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有些知識,我並不想學會

有些知識,我並不想學會



大家好,好幾天沒見了。





雖然我現在還是身在日本,但是北京「紅黃藍幼兒園」的事件,還是很快通過網路讓我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後果。說實話,我看了這樣的消息,感覺到很煩悶。




煩悶的原因很簡單:在堂堂首都竟然出現了如此的醜聞,這樣我們如何能從生活中獲得安全感?








關於兒童遭到性侵的事情,在我小時候是幾乎沒聽說過的。




但這並不是說明,我小時候的八、九十年代,社會就一片太平。這幾天從各種渠道,我也看到了很多與我同齡的人們,站出來講述自己小時候遭遇或者了解到的未成年人性侵事件。而在過去的這十幾年中,讓我記憶猶新的幾期未成年人性侵事件,都讓人覺得不寒而慄,比如:




某地校長/班主任老師長期多次猥褻學生;




社會青年為了搞到錢,去學校綁架學生之後高價賣給外地的色情服務場所;




學校中的不良學生將同學哄騙到酒吧,灌下迷藥後交給不法分子進行性侵,從中牟利;




相信我描述的這些案件,各位心中也都有過或多或少的印象吧。




對未成年人的性侵,從未離我們遠去。




為了防止類似的事件發生,很多有識之士呼籲在青少年中需要普及更加符合當代的性知識,用視頻、繪本等等方式來使可能遭受性侵的未成年人得到教育。儘管這一過程充滿阻力,但我在今天之前,至少相信前途會是光明的,家長、學校等等社會諸方面,都會理解並支持這樣的行動。畢竟我們都希望,這些代表著我們社會的未來的孩子們,能夠健康地成長。



而儘管我們還是能不時看到「未成年人性侵」的事件出現,但有一件事還是能使我得到安慰 —— 然而這聽起來很自私,所以我要先道歉 —— 所有那些發生事件的地方,聽起來都似乎是教育基礎較差,社會發展水平不高的偏遠地區。


然而我錯了,這次是幼兒園的老師下的手,而且就在北京。




給我心理安慰和安全感的借口,一個也沒剩下。







我一邊在路上開著車,一邊想到了一個問題。




如今一個孩子在長大成人的過程中,要比我們小時候多學多少東西?




科技發展帶來的變化自不必說,無論是電腦還是網路,現在的孩子都比同齡時期的我要懂得多。然而,除了這些有用的知識之外,我們卻不得不教會他們一些生存技巧,就像當年我們在生活中慢慢學會這些一樣。比如:



如何區別毒大米、毒豆芽、毒韭菜;




如何在海外代購奶粉,以防買到含有三聚氰胺的國產奶粉,導致嬰幼兒腎結石;



如何分辨衛生紙中是否有熒光劑;




如何認出注水肉、病豬肉、死豬肉;




如何識別真正遇到困難的人,和那些在火車站汽車站門口聲稱自己遇到困難,

要一些零錢買回家車票的「假女大學生」;



如何向家裡人訴說自己在學校遭遇到的霸凌;




如何使用行車記錄儀,防止路人碰瓷;




如何識別食品和飲料成分,辨別出哪些色素和添加劑是有毒有害的;




如何區別搜索引擎結果中的「排位廣告」和真實信息;




如何避免打到黑出租,被司機搶劫、性侵或殺害;




如何讓孩子知道什麼樣的行為屬於性侵犯;




如何辨別什麼樣的幼兒園、私立學校可能會出現問題;




如何避免被強制送到打著「學校」名義的電擊治療中心被虐待;




如何識別各種各樣的電話詐騙;




如何防範自己的「閨蜜」、「哥們」嫁禍給自己;




如何識別自己的男/女朋友具有精神問題,會不會一言不合拿刀砍死自己;




如何躲開校園裡橫行霸道的各種二代;




如何防止被醫鬧砍死;




如何識別莆田系醫院的騙局;




如何通過字體和噴碼,來認清自己買到的化妝品、護膚品是不是假貨;




......








上面說的那些「如何」,對於現在正處於青年、中年階段的我們來說,有些不僅要教給孩子,同時也要教會父母。每天都生活在各種「防範」的包圍之中,這讓我們為了獲得些許的安全感,不得不把自己武裝成為一名名消息靈通、見多識廣的戰士。




我們可以接起電話,聽到對方口音就猜到是不是電話詐騙;我們用眼睛一瞟,就看得出哪個搜索結果是虛假廣告;我們習慣拒絕陌生人,因為在我們預設的思維迴路里,他們大多不安好心;我們購物時學會了貨比三家,即便是網購也會反覆切換網站,看看它們是不是趁著搞活動偷偷提高了價格;我們學會了使用各種手機應用,來獲得安心的服務和更多的與生活安全相關的信息...




你會是樂在其中,還是身心俱疲?




你想沒想過,十幾年、幾十年之後,你可能還得把收藏夾里的海淘網站,發給自己已經長大的孩子,對他/她說:




「孩子,給孫子買紙尿褲的時候,記得去這個網站買,你小時候就是穿這裡買到的正品長大的。別的地方好多假貨哦。」








我們的精明,如果全浪費在跟別人「拼精明」上,那會是一種什麼體驗?




我想這個問題大家都能回答。如果不學得精明點兒,眼下這日子就沒法過得舒坦。然而,如果有朝一日你拼不過了,又該如何?




從最初的打罵孩子,到學會了用芥末整治孩子,到利用不明的藥物來控制孩子,幼兒園裡的這些陰暗而醜惡的事情,已經變得越來越「精明」了,讓家長們越來越難以識別。而我們生活中其他的方方面面,也同樣讓我們越來越難辨真偽。所以我們不光要自己學會這些生存技巧,還要告訴長輩、孩子們,把「如何安全地活下去」的各種小技巧都一代代傳下去。




然後我們出國玩一趟,就可以暗自發笑:




「這些蠢老外!」




但是誰的日子過得舒坦,過得有安全感,只有自己知道。




而那些「精明」與「反精明」的知識,我並不想學會,但我不得不學。




因為「安心地生活」,對我們來說,還是一個偽命題。





Save

Sav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淼 的精彩文章:

死在壁櫥里的四個孩子
等以後有了孩子
今天下午去了趟大原
關於江歌遇害一事,我得寫點兒什麼了
11.9日的幾件小事

TAG:李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