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看不見的三國演義

看不見的三國演義

(高祖被圍,溜得也瀟洒,比起騎驢南遁的後人……)

秦漢之際,匈奴成為中國北方大患,秦始皇把戰國時各國修的長城聯接起來,派蒙恬到邊疆抵禦,漢高祖劉邦為了徹底解決匈奴之患,御駕親征,結果造成了「白登之圍」,注意,這裡是在山西大同,和楊家將全軍覆沒的地點雁門關相距不遠(磁場問題?)。劉邦採取謀士陳平的計策,收買單于的老婆,送點金銀細軟,吹了吹枕邊風,劉邦才逃出重圍,這個和宋太宗騎驢南奔異曲同工,但看上去很美。

之後大漢採取「和親政策」,畢恭畢敬,休養生息,單于沒事寫信,想把呂后納為己有,呂后回信道,老婦牙齒也沒了,皮膚也長滿了皺紋,您就不怕看見了噁心嘔吐嗎?

直到漢武帝劉徹才舉全國之力胖揍匈奴。此後北匈奴被迫西遷,消失在中國歷史記載中,後來的脈絡隱隱是這樣的,這部分匈奴人到了西歐,打得日耳曼人(德國人的老祖宗)招架不住,日耳曼人只好南下和羅馬死磕,結果消滅了強大而先進的羅馬,導致歐洲進入1000年黑暗的「中世紀」,匈奴人則建立了匈牙利國。

有人說,正史沒記,當然了,正史不可能記到羅馬歷史,出了視野就不管了。據說匈牙利人的語言、民歌和陝北神似。

南匈奴則逐漸內遷,和漢族融合。

(表面上看不出來,其實你古代是個北京妞)

這是古代民族融合的一種形式,北人臣服,融合比較緩慢和深刻。

繼之而起的是鮮卑、柔然這些民族,經常是中原的大患,屢敗屢戰,卻始終存在。大唐擊敗突厥,突厥西遷建立了土耳其,土耳其的疆域曾環抱地中海,隔斷商路,所以歐洲人才有「地理大發現」,他們的初衷是希望繞過難纏的土耳其,尋找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但大唐在對付東胡的戰爭中磕磕絆絆,到唐高宗李治、武則天時才基本擺平(不久就出了「安史之亂」),匈奴強盛的時候,東胡只能靠邊站,所以對於漢人來說,燕山並非那麼不好控制,可是草原威脅一旦解除,東部的東胡就迅速崛起。

匈奴和東胡是以大興安嶺為界的,它們是此消彼長的關係。

隋朝三次打高麗,把自己打滅了,對手就是東胡系統,高麗不是朝鮮,它的都城在今吉林,這樣的地理位置導致它的目光一定是覬覦燕山以南的(朝鮮半島太小,太局促),所以隋朝才傾其國力消滅這個東北方的隱患,如果高麗真的發展成大遼那樣遼闊的疆域(大遼乘中原內亂的時候很早就比北宋大多了),隋朝根本連打的資格都沒有了。

歷史證明,東胡比匈奴更難纏,匈奴打敗了,大不了一部分向西尋找水草,一部分南遷和漢族融合,東胡一旦凌駕於燕山以北,等於是騎在漢地的脖子上,遲早要尋找南下的突破口(山海關)。

(唐太宗只有御駕親征,才理解隋煬帝的難處)

果不其然,乘著五代十國中原混戰,契丹一舉成為北方大國,即使漢地恢復統一,在疆域上也絲毫不佔優勢,隋朝始終擔心的事,在400年後變成了現實,如果隋朝不死磕,自己也許會早400年面臨和北宋一樣的窘境。

「安史之亂」也可以看做是在唐在摧毀突厥勢力之後,東胡和漢地的互動。

此後,融合也在繼續進行,但方式不同了,北方逐漸佔據主導地位,漢地只能配合。

歷史就是這樣,消滅了一個強大的威脅,卻導致更不好對付的力量崛起。在古代,北方的「生態系統」就是這樣轉化的。

契丹、金、元,是北方系統的自我轉化,後來明滅了元,滿繼而興盛,你看,即使到了明清,這種三角互動關係仍然是存在的,當然,後來俄羅斯東擴,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這種互動關係,參與方除了增加俄國,還增加了日本,這兩國取代了匈奴系統和東胡系統。俄的身份就是對歐洲的威脅和對東方的制衡,和匈奴異曲同工。

(現在你能想像一群倭寇去洛杉磯搶東西嗎?)

在明朝以後,我們看到的場景不再是「五胡亂華」,而是倭寇西侵。

理解這種互動關係,有利於我們把歷史連貫起來看待,理解歷史不再一元化,凡事多問「可是然後呢」?

比如秦國統一,打破了東部的原有生態秩序,同時也造成了它的滅亡,陳勝吳廣起義,這種情況在六國秩序下是不可能出現的,後面的黃巾起義、黃巢起義……全是六國被滅、東部秩序改換的餘波。再比如漢武帝胖揍匈奴,大快人心,結果卻是到隋朝時,中國開始對日益強大的高麗招架不住。

原諒他們吧,站在千年之前,哪位聖人能看到東胡的威脅比匈奴大呢?

讓敵人睡吧,不要吵醒它。

(小學文化,愛咋咋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墨然勻烯 的精彩文章:

小故事:盲人與燈/盲人與鬼

TAG:墨然勻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