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上將兩敗日軍最精銳鐵軍第五師團,讓其主將差點憂憤自殺,壯舉!

此上將兩敗日軍最精銳鐵軍第五師團,讓其主將差點憂憤自殺,壯舉!

史海拾記

【筆記君註:80年前,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的過程,從談判達成聯合紅軍抗日的條件到八路軍3個師開赴抗日前線,艱難曲折,充分反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為民族獨立解放而投身抗日戰爭洪流的偉大擔當,史海拾記欄目將採擷這段波瀾壯闊歷史的各個瞬間,用文字銘記那段偉大的歷史。】

上一篇說到臨沂之戰緊張激烈,司令部參謀長親臨前線,卻因為指揮協調的問題導致溝通有礙,因為軍指揮部過於靠前,在炮聲隆隆里,參謀部成員無法集中精力測算提供決策意見,但此時已經沒有辦法撤離,因為一旦軍部撤離,就會動搖軍心,因此只能橫下一條心堅守於此,幸好張自忠將軍長途奔襲趕到前線,他親率部隊夜渡沂河直接攻擊日軍最精銳的第五師團。

16日夜10時,59軍向敵發起空前猛烈的攻擊,雷霆萬鈞,大地震顫。拼殺至17日凌晨4時,59軍勝利攻克日軍全部主陣地。同日,龐炳勛抓住有利戰機,率部猛襲日軍側背,有力地配合了59軍的正面攻擊。

18日,張、龐兩軍從東南西三面夾擊日軍,經過三晝夜血戰,日寇「鐵軍」精銳第5師團終被擊潰,殘敵大部竄逃。在此戰役中,張、龐兩軍共殲敵4000餘人,其中包括第11聯隊長野裕一郎大佐、牟田九次中佐和一名大隊長,臨沂戰役成為抗戰史上有名的「臨沂大捷」。

蔣介石親自致電嘉勉,李宗仁通電全國告捷。報紙輿論盛讚:「是役亦當增我抗戰中之光榮一頁。」有資料說:「日軍以載重汽車運回莒縣屍體約一百餘車。敵在湯頭、葛溝屢次焚化屍體,來不及運回者、就地掩埋者達七八百具。」

從3月14日至19日,59軍傷亡4482人,其中軍官傷亡199人,全軍可戰之兵僅有1.3萬人。成建制戰死者有獨立26旅678團第2營,113旅226團第6、第10連,114旅227團第12連,38師225團第7連。張自忠心情沉重地說:「多年患難的弟兄們為國家犧牲了,這心裡的難過,真比油煎還狠!但我相信,我領導他們走的是一條光明大道,雖死猶榮!軍人報國,此其時也!說不定哪天我張自忠也會犧牲在抗日戰場上,這是一個軍人在國家危難時應盡的責任。」後來張果然犧牲在抗日戰場上,也是一種對誓言的履行。

21日下午,59軍余部奉令冒雨向費縣集結,欲威脅進攻敵磯谷第10師團左側背。

22日,龐部迅速掃除湯頭附近之敵後,以一部向莒縣方向追擊,主力則集結於湯頭附近,並對沂水、蒙陰方面實行警戒。不料被打得一籌莫展的板垣征四郎,偵得張自忠部他調,忙糾集殘部,調派援軍,向臨沂發起猖狂反攻。龐炳勛以疲憊之師孤軍應戰,只有招架之力,被迫退到城東桃園、黃山一帶防守,並頻頻發出求援的急電。

蔣介石獲知臨沂戰局緊急,即於23日致電張自忠,命59軍速返臨沂。

當晚10時,59軍以強行軍回返臨沂。全軍官兵浴血奮戰,誓死堅守陣地,給日寇「鐵軍」以極大殺傷。29日,中國援軍20軍團騎兵團和57軍333旅先後到達臨沂。30日,張自忠下令反攻,日軍抵擋不住,師團長坂垣征四郎丟棄了大衣和手杖,落荒逃命,第二次臨沂戰役勝利結束。3月30日,國民黨軍事委員會軍令部致電李宗仁指出:「張軍堅忍抗戰,斃敵累累,希傳諭慰勉。」兩次血戰,59軍傷亡慘重,僅連長就傷亡120名。

號稱「鐵軍」的日寇精銳第5師團兩次敗北。日軍第5師團從3月3日發起臨沂之戰,苦戰至月底,仍未能越雷池半步,這對於日本「鐵軍」來說,實在是太難堪了。板垣征四郎寢食難安,惱羞成怒,幾欲自殺。

4月18日,沂河兩岸之日軍,會同從青島開來的6000援軍,第三次全線圍攻臨沂城。自午夜起,日軍全線發起進攻,炮火猛烈。中國軍隊官兵與國土共存亡,至死不退,短兵搏鬥,反覆爭奪,傷亡慘重。晚,固守水田之13 師朱旅激戰竟夜,爭奪陣地多次,傷團長1人、營長2人,全旅官兵只餘300餘名。19日晨,日軍復集中炮火,配合空軍轟炸臨沂城。守城之軍傷亡奇重,遂於當晚被迫撤出。20日晨,臨沂城守軍作戰略轉移,城陷敵手。

臨沂雖失,但精神猶存,尤其是張自忠將軍兩次奔襲大戰第五師團,毫不畏懼,先發制人的亮劍精神對於國民抗戰是有激勵作用的。

原創碼字不易,若覺得有收穫,轉發給更多人了解歷史!謝謝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春筆記 的精彩文章:

60萬大軍布防五省通衢之地,一場曠世決戰一觸即發,名將坐鎮此城!
桂軍悍將親率10萬子弟兵迎戰,日軍精銳師團陷入湖沼山丘,鋒芒盡失
10萬南國虎狼桂軍,冰天雪地阻擊日軍精銳師團,咬住便不會鬆開!
阻擊七天七夜,以十倍於敵的傷亡擋住日軍精銳師團衝擊,誰的部隊?
台兒庄大捷首功,乙種編製的川軍,硬擋住日軍最精銳部隊進攻,壯哉

TAG:陳春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