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海國際藝術節:文化「國貨」換上「新包裝」

上海國際藝術節:文化「國貨」換上「新包裝」

「我個人的願景是『傳統藝術的時尚演繹者』,我們團隊的願景是要讓盡量多的人能夠了解到京劇的好玩和有趣,進而了解它、親近它。」京劇表演藝術家王佩瑜說。

在11月初舉行的第19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戲曲論壇上,王佩瑜與大家交流了中華戲曲如何在當代傳播的話題。藝術節期間,越來越多的文化「國貨」換上「新包裝」,獲得更多觀眾的關注和喜愛。

「復古包裝」:連環畫讓小朋友記住中華神話

連環畫是很多人兒時美好的回憶,一組以「女媧補天」「夸父追日」「精衛填海」等神話為主題的連環畫作品在藝術節的「開天闢地——中華創世神話」主題創作成果展上亮相。

著名畫家張培成承擔了這一系列連環畫中「伏羲織網」和「愚公移山」的創作工作。他說:「我在30多年前創作過『涿鹿大戰』的連環畫,這次再用連環畫來展示神話故事,是希望廣大公眾特別是孩子們能參與進來,因此我在創作中使用的色彩都很明亮,造型也很有童趣和感染力。」

除了藝術家們創作的作品,主題展上還出現了「孩子心中的神話故事」上海少兒美術書法大展的優秀作品,孩子們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打動了不少觀眾。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施大畏是創世神話連環畫創作的召集人,他說:「我們想通過連環畫這種普及面最廣的文藝創作和文化傳播方式,告訴孩子們什麼是我們文化的根基和文化自信的來源。」

「混搭包裝」:融合創作吸引年輕人的目光

太極、查拳、劍術刀法……傳統武術與現代舞的結合成就了本屆藝術節委約創作的唯一舞蹈作品《舞術》。「這部作品裡我最欣賞的片段是男女兩個舞者一個舞劍一個舞劍魂,舞道與人合一的場景很有震撼力。」同濟大學研究生盧丹陽評價《舞術》道,「陰與陽、攻與守、柔與剛,武術和舞蹈在這裡得到共通。」

趙梁是《舞術》的導演,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通過舞蹈來展示中國傳統文化,他曾經把《紅樓夢》中的太虛幻境、法門寺出土的茶具文物、崑曲《孽海記》作為主題進行創作。在趙梁看來,傳統並非一成不變,而是會不斷和當下的時代發生關係、產生對話,而所有的藝術樣式只是表現手段和元素,只要特質適合,沒有什麼元素是不能放在一起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易新聞 的精彩文章:

義大利醫生回應「頭移植」質疑:倫理不應阻礙新技術
三輪摩托闖紅燈 車主被拋出車外
澳門「天鴿」風災調查報告出爐 前氣象局長可能違紀
收評:滬指漲0.53%重上3400點 券商板塊漲幅居前
上海維秘秀:沒有了美感只有「勞動感」?我相信都是資本惹的禍

TAG:網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