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世界首例「換頭術」成功!那麼問題來了:換了頭的你還是你嗎?

世界首例「換頭術」成功!那麼問題來了:換了頭的你還是你嗎?

據多家國外媒體報道,義大利神經外科專家卡納韋羅17日宣布,世界首例人類頭部移植手術在一具遺體上成功完成,專家稱,這距離未來人類活體頭部移植手術又近了一步。

據俄羅斯國家電視台報道,當地時間11月17日,在維也納舉行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義大利神經外科專家塞爾吉奧·卡納韋羅宣布了一個驚人的消息——世界首例人類頭部移植手術在一具遺體上成功完成。

據他介紹,手術總共持續了18個小時,成功連接了切斷的脊椎、神經、組織和血管。卡納韋羅稱,手術很成功,這是「進行人類活體頭部移植手術之前,最後階段的準備工作」。

《俄羅斯報》、英國《電訊報》、福克斯新聞網等多家國外媒體都對此進行了報道。據英國《電訊報》報道,卡納韋羅稱這一手術是在中國哈爾濱醫科大學任曉平教授的指導下完成的,他曾在2016年成功進行了猴子換頭手術。

哈爾濱醫科大學教授任曉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他將這項手術命名為「異體頭身重建術」。

「半個世紀以前,做第一個心臟移植之前,也面對著很大的爭論。甚至20年前做手移植的時候,也面臨著倫理的問題。頭移植可能面臨的衝擊更大。」任曉平說。

換頭術引發醫學界巨大爭議

卡納韋羅此前曾宣布計劃在2017年底進行人類首例換頭術,引發醫學界的爭議。

俄媒稱,準備接受手術的患者是俄羅斯計算機工程師瓦雷里·多諾夫,由於天生患有脊髓性肌肉萎縮症,他全身萎縮、骨骼畸形、身體狀況逐年惡化。卡納韋羅提出的換頭手術成了多諾夫最後的一根「救命稻草」。

瓦雷里·多諾夫說:「做這個手術對我來說是一個絕佳的機會,無論手術實際的結果如何,這項技術都將為進一步發展打下科學基礎。」

然而到了今年上半年,多諾夫卻突然改主意了,他表示自己現在不會做換頭術,而是將採取傳統療法改善自己的肌肉萎縮癥狀,他可能不會成為第一個接受該手術的人了。

此前,卡納韋羅曾透露過詳細的手術步驟:

首先,新的身體將來自一位正常腦死亡的捐獻者。手術中,捐獻者與接受者的頭部要冷卻到手術所需的溫度,以減慢人體的新陳代謝。

隨後,醫生會解剖脖子周圍的組織,並用極其細小的導管連接主要血管。

之後,也是最重要的一環,整齊的切斷脊髓,頭顱互換,並用一種特殊的粘合劑將大腦、脊髓神經與新的身體連接起來。

換頭後,患者會昏迷一個月,康復則需要一年。

不過,這種人類換頭術也招致了醫學界大量的批評。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教授保羅·馬奇艾瑞尼:

你能想像進行這種手術嗎?我認為義大利醫生卡納韋羅是一名「罪犯」。因為這種手術毫無科學背景。

美國神經外科醫學協會主席亨特·巴傑:

我不希望任何人做這種手術,我也不允許任何人對我做這種手術,因為有很多情況會比死亡還糟糕。

中國專家:這是一項嚴肅的課題

卡納瓦羅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在哈爾濱醫科大學的任曉平教授帶領下,我們做了18個小時的手術。我們的下一步計劃是完成腦死亡器官捐獻者的腦移植手術。第一個移植人類即將到來。」

任曉平教授 圖片來自網路

「手術是在哈爾濱醫科大學做的。」任曉平對記者說,「經過長達約18小時的手術,我和團隊成功將一具屍體的頭與另一具屍體的脊椎、血管及神經接駁。在接下來的一周時間裡,有關本次頭移植相關的數據、過程和結果將在美國學術雜誌《SNI(surgical neurology international)》上發表,屆時關於手術的全部詳細過程都會刊登在上面。」

面對爭議,任曉平教授此前在今年5月接受《科技日報》採訪時表示,目前,人類異體頭身重建術沒有具體時間表,沒有確定接受手術的人選,沒有確定手術地點。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的團隊一直沒有停止過對相關技術的前期基礎科學研究。任曉平表示,雖然存在爭議,但科學家不應迴避,這是一項嚴肅的課題、一個重大的前沿。

怎麼證明這個手術是成功的?

任曉平回答:「既然學術雜誌會刊發論文,就證明手術做得有學術價值。此前沒有人提出過怎麼做,但我們提出來了,包括怎麼切,神經怎麼處理,血管和肌肉怎麼處理,在哪做,為什麼這麼做等等,這就是我們的成果。」

「這個手術太重要了,我們做了原創性、始發性的研究。有人認為這會是醫學領域上的一塊里程碑。比如中樞神經再生,一直被認為是不可突破的障礙,這方面研究全世界一直停滯不前。」任曉平強調,「人類醫學史上,頭移植史無前例。手術要解決如何解剖、各個組織如何修復重建、怎麼做才能保證術後功能得到最大恢復等一系列問題,我們的手術對這些方面做了一個詳細的描述和創新性的設計。」

這是否代表著頭移植手術可在活體上施行?

任曉平表示,活體的成功率要做了以後才能知道,方案之後也會不斷改進。

另一種聲音:

「遺體手術」僅為解剖學研究

「這次所謂的頭顱移植手術是在遺體上進行的,嚴格意義上不能稱之為手術。」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功能神經外科副主任胡永生教授則認為,「手術應該是指在活體上進行的操作,在遺體上進行的實際是解剖或解剖學研究。」

胡永生介紹,當前的醫學技術完全可以做到血管、神經、肌肉、骨骼的重建吻合,但是最關鍵的問題是離斷後的脊髓如何能夠完美地做到神經再生和功能重建,國際上還沒有突破性的研究進展,「現在就談什麼活體頭顱移植,實際上沒有太多現實意義。」

「我認為應該先充分地進行動物實驗,手術技術和神經再生方法得到充分證實後再考慮人體實驗,這樣才是對病人真正負責任的做法,也更加符合醫學倫理。」胡永生說,「將來,頭顱移植完全有可能成為現實,但現在還差得太遠太遠。」

那麼問題來了:

頭顱移植後「你」到底是誰?

「遺體頭顱移植手術成功」的消息傳來的同時,「換頭術」所涉及到的倫理問題也再次引發熱議。

胡永生就指出,即使將來頭顱移植在科學技術層面上完全可行了,隨之而來的倫理問題如何解決?頭顱移植後「你」到底是誰?他認為,目前對於頭顱移植手術一定要保持頭腦清醒,避免浮躁浮誇,科學探索有意義,過度宣傳無益處。

對此,任曉平表示,人類的醫學發展史就是在一個個爭議中發展過來的,1953年第一例腎臟移植手術,當時學術界、社會上都批評不應該做,人應該正常死亡,旁人不能改變這個歷程。第一例心臟移植也如此,甚至都有民眾遞訴狀,認為醫生不合理、不合法、大逆不道。20年前他到美國參與的手移植手術去年也被列入了美國醫保法案。他說,新事物都會有爭議,有爭議才會有完善。

「作為醫生這是我的使命,倫理最基本的要素是生命、生存,沒有生命和生存無法談倫理。醫學倫理學是為了治病救人。一個新生事物出現,人們大可以去規範它,討論它,但是不能阻礙它,歷史證明沒有什麼力量可以阻礙。」任曉平說。

網友評論

@親愛的簡愛你:意味著,可以給霍金換個身體了……

@微閱天下:如果換頭成功,這名患者,哦,不對,這兩名患者,或者說這名死者,哦,不對,這兩名死者,哦,不對,這兩個二分之一個死者……算了,說不下去了! 我只想說這個新生命的身份怎麼確定???

@劉彬:醫學團隊和普通人對「成功」的定義不一樣,我估計遺體換頭成功應該是指神經接上以後有應激反應……已經很了不起了。

@小海午後:那到底是給誰換?誰活?身體死的人活著還是頭死的活著?

所以,對於「換頭術」,

你怎麼看呢?

頭顱移植過的「你」

還會是剛開始的那個「你」嗎?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編選|柳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青年報 的精彩文章:

廣東3死槍案死者曾開賭博點 警方懸賞10萬徵集線索
萬茜:流量終於跟演技匹配了
北京公布53條「陽光餐飲」示範街區
多輪密集調控下樓市退火 現在是出手買房的時機嗎
母親因給不起兒子彩禮輕生? 寧陵縣:系誤傳,不滿意兒子對象自殺

TAG:北京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