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漢魏六朝詩選》第八十八首《和郭主薄》

《漢魏六朝詩選》第八十八首《和郭主薄》

【篇目】

[作品介紹]

[作者介紹]

[注釋]

[譯文]

[賞析一~~賞析五]

【古風泊客一席談】

和郭主薄(二首)

[晉詩·陶淵明

其一

藹藹堂前林,中夏貯清陰。

凱風因時來,回飈開我襟。

息交遊閑業,卧起弄書琴。

園蔬有餘滋,舊谷猶儲今。

營己良有極,過足非所欽。

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弱子戲我側,學語未成音。

此事真復樂,聊用忘華簪。

遙遙望白雲,懷古一何深。

其二

和澤周三春,清涼素秋節。

露凝無游氛,天高肅景澈。

陵岑聳逸峰,遙瞻皆奇絕。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岩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

銜觴念幽人,千載撫爾訣。

檢素不獲展,厭厭竟良月。

[作品介紹]

《和郭主簿二首》是晉宋時期大詩人陶淵明的組詩作品。

郭主簿的事迹不詳。詩中說:「弱子戲我側,學語未成音。」弱子,即幼子。陶淵明有五個兒子,即伊、俟、份、佚、佟最小,乳名通子。他的《責子》詩云:「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栗。」《責子》詩當作於他三十六、七歲時,當時通子將近九歲,而這首詩則說:「學語未成音」,是兩三歲的情況,相差六七年。由《責子》詩上推六七年,這首詩應是他三十歲時所作,即晉孝武帝太元十九年(394年)。

詩的內容是直寫胸懷。中心是反映了他「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歸去來兮辭》)的思想,表現了他對仕途生活的冷漠和對淳樸的懷安止足生活的熱愛。

第一首詩作於仲夏之季,詩中以輕鬆愉快的筆觸描述了詩人的閑適生活,充分展示了閑適自足的樂趣,表達了詩人安貧樂道,恬淡自甘的心境。第二首詩作於秋季,詩中通過對秋景的描繪和對古代幽人的企慕,既表現了詩人對山林隱逸生活的熱愛,也襯托出詩人芳潔貞秀的品格與節操。全詩格調卓奇豪放。

[作者介紹]

陶淵明(365—427),晉宋時期詩人、辭賦家、散文家。一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大詩人。他出身於一個官僚家庭,曾祖陶侃做過大司馬,祖父陶茂、父親陶逸都做過太守、縣令一類的官。外祖孟嘉做過征西大將軍。不過到了他的時代,家境已經衰落,所以他一生過著窮困的生活。他處在一個晉、宋易代的時期,政治的黑暗,階級鬥爭的尖銳,民族矛盾的激化,都深深地影響著他。他青年時期懷有大志,但是後來和黑暗現實一接觸,便使這種思想發生了變化。中年時期為饑寒所迫,曾做過幾任小官。晚年時期完全過著躬耕的生活。

陶淵明一生大略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時期,28歲以前,由於父親早死,他從少年時代就處於生活貧困之中。第二時期,學仕時期,從公元393年(晉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29歲到公元405年(晉安帝義熙元年)41歲。第三時期,歸田時期,從公元406年(義熙二年)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病故。歸田後20多年,是他創作最豐富的時期。陶淵明被稱為「隱逸詩人之宗」,開創了田園詩一體。陶詩的藝術成就從唐代開始受到推崇,甚至被當作是「為詩之根本準則」。傳世作品共有詩125首,文12篇,後人編為《陶淵明集》。

這些詩歌反映了他鄙夷功名利祿的高遠理想、志趣和守志不阿的耿介品格,反映了他對污濁現實的憎惡和對淳樸的農村生活的熱愛。正象魯迅所說:「可見他於世事也並沒有遺忘和冷淡」(《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葯及酒之關係》)。他不但有「悠然見南山」的一面,還有「金剛怒目」式的一面。他歌詠了那些歷史上和神話傳說中失敗而不屈的英雄,讚揚了那些壯烈犧牲的人物。當然,他的作品也明顯流露了消極的樂天知命和人生無常的思想,也流露了一些頹廢沒落情緒。他的詩的風格平淡、自然,語言簡潔、含蓄,渾厚而富有意境,在我國古代詩歌史上獨具特色。

陶淵明作品的注本,今存較早的本子是宋刊巾箱本李公煥《箋注陶淵明集》。另外,有比較最通行的本子是陶澍集注《靖節先生集》。

[注釋]

1、郭主簿:名字及生平事迹不詳。主簿,州縣主管薄書一類的官,應當是詩人的朋友。

2、藹藹(āi):茂盛的樣子。

3、中夏:夏季之中。貯(zhù):儲存,積蓄,這裡用以形容樹蔭的茂密濃厚。

4、凱風:指南風。《爾雅·釋天》:「南風謂之凱風。因時:按照季節。

5、回飆(biāo):迴旋的風。

6、息交:停止官場中的交往。游:優遊。閑業:指書琴等六藝,與仕途「正業」相對而言。

7、卧起:指夜間和白天。

8、余:多餘,過剩。滋:生長繁殖。

9、猶儲今:還儲存至今。

10、營己:經營自己的生活。良:很。極:極限。

11、過足:過多。欽:羨慕。

12、舂(chāng):搗掉穀類的殼皮。秫(shú):即粘高粱。多用以釀酒。

13、自斟:自飲。斟:往杯中倒酒。

14、弱子:幼小的兒子。戲:玩耍。

15、學語未成音:剛學說後,吐字不清。

16、真:淳真,天真。

17、聊:暫且。華簪(zǎn):華貴的發簪。這裡比喻華冠,指做官。

18、白云:代指古時聖人。《莊子·天地》:「夫聖人,天下有道,則與物皆昌;天下無道,則修德就閑。千歲厭世,去而上仙,乘彼白雲,至於帝鄉。」

19、懷古:即表示自己欲仿效古時聖人。一何:多麼。

20、和澤:雨水和順。周:遍。三春:春季三個月。

21、素秋:秋季。素:白。古人以五色配五方,西尚白;秋行於西,故曰素秋。(見《禮記·月令》)

22、露凝:露水凝結為霜。游氛:飄遊的雲氣。

23、肅景:秋景。《漢書·禮樂志》:「秋氣肅殺。」澈:清澈,明凈。

24、陵:大土山。岑(cén):小而高的山。逸峰:姿態超邁的奇峰。

25、遙瞻:遠望。

26、開:開放。耀:耀眼;增輝。

27、冠岩列:在山岩的高處排列成行。

28、貞秀姿:堅貞秀美的姿態。

29、卓:直立。此處有獨立不群意。霜下傑:謂松菊堅貞,不畏霜寒。

30、銜觴:指飲酒。幽人:指古代的隱士。

31、撫爾訣:堅守你們的節操。撫:保持。爾:你們。訣:法則,原則,引伸為節操。

32、檢素:檢點素志;回顧本心。展:施展。

33、厭厭:精神不振的樣子。竟:終。良月:指十月。《左傳·庄公十六年):「使以十月入,曰:『良月也,就盈數焉。』」

[譯文]

其一

堂前林木郁蔥蔥,仲夏積蓄清涼蔭。

季候南風陣陣來,旋風吹開我衣襟。

離開官場操閑業,終日讀書與彈琴。

園中蔬菜用不盡,往年陳谷存至今。

經營生活總有限,超過需求非所欽。

我自春秫釀美酒,酒熟自斟還自飲。

幼子玩耍在身邊,咿啞學語未正音。

生活淳真又歡樂,功名富貴似浮雲。

遙望白雲去悠悠,深深懷念古聖人。

其二

雨水調順整春季,秋來清涼風蕭瑟。

露珠凝聚無雲氣,天高肅爽景清澈。

秀逸山峰高聳立,遠眺益覺皆奇絕。

芳菊開處林增輝,岩上青松排成列。

松菊堅貞秀美姿,霜中挺立真豪傑。

含杯思念賢隱士,千百年來守高節。

顧我素志未施展,悶悶空負秋十月。

賞析

壹/

此詩作年眾說紛紜,逯欽立校注《陶淵明集》根據其《命子》、《責子》二詩推算,繫於東晉義熙四年(408年)淵明四十四歲時作,較為可信。在此之前,陶淵明從二十九歲起,因「親老家貧」,「耕織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缾無儲粟」(《歸去來辭序》),曾幾度出仕,最後一次是義熙元年(405年)四十一歲時出任彭澤令,在官八十餘日,因不願「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即日解綬去職。」(蕭統《陶淵明傳》)。在這十三年間,東晉內亂迭起,到處腥風血雨,官場腐敗,人心險惡,世風偽詐,哀鴻遍野。處在這樣動亂、黑暗的時代,庶族出身、家道中衰的陶淵明,雖然有過「猛志逸四海」,「大濟於蒼生」的宏圖壯志,結果也必然是「有志不獲騁」(《雜詩》之二)。於是,他便歸隱潯陽,開始了躬耕田園的生活。《和郭主簿二首》就是他歸家二年後所作。

佚名

賞析

貳/

其一

此詩通過對仲夏時節,詩人閑適生活的描述,表達了詩人安貧樂道,恬淡自甘的心境。詩的前四句寫景,堂前林木茂盛,所以雖時至仲夏,堂上仍很清涼。南風不時吹來,拂動著我的衣襟。這幾句把詩人在炎熱的仲夏,坐在陰涼的堂前,悠閑舒適的情態刻畫出來。

此詩最大的特點是平淡沖和,意境渾成,令人感到淳真親切、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通篇展現的都是人們習見熟知的日常生活,「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陳繹曾《詩譜》)雖如敘家常,然皆一一從胸中流出,毫無矯揉造作的痕迹,因而使人倍感親切。無論寫景、敘事、抒情,都無不緊扣一個「樂」字。你看,堂前夏木蔭蔭,南風(凱風)清涼習習,這是鄉村景物之樂;既無公衙之役,又無車馬之喧,杜門謝客,讀書彈琴,起卧自由,這是精神生活之樂;園地蔬菜有餘,往年存糧猶儲,維持生活之需其實有限,夠吃即可,過分的富足並非詩人所欽羨,這是物質滿足之樂;有粘稻舂搗釀酒,詩人盡可自斟自酌,比起官場玉液瓊漿的虛偽應酬,更見淳樸實惠,這是嗜好滿足之樂;與妻室兒女團聚,尤其有小兒子不時偎倚嬉戲身邊,那呀呀學語的神態,真是天真可愛,這是天倫之樂。有此數樂,即可忘卻那些仕宦富貴及其烏煙瘴氣,這又是隱逸恬淡之樂。總之,景是樂景,事皆樂事,則情趣之樂不言而喻;這就構成了情景交融,物我渾成的意境。詩人襟懷坦率,無隱避,無虛浮,無誇張,純以淳樸的真情動人。讀者彷彿隨著詩人的筆端走進那寧靜、清幽的村莊,領略那繁木林蔭之下涼風吹襟的愜意,聆聽那朗朗的書聲和悠然的琴韻,看到小康和諧的農家、自斟自酌的酒翁和那父子嬉戲的樂趣,並體會到詩人那返璞歸真、陶然自得的心態。

這首詩用的是白描手法和本色無華的語言。全詩未用典故,不施藻繪,既無比興對偶,亦未渲染鋪張,只用疏淡自然的筆調精鍊地勾勒,形象卻十分生動鮮明。正如唐順之所評:「陶彭澤未嘗較音律,雕文句,但信手寫出,便是宇宙間第一等好詩。何則?其本色高也。」(《答茅鹿門知縣》)當然,這種「本色高」,並非率爾脫口而成,乃是千錘百鍊之後,落盡芬華,方可歸於本色自然。所謂「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元好問《論詩絕句》)只有「大匠運斤」,才能無斧鑿痕迹。本色無華,並非質木淺陋。試看首二句寫景,未用麗詞奇語,但著一平常「貯」字,就彷彿仲夏清幽涼爽的林蔭下貯存了一瓮清泉,伸手可掬一般,則平淡中有醇味,樸素中見奇趣。又如「卧起弄書琴」,「弄」字本亦尋常,但用在此處,卻微妙地寫出了那種悠然自得、逍遙無拘的樂趣,而又與上句「閑業」相應。再有,全詩雖未用比興,幾乎都是寫實,但從意象上看,那藹藹的林蔭,清涼的凱風,悠悠的白雲,再聯繫結尾的「懷古」(懷念古人不慕名利的高尚行跡,亦自申己志),不可能與詩人那純真的品格,坦蕩的襟懷,高潔的節操,全無相關、全無象徵之類的聯繫。這正是不工而工的藝術化境之奧妙所在。所以蘇軾評陶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與蘇轍書》)劉克莊說它「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的系灼見。

佚名

賞析

叄/

其二

這首主要寫秋色。寫秋色而能獨辟溪徑,一反前人肅殺凄涼的悲秋傳統,卻讚賞它的清澈秀雅、燦爛奇絕,乃是此詩具有開創性的一大特徵。古詩賦中,寫秋景肅殺悲涼,以宋玉《九辯》首肇其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往後秋景與悲愁就結下了不解之緣,如漢武帝的《秋風辭》、漢代《古歌》(秋風蕭蕭愁殺人)、曹丕的《燕歌行》、禰衡的《鸚鵡賦》、曹植的《贈丁儀》、《贈白馬王彪》、《幽思賦》、王粲的《登樓賦》、阮籍《詠懷·開秋兆涼氣》、潘岳的《秋興賦》、張協的《雜詩·秋夜涼風起》等等,或觸秋色而生悲感,或借秋景以抒愁懷,大抵皆未跳出宋玉悲秋的窠臼。而陶淵明此詩的秋景卻與眾迥異,別開生面。首句不寫秋景,卻寫春雨之多,說今春調合的雨水(和澤)不斷,遍及了整個春季三月。這一方面是《詩經》中「興」的手法的繼承,另一方面又把多雨的春和肅爽的秋作一對比,令人覺得下文描繪的清秀奇絕的秋色,大有勝過春光之意。往下即具體寫秋景的清涼素雅:露水凝結為一片潔白的霜華,天空中沒有一絲陰霾的霧氣(游氛),因而益覺天高氣爽,格外清新澄澈。遠望起伏的山陵高崗,群峰飛逸高聳,無不挺秀奇絕;近看林中滿地盛開的菊花,燦爛耀眼,幽香四溢;山岩之上蒼翠的青松,排列成行,巍然挺立。凜冽的秋氣使百卉紛謝凋零,然而菊花卻迎霜怒放,獨呈異采;肅殺的秋風使萬木搖落變衰,唯有蒼松卻經寒彌茂,青翠長在。難怪詩人要情不自禁地懷想這松菊堅貞秀美的英姿,讚歎其卓爾不群的風貌,譽之為霜下之傑了。

善於在景物的寫實中兼用比興象徵手法,寄寓強烈的主體情感,是此詩的又一顯著特徵。詩人對菊舉杯飲酒(銜觴),由逸峰的奇絕,松菊的貞秀,自然聯想、懷念起那些與逸峰、松菊頗相類似的孤高傲世、守節自厲的古代高人隱士(幽人),他們千百年來一直堅持著(撫)松菊(爾)那種傲然特立的秘訣要道,其高風亮節真是可欽可敬。這裡,讚美企慕「幽人」的節操,也寓有詩人內在品格的自喻和自厲。然而這只是詩人內心世界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卻是「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游」(《擬古》之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雜詩》之五);「或大濟於蒼生」(《感士不遇賦》)的宏圖壯志。《雜詩》之二已作於五十歲左右,但仍感嘆:「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晚年所作《讀山海經》中,還義憤填膺地大呼:「明明上天鑒,為惡不可履。」讚揚「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詠荊軻》中又歌頌:「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這一切都說明詩人終其一生,也未忘情現實;在嚮往「幽人」隱逸的同時,內心始終潛藏著一股壯志未酬而悲憤不平的激流。這種出處行藏的矛盾心情,反映在此詩中,便逼出結尾二句:詩人檢查平素有志而不獲施展,在清秋明月之下,也不由得老是厭厭無緒了。

由此可見,寫秋景的清涼澄澈,象徵著幽人和詩人清廉純潔的品質;寫陵岑逸峰的奇絕,象徵著詩人和幽人傲岸不屈的精神;寫芳菊、青松的貞秀,象徵著幽人和詩人卓異於流俗的節操。從外在聯繫看,以秋景起興懷念幽人,又從幽人而反省自身,完全順理成章;從內在聯繫看,露凝、景澈、陵岑、逸峰、芳菊、青松等意象,又無不象徵著「幽人」的種種品質節操,無不寄寓著詩人審美的主體意識,真是物我融一,妙合無痕。而在幽人的精神品質中,又體現了詩人的精神品質;但「有懷莫展」之嘆,又與那種渾身靜穆的「幽人」不同。

以松菊為喻寫人或以松菊為象狀景,前人早已有之。《論語·子罕》:「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但這只是單純取喻說理。屈原《離騷》有「夕餐秋菊之落英」,雖有象徵,但只是抒情中的想像借喻,並非景物寫實。曹植《洛神賦》中「榮耀秋菊,華茂春松。」是用菊松喻洛神的容光煥發,所比僅在外貌而非內在品質,且仍非寫實景。左思《招隱》有「秋菊兼餱糧,幽蘭間重襟。」是化用《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和「紉秋蘭以為佩」二句,性質亦同。其《詠史·鬱郁澗底松》中喻寒門才士受抑,亦非寫實。至於鍾會、孫楚的《菊花賦》雖是寫景,卻並無深刻的象徵意義。真正把景物寫實與比興象徵自然巧妙地融為一體的,當自淵明始。蘇軾評陶云:「大率才高意遠,則所寓得其妙,選語精到之至,遂能如此。如大匠運斤,不見斧鑿之痕。」(《冷齋詩話》引)讀這首詩,深知蘇評確非溢美。

佚名

賞析

肆/

淵明一生最愛的就是松菊。棄官回歸後,他停止交際,時常看書弄琴,「不求甚解」,悠然隨意;園裡菜鮮美,倉里米有餘,美酒自釀自斟,咿呀學語的幼子嬉戲身旁。這樣的天倫之樂,使淵明忘掉了棄官前的不快樂。他以古代安貧樂道的高士為榜樣,以「卓為霜下傑」的松菊高潔自警,覺得這樣的生活才是自己所想所需。淵明描寫「清涼素秋節」彷彿是述說著人生的秋季,而人生的秋季更應保持松菊的高潔,安然虛靜地度過一生。

茂盛的堂前樹林,為仲夏儲積了清爽的陰涼。南風按時而來,迴風吹開了我的衣襟。停止交際瀏覽閑書,隨時以書琴為趣。菜園裡的蔬菜特別有滋味,糧倉里的舊谷還儲存至今。營求自己的衣食誠然有限,超過衣食所需便不是我的追求。舂碾黏稻製作美酒,美酒釀好我自斟自飲。幼子嬉戲於我身旁,剛學說話還不能連貫發音。這樣的生活這快樂,賴此以忘掉富貴榮華。遙望白雲,深深的緬懷古代安貧樂道的高士。

春天溫和滋潤,秋天清新涼爽。露水凝結成霜,天高無雲,空氣光線透明澄清。山峰清晰,似覺更高更奇。菊花燦爛,樹林頓覺開朗明亮,松柏青翠,聳立於岩壁之上。懷抱堅貞挺秀的姿質,好似直立於霜下的豪傑。一邊飲酒一邊念及自古以來的隱者,無不仿效松菊而保持高潔。自檢平素情志未能得以實現,惟有安然靜居以終此良好季節。

佚名

賞析

伍/

陶淵明在晚年所作《與子儼等疏》中說,「少學琴書,偶愛閑靜,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見樹木交蔭,時鳥變聲,亦復歡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羲皇即上古神話中的伏羲氏。《莊子·胠篋》「子獨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伏羲氏、神農氏,當是時也,民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國相望,雞狗之音相聞,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若此之時,則至治已。」莊子把人類原始社會的愚昧、落後,美化、歌頌為「至德」、「至治」,目的是為了批判階級社會裡的虛偽、欺詐、掠奪、殘殺等等醜惡現象。陶淵明以羲皇上人自謂,乃是恥於與當時那些無「廉退之節」而有「易進之心」的所謂「通識」之士為伍,他對田園恬淡閑適生活的欣賞與讚美,正是出於對榮華富貴的鄙棄。

陶淵明的這首詩約作於晉安帝元興二年(403)前後。這時他因母親去世,辭官居家服喪。剛剛脫離為人所羈的塵網,回日夜夢想的大自然,精神是輕鬆、舒適的,內心充滿了無限的喜悅。在他眼裡,大自然中的一切那麼美好,田園裡到處充滿著歡樂。因此我們讀這首詩,感受最深的就是它的美:景美、情美、意美、味美。它象一幅意境淡遠的農村風俗畫,又象一曲輕鬆明快的抒情樂章。

詩的開頭描寫夏季風光。夏天使人最感愜意的事物自然無過於濃陰和涼風。作者的寫物之功,首先表現在善於選景,他從中夏的萬事萬物中特地攝取「林」「陰」「風」「飆」,大膽地捨棄共余,藝術眼光已高人一籌。更重要的是,作者用「藹藹」來描寫夏天林木的蔥蘢茂密,曲盡情態,與《詩經·衛風·氓》中的「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有異曲同工之妙,用「貯」來表現清陰的濃郁,把看得見摸不著的林蔭,寫成不僅可以觸摸而且可以貯存的有形之物,更是神來之毛。風本無情,但「因時」而來,而且會替人解開衣襟,這便是「道是無情卻有情」了。這是寫景之美。但景中有情,好詩景語亦即情語,陶淵明的這四句詩可以當之無愧。

以下十句一氣相貫,敘述田園閑居生活的情趣,汩汩然如從肺腑中流出。然又言近旨遠,義蘊豐富、深刻,非反覆玩味不能窮其奇趣。寫息交絕遊以見無逢迎之辱,寫琴書自娛即明無案牘之勞。「偃鼠飲河,不過滿腹」《莊子·逍遙遊》。自己所需的生活品是很有限的,對陶淵明來說,他所要求的不過是粳糧、粗衣。而今園蔬有餘,舊谷儲今,當然這已經十分的滿足,何況還能「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呢,自斟自飲、超然自得的神態和傍若無人、睥睨一切的形象都呼之欲出。接著寫天倫之樂,用「學語未成音」的弱子承歡膝下,其情已至深至真,再著一「戲」字,那個尚「伊呀」學語小兒的天真伶俐的嬌態、作者的歡愛之情便一齊躍然紙上。

然後作者以「此事真復樂,聊用忘華簪」總結上述田園生活的情趣,認為它足以忘掉塵世間的榮華富貴,從而歸結到隱居避世。最後以遙望白雲、緬懷古人作結,說明自己的這一思想與古人相契合,是尚友羲皇上人。語氣由輕快遽轉深沉,而其意則愈加高遠。言盡而意不盡,頗有餘音繞樑,三日不絕之感。

蘇軾說「淵明作詩不多然其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與蘇轍書》。曾[鄉厷]也說:「余嘗評陶公詩造語平淡而寓意深遠,外若枯槁,中實敷腴」,李公煥《箋注陶淵明集》引。這首詩正是這樣的代表作。

佚名

《和郭主薄》 [晉詩·陶淵明]

其一

藹藹堂前林,中夏貯清陰。

堂前林木郁蔥蔥,仲夏積蓄清涼蔭。

藹藹(āi):茂盛的樣子。中夏:夏季之中。貯(zhù):儲存,積蓄,這裡用以形容樹蔭的茂密濃厚。

凱風因時來,回飈開我襟。

季候南風陣陣來,旋風吹開我衣襟。

凱風:指南風。《爾雅·釋天》:「南風謂之凱風。因時:按照季節。回飆(biāo):迴旋的風。

息交遊閑業,卧起弄書琴。

離開官場操閑業,終日讀書與彈琴。

息交:停止官場中的交往。游:優遊。閑業:指書琴等六藝,與仕途「正業」相對而言。卧起:指夜間和白天。

園蔬有餘滋,舊谷猶儲今。

園中蔬菜用不盡,往年陳谷存至今。

余:多餘,過剩。滋:生長繁殖。猶儲今:還儲存至今。

營己良有極,過足非所欽。

經營生活總有限,超過需求非所欽。

營己:經營自己的生活。良:很。極:極限。過足:過多。欽:羨慕。

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我自春秫釀美酒,酒熟自斟還自飲。

舂(chāng):搗掉穀類的殼皮。秫(shú):即粘高粱。多用以釀酒。自斟:自飲。斟:往杯中倒酒。

弱子戲我側,學語未成音。

幼子玩耍在身邊,咿啞學語未正音。

弱子:幼小的兒子。戲:玩耍。學語未成音:剛學說後,吐字不清。

此事真復樂,聊用忘華簪。

生活淳真又歡樂,功名富貴似浮雲。

真:淳真,天真。、聊:暫且。華簪(zǎn):華貴的發簪。這裡比喻華冠,指做官。

遙遙望白雲,懷古一何深。

遙望白雲去悠悠,深深懷念古聖人。

白云:代指古時聖人。懷古:即表示自己欲仿效古時聖人。一何:多麼。

其二

和澤周三春,清涼素秋節。

雨水調順整春季,秋來清涼風蕭瑟。

清涼素秋節:漸進涼秋節氣。

露凝無游氛,天高肅景澈。

露珠凝聚無雲氣,天高肅爽景清澈。

肅景:當作夙景。早晨景象。

陵岑聳逸峰,遙瞻皆奇絕。

秀逸山峰高聳立,遠眺益覺皆奇絕。

陵岑:高嶺。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岩列。

芳菊開處林增輝,岩上青松排成列。

開林耀:當作耀林開。與冠岩列對文。江淹《雜詩》:「時菊耀岩阿,雲霞冠秋嶺。」與此句法同。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

松菊堅貞秀美姿,霜中挺立真豪傑。

卓:獨立的樣子。

銜觴念幽人,千載撫爾訣。

含杯思念賢隱士,千百年來守高節。

幽人:高隱之士。撫爾訣:撫,持,把握。爾,指松菊。訣,秘訣,要道。是說過去的隱士千百年來都把握著松菊傲霜之道。陶以松菊自勵節操。

檢素不獲展,厭厭竟良月。

顧我素志未施展,悶悶空負秋十月。

檢素:書信。展,開書信。檢素不獲展,謂未能展閱對方書信。方東樹《昭昧詹言》:「言不通訊問也。」陶注釋為自檢平素,有懷莫展,亦通。

《和郭主薄》當然是陶淵明酬答其一位郭姓主薄的詩。主薄是各級主官下掌管文書的佐吏。

其一藹藹堂前林

泊客以為,本詩可以分為三段:

第一段:堂前樹林。從首句到「回飈開我襟

藹藹堂前林,中夏貯清陰。」堂前林木郁蔥蔥,仲夏積蓄清涼蔭。

詩文起首,就是一幅有關仲夏樹林的中國畫。「藹藹」不去說它,一個「」字用得生動活動,將樹林的清涼作用完全描寫出來。

凱風因時來,回飈開我襟。」季候南風陣陣來,旋風吹開我衣襟。

此第一段猶如起興,總括抒發了詩人閑適的生活、愜意的心情。

第二段:閑適生活。從「息交遊閑業」到「學語未成音」。

「息交遊閑業,卧起弄書琴。園蔬有餘滋,舊谷猶儲今。營己良有極,過足非所欽。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戲我側,學語未成音。」離開官場操閑業,終日讀書與彈琴。園中蔬菜用不盡,往年陳谷存至今。經營生活總有限,超過需求非所欽。我自春秫釀美酒,酒熟自斟還自飲。幼子玩耍在身邊,咿啞學語未正音。

此段詳寫了詩人「息交遊閑業」的閑適愜意生活:終日看書彈琴、自食其力、自足自給、兒女環繞。

第三段:知足常樂。從「此事真復樂」到末句。

此事真復樂,聊用忘華簪。遙遙望白雲,懷古一何深。」生活淳真又歡樂,功名富貴似浮雲。遙望白雲去悠悠,深深懷念古聖人。

此段是抒發了詩人辭官歸隱後對於自己生活的滿足。

《和郭主薄》其一藹藹堂前林」,詩人詳細向友人描寫了自己辭官歸隱後的閑適生活,抒發了自己對於歸隱閑適愜意生活的滿足。同時也是對於自己辭官決定的再次肯定。

其二「和澤周三春

泊客以為,本詩可以分為三段:

第一段:秋景。從首句到「遙瞻皆奇絕」。

和澤周三春,清涼素秋節。露凝無游氛,天高肅景澈。陵岑聳逸峰,遙瞻皆奇絕。雨水調順整春季,秋來清涼風蕭瑟。露珠凝聚無雲氣,天高肅爽景清澈。秀逸山峰高聳立,遠眺益覺皆奇絕。

此段是詩人遠眺秋日山景的描寫。其實也是為了引出下午對於菊的讚頌。

一般來說,古代詩人是「傷春悲秋」。而在此詩,詩人描寫的卻是秋高氣爽,心情則是清澈舒暢。

第二段:菊贊。從「芳菊開林耀」到「卓為霜下傑」。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岩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芳菊開處林增輝,岩上青松排成列。松菊堅貞秀美姿,霜中挺立真豪傑。

菊是詩人的最愛。此段是詩人對於菊花的無限讚美。尤其是「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詩人讚頌菊花的挺拔堅貞抗壓,喻為為「豪傑」!

第三段:思賢。從「銜觴念幽人」到末句。

銜觴念幽人,千載撫爾訣。」含杯思念賢隱士,千百年來守高節。

以菊花喻先賢。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對於菊花(其實也是先賢)的敬仰和稱頌。

檢素不獲展,厭厭竟良月。」顧我素志未施展,悶悶空負秋十月。

泊客以為,此句詩文非其志未展之意(辭官歸隱之人還在乎這個?且詩人之志在於田園也),而是對於秋十月沒有接獲志同道合的友人郭主薄的書信悶悶不樂,表達了思念之情。

《和郭主薄》其二「和澤周三春,詩人詳細向友人傾訴了自己對於菊花的喜愛和讚美,同時也表達了自己願學先賢,做堅貞意志堅定之人的心愿,同時也抒發了自己對於友人的友愛之情。

點擊輯期圖標,暢遊古詩文世界。

《古風泊客》第二輯《詩經》

《古風泊客》第三輯《楚辭》

《古風泊客》第四輯《樂府詩集》

《古風泊客》第五輯《古詩十九首》

《漢魏六朝詩選》

漢魏六朝是我國古代詩歌逐漸成熟的重要時期,這一段時間既有采自民間的樂府詩,也有文人創作的五言、七言詩;既有南方清麗婉約的詩歌,也有北方的鏗鏘之聲。本書選錄詩約300首,分為九部分:漢詩、魏詩、晉詩、宋詩、齊詩、梁詩、陳詩、北朝詩、隋詩;分4卷,漢詩一卷,魏晉詩一卷,宋齊詩一卷,梁、陳、北朝、隋詩合為一卷。全面的反映了當時各個朝代各詩人的不同風格和內容。余冠英突出了各時期的風格和代表作家,詳加註釋,是讀者了解漢魏六朝詩歌的入門必備之冊,既可以作為專業人士的備用資料,也可以作為文學愛好者收藏典籍。

作者:項籍等

編訂:余冠英

成書時間:1958年

《古風泊客》第六輯《漢魏六朝詩選》

漢魏六朝詩選88

心 ? 養性?品生活

這世上有三樣東西是別人搶不走的:

一是吃進胃裡的食物,二是藏在心中的夢想,三是讀進大腦的書。

古風泊客 ┃ 也許是最有深度的古文賞析微刊

作者簡介: 徐建老師,此處省略無數字…… (作者屬低調之士,囑咐省略簡介)

本文已經過作者授權,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出處:古風泊客(czgfpk)

編輯:近蘭寒舍(ydfqyw)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近蘭寒舍 的精彩文章:

秋去冬來,不必傷懷
如果心靈開成一朵雪花
今日迎冬小雪至 奉詩詞幾首賞之
數萼初含雪,清極不知寒
這些詩句豪氣萬丈!揚我中華之節!

TAG:近蘭寒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