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令人慾罷不能的校外補課班究竟隱藏了多少秘密?

令人慾罷不能的校外補課班究竟隱藏了多少秘密?

原標題:令人慾罷不能的校外補課班究竟隱藏了多少秘密?


《上海青年報》2010年8月24日的一則題為《老師夫婦一個暑假補課收入25萬》的報道,著實令人吃驚。作為普通家長,我們的小孩為什麼要花這麼多錢到校外補課,為什麼在學校教室學不好?校外補課數千元的費用,對於小城市的家庭來說,這無論如何都是筆不小的開支,卻又花得奇冤。校外補課班到底「補」了誰?誰才是大贏家?


有的小孩學習成績在全班平均分數線以下,為不使其逐漸失去學習信心,產生心理自卑,作為家長,都會絞盡腦汁去為其提高。這與一些家長削尖腦袋為孩子去爭重點班級,爭全班尖子、全校尖子補奧數、學興趣班不同,一個是奔著「好好讀書去的」,另一個則是奔著「重點尖子」去的。出發點不同,卻共同推動了校外補課產業的興旺發達,老百姓在國家義務教育政策下省出的銀子,都白花花進入了社會上各種五花八門的教育補課機構。


這不冤嗎?誰又是其中的「幫凶」呢?


晚清重臣張百熙、張之洞等於1904年1月上奏的《奏定學堂章程》稱:「初等小學堂為養正始基,各國均任為國家之義務教育。東西各國政令,凡小兒及就學之年而不入小學者,罪其父母,名為強迫教育。」這段文字向我們透露了兩個信息,一是晚清時期,朝廷就開始重視義務教育;二是東西各國已經強制性實施了義務教育。如此,到1986年我國將義務教育納入法定義務,義務教育在我國的探討與實施,已然歷了113年。實際上,早在1872年,日本就有了義務教育制度的雛形,1947年開始全面實施了9年制義務教育。因篇幅有限,我們不可能在這裡中外對比探討我國113年以來義務教育的得與失,但究其21年來的情況看,特別是在當下校外補課成為一種產業和潮流的情況下,一些學校竟然還鼓勵學生校外補習,這不僅在質疑校方的執教能力與作為,更是在拷問政府現行的教育政策。


毫無疑問,應試教育助長了校外補習班的興起。它將學生、家長、學校、社會都集中精力於升學考試上,考試分數和升學率的高低就成為研判一個學生乃至一所學校優劣的唯一標準,導致了學校與學校之間的畸形競爭。學生因此唯分是求,學生家長拚命校外補課,不僅反映出現在的學生德能教育已經失衡,更演變成了國家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公。重點學校、重點班級、奧賽班級到處有,比比皆是,與「有教無類」的思想相距千里。在這種教育方式下,一些大學生現如今韭菜與小麥不分,不僅創造性和創新意識缺乏,又極端自私和心理承受能力極其微弱,這種智能與體能間的極大反差,充分折射出現有教育體制的諸多弊端,這種弊端校外補習班的功效無法掩飾。


再者,一些地方為加快城市化發展步伐,通過各種方式促進農村居民進城入鎮,導致農村學生銳減,城鎮學生暴漲。據官方統計,2013年,全國共有初中階段學校為5.3萬所,比上年減少412所。到2016年,全國共有初中階段學校5.21萬所,又比上年減少287所。一方面是鄉村一座座新的舊的學校閑置無人,一方面是城鎮學校一個個班級人滿為患。一個教室容納六七十號人的現象在各地市司空見慣,這差不多是部隊一個連的兵力,班主任老師就是有三頭六臂,又怎麼能一視同仁到位?學校為提高升學率,重點班、奧賽班就這樣應運而生,各類補課班和教育機構的門前門後因此車水馬龍,也就成為常態了。儘管也有過明文禁止這樣設置,但在以分數論英雄的時代,這樣的禁令又有幾分成效?



另外,在校教師在賺取校外補課班豐厚的利潤時,又有多少精力用在教師課堂?小編當教師一個同學,在自己家裡開了一個作文補習班,聽說斬獲頗豐,令人唏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近代史筆記 的精彩文章:

中國近代史開端三:民族英雄林則徐被革職發配之始末
中國近代史開端四:哪個外交天才發明了外交照會?
中國近代史開端五:兩江總督如何聰明反被聰明誤
中國近代史開端六:意外!3名清軍是怎樣成功收復定海的?
中國近代史開端七:華盛頓的感冒與東京的噴涕

TAG:近代史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