一直攜帶著這口刀。

原來如此。

「神風刀」的主人錢毅

錢毅和他的姐姐錢纓(右)少年時的照片,讓我們感受到何謂「中華民族最優秀的子孫」

可惜的是,這段感情最終應該是無果的,錢毅死在隨後的戰爭(他並不是倒在外敵的槍下,卻是死於同胞的手中,年僅23歲,更加令人痛惜)中,他的父親阿英十分難過,曾自行校對,為其出版了《錢毅的書》。

我試圖找到錢毅與吳堅的合影,但最終未果。或許兩人還沒有交往到可以向旁人表白的時刻,如果沒有這樣一口刀的存在,他們兩人之間的小秘密也許會永遠不為所知。

日前參加一個抗戰研討會,一友談起某地發現一口侵華日軍司令「崗村寧次」的軍刀,上面還有「天皇」「昭和十五年」等字樣,銅銹宛然。

然而……侵華日軍總司令名叫岡村寧次,日本壓根就沒有「崗村」這個姓,連製作遊戲軟體的朋友都知道,偏偏給司令官準備指揮刀的主兒不知道!瞧這些馬馬虎虎的鬼子,這麼不認真,難怪會打輸這場戰爭啊。

這當然是笑談,全國發現這類岡村寧次的指揮刀已經超過一萬把了。

其實真正有價值的藏品,其實不需要這麼「轟轟烈烈」,在台北的「國軍歷史文物館」中收藏一件被列為「國寶」級的文物,不過是一個竹筒子。

普普通通的竹筒背後,卻有著令人震動的故事

1940年桂南會戰中,廣西學生軍以身殉國,他們在竹林中一竹竿上刻下遺囑,日軍被烈士豪氣感動,將這節竹竿鋸下,帶回日本供奉,直到1955年,才最終轉交中國方面,只因為這上面的一句剛毅誓言——要讓中國國旗飄揚在富士山頭。在那個敵強我弱,國土淪喪的時代,要有怎樣的雄心和信念,才有如此氣概?!

感嘆在那個時代,似乎無處不可見這般看似平凡卻讓人蕩氣迴腸的「國寶」。

神風刀,不是同樣的嗎?

「日寇末日用匕首,今日我得殺敵人」,我中國少年,豪情足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可可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皇帝三宮六院 妻妾成群卻短命?不知節制惹的禍
賈珍父子的這個愛好,揭露了秦可卿死亡真相!

TAG:可可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