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些改變不一定要在我有生之年發生

有些改變不一定要在我有生之年發生

陳冠希到紐約大學做了個演講,網上已經有一些做好字幕的片段了。今天去看了一下演講的全程,有些話,剛好可以用來評論這兩天的熱門新聞。陳冠希還是那個拽拽的不可一世的陳冠希,但你確定不好好聽他講話?從VICE為他做的紀錄片《觸手可及》開始,似乎他就力求讓更多人聽到他的聲音。37歲了,容顏發生改變了,也早已遊離在娛樂圈江湖之外,為什麼還這麼多人追隨他?除了他的潮流,還有更深層次的東西。

這個演講請陳冠希來談談中國標準,還想讓他談一談設計方面的東西。不過在網上瘋傳的,是他關於「中國製造」的看法,以及對年輕人的忠告。一個ABC去談中國,大家的普遍反應是,三觀太正了。一個商人去談製造,大家的留言是為他打call。他的風波已經過去十年了,他說自己非常想拍電影,卻苦於無路可走,沒人願意用他去冒過不了審的風險。他在屬於他的領域做得風生水起,但他還一心留戀著他熱愛的嘻哈音樂和電影。如同他在演講中提到的,「如果找到一份熱愛的工作,其實你就不用上班了。現在我每天醒來,開始做聯繫品牌的事,或是準備錄製單曲,再或者是去設計鞋子,我都不覺得我在工作」。

「賺錢是其次,熱愛才是首要的」。

聽到這段話,想到一些事。比如國內的食品安全,或是進出口標準不同等等。我們在承認自己不足,或是還不夠好的階段時,不是要我們去抱著一顆更加寬容的心來原諒自己的不完美,那是很可怕的。反之,就因為我們起步晚,或是底子薄,我們更應該用嚴苛的態度對待。在我身上最常出現的,大概就是聽歌了。華語流行音樂的大趨勢是很「商業」的,芭樂慢歌一直佔據著動搖不了的市場,這可能和中國人的民族性有關,我們認為音樂最重要的東西在於詞,所以拋開曲,歌詞內容能夠打動人,我們就理所當然認為這是好歌。但音樂本身並不只是用來講故事的載體,音樂自己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它是不需要依附於歌詞存在的。之前民謠狠狠地火了一把,大概也是緣於此。世界上的大流在很長一段時間是進不到華語歌壇的。以至於一些專註做著和國際接軌的音樂的華語音樂人要背負著很多不理解,甚至嘲諷,以及市場接受度低這樣的苦果。不要跟我說什麼為什麼非得和別的國家一樣,因為我們是這個地球上的一員,躍身「基建狂魔」的我們,不也是在和最先進一流的世界標準比嗎?憑什麼音樂就要固步自封?

好的就是好的,不好的就是不好的,不存在什麼「相對於誰而言算好的」這一說。所以我想順便講一下自己對這些天熱搜事件的看法。

其實不是我刻薄,或者站著說話不腰疼。一開始我看到那個消息我也是比較擔心的,總覺得對於一個模特而言,摔跤是大忌,犯了這麼大的錯,以後會不會被影響,這是我的第一反應。但是後來看了全程,我覺得犯錯確實沒什麼可恨的,但一個人的工作態度真的就很關鍵了。小時候在學校登台表演,老師都會告訴我們,如果你唱錯或跳錯,抑或是說錯,不要笑,當做沒發生,繼續下去,最好的表演就是讓別人發現不了你出錯,而哪怕錯了,儘快回到正軌上,才是對表演本身和台下的觀眾最基本的尊重。後半段回程的自我放棄狀態,沒了台步,弓背,嘻嘻哈哈,仰天大笑,很難讓人相信那是一個模特在自己的職場上表現出來的樣子。

後來實在忍不住了的,還是國內演藝圈的態度。一個個一副傻白甜的樣子高喊著「你是最棒的」,甚至還有人拿各種理由開脫,什麼帶傷堅持,當事人事後採訪都說自己並沒有受傷呢。特別像什麼,一個小孩走路摔倒了,父母為了鼓勵ta,就在旁邊說著「寶貝你可以的,站起來不要哭,你很棒」。為了演繹塑料姐妹花真是苦了那一眾蹭熱度的明星了,太奇怪的風氣了。

「我雖然出生在加拿大,但我都跟別人說我是中國人」。雖然他是說「Chinese」,但基本都把他翻譯成了「中國人」而非「華裔」,主要他一直在強調著「China」。他身體力行去證明中國製造是好的,是優秀的,用行業高標準來要求自己。

「你不要成為那種投機的人,看到一些新產業很風靡,比如籃球和嘻哈,一定不要抱著我去撈一筆金就走的想法」。

「如果你進入一個行業,只是為了賺錢,或者是你媽媽幫你選擇了一個又穩定又賺錢的工作,那我對你的人生表示遺憾」。

「我知道你們當中將來很多人會回國工作,可能你會碰到所謂的那樣的環境,很難表達想法或保持真實,接著就開始墮落。記住,千萬不要」。

「你們能夠在紐約上學,能在最好的學校里待著,回到國內之後,千萬不要忘記你在這裡看到和學到的」。

「我們不能忘記,什麼是世界上最好的」。

「不能因為是中國,就把標準放低」

「我做的每件事,都是要讓它是中國製造,中國創造,一切出發點都是中國」

「當人們聽到我說中國製造或是中國的公司,我必須特別注意我說的每句話,做的每件事」

「如果有人從國際標準來審視我們的產品,創意或是設計理念,我們可以很自豪地說,是的,這是中國製造」

對了,好多你知道的潮牌都被他收了,還和許多知名品牌長期合作,作為生意人的他確實在經商角度來說很成功了。不過,去深究一個商人的思想,如果他說出來的話足夠負責任,足夠有擔當的話,身為消費者是不是更放心。或者,作為一個普通人,會對這樣的人報以讚賞。更何況他在用著他公眾人物的身份向更多人傳播這樣的理念。我一直覺得,身為公眾人物,對社會對大眾,有更大的責任,因為你說的一句話,做的一件事,都可能會影響很多人,尤其是少不更事的青少年。

我們的娛樂圈這些年的容忍度好像越來越高了,其實也就是越來越沒底線了。可他,似乎還沒被從黑名單里放出來。挺遺憾的。

奇妙能力人物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辣眼睛!雙11過後,奇葩買家賣家秒變戲精!
歲月是一個神偷
蜜拉貝兒魔SO神秘果壓片糖果這個是糖嗎?怎麼吃呀
不得不減肥的理由!
裝修時,木工最容易在什麼地方偷工減料?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