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孔子逃離齊國,路遇驚魂一幕,成就一個千古流傳的村名

孔子逃離齊國,路遇驚魂一幕,成就一個千古流傳的村名

輕輕地來,未必能輕輕地去,儘管孔子沒心情揮一揮衣袖,也沒功夫帶走一片雲彩,卻帶走了一捧米。這是孔子離開齊國時的狀態。

《孟子·盡心下》云:「孔子之去魯,曰遲遲吾行也,去父母國之道也。去齊,接淅而行,去他國之道也」。意思是說,孔子離開魯國時,因眷戀家鄉,一路走得很慢;離開齊國時,將淘好的米撈起就走,行色匆忙。

孔子被後世奉為聖人,但在他生活的春秋時期,只能算是一個學者,一個名士,一個不得不靠授業、遊說、編著討生活的落魄之人。

孔子是魯國人,出身沒落貴族,「貧且賤」(《史記·孔子世家》)。二十歲左右時,孔子在魯國先後做過「委吏」(管理倉庫的小吏)和「乘田」(管理畜牧的小吏)。「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論語·子罕》),孔子說這話,顯然是對自己懷才不遇,只能做像委吏、乘田之類的「鄙事」而心有不甘。後經過十年的發奮努力,孔子學業大成,遠近聞名。

魯昭公二十年(前522年),齊景公、齊相晏嬰出訪魯國,辦完正事後,抽空會見了孔子,並向他詢問秦穆公何以稱霸的問題。「秦,國雖小,其志大;處雖辟,行中正」(《史記·孔子世家》),選用人才不拘一格,賞賜爵位毫不吝嗇,故能稱霸。對於孔子的見解,齊景公很滿意,並對他表示出了好感。

五年後,也就是魯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兵敗,先投奔齊國,後輾轉至晉國。因魯國大亂,孔子恐禍及自身,也帶著弟子去了齊國,一則避難,二則尋求發展。孔子原本以為齊景公會為他舉辦盛大歡迎儀式,但他沒等到鮮花掌聲,只好在齊國大夫高昭子府中棲身,做了一名家臣。

之所以投奔高昭子,除了高昭子是個文人,有共同語言,還在於高昭子身居高位,與齊景公關係密切,「欲以通乎景公」。孔子想通過高昭子傳話,以得到齊景公的召見,但齊景公一直沒有接見孔子。在漫長的等待中,孔子無所事事,「與齊太師語樂,聞韶音,學之,三月不知肉味」(《史記·孔子世家》)。

孔子主張「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論語·鄉黨》),喜歡美食,更喜歡吃肉,且非常挑剔。「三月不知肉味」究竟什麼意思?普遍認為,孔子學習和研究韶樂著了迷,三個月沒理會肉食,用他自己的話,「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論語·述而》)。音樂的魅力果真有這麼大嗎?能讓一個肉食者放棄香噴噴的美食嗎?聽音樂和吃肉難道不能並存,二者只能取一項嗎?這顯然不科學!

筆者認為,「三月不知肉味」是說孔子三個月沒吃到肉。在古代,生產力水平低,基本的保暖都難以保障,「五十可衣帛,七十可食肉」(《孟子·梁惠王》),只有身居高位的「肉食者」和上了年紀的老人才有這種待遇。當時,孔子不過是個流亡者,寄人籬下,生活窘迫,何以食肉?能吃上米就不錯了。

到了第二年,齊景公終於召見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八字綱常以及「政在節財」(《史記·孔子世家》)的高論,又讓齊景公很受用。高興之餘,齊景公準備划出一塊地封給孔子,但遭到晏嬰反對。理由很簡單,孔子這套治國方針不符合齊國國情。齊景公敬重晏嬰,此後就不那麼待見孔子了。

齊景公雖然沒有對孔子下逐客令,但「閑待之」,自生自滅吧。不過,孔子並不氣餒,仍賴在齊國,還想伺機覲見齊景公宣傳治國思想,而且一待就是兩年,這讓以晏嬰為代表的齊國貴族很厭惡,以至於「齊大夫欲害孔子」(《史記·孔子世家》),連刺客都要出動了。聽到這個消息時,孔子正在淘米準備做飯,慌亂之際,「接淅而行」,米還沒來得及下鍋,便以手捧米,倉皇而逃。

早在魯國時,魯昭公曾送給孔子一乘車,兩匹馬。孔子赴齊時,馬車走得很慢,很順利;去齊時,馬車一路狂奔,很狼狽。從齊國到魯國,只能由臨淄折道先向西,繞過泰山後才能南下到達曲阜。馬車行至臨淄西渠丘狄水時,因正值汛期,河水湍急,又無橋樑,孔子不禁頓足而嘆,「噫!滔滔皆是,欲濟無梁,吾道窮終,良可浩嘆」(《山東通志》),老天啊,你這是想要我的命嗎?

為了逃命,孔子不得不冒險趟水而行,結果遇到驚魂一幕,車輪咔嚓一聲陷入河底深洞中,兩匹馬受到驚嚇,掙脫而跑,把孔子一行涼在車上。孔子索性以車為橋,總算過了狄水。在村民的幫助下,車被拉上河岸,馬也被找回,孔子這才重新坐上馬車向西而去。後人感嘆此事,便在孔子陷車處建橋,取名馬車橋。

對此,桓台順治年間進士、山西監察御史傅扆專門做過考證,並在《新城軼事》中記述,「渠丘有狄水,昔孔子適齊返魯,陷車馬於此,乃作《狄水之操》以自哀,故後人為橋,因以名焉」。《桓台縣誌》也有類似記載,「孔子乘車由齊返魯經此,車馬陷於村旁河(狄水)中,爾後,村民在此建橋,取名馬車橋」。

以當時的條件,木橋肯定簡易而粗陋,卻為過往行人提供了便利;再者,孔子是名人,不少人慕名而來尋訪孔子足跡。一時間,當地鄉民及外地客商也紛紛在馬車橋兩岸定居,以馬車橋為中心的周邊地區日漸繁華。後來,為了紀念孔子,村民便以「馬車橋」為村名,後簡化為「馬橋」,後來又有了馬橋鎮。

「至聖先師,孔老夫子,一車兩馬,曾過此地」,這是後世村民在馬車橋村西九仙廟上的立碑刻記。歷經秦漢唐宋元明,到了清代康熙年間,一代詩宗王漁洋來到馬車橋,看到橋附近繁榮景象時忍不住詩興大發,作《清沙泊馬車橋渡詩》:「清沙碧水對斜暉,馬車橋渡接翠薇。泊上馬嘶送棹去,柳下吟詩待船歸。沙草數從群鷗散,酒棧萬家一鷺飛。誰悟輕舟尋范蠡,清沙水泊獨望機。」

公元1967年,因狄水乾涸,馬車橋的橋面被拆除,昔日狄水之上的馬車橋已蕩然無存了。孔子奔魯事件,發生於公元前515年,距今已兩千多年。當年,孔子行色匆忙,帶走一片雲彩,卻留下了馬橋這個千古流傳的村名。(劉秉光)

孔子逃離齊國,路遇驚魂一幕,成就一個千古流傳的村名

孔子逃離齊國,路遇驚魂一幕,成就一個千古流傳的村名

孔子逃離齊國,路遇驚魂一幕,成就一個千古流傳的村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秉光 的精彩文章:

乾隆帝最長壽的妃子,遭受冷落,熬死皇帝,活到九十二
乾隆遺孀,七十歲生日收到賀禮,嘉慶大怒,二十天薨逝
群臣不許皇帝認親爹,此人改動一字,皇帝立馬挺直腰桿

TAG:劉秉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