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茶葉博物館藏蓋碗

中國茶葉博物館藏蓋碗

GIF/1K

精彩內容 每天如期與您分享

蓋碗是一種上有蓋、下有托,中有碗的漢族茶具。又稱「三才碗」、「三才杯」,蓋為天、托為地、碗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是在民間蓋碗也指一種齊劉海髮型,因這種髮型的劉海像只碗蓋在頭上而得此名。「茶托」又稱「茶船」。蓋碗茶,須用滾燙的開水沖一下碗,然後放入茶葉盛水加蓋,沁茶的時間看茶葉數量和種類約為20秒至3分鐘。在清雍正年間,盛行使用蓋碗。

清乾隆?礬紅蓋碗

陶瓷低溫釉上顏料。以三氧化二鐵懸濁體著色的低溫紅釉和紅彩。亦稱「鐵紅」、「紅彩」、「虹彩」。它的色澤往往帶有一種如橙子般的紅色。產生於宋代,為釉上多種彩的前驅,後沿用於明代萬曆紅彩、鉛粉86%配製而成。著色成分為三氧化二鐵。製法將硫酸亞鐵(青礬)煅燒、漂洗,加入鉛粉作熔劑,磨細備用。

清乾隆?豆青描金菊紋蓋碗

豆青,中國傳統色彩名詞,象青豆子一樣的顏色。如果豆子是青色的,則皮最青、豆瓣顏色稍淺,兩個豆瓣間的顏色最淺。是屬於現代漢語中的白話辭彙,在古代該詞比較少見,是屬於使用頻率較高的漢語辭彙。在一般場合比較常見。《說文解字》記載著該詞語的詳細解釋。青釉派生釉色之一,起源於宋代的龍泉窯。豆青和東青原屬一類,以後才各具特色。明以前微近黃色,至清代純近綠色。其釉色為青中泛黃,釉面光澤比粉青、梅子青弱。

清乾隆?豆青地粉彩魚藻紋帶托瓷蓋碗

整器豆青地之上繪有粉彩魚藻紋,整體構圖疏密有致,韻味綿長。數尾紅金魚怡然自得,形態各異,首尾相接,悠閑嬉戲於水草之間。游魚之間滿布水草,雖無水紋,但用水草的飄拂示意水的流動。 因「魚」、「余」同音,具有「富貴有餘」、「連年有餘」的含義,而魚戲水草間的景象又非常富有生活氣息,故魚藻紋成為各個時期瓷器裝飾的傳統題材,在明清兩代尤為常見。

清乾隆?豆青地粉彩山水紋瓷蓋碗

蓋碗器形雅緻,胎體細密厚重,釉質豐腴,外壁滿施豆青釉。圈足,蓋碗提手和碗底青花書「乾隆年制」二行四字篆書款。碗口沿及蓋口沿飾以金彩,碗壁豆青地之上繪有粉彩山水圖,筆觸粗獷,色彩搭配協調,繪畫技藝較為流暢。畫面上呈現了富有江南特色的粉牆黛瓦朱門,小橋流水人家,桃紅柳綠青松,白塔群山扁舟,層次分明,風格寫實。

清乾隆?粉彩花蟲蓋碗

此件蓋碗形制秀美古雅,素雅宜人,品高含蓄。碗身腰微收,碗口沿及蓋圈足口沿飾以金彩,提手和圈足底露澀胎一周,中落「乾隆年制」四字二行礬紅篆書款。蓋碗之上用粉彩技法繪荷花、石榴等四季花卉,葉脈、花莖清晰可辨;蜜蜂、蝴蝶、蟋蟀等小動物或翻飛於花間,或嬉戲於花叢;整體構圖簡潔流暢,筆法簡潔嫻熟,布局疏朗空闊,呈色淡雅柔和。

清嘉慶?青花五彩仕女蓋碗

此蓋碗原為張宗祥先生舊藏。張宗祥生於清代光緒八年(1882年),海寧硤石人,字閬聲,晚號冷僧,別署鐵如意館主。其一生學識淵博,於史學、考古、金石、書畫、醫學、音樂、戲曲無所不精。最初,張宗祥先生將這件蓋碗捐贈給了浙江省博物館,在中國茶葉博物館籌建之初,此蓋碗又由浙江省博物館無償調撥給中國茶葉博物館。

清?寶石藍料器蓋碗

清 寶石藍料器蓋碗蓋面

料器又稱「玻璃器」,是指用加顏料的玻璃原料製成的器皿或手工藝品。清代時期料器大為流行,不僅數量多、色彩絢爛,而且工藝複雜、高超。此件為清代的藍料器蓋碗,製作工藝精湛,造型典雅高貴。碗口微撇,腹深,圈足,碗徑大於蓋徑。蓋碗通體透明度較高,呈璀璨的寶石藍色,整體輕薄亮麗,晶瑩剔透,靜色無紋。

時至今日,蓋碗依然是茶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實用器之一,而在中國茶葉博物館就展出了幾件精美的清代蓋碗,將古代茶文化的優雅和精緻展示在世人眼前。

(文章轉自網路版權屬原作者)

溫馨說明:我們敬重和感謝原創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無法查獲作者所致,敬請原作者見諒!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同類微信公眾號轉載本部發布文章,敬請註明出處。謝謝合作!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貴陽最有feel的7家下午茶聖地,快和閨蜜們約起!
一杯茶湯的管理之:茶技、茶藝、日日修習定有突破!
煮好一壺茶,你還需要知道這7個秘籍
幾度灰/8°C 組合茶几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