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街電的「親爹」海翼股份要去IPO了

街電的「親爹」海翼股份要去IPO了

11月14日,海翼股份(839473)公告稱,公司已於近日向湖南證監局報送了上市輔導備案資料,並於13日取得了確認。目前公司正在接受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輔導,輔導備案登記基準日為2017年11月8日。大家對海翼股份可能比較陌生,但「街電」這個品牌估計就多些人認得了,海翼股份就是這家目前國內共享充電寶行業熱議企業的創始公司。

街電「親爹」獲年度全球電商稱霸美亞,凈利3億兩度霸氣分紅

2016年9月30日掛牌新三板的海翼股份是優秀的自有品牌出口跨境電商,由前Google工程師陽萌於2011年創立,致力於成為全球智能設備及其附件領域的領導品牌。公司專業從事智能移動周邊、智能生活周邊、計算機周邊產品研發和銷售,自有品牌Anker移動電源、USB充電器等智能配件銷往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2400萬用戶,產品定位中高端,符合歐美等經濟發達地區居民對產品品質要求,在北美、歐洲、日本等多個國家亞馬遜平台同品類銷量第1。公司產品主要銷售渠道為亞馬遜等境外線上平台、境外線下零售,及京東、天貓等境內線上平台。公司90%收入通過亞馬遜平台銷售。同時積極拓展線下渠道,先後入駐美國連鎖超市Staples、法國宜家家居、日本電信運營商KDDI和SoftbankC&S線下門店、百思買、沃爾瑪等,在中東、澳洲、南美洲、非洲、東南亞市場線下渠道銷售,並與滴滴出行、洲際酒店集團(IHG)達成合作,探索線下應用場景。

在2017年6月,海翼旗下品牌子公司Anker與Nike、Benefit Cosmetics一起被美國權威電商研究機構Internet Retailer提名入圍年度全球電商獎。美國亞馬遜暢銷充電寶前 10 名里有6個是Anker品牌,市場份額長期排名第一。

對於業績持續快速增長,海翼股份稱是因為Anker品牌的影響力快速提升,越來越多的海外消費者願意重複購買公司產品,同時也得益於亞馬遜平台銷售規模的增長,線下銷售也取得突破。而2017上半年的3.17億凈利潤中,則有1.51億元來自於轉讓子公司街電科技股權的收益。

而相比於同一行業、也曾掛牌新三板的國內電子數碼配件明星企業品勝股份(834028),海翼股份在2016年營收以及盈利規模都比其要多1倍以上,17年上半年營收、凈利潤更是分別達到其3倍、9倍。

面對巨額凈利潤,海翼股份也是毫不吝惜進行分紅。2016年度分紅方案中,海翼股份向股東每股派現金7.39元,共計派發現金2.9億元。而在2017年10月9日通過的2017年半年度權益分派方案中,公司擬以資本公積轉增股本,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80股,股本翻了8倍。

半年兩次融資4.17億,溢價60%

2016年12月13日,海翼股份發布首次融資公告。此次融資由IDG資本領投,共認購3.27億元新股,企業整體估值達36億元。

在海翼股份的這份公告中,本輪融資有5個投資方。分別為IDG資本領銜,通過和諧成長二期及和諧博時一號分別認購1.20億元和0.43億元,上海聯時認購1.09億元,中信資本認購0.22億元。此外,海翼股份的上游戰略供應商夥伴欣旺達認購達0.33億元。公告顯示,海翼股份本次發行募集資金將用於加大研發投入,強化其在相關領域的市場地位。

而在2017年6月28日,海翼股份又進行了一次8971萬的定增,定增價格為每股114.38元,相對於前一次定增的每股90.34元,溢價達到60%。

兩筆融資價格不低,且均無對賭協議,這樣看來,市場對於海翼股份的價值以及成長都是比較認可的。

脫手街電獲利2億元

2015年,海翼股份孵化出了創業項目——AnkerBox移動電源租借箱街電。最早街電在美國出現,2016年1月入駐長沙,取名街電,基於國內有利的用戶習慣和成熟的移動支付體系,經過大半年的試運營和摸索後,海翼最終確立了適用於中國的共享充電寶商業模型,隨即引入經驗豐富的運營和管理團隊,把成熟的共享充電寶系統快速推向全國。現在在全國各大城市,各大商圈隨處可見街電的身影。

海翼股份披露的 2016 年年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銷售收入25. 09 億元,同比增長92.69%;凈利潤達3. 22 億元,同比增長101.50%。在2016年業績飛漲,而共享充電行業也開始火熱的情況下,海翼股份卻在卻於2016年11月選擇將街電從母公司拆分出來並引入投資。之後從2017年4月26日開始,海翼股份對街電進行了兩次股權轉讓與兩次增資,其中最大一筆是2017年7月14日聚美優品CEO陳歐控股的天津順事通達科技有限公司3億元增資街電科技,此後海翼股份持有的街電股份從4月份的78%下降到18.4%,控股股東由此變更為而天津順事通達。在9月30日公司又公告稱將把持有的街電科技15.236%股權轉讓給天津順事通達,若股權轉讓完成,海翼股份對街電科技的直接持股比例將僅剩3%左右。

對於此番增資減持,海翼股份聲明是因為主營業務不在這塊,需要資源能力更強的人接手更好。

共享經濟是一個被資本催化的創業風口,以街電為代表的共享充電寶行業,與之前的共享單車類似,都需要承擔高額投入、高消耗所帶來的巨額虧損。與街電幾乎同時登陸國內市場的摩拜單車CEO在去年年底稱,摩拜談盈利為時尚早。對於海翼而言,或許讓更多的投資方以及團隊進入,能夠提高擴街電張期承受大額虧損和持續融資的能力,這也反映出其對項目的負責。同時由於失去對街電的控制權,海翼無需將街電業務的損益並表,如若街電持續虧損擴大,海翼自身的業績狀況也不會受到大影響,而影響了自己的下一步戰略規劃,比如接下來的IPO。

另外,根據海翼股份半年報,上半年處置街電科技股權得到的投資收益為1.51億元,剔除股權收入,公司實現凈利潤1.66億元。再加上9月底,公司從聚美得到的4800萬元轉讓款,海翼股份在街電科技上獲得的近2億元收益。可見此番處置股權對於海翼股份的業績以及現金流狀況的助益要比等待街電項目的成果來得更加直接高效。

「親媽」不易做,內外夾擊壞聲譽

5月26日,有匿名人士爆料街電創始軟體團隊和硬體負責人離職。爆料稱由於聚美入局,現有股權被嚴重稀釋,原大股東海翼無法兌現此前承諾的股權,並進一步演化為其對海翼的實名投訴,從而引發團隊動蕩事件。

從雙方各自發表的聲明來看,矛盾主要集中在:團隊成員質疑街電拆分以及融資後自己手中的股票價值折損,而海翼方面則認為股票價值未折損並給出了相關資料證明。但這一事件尚未結束,海翼的公司形象大大受損。此時還引來了競爭對手的攻擊。2017年5月以來,街電科技的競爭對手深圳來電科技多次提起針對街電及海翼股份的專利侵權訴訟,要求街電科技賠償6600萬元。

而如今,海翼股份基本脫手了街電項目,這兩場風波的結果如何已經沒有那麼重要,儘快結束為IPO道路掃除障礙,不給公司留下不好的市場形象,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文/陳宇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三板智庫 的精彩文章:

2017這一年,股轉系統真沒閑著

TAG:新三板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