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唐的雞童,被唐明皇和楊貴妃看重,卻被安祿山給害了!

大唐的雞童,被唐明皇和楊貴妃看重,卻被安祿山給害了!

大唐的雞童,被唐明皇和楊貴妃看重,卻被安祿山給害了!

婉如清揚

唐朝人賈昌於開元元年出生在長安宣陽區。他有幸見證盛世的開端,並與盛唐最著名的三個大人物有過親密接觸。這三人分別是唐玄宗,楊貴妃,安祿山。

他究竟是怎樣一個人?他,年輕時是一個人人稱羨的神雞童,中年時是個紅得發紫的臣子,老年時是個不講人情世故的老和尚。

初次得寵神雞童

賈昌的父親名叫賈忠,身高一米九,力氣大得能拉倒牛,還有一份令人羨慕的職業:韋皇后宮中的衛士。韋皇后作亂時,賈忠又拿著武器隨著唐玄宗進入大明宮,殺掉了韋氏,擁戴睿宗登上皇位。這一次出力,使他成了李唐王室的功臣,他也因此入選長刀隊成了皇帝的貼身侍衛。賈忠奉皇命把家搬到了東雲龍門。

父親眼光獨到,讓賈昌有了幸福的童年。

賈昌七歲時,就已經比一般人身手靈活,他能輕巧地順著柱子往屋樑上爬。雖然只是孩子,但是別人問話,總能巧妙應對。他還能聽懂鳥語。

玄宗此時還是個皇子,也許因為他從小就被皇祖母武則天圈養,因此特別愛自由,尤其喜歡鬥雞。

登基之後,他在兩宮之間修建了雞場,把整個長安城的公雞精英都給收了來。這些公雞都長得很帥,金黃色的羽毛,鐵一般的爪子,高冠翹尾,總共一千多隻。為了讓雞過上幸福的生活,他從禁軍選出五百位少年,教養這些公雞。

上行下效,皇親貴戚,投其所好,強買的強買,飼養的飼養,有些人因此傾家蕩產,也有人因此大發橫財。京城普通人家,以弄雞為業,窮人家也不落後,沒錢就玩木雞。整個長安城甚至全國都成了公雞的樂園。

長安是國際大都市,但賈忠工資並不算很高,賈昌也只能玩玩木雞。

皇帝愛出遊。

有一天,他看見了玩木雞的賈昌手法靈活,派人把賈昌召進雞坊養雞。雞坊的工資很高,和右龍武軍(禁軍)地位等同。一進雞坊,身高一米的賈昌就被高大威猛的雞群給淹沒了,奇怪的是,他立馬和公雞們成了朋友,哪只健壯,哪只瘦弱,哪只勇敢,哪只膽小,喂水喂谷,有無生病,他全都清楚,了如指掌。隨便提出兩隻來,雞馬上就怕了他,很聽話。賈昌的上司護雞坊太監王承恩一一上報,玄宗也很滿意,給他陞官,做五百馴雞小兒的首領。賈昌忠厚老實小心謹慎,深得玄宗喜愛,每天都可以得到由專人護送的賞賜。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賈昌得寵,賈家沾光。開元十三年時,賈昌帶著三百公雞跟著玄宗到泰山去祭天。沒想到賈忠就死在泰山下,因為賈昌得寵,賈忠享受了不一般的規格:由賈昌護送靈柩,由公家出車,當地縣官送葬。

又一年過去了,賈昌的地位更加穩固。他穿上鬥雞戰袍,在溫泉與玄宗見面。天下人稱他為「神雞童」。人們感嘆:「生兒不用識文字,鬥雞走馬勝讀書。賈家小兒年十三,富貴榮華代不如。能令金距期勝負,白羅綉衫隨軟輿。父死長安千里外,差夫持道挽喪車。」榮寵一時無二。

開元年間,玄宗選擇人才,無論是三省六部還是州郡長官,都是先選有經驗的,只看孝悌和辦事才能,不靠「進士」、「宏詞」、「拔萃」等虛名。賈昌的升職,有賴於玄宗的識人之明。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賈昌,就是鬥雞業的老大。

鬥雞戰士夫妻雙雙得寵

唐玄宗的皇位得來不易,客觀上講,少年時代的失去自由,地方為官,體驗民情,都是為治國打下基礎。他重用賢臣姚崇,張九齡等,開創了一代盛世。

此時,黃門侍郎杜暹出朝擔任磧西節度使兼職御使大夫,開始憑藉國家的風紀法度來威鎮遠方;

此時,哥舒翰鎮守涼州,攻下石堡,保衛青海城,從白龍城出發,越過蔥嶺,以鐵門關為邊界,總管河左道,兼任御史大夫;

此時,張說統轄幽州,每年入關,用長轅大車,運送河間、薊州百姓交納的繒和布,連續不斷湧入關門。

每年河州敦煌道屯墾,充實邊防軍糧,多餘的小米轉運到靈州,由黃河水運東下,存入太原的糧庫,以備關中荒年時食用。關中的小米,都儲藏在百姓家裡。

有了享受的資本……

開元十四年千秋節(唐玄宗的生日,八月五日),賞賜天下百姓牛肉酒肴,全國放假娛樂三天,以後形成定例,

宮中自是不會放過慶祝的好日子。中國達人秀現場直播,摔跤,舞劍、爬高竿、踢球、走繩索、雜技,竭鼓……長安,一片歡樂的海洋。有時也會在洛陽舉行;如果年成好,皇帝又高興,元宵和清明也慶祝,地點定在驪山行宮。

這時候,自然少不了那些公雞勇士的表演。賈昌頭戴雕翠金花帽,身穿錦袖繡花褲襖,手拿鈴鐺,在前清道。雄雞們排排隊,列隊廣場,賈昌左顧右盼,眼神靈活,指揮得當,好有風度。雄雞們豎毛振翅,磨嘴蹭爪,雄赳赳,氣昂昂,一進一退,符合章法;時而低首,時而仰首,都聽指揮。勝負決出,勝者在前,敗者在後,跟隨賈昌像大雁飛行一樣有秩序地回到雞場。

賈昌率領的公雞表演精彩絕倫,藝人們都覺得自己被比下去了,不敢再上台了。

賈昌風度翩翩,玄宗給他娶了梨園弟子潘大同的女兒,新郎的佩玉,新娘的綉襖,全都是皇帝的私房。後來賈昌生了兩個兒子,一叫至信,一叫至德。

賈昌的妻子能歌善舞,不比賈昌弱。她深得楊貴妃的寵愛。

賈昌夫婦承恩四十年,一直未變,不能不說是奇蹟啊。有本事,也自重身份,這是他們立身的根本。

只是身為帝王,有點個人小享受是可以的,但卻沉迷享樂,甚至完全無視自己的天子職責,怎麼不會樂極生悲?

鬥雞童子今已老

賈昌是鬥雞勇士,在皇帝眼裡,他和歌伎戲子一樣必不可少,雖家住宮外,卻也能知道許多:

每年,運進王府的江淮的細絞和縐紗,巴蜀的錦繡,還有後宮妃嬪們玩耍的東西多多;

玄宗遊歷五嶽,隨從的官員坐滿了千輛車萬匹馬,但都不用百姓供應吃喝。

節日和伏天、臘月回家休息,他走在城市的市場上,常看見有賣白衣衫、白疊布的;

走到街坊鄰居當中,看到有人用祈禱治病,用一匹墨布,萬一沒有,就用裹頭的黑色絲織品來代替。

真正是國運昌隆,河清海晏。

命運是個調皮的孩子,總讓人無語。

貴為皇帝也不例外。唐玄宗賞賞鬥雞,泡泡溫泉,可是,他最寵愛的安祿山造反了。安祿山叛軍攻下洛陽,攻下潼關,馬上就要攻進長安。玄宗只好倉惶逃往成都,賈昌也跟著。可是,馬摔了跤,他的腳傷了,走不了,他只好拄著拐杖逃向南山。君臣失散後,每到鬥雞的日子,賈昌就面朝西南放聲痛哭。

安祿山也是他的老熟人,也很喜歡他的神技。安大胖子把東西二京都拿下後,就千金懸賞賈昌,可是這時候的賈昌在哪呢?此時賈昌早已改名,粗布衣服,面容憔悴。破舊佛寺之中,青燈古佛之下,掃地敲鐘,潛心供佛。也許,晨鐘暮鼓之時,他心裡想到的依然是那個對他恩深義重的翩翩皇子吧。

落難的鳳凰不如雞,落魄的神雞童也早已不復當年的神采。玄宗回到興慶宮,成了太上皇,肅宗成了新皇帝,賈昌也回到老家,只是斷壁殘垣,風光不再。

亂世之中,妻子兒子不得相見,再見也已不復當年的風光,哭過一場之後,賈昌飄然而去。

鬥雞是年少輕狂的夢

後來賈昌到長安佛寺學習佛家學說。大曆元年,他還跟著資聖寺的高僧運平住在東市海池,建造刻陀羅尼經咒的石柱。他學了寫字,能寫自己的名字,讀佛家經書,以善心感化百姓,建造僧房佛舍,種上花草樹木。白天培土,提水澆竹;晚上打坐,清心寡欲。

運平和尚坐化,賈昌在長安東門外建了一座塔,把運平和尚埋在裡面,自己親手栽了一百棵松柏,他就住在塔下的小房子里,早晚燒香洒水掃地,一如平生。

唐順宗曾施捨過三十萬錢,建屋奉祀高僧遺像。又替賈昌建了外屋,讓流浪的百姓住,收取租費。鬥雞神童賈昌做起了寓公,每天喝一杯粥,一升漿水,睡草席,穿粗絲綿衣。剩下的錢財就全都用來供佛。

貞元年間,賈昌長子至信在并州當兵,隨著大司徒馬燧入京朝見皇上,到長奉里探望賈昌,可是賈昌就像沒生過這個兒子似的,跟他斷絕了關係,讓他離開;次子至德回來了,到洛陽市販賣綢緞,來往於洛陽長安之間,每年都向賈昌獻上金帛,賈昌從不接受。後來兩個兒子都走了,就再沒有來過。而潘氏,自從當年一別,就再也不知去向了。

元和年間,穎川的陳鴻祖帶一個朋友到塔下拜見賈昌。天色已晚,賈昌留宿,講那年少輕狂的鬥雞生活,往事歷歷在目。雖已九十八歲高齡,卻還記得清清楚楚。

「太上皇在位時,北面游牧民族稱臣,東面雞林國稱臣,南面滇池國稱臣,西面西方少數民族稱臣,三年來朝見一次。朝見時禮儀隆重,接待時恩惠優厚,給他們穿錦絮,供他們酒飯,讓他們把事情辦完了就回國,京都不留外國來賓長住。現在胡人和京都的人混雜在一起居住,娶妻生子,長安的少年都有胡人的思想了。你看看首飾靴鞋服裝的樣式,已跟過去不同,這不怪嗎?」鴻祖聽了,默然無語,不敢應聲就離開了。

歲月催人老,當年的鬥雞童子,大紅大紫的寵臣,早已成了風燭殘年的老和尚,當他回憶起那段美好的時光時,依然眼泛淚光。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賈昌的人生際遇和李龜年極其相似,同是玄宗朝的能人,同是紅極一時,卻也同樣經歷了盛世轉衰的坎坷。李龜年還有杜甫這樣的知音為他感慨,而賈昌呢,卻只能默默咀嚼那盛世的味道,也許當他臨終之時,閃現在他眼前的依然會是那動感華麗的鬥雞盛會吧。(婉如清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婉如清揚 的精彩文章:

東漢末年,百姓流離失所,為何他整個家族沒受到衝擊?
才子皇帝就是因為讀了太多書,最後成了這樣!
劉邦為什麼能戰勝項羽?
他清高到連錢字都不願說,可是,他是真正的大貪!
誰才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

TAG:婉如清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