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特種所:曾冒著生命危險研製新型雷達罩用材料

特種所:曾冒著生命危險研製新型雷達罩用材料

原標題:特種所:曾冒著生命危險研製新型雷達罩用材料


建立於1970年的航空工業特種所,在四十餘載發展歷程中,有歡笑,有淚水,有數不盡的驕傲和艱辛。


走進特種所,鑲嵌在泰山石上的「航空報國,強軍富民」八個大字隨即映入眼帘,這是紮根在特種所人心中的神聖使命。為了這神聖的使命,特種所人堅守雷達罩專業化發展道路,勤奮耕耘,攻堅創新,技術水平不僅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在世界電磁窗領域也佔有一席之地。由特種所研發和製造的先進雷達罩配套產品交付部隊,一架架戰鷹翱翔藍天,穿雲破霧,那矯健的身姿,承載著特種所人航空報國的壯志與豪情。

無畏「劇毒」 丹心報國


這裡所記載的氰酸酯樹脂研製歷程,只是特種所改革發展史上「航空報國」的一段小插曲,但是它能夠反映出人們為了信仰不懈奮鬥的熱情和決心。


上世紀90年代初,國內傳統的雷達罩用材料已經不能滿足以相控陣雷達為代表的先進雷達系統技術要求。在國外得到研製和開發的氰酸酯樹脂,其綜合性能優異,能夠滿足雷達系統的寬頻帶要求。但是國外對我國有專門出口限制,當時,國內氰酸酯樹脂研究尚屬空白,沒有任何經驗可循。


作為中國飛機和各類飛行器雷達罩專業化科研機構,特種決心改變這一現狀。為滿足先進雷達天線罩材料需求,1992年初,以張明習(現任特種所所長)為核心的科研團隊開始氰酸酯樹脂合成研究。當時,這項技術在國外只有少數幾家公司能做,特種所第一次做這種實驗,內心緊張,結果未知。

「真的是驚心動魄,同時又充滿著期待」,很多親歷者至今仍對實驗過程記憶猶新。由於實驗原料有劇毒,當時的防護措施還不成熟,因此,在實驗過程中參與人員不能吃飯、喝水,實驗室外面有工作人員、大夫全程守候,搶救藥品也準備到位,一旦出現問題可以立即進行急救,並將人送往醫院。


因為是一「家」人,因為是一個戰壕里的戰友,緊張的不僅僅是參加實驗的人員,大家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為他們加油,為他們提供一切便利的保障條件。


這次實驗進行了將近24小時,雖然實驗沒有成功,但給特種所留下了有益的教訓和經驗,人員防護是成功的,而且還獨創了一種監測現場毒性的辦法。特種所主動開展這項具有極度危險性的實驗,用視死如歸或者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來描述當時的心情有些不太確切,大家只是單純地認為,當時國家需要這個產品,作為「國字頭」的專業化研究所,在不對人身和環境造成任何傷害的前提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把它製造出來,責無旁貸。


終獲成功 意義重大


經過工藝調整,研製團隊很快研製出了我國第一批氰酸酯樹脂的實驗室產品,填補了國內在氰酸酯樹脂研究領域的空白,用這項技術建成的國內氰酸酯樹脂第一條中試生產線,獲得了廣泛的工程應用,為航空、航天、航海及電子等諸多領域提供了新的高性能材料,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由於連續工作的勞累和長時間站在風道中做實驗,張明習左臉出現了面部神經麻痹,後來用了一年時間才治好。時光如白駒過隙,當年研製團隊里的青年人如今都年過半百,回憶起當年的氰酸酯研製過程,大家感慨而激動,在那個研保條件落後但精神豐盈的年代,冬天寒氣逼人,夏天酷暑難耐,他們夜以繼日地探索,有時候連續幾天駐紮在實驗室,困了累了就打個盹兒解乏,觀察記錄數據15分鐘一次、20分鐘一次……他們心裡想的是項目進度,想的是國家航空事業對新技術的迫切需求。航空報國他們從來不求回報,一項項頂尖技術的成功突破及應用是給他們最好的回饋。


隨著科研生產任務的增多,大家集智攻關,勤勉奉獻,「航空報國」的信仰在特種所延續、傳承,大家在團隊中體會著投身祖國航空事業的自豪和快樂,並將繼續為之奮鬥。

(航空工業特種所 郝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看航空 的精彩文章:

「雙十一」彰顯阿里商業布局
解析全面做實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下)
中航證券投行業務二部:夯實集團業務 打造軍工投行
航空工業洪都:在變革中重塑理念
航空工業平濾:踐行品牌戰略 以「五抓」促創新

TAG:看看航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