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地緣格局】鄭永年:特朗普執政對中國重塑東北亞地緣格局是歷史機遇

【地緣格局】鄭永年:特朗普執政對中國重塑東北亞地緣格局是歷史機遇

原標題:【地緣格局】鄭永年:特朗普執政對中國重塑東北亞地緣格局是歷史機遇


鄭永年:特朗普執政對中國重塑東北亞地緣格局是歷史機遇


作者:鄭永年,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


本文來源:東方參考Insight,IPP評論


2017年11月,美國總統特朗普開啟上任之後的首次亞洲之行,造訪國家包括日本、韓國、中國、越南和菲律賓。

這位特立獨行的美國總統先是在朝核問題上高調宣布「必要時用武器捍衛盟國韓國」,又在中國行中「乖巧」地大打家人感情牌,甚至將過去中美之間的貿易逆差歸咎於過往的美國總統。


被《金融時報》等多家國際媒體形容為「不可預測」的特朗普政府,其對亞太區,特別是中國的未來戰略究竟是什麼?中國的地緣政治格局是否會受其影響?


東方參考Insight專訪著名學者、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教授,為大家清晰解讀關於特朗普政府的諸多謎團。


1


美國棄多變,開啟雙邊談判模式


東參:您如何評價特朗普此次的亞太之行?


鄭永年:特朗普的這次亞洲之旅確實很特殊。自二戰以後,每次美國總統訪問亞洲都是為了鞏固美國的同盟來的,同時也強調和鞏固美國的多邊主義政策。這一次特朗普還是繼續強調美國和它的同盟之間的關係很重要,但同時則宣布美國對多邊主義不感興趣。之前美國退出了TPP。這次他再次重申不會加入類似具有約束性的多邊關係。當然像APEC這樣的領袖峰會,沒有約束力的,大家討論問題的,美國不僅不會退出的,而且會積极參与,宣示其存在的同時尋找領導權。這是一種新的外交戰略思路。



特朗普上台後,他對美國所面對的內外問題的判斷很正確,即使有很多人還是不太喜歡他。不過,特朗普還沒有找到有效的方式來解決美國的問題。從他目前的行事來說,他強調的是雙邊談判,並不相信多邊談判能取得任何成效。這和美國以前的政府都不一樣了。


特朗普強調雙邊談判。事實上,從某些方面來看,他的方式也是對的。就像他此次東亞之旅,每次到一個地方都會強調雙邊,對日本、韓國是這樣,對中國更是這樣,他也確實是獲得了巨大的好處,尤其在經貿方面,至少不比歷任美國總統差。從貿易規則上來說,他做得也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很多事情一進行多邊商談,就免不了過分政治化,而雙邊確實可以對談判雙方都比較公平。他的這個判斷沒錯。

特朗普強調的不是free trade(自由貿易)而是fair trade(公平貿易)。從某些方面來說,這種判斷在美國國內發展有正面影響。特朗普此次訪華時說到「以前中國和美國之間巨大的貿易逆差,怪以前的美國總統,美國不能怪中國」。他說的這些話確實沒錯,如果之前那樣的情況繼續發展下去,美國國內就會產生很大的不穩定。美國如果內部不穩定了,那麼其國際角色更成問題。


綜合上面的論述,我們可以認為特朗普此行可看做美國與亞洲關係一個大變動的起點當然,這取決於特朗普是否能夠穩住美國政治。


2


美國「退群」,既是中國的機會,更是對中國的挑戰


東參:這種由多邊到雙邊的改變,對中國有什麼具體的影響嗎?


鄭永年:對中國來說,影響是比較大的。美國退出了很多多邊關係、多邊條約之後,中國成為了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化的領頭羊,一個引領者歐美國家也都看到了,都認為美國給了中國一個機會。


那麼,中國應該怎麼做?中國應該一方面引導本區域的經濟發展,甚至是國際經濟發展,但同時又要處理好和美國的關係。不管怎麼樣,美國還是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中國各個方面和美國還是相差得很遠。


如果美國逐步退出提供國際公共品的行列,中國該怎麼辦?這對中國來說既是機會也是挑戰,畢竟中國從改革開放到現在也才40來年,大規模「走出去」走向國際社會也只是本世紀以後的事情,還沒有足夠的提供全球乃至區域公共品的能力。


中國能不能利用這次機會真正成為強國,這就是對中國最大的挑戰了。


3


「印太」只是一個無法落實的概念


東參:特朗普訪華之前先訪問的是日本,他在日期間提到了「印太」的概念,而不提「亞太」,這是否意味著美國對亞太區的戰略正在發生某些變化?


鄭永年:特朗普在此次訪問東亞時提出了「印太」地區的概念。這個方面中國一些人有點過度關注。中國近代以來受到帝國主義欺負,很多人都有種恐懼心理。不管美國、日本或者印度做什麼,總以為人家要圍堵中國。我個人認為,對「印太」這個概念給予關注是應該的,但中國要有信心,不用過於擔心。以前國家弱的時候,其他國家可以圍堵中國,但是中國現在這麼大的一個體量,沒有國家可以圍堵中國,包括美國也不能。


「印太」概念的提出,到目前為止也只是個概念,沒有任何條件可以落實下去。美國從國際多邊談判中退出,日本經濟早已經力不從心,印度經濟的崛起還早,並且所有這些國家現在主要的問題還是國內發展問題。所以,「印太」只是個口號,一個概念,至於能不能成行,很難,非常難。現在的「印太」地區概念里如果沒有中國,就像TPP一樣,不會成功。即使形成了,也不會有實質性的意義。中國對外面發生的事情應當有充分的信心,不要外面提了什麼就覺得是在對付中國。


東參:但之前有人提出「印太」這個概念是對「一帶一路」至少在地理位置上的挾制,對這個觀點您怎麼看?



鄭永年:這個說法並沒有太多的根據。「印太」概念中有很多東西和「一帶一路」都是重合的,人們可以說「印太」是針對「一帶一路」。但看問題要看實質。現在的問題是美國或者印度或者日本到底要做什麼?能不能做到?


提出一個新的概念很容易,但實施則是大問題。重要的是,中國的「一帶一路」是實實在在正在做的東西,有目標、有項目、有工具。但是「印太」是什麼意思呢?要做什麼呢?要形成軍事聯盟嗎?要形成一個經濟同盟嗎?目前看不出任何跡象。


近代以來,很多人形成了恐懼心理,但這種恐懼心理要不得。要是這種恐懼心理繼續下去的話,中國很難有所作為。討論問題最好多一點經驗證據,沒有經驗證據就沒有基礎。現在中國變得強大了,老百姓的心態也應該變得強大起來,做到大國大心態。現在很多人是大國小心態,一提「印太」關係,馬上就認為是不是針對我們,這就是心態太小。應當以更寬容的態度來看待外面的問題,而不是還是以近代以來「受害者」的身份自居,把自己的心胸放得那麼狹窄,這樣很難做大國。

4


朝鮮核危機最大的受害者是中國,不是美國


東參:特朗普在韓國時,就朝核問題高調宣布「必要時用武器捍衛盟國韓國」,您怎麼看他的這一外交行為?


鄭永年:我認為特朗普的表述表明美國對朝鮮沒有很明確的政策美國和往常一樣,依舊是在拖延朝鮮問題。


朝鮮核危機最大的受害者是中國不是美國。現在對中國來說,最害怕的是美國拖延,日本拖延,韓國拖延,最後讓朝鮮成為核武國家。如果這樣,中國必然是最大的受害者。


朝鮮問題,如果中國不主動一點,到最後麻煩是中國自己承擔,不是美國人。北朝鮮問題對美國的影響要遠遠小於對中國的影響。美國、日本、俄羅斯在這個問題上的態度,我們還是要好好地分析。很多人都認為這個問題是美國和朝鮮之間的關係,這是大錯特錯。如果把這個問題推給美國,從外交辭令上還說得過去,但如果真的相信朝鮮問題是美國和朝鮮之間的問題,那麼中國最終將成為最大的受害者。


到現在為止,中國有關方面沒有擺正自己的態度,沒有認識到自己和朝鮮真正的關係,光看美國的反應,就陷入了非常被動的境地,甚至有損自己的國家利益。



5


特朗普當了總統依然是商人思維

東參:特朗普在訪華期間,不僅簽署了中美大單,還和中國建立了四個高級別對話機制,我們可以從中窺探到特朗普政府未來五年對中國的戰略思考嗎?


鄭永年:特朗普即使做了總統,但還是個商人,他是做生意的。如果拿特朗普和奧巴馬、柯林頓比較,後面兩位美國總統執政期間美國是意識形態主導外交政策,而特朗普是實實在在的利益主導的外交政策。這一點非常重要,是個重大的轉折。能否繼續下去?這取決於特朗普在美國國內的權力能不能進一步得到鞏固。


中美這個大單確實很大,但是考慮到,這個大單是第一大經濟體和第二大經濟體之間發生的,這個單就並不很大,而是很小。中美兩國如果要合作,就不僅僅是這樣的小單。


未來世界是怎樣的格局?幾年前美國一些學者提了「中美國」的概念(由美國哈佛大學著名經濟史學教授尼爾·弗格森和柏林自由大學石里克教授共同創造出的新詞,以強調中美經濟關係聯繫的緊密性,稱中美已走入共生時代)。人們需要繼續思考這個概念。中國提出的「新型大國關係」是非常重要的。


要把中美兩個大國關係做好,整個國際政治、國際經濟的格局就會是穩定的。中美兩國關係不是簡單的雙邊關係,而是整個國際關係的兩個柱子,哪一個柱子都不能倒,美國不能倒,中國也不能倒,哪一個柱子倒了,天就要塌下來了,就沒有國際關係了。這一點中國做得非常好。



現在中國不斷釋放出要更開放的態度,這個會對中美關係下一步的發展有非常好的推動作用。如果中美關係往這個方向推進的話,整個世界格局都會有一個大變化最近媒體經常提到的修昔底德陷阱(一個新崛起的大國必然要挑戰現存大國,而現存大國也必然會回應這種威脅,這樣戰爭變得不可避免)會不會出現?中國朝著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邁進了很大一步。


大國需要大國的國民心態來支撐的。現在很多人的小民心態是支撐不了大國的。實際上,很多人的國民心態,尤其是一些知識分子的國民心態根本跟不上國家的發展,遠遠落後於國家的發展。當然,歷史也是大浪淘沙,很多人的心態很快會被淘汰的。





ID:sinozhuge








編輯:張添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 的精彩文章:

【精品分享】教你如何折磨自己的女朋友?這也太殘忍了吧!
【美國研究】李巍:能源是特朗普復興經濟的抓手
【全球化】李奇澤,黃平:經濟全球化與發達國家收入不平等

TAG: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