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順治帝竟然是愛上了兄弟媳婦兒才出的家,但是真實性多少呢?

順治帝竟然是愛上了兄弟媳婦兒才出的家,但是真實性多少呢?

順治,清朝的第二位皇帝,在其短短的一生中一共娶了19位妻妾,但是最讓順治難忘的只有董鄂妃一人。在順治的眼裡,董鄂妃就是他的全部,雖然二人不曾有過海誓山盟,但是那種難捨難分的情分卻是感天動地。

順治十七年八月十七日,董鄂妃因病去世,順治帝痛不欲生,為了哀悼董鄂妃,順治帝五天沒有上朝,不理朝政,之後更是下聖旨要追封董鄂妃為皇后。雖然有朝中大臣的反對,但是順治一意孤行,硬是追封董鄂妃為皇后,還為其舉行了追封大禮,加謚號為:孝獻庄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后。

《清史演義》中寫道:「順治帝經此慘事,亦看破世情,遂於次年正月,脫離塵世,只留重詔一張,傳出宮中。」還有更多的資料中也是記載順治帝因董鄂妃去世,削髮為僧,在五台山出家為僧的事情。金庸先生的大作《鹿鼎記》中也認可順治帝出家為僧的事實,所以把順治帝五台山出家寫在了裡面。而順治帝的出家,令整個清宮上下驚慌不已,為了不引起外界的恐慌,讓人非議,只能向外宣布順治帝駕崩。

順治帝一心向佛,宮中還奉有木降忞、玉琳琇兩位禪師,還刻有「塵隱道人」、「痴道人」的印章。順治帝曾對木降忞說:「願老和尚勿以天子視朕,當如門弟子旋庵相待。」其實順治帝早有出家之心,還曾讓最寵信的太監吳良輔去憫忠寺出家為僧。而順治帝與孝惠皇后不合,所以就借口董鄂妃之死,出家皈依了佛門。

那麼情商頗高的順治為什麼偏偏那麼愛董鄂妃呢?

順治帝幼年繼承皇位,那個年少不懂事,更多的整治權是由他的叔叔多爾袞來處理,他只是一個名分擺設罷了。這也就造就了他猜疑和暴怒無常的性格,成年後他在身不由己的情況下迎娶了妻子,但妻子尖酸刻薄,令他難以接受(這裡有的網友說,他是皇帝後宮三千啊,怕什麼,其實皇帝是挺無奈的,他娶誰都是政治權利的博弈結果,他是犧牲品),再加上成年後的江山宮廷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政治生涯,使他極度疲倦,和厭倦。

心生不順之時,恰恰遇到常常前來侍候和拜見皇太后的董鄂妃。根據史籍文獻考證,他見董鄂妃天生麗質、有很樸素、看起來宛如仙子,這引起了順治帝的注意,再加上董鄂妃的丈夫,也即是順治帝的胞弟(襄王)多年出征在外,更加給了他們兩個不知廉恥者的機會,墜入了情網,你濃我濃。

為獲取更多接觸董鄂妃的機會,他封襄王為親王,但後來襄王發現了他們的姦情勃然大怒,並怒斥董鄂妃,被順治知道後打了襄王一個耳光,襄王羞憤自盡。沒有等到守孝一年,順治帝就接董鄂妃入宮並封為貴妃,地位僅此當朝皇后。

順治帝對董鄂妃的愛,可以如痴如醉,是一個痴情漢子了。他覺得應給董鄂妃更多的權利和名分,甚至想到要廢除當朝皇后,要立董鄂妃為皇后,但當時蒙古人的江山,皇后也是由蒙古人擔任的,怎麼都倫不到一個漢族女子來擔當。他怕動搖整個江山社稷的根基,先前的封為貴妃已引起朝野不滿了,如果再次廢后,估計會引起內亂,這個皇太后當時也對兒子瘋狂的行為進行了打壓,結果導致母子出現了隔閡。

導致順治情商如此高的因素,當然不能少了從小生活在多爾袞的影子下。而順治則像孝庄皇太后和多爾袞下的棋子,任由擺布。一種脆弱在這個少年的身體內,油然而生。再後來,順治帝娶得了兩位皇后娘娘,一位是母親孝庄的侄女博爾濟吉特氏,由多爾袞操辦的婚事。

可憐順治帝實在不喜歡硬塞給自己的娘子,沒有共同語言,便很快廢掉了這位皇后。另一位皇后則是孝惠章皇后,也是博爾濟吉特氏,先為妃子,然後才當的皇后。不過她也沒得到什麼好果子吃,接連受到順治帝的斥責。這就是順治帝的婚事,可以想像,安插在雞屁股上的孔雀毛,多少顯得悲催,難言之隱恐怕只有順治本人才能夠體會。這樣的成長經歷,導致了順治帝的情商不能正常發揮,直至一眼相中了那傾國容貌,端莊典雅的董鄂氏後,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順治帝對佛教頗有興趣,而董鄂妃,不但人長臉俊俏,而且肚子里還有一定墨水,一位被知識包裝後的女人,不但容貌迷人,在談吐之間就可以讓人感到一種莫名的崇拜以及衝動。並且關鍵在於,她對禪的理解也達到了一定的境界,同時也有自己的感悟。

劇照

此時的順治帝的情商彷彿徹底地被挖掘出來,這董鄂妃入宮才一個月,晉陞就如同坐上火箭般的神速,直達貴妃。而眼前這位董鄂妃,並不是居高思庸的腐女,而是一個節儉,不愛打扮,不愛穿金戴銀的,脫離傳統世俗的女子。而對順治則是體貼有佳,這就是順治帝想要的愛情,所以他想為這位愛妃爭取到名分。於是順治帝在他的腦海里便浮現出了,立董鄂氏為皇后的插曲。

董鄂妃死後,順治的心也隨之而去,於是遂拋去帝位,削髮為僧。《清史演義》、《清代野史大觀》等書中均有關於順治帝因董鄂妃去世而削髮出家的故事,詩人吳梅村也有暗示順治帝出家的詩句。還有傳說康熙親政後,曾經以進香為借口,多次到五台山看望順治,希望順治能回到宮中,但是順治不為所動。康熙帝有詩哀悼:「又到清涼境,岩卷復垂。芳心愧自省,瘦骨久鳴悲。膏語隨芳節,寒霜惜大時。文殊色相在,惟願鬼神知。」語氣十分悲慟。又傳說在康熙年間,兩宮西狩,經過晉北,地方上無法準備供御器具,卻在五台山上找到了內廷器物,這似乎又是一個順治出家的證據。順治一向好佛,宮中奉有木降、玉琳二禪師,印章有「塵隱道人」、「痴道人」等稱號。他對木降曾說:「願老和尚勿以天子視朕,當如門弟子旋庵相待。」他早有削髮為僧的念頭。臨宣布他去世前幾天,他還叫最寵信的內監吳良輔去憫忠寺削髮為僧,因此一些人認為順治出家之因是與孝惠皇后不合,所以寵愛的董鄂妃一死,他就以此為借口皈依了凈土。

順治帝出家之謎

順治帝的離家出走,令清宮上下驚慌失措。他們為了不引起世人的非議,只得向外宣布:順治皇帝駕崩。但是,這種謊言也瞞不了多久。很快,堂堂的大清皇帝為了一個女人而削髮為僧的事就在民間廣為流傳了。

但是較多的研究者認為,順治帝並未出家,而是病死宮中。明清史專家孟森的《世祖出家事考實》舉出《東華錄》等史書的記載,認為清世祖死於痘疹,沒有出家。順治十八年正月初四,朝廷曾正式向文武群臣宣布皇帝患了天花病。當時王熙在《王文靖集·自撰年譜》記載,奉詔人養心殿,諭:「朕患痘症勢將不起。」命王熙趕寫遺詔。初五,朝廷大赦天下並傳令民間不許炒豆、點燈及潑水。但到初七深夜,順治帝還是駕崩了。

所以順治到底是出家了,還是病死宮中,這仍然是一個謎。唯有等待歷史學家在未來做最後的鑒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順治 的精彩文章:

清順治七年 鄭成功駐兵廈門,順治十二年置思明州
清朝最凄慘的皇后,13歲生下千古一帝,卻英年早逝未能享福!
順治如此的憎恨多爾袞,到底是為了什麼?與孝庄有關嗎?
「情痴」順治皇帝和董鄂妃的愛恨情仇——他真的為美人出家了嗎?
順治心中的帝位繼承最佳人選,卻在死後被康熙降爵奪謚

TAG:順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