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個國家撒了一個謊,結果害得幾萬人喪命,6天內就失去了6萬領土

這個國家撒了一個謊,結果害得幾萬人喪命,6天內就失去了6萬領土

五十年前,也就是1967年的6月5號,「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此次戰爭的雙方是以色列以及阿拉伯國家,這次戰爭僅持續了六天,以色列完勝阿拉伯。

現代中東的歷史,此次戰爭就是一個轉折點,以色列的這次完勝也被列入了教科書中,堪稱先發制人的典範。此次戰爭後,以色列正式擁有了耶路撒冷的掌控權,而拿下耶路撒冷,實際也就控制了周邊的一大塊地區。自此,耶路撒冷19年的分裂也徹底宣告結束,這座無數人心中的聖城局勢也不同於往。

過往的歷程成為了歷史,後人評說也都是站在已知結果的情況下,給出看似客觀的評論。然而,戰爭瞬悉萬變,在這次戰爭發生之前的那段時間,其形勢也是雲譎波詭,根本難以預料其結果,沒有人能告訴你明天將會怎麼樣。

所以,很多時候,你以為的東西,總是會以一種未曾料到的狀態出現。

以色列在1953年的秋天,開始了一項關於水資源的大工程,其性質有點類似於我國的南水北調。以「國家引水渠」為主幹,這項規模龐大的由國家統一領導的建設,在十一年後,也就是1964年順利完工。

當然,順利只是相對而言,這項工程受到了阿拉伯國家的強烈反對,其中敘利亞的反映十分強烈。

為了破壞以色列的這項國家工程,阿拉伯國家於同年9月5號至11號,花了六天時間在亞歷山大的開了一次最高會議,其目的,就是要制定一個具體的河流截流計劃,希望以此來對以色列進行打擊。以色列面對這種要威脅自己國家水資源的計劃當然不可能置之不理,反映也十分強硬。

隨即,它直接出動軍隊,以武力的方式迫使這些阿拉伯國家放棄此項截流計劃。阿拉伯和以色列的矛盾由來已久,水資源的問題僅僅是這其中的一個方面。

在1949年聯合國制定的在黎巴嫩和以色列邊境試行非軍事化管理的一些列相關協議,雖說,以色列是同意的,但是,也是極其不情願可以說是被迫簽訂的。在以色列這方看來,這些地區仍應該是屬於自己,並一直試圖以各種方式來實際控制這些地區。

在非軍事區,敘利亞在暗地裡支持巴基斯坦的游擊武裝,時不時地對以色列進行騷擾打擊,以方對此也是十分頭痛。時間來到1966年11月,敘利亞和以色列的緊張關係持續蔓延,敘利亞為了應對以色列的襲擊,直接與埃及簽訂了所謂的軍事防禦條約,並且,承諾當一方被襲擊另一方應給予及時和必要的幫助。

次年的5月13日,蘇聯也開始插手,蘇聯造假情報給敘埃兩國,說:此時在敘利亞邊境早已被以色列布下了重兵,也已做好了一系列的戰時動員工作,隨時可以進攻敘利亞。蘇聯的真實目的還是針對美國,在美國背後捅刀子,就是想讓美因其偏袒以色列反對阿拉伯國家而付出代價,也就是所謂的「政治苦頭」。

敘埃這邊接到蘇聯的假情報,時任埃及總統的納賽爾竟也沒有進行詳細的核查,直接選擇相信這份情報。

為了應付以色列這次的「進攻」,他們開始在西奈半島布置重兵,並且,集結了八萬軍隊,然而,納賽爾沒想到的是此舉也只是在給他人作嫁衣。

同年5月23日,納賽爾將備戰的級別再上升,直接宣布關閉蒂朗海峽,並對外界發表聲明:「無論在何種情況下,以色列的船隻想要通過亞喀巴灣都不會得到埃及方面的允許」。除此之外,埃及還不允許任何攜帶了戰略物資的外國船隻由此海峽進入以色列。

要知道,亞喀巴灣與蒂朗海峽一旦被埃及關閉,那麼,以色列與紅海及印度洋的通道直接被切斷,而以色列另一個重要的港口——埃拉特港口,也在旁邊,這個港口可以說是以色列的重要門戶了。埃方的這一系列舉措,直接加劇了阿以危機,彷彿戰爭隨時都會爆發。在當時的雙方關係形勢下,國內民眾也都人心慌慌。

為了試圖緩和雙方之間一觸即發的形勢,美國特意派出外使前去斡旋,可納賽爾此時也不給美國面子,拒見美國特使。

以色列這方,眼看戰爭不可避免,最高指揮部直接開始制定詳細的軍事戰爭計劃,最後,確立的重要目標,直接奪取西奈,並重創埃及軍隊。在以色列已經制定了相關的軍事計劃的情況下,艾希科爾,時任當時的以色列總理,仍是希望能以外交的途徑來解決兩方此次的危機。

就是在同一天,外長阿巴·埃班被緊急派往歐美,出訪各國。阿巴·埃班先是去了法國,卻在此處碰壁。前往英國,英方表示願意敦促埃及開放蒂朗海峽,然而,卻又說:「現在還是需要能得到美國的同意。」這樣一來,問題還是沒有解決,阿巴·埃班只得前去美國。

他於26日拜訪了時任美國總統的約翰遜,約翰遜雖說接見了阿巴·埃班,但是,他也沒有做出什麼實際的承諾,繼續打著太極,美國總統反覆強調的只要以色列不要首先點燃這根導火索,引發戰爭,美國還是會幫助以色列的,會盡自己所能幫助以色列打開水路,但是,前提是要通過聯合國那邊,還叫以色列繼續去爭取到到其他一些國家的支持。

以色列得知美方的態度後,內閣也分成了兩派。九人同意美國的說法,願意等待別國的支援,而另外也有九人堅決主戰,雙方最後達成的統一意見是先觀望一段時間。美國在阿以雙方的戰爭眼看就要爆發的情況下,也沒有採取任何的實際行動,唯一做的還是到聯合國打起口水戰。

在5月29日,聯合國安理會開始展開對阿以中東局勢的討論,會議上,阿拉伯國家代表和以色列國家代表當然是互相指責對方。而當時的世界二強,美國和蘇聯也只是打一打口水仗,美國先是提議讓蘇方施壓給埃及,以此,解決即將爆發的危機。而蘇聯也說要讓美國先把自己的第六艦隊撤出中東,以此來緩解局勢。

事實上,聯合國安理會此時也不能提出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在31日,安理會只是要求各方保持克制,還說國際社會會尋求更好的解決辦法。這種說和沒說的官話,是起不了任何實際的作用的,甚至,相反的更是加重了以國人民的焦慮。

戰爭一觸即發,各國似乎都在努力避免戰爭,可事實上,各國都沒有採取實際的行動,該來的還是要來。

對於武裝行動,艾希科爾是及其不情願採取的,至少在自己所有的政治努力還沒有失敗之前,是不會採取以戰爭的形式來解決問題。

然而,現實的情況卻是,外長的外交已經是舉步維艱,並且,未取得任何的實際效果,國內的民眾對此也多有不滿。此時,以色列高層領導人的壓力逐日增加,拉賓是當時擔任艾希科爾的總參謀長,為了緩解焦慮每天竟要連續抽七十多根香煙,也無法進食,甚至,嚴重到只能靠鎮靜劑及咖啡才能維持自己的生命。

以色列高層面對的問題,遠比國內民眾想的複雜的多,然而,民眾卻不滿於政府的無能及其優柔寡斷的態度,這又加重了以色列高層領導人的壓力。

此時主戰的思想也開始佔據社會的主流,認為,既然戰爭已經無法避免,唯一能做的就是先發制人,不能坐等而導致失去了最佳的時機。基於國內和國際的形勢,以方開始組建新的戰時民族團結政府,各種戰時準備都在進行著,此時也根本不打算理聯合國和美國的態度了,就準備自己單幹。

以色列的國防部長也換了人,由達揚來擔任,總參謀長仍是拉賓。

戰爭正式爆發是在1967年6月5日的清晨,準確一點來說的話是7點45分,以色列直接發動對埃及的突然襲擊,這場襲擊取得了完美的效果,甚至,超出了以色列人自己的預期。這次突襲,埃及毫無防備,空軍主力機群受到重創,完全失去戰鬥力,空軍實力大減。

空襲過後的半個小時,8點15分,以色列的地面部隊開始進攻。在以方空軍實力絕對佔優的情況下,地面部隊直接奔襲西奈沙漠,從而把戰火推進到蘇伊士運河的東岸。此時,空軍則繼續擴大自己的戰果,投放傘兵到沙姆沙伊赫,從而將蒂朗海峽以及亞喀巴灣收入囊中。

之後,約旦也加入了這場戰爭,當天中午,兩國直接正面交鋒。在聖城,以方開始和約旦軍隊交鋒,然而,也並沒有持續多久。9日,以色列就佔領了耶路撒冷的整個老城。

就是同一天,以色列繼續出兵戈蘭,並於,當天下午佔領戈蘭。聯合國在此期間一直極力呼籲雙方停火。11日,以敘雙方停火,以色列僅以六天便贏得了這場「第三次中東戰爭」。

第三次中東戰爭,以色列方面稱六日戰爭,阿拉伯國家方面稱六月戰爭,亦稱六五戰爭、六天戰爭。這場戰爭是「先發制人」戰爭的一個典範。並且,在這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陣亡900人,傷4500人,3個阿拉伯國家陣亡2萬人,傷4萬人,被俘6500人。

以軍損失戰機26架、坦克60輛,卻擊毀了對方400多架飛機、500多輛坦克,以色列佔領了埃及控制的加沙地帶和西奈半島,約旦控制的約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舊城,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共6.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當然,此舉也導致數十萬阿拉伯平民逃離家園淪為難民,成為中東局勢至今仍不可收拾的根源,至今無法和平。

正如佩雷斯所說:

「第三次中東戰爭的勝利對以色列來說是難忘的,不幸的是,它並不是最後一次戰爭。」的確,在隨後的40年間,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黎巴嫩之間大大小小的衝突頻頻發生,直至今天還在延續。戰爭一方面奪走了成千上萬生命,一方面也在告誡人們,它並不能解決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山社 的精彩文章:

最讓人害怕的一支軍隊,上了戰場就興奮,不殺敵都不好意思見人
這個國家有難求救中國,中國幫其滅掉敵國後,它卻趁機占我們地方
多年前,日本曾在中國安插了一支神秘軍隊,結果,讓中國損失慘重
二戰後,美國可以不要賠款,但對它卻拚命爭搶,最終成了超級大國
美國敢對日本動用原子彈,但是,它唯獨對這些國家不敢用

TAG:江山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