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的飯碗還能端多久?全球4成機器人已被中國買走

你的飯碗還能端多久?全球4成機器人已被中國買走

中國去年採購了全球35%的機器人,未來你我的工作崗位還能保得住嗎?

更多資訊,請下載Wind資訊金融終端APP

來源:Wind資訊APP

機器人技術迅猛發展,不僅可以代替簡單的體力勞動,高精尖工作也是遊刃有餘。中國去年採購了全球35%的機器人,未來你我的工作崗位還能保得住嗎?

每10台機器人就有4台被中國買走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 World Robotics)給出的數據很好地展示了工業機器人在全球的增長勢頭: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研究,2016年的工業機器人銷售額增長18%,達到創紀錄的131億美元。數據顯示,全世界去年大約賣出30萬台機器人,其中四分之三集中於五個國家,分別是中國、韓國、日本、美國和德國。

每10台機器人就有4台被中國買走。曾經靠人力成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從2013年以來一直都是最大的工業機器人購買國,去年的採購量增長27%。很多發展中地區的投資也在增加,例如中國台灣、泰國、印度和墨西哥,以及義大利和法國。

就在機器人崛起的同時,這一領域的一批全球頂尖公司的股價也大幅飆升,包括日本的發那科和安川電氣、瑞士工程巨頭ABB和德國庫卡。

自動化革命

行業專家認為,機器人顯然引發了一場自動化革命,而背後的動力則是各大企業都希望提高工業流程的效率和速度。

機器人大力普及背後的一大重要因素是機器人系統的成本降低。與此同時。機器人技術的突破也伴隨著工廠的設備與電腦之間的電子通信水平的提升,這也就是所謂的物聯網。

Nerseth表示,另外一項幫助機器人增長的因素是,一些製造企業的訂單原來是批量大、樣式少,現在變成了批量小、樣式多。

「這其實是由消費者推動的……我們想要更多個性化的產品,因而推動了靈活性需求。」他舉例說,很多汽車都會給輪轂定製顏色。

雖然最大的客戶仍然來自汽車業,這個行業早在1980年代就開始利用機器人焊接和噴塗車身,但主要的增長動力卻是電子和電氣行業,而且主要來自亞洲。

能送外賣

餓了么和百度外賣合併後,舉行了「未來物流」戰略發布會,展示其外賣機器人和無人機等科技產品。餓了么CEO張旭豪表示,繼商家自配送、勞動密集型配送後,即時配送已發展到技術密集型配送階段。

餓了么發布的首款外賣機器人名為「萬小餓」,主要用於樓內的末端配送,目前已在上海一些寫字樓測試。這種機器人最大支持載重80千克,一次能裝載3到4份不同的外賣,還搭載了保溫箱。具體來說,外賣員進入樓內,將外賣放入機器人「肚子」,機器人就能自動規劃路徑,並乘坐電梯,達到指定樓層,最後撥通用戶電話,通知用戶取餐。當用戶找到機器人,輸入手機號碼驗證,即可取餐。

還能做手術

除了簡單的體力勞動,高精尖的醫療手術也出現了機器人。

在許多醫療領域,機器人的應用範圍越來越廣,尤其當前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各大機構包括科技巨頭們都在探索利用AI技術幫助治療,微軟公司甚至表示,利用人工智慧技術解決癌症,並放出豪言10年內解決。

儘管有不少專家認為,機器人在靈活性、判斷力和應變力上仍存在許多局限,能力還不足以取代人工。但趨勢已無法改變。

德意志銀行CEO John Cryan今年9月表示,員工們面臨著被機器人取代的危險,越來越多的人將因為技術變革而失去工作。

麥肯錫的研究對失業擔憂起到了一定影響。該公司發現,60%的工作中約有30%的任務可以實現自動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Wind 資訊 的精彩文章:

港股4萬點只是小目標?機構最看好十大個股
美銀美林:2018海外股市債市將大跌,一招即可避險
大時代到來!巴克萊:金屬定價權向中國偏移
茅台股價600到700塊只用15天,機構喊出900塊目標價!茅台公司:各位理智點
妖「鎳」為何又火了?投資機會在哪裡?這篇文章說透了

TAG:Wind 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