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下第一折——《參翁同書片》

天下第一折——《參翁同書片》

天下第一折——《參翁同書片》

成大名,結大仇。

世間事物,大都福禍相依。李鴻章也未能例外。

「臣職分所在,例應糾參,不敢因翁同書之門第鼎盛瞻顧遷就。是否有當,伏乞皇上聖鑒訓示。謹附片具奏。」

這是曾國藩遞上的《參翁同書片》的最後一段。

當這道折片遞上御案的第三天

翁同書仕途的最後一程,徹底走完了。

翁同書,翁同龢的哥哥,其父翁心存是兩朝帝師,不僅位高權重,且門生遍布朝野。

參折中「門第鼎盛」 ,用詞不虛。

但就是這實事求是的四個字,戳中了皇帝猜忌多疑的敏感神經。

這裡我將曾國藩的摺子內容大致翻譯一下:

皇上讓臣節制四省軍務,給臣專摺奏事之權,現經查證,安徽巡撫翁同書身為封疆大吏、丟城棄土、媚賊偷生,還謊報軍情、冒賞篡功、熒惑聖聽,簡直目無法度,欺君罔上!

且軍興以來,先帝曾立下軍規,但凡丟城棄土者,不論官階高低,一律嚴懲不貸,翁同書前後兩次丟陷城池,卻仍安然無恙,逍遙於法外,如此,則軍規形同擺設,何以用來約束陣前的將士?

臣參翁同書是職責所在,是分內之事!現在滿朝上下都因忌憚翁門權勢,瞻顧遷就,臣若也隱匿不報,那就是對君不忠!所以臣冒著和翁家結梁子的危險,也要遞上這參折。皇上您九五至尊,聖明獨斷,相信一定能給世道人心一個公正。

慈安看完,合上摺子,眉頭緊鎖,遞給坐在一旁的慈禧。

慈禧接過,上下瀏覽一遍,面上始終風輕雲淡,抬起眼瞼,掂著黃緞摺子朝正站在底下躬身垂立的恭親王道。

「恭親王,這事,你看如何處置?」

「回稟太后,奴才以為翁同書丟城棄土、欺君罔上,罪當重譴!只是給予何種重譴,奴才愚鈍,尚未想出妥當辦法,謹恭請兩宮示下懿旨。」

慈禧看了一眼慈安,見她樣子,並無主意。將摺子往御案上隨手一扔,靠上椅背道,「按大清律,該如何定罪就如何定罪,現在滿朝上下都在盯著,我們要是給翁家面子,那愛新覺羅的面子不要了?老六,這罪如何定,現在可清楚了?」

天下最大的鼎盛門第是愛新覺羅,皇權神聖不可侵犯,你翁家權勢再大,還能遮「天」?

奕忻一聽,心領神會。退出養心殿後,直奔軍機處,片刻功夫,一道御旨頒了下來。

翁同書被一擼到底,從督撫大臣到流放伊犁。人生的大起大落,翁同書抗住了,其父翁心存卻因此事羞懼不已,竟一命嗚呼了!

家族突遭劇變,對於剛過而立之年的翁同龢來說,如同晴天霹靂,翁家一時陷入困境,滿朝文武以為風向變了,紛紛與翁家劃清界限。

昔日門第鼎盛,賓客熙。

如今門前冷落,鞍馬稀。

當翁同龢拿到坊間盛傳的天下第一折文稿時,氣的渾身發抖,咬牙切齒,發誓,此生與曾剃頭不共戴天!

一旁的同僚密友,悄悄告訴道,這摺子不是曾國藩寫的,我聽說是由他帳下的一書辦草擬而成的!名叫李鴻章!

小小不知名書辦參倒了堂堂當朝權臣,而且翁家的發跡是靠三代鑽研道德文章進階高位的,真是成也文章,敗也文章!

翁同龢聞言惱羞憤懣,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嘴上沒有提及這個書辦,卻在心裡暗暗記下了這個叫李鴻章的人。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從此,翁同龢同曾國藩、李鴻章結下死仇。

當翁同書被問罪的邸報傳到曾國藩的湘軍大營時,曾國藩正在和李鴻章,幾位湘軍將領在書房議論戰局。

曾國藩看完邸報,遞給李鴻章。

負手往書房外走去,李鴻章匆匆看了一眼,邸報便被身旁的湘將搶過,爭先恐後,傳閱看去。

李鴻章跟著曾國藩,踱步來到後院,師生二人,一前一後,一路沉默。

曾國藩突停步,也不轉身,只背對著李鴻章,聲音低沉道,「少荃啊,此後,你我師生二人,翁家勢必要與你我師生結成死仇了!我就問你一句,你現在心裡怕不怕?」

李鴻章聞言,不假思索,笑道,「老師,用我們合肥那邊的話說,光腳的不怕穿鞋的,老師您都不怕,我更不怕。何況我籍籍無名,翁家拿我當仇家真是看得起我了!我心裡自豪,驕傲著呢,哪裡還會怕呢!」

曾國藩沒想到李鴻章自降身份,自我貶低到如此地步,全然沒了當初剛來曾幕時的年輕氣盛,心裡有些欣慰。

曾國藩舒了口氣,心裡的擔子卸下了,整個人步伐也輕快起來,指著前面的暫憩亭,「少荃啊,陪我走走。」

這是同治元年的二月,此時南方的紅梅開的正盛。

算來,李鴻章投靠曾國藩也有近三年時間了。

暫憩亭里,四方石桌,曾國藩面南落座,李鴻章隨後,面西落座。

「少荃啊,這三年,你變化不小啊。還記得你剛來我這的時候,有一次,你早上吃早飯遲到的事兒嗎?」

李鴻章摸著袍角,低下頭「現在想來,仍覺羞愧難當。」

曾國藩寬厚一笑,眼睛看向不遠處如血般殷紅的梅花,三年師生二人的共事的一幕幕此時一一閃現於腦海。

李鴻章喜歡睡懶覺,那是剛來曾國藩幕府的時候,有一次早上,去遲了,曾國藩教訓了兩句,後來定下規矩,早上吃飯,所有人都到了,才開飯,李鴻章要是遲到了,所有人都得等著他,李鴻章天性不喜被人約束,見這規矩因自己定下的,索性第二天就稱病不吃早飯了,曾國藩得知後,氣的讓僕從把正躺在床上的李鴻章叫起來,正色道,「少荃啊,我這裡待人處事,唯有一誠字而已,你要是不和我保持一個頻率,同心同德,那麼請另謀高就吧。」說完,甩袖而去

李鴻章又羞又氣,回到房間,翻箱倒櫃,收拾行李,聲音弄的特別大,引來幕府其他同僚的駐足圍觀。

郭嵩燾聽聞,忙趕了過來,費盡口舌,將李鴻章勸留了下來。

後來,曾李二人因為祁門防守問題,在軍事戰略上產生分歧,加上發生李元度事件,李鴻章憤然離去,曾國藩戰爭失利,那段時間,湘軍吃了好幾次敗仗,軍營上下,人心浮動。

李鴻章離開了曾國藩以後,一時也無其他地方可以投靠,又陷入待業狀態。

郭嵩燾在其間,看到曾國藩缺人乏材,履敗履戰的頹勢,李鴻章繞樹三匝,無枝可依的窮困。居間斡旋,將心心想吸、貌離神合的兩個人又攛酡在了一起。

師生二人,摒棄前嫌,為了同樣的目標,求同存異,又並肩作戰在了一起。

曾國藩沒有李鴻章的幾個月里,案牘勞形,每天疲憊於公文之間,根本沒有心思和時間想戰略作布防。失去了,才知道重要。

李鴻章沒有曾國藩的幾個月,空虛寂寞,如千里馬徒然羈於馬廄一般,大才無展現的舞台,英雄無用武之地。衝動離開,實在不該!

君子和而不同,雖然兩人性格迥異,但是都是識大體明大理的人物。

三年來的經歷,可以用相愛相殺四個字概括了。

曾國藩回憶完和眼前這位門生共事的種種情景,正準備起身回書房,前方小徑上,侍從托舉著一封拜帖往亭子這裡快步行來。

轉眼的功夫,已經躬身來到眼前。曾國藩使了個眼色,李鴻章接過,打開一看,聲音有些激動「老師,上海道錢鼎銘的拜帖!」

曾國藩起身,朝亭子外走去

「一定又是為借兵而來!」頓了一下又道「少荃啊,你回去做一番準備吧,錐處囊中,可穎脫而出了!」

李鴻章聞言,一時怔在原地,等回過神來時,曾國藩的身影已經消失在視線中了。

李鴻章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潛龍在淵三年,終於等到一躍而出,實現抱負的機會了!

待續···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味小史姐 的精彩文章:

TAG:趣味小史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