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絲路帝國的極盛時期

古絲路帝國的極盛時期

1251年,經過激烈的內部爭鬥,大蒙古國汗統從窩闊台系轉到了拖雷系的蒙哥汗手中。與前幾任大汗一樣,成吉思汗的孫子蒙哥同樣抱有「讓自己的每個弟兄去開拓邊疆,去完全征服邊地」的雄心,遂由其弟旭烈兀統帥10萬大軍進行了第三次西征。

蒙古軍隊攻陷巴格達

1258年,蒙古人將已經名存實亡的阿拔斯王朝及其哈里發的殘骸送進了墳墓。「世界王子」旭烈兀率領的西征大軍在圍攻6天後攻克巴格達,真正的哈里發帝國的歷史,也就結束了。此時的旭烈兀已佔領了全部敘利亞,蒙古軍隊的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西征,以大蒙古國控制了從中國到西亞、從印度到地中海的重要商道宣告結束。

蒙古帝國把遠東和近東的文明國家置於一個民族、一個王朝的統治之下,實現了被後來西方學者所說的「蒙古(統治下的)和平」(Pax Mongolia),當時的西方人甚至驚呼,「蒙古不是一個國家,蒙古就是整個世界」。在阿拉伯帝國與大唐帝國衰敗後數百年來時斷時續的東西方交通,在「蒙古和平」時期已經暢通無阻。此時的絲綢之路北穿今天的南俄羅斯,南貫波斯,其中有一條從中亞細亞沿天山北麓直通和林,再從那裡通到大都(今北京);另一條從西伯利亞南部沿薩彥嶺北麓直通和林與大都,當然還有從中原經河西走廊直通中亞的傳統商道。商隊在旅途中所花費的時間由於道路條件良好而被大大縮短,在當時以牛車、馬車為交通工具的條件下,從克里米亞半島到大都不過五六個月的行程。

順著絲綢之路,蒙古統治者「在國土上遍設驛站,給每所驛站的費用和供應做好安排,配給一定數量的人和獸,以及食物、飲料等必需品」。每個驛站之間的距離,一般情況下大體上是當時交通工具一天左右的路程,即30—50千米。驛站所提供的交通工具也因地區不同有異,從馬車、牛車、驢車、駱駝車、船,一直到狗拉爬犁。當局從當地徵收的半數錢物都被用來維持驛站運行,這其中包括經營驛站本身的費用,如糧食、交通工具、牲畜等,以及提供給過往的使臣、官員、宗王、商人等的食宿之費。

蒙古帝國精心維護的驛站系統是商人的福音。在14世紀出版的一本商業手冊《通商指南》中,佛羅倫薩商人佩戈洛蒂(Pegolotti)強調,通往中國的道路「無論是在白天還是在夜晚,都是非常安全的」。即使稍有危險的路段,「若結隊至60人同行,即當最危之際,亦與居家無異」。蒙古當局還頒發了一種具有護照和信用卡功能的原始證件,即所謂的「牌符」。這是一塊比手掌大的金牌、銀牌或木牌,它用一根鏈條穿著,戴在脖子上或系在衣服上。牌符的持有者可以在帝國全境平安旅行,「適千里者如在戶庭,之萬里者,如出鄰家」。

中亞地區的絲路重鎮雖然大都在蒙古西征時經歷了兵燹之災,但是它們中的大多數隨後就因大規模的東西方貿易活動而重新恢復。到了1259—1260年,「這些州縣在某些方面已達到原來繁榮昌盛的水平」。比如被蒙古人蹂躪的中亞最著名的商業重鎮玉龍傑赤,在佩戈洛蒂的《通商指南》中,這裡已經重又成為東西方貿易的樞紐,「商務繁盛,貨到即可銷出」。在當時的摩洛哥穆斯林學者、大旅行家伊本?白圖泰看來,玉龍傑赤是「最寬闊、最雄偉、最美麗、最龐大的城市。市場建築雅緻,街道寬敞,房舍鱗次,真是美不勝收,該城人口之多宛如潮湧」。

在西亞,隨著1258年巴格達為旭烈兀所攻陷並降為伊利汗國的一個邊疆省區,這座「天賜花園」失去了昔日的顯赫地位。為了躲避侵略者的蹂躪,著名的詩人、思想家、神學家、建築師和醫師成群結隊地離開了巴格達,去往蒙古帝國之外的開羅,後者遂變成了伊斯蘭世界的宗教中心和文化中心。取代巴格達商業地位的是亞塞拜然地區的大不里士(今屬伊朗)。這個伊利汗國的首都處於西至小亞細亞、北達南俄羅斯的交通要道上,它開始作為一個國際大都會而異常繁榮起來。馬可?波羅聲稱,這裡「位置適中,是商業樞紐,所以印度、巴格達、摩蘇爾、克雷默索和歐洲等地的商人,雲集在這裡進行貿易,吞吐量很大,城中珠寶的貨源十分充足,可供各地商人前來採購」。義大利商人在這裡可以輕鬆地獲得伊朗和中國的織物、東印度群島的香料。「大不里士奪走了波斯灣所有的香料貿易,這些香料現在直接運到大不里士而不是巴格達、巴士拉及其他古代貿易中心。」

蒙古帝國時代的絲綢之路出現了一條新的路線,它從黑海沿岸、克里米亞半島附近的亞速起始,向東越過伏爾加河,橫穿欽察草原,或者轉向東南進入中亞。「在金帳(欽察)汗國整個存在時期,亞洲是從基輔城的南郊開始的。」這條連接歐亞的商路在欽察汗國境內,黑海的港口與蒙古統治下的東亞市場相連,草原地區或北部森林地區出產的糧食、牛馬、奴隸、皮毛、木材和魚蝦,以及中國或中亞生產的奢侈品,如絲綢(包括生絲)和瓷器,都是由船隻或商隊運送到拜占庭、埃及、敘利亞和義大利等地的。作為交換,珍寶、貴金屬、香水、水果以及非洲牲畜等也源源不斷地運往中亞和中國。

不過,「蒙古和平」好景不長。1260年6月,埃及馬穆魯克王朝的軍隊在阿音札魯特戰役中重創蒙古軍,俘殺主將怯的不花,收復敘利亞地區,這標誌著蒙古軍向西擴張的結束,蒙古鐵蹄最終沒能踏上非洲的土地。對此奇恥大辱,旭烈兀已經無暇顧及,因為另一個蒙古國家——朮赤一系的欽察汗國大汗別兒哥(拔都的弟弟)已公然向他索要亞塞拜然的土地。

可是,大不里士所在的亞塞拜然是伊利汗國的心臟,旭烈兀也相當重視亞塞拜然的出色牧場。在這方面,蒙古人特別喜愛庫臘河下游駐冬的木甘草原,以及適於夏天放牧的覆蓋著豐美青草的哈剌塔黑的山坡。另外,旭烈兀及其後裔對亞塞拜然各城鎮中享有盛名的手工業,尤其是紡織業,非常重視。旭烈兀原本對他的這位堂兄當年為蒙哥大汗效力時,經常派遣急使向自己發號施令已經很不滿,如今乾脆撕破臉皮,「雖說他是兄長,但他毫不謙遜,而且對我威脅強迫,那我就再也不尊重他了!」「黃金家族」第三代之間的親情在利益面前已經蕩然無存。1262年,雙方為爭奪亞塞拜然的地盤兵戎相見。成吉思汗的子孫相互廝殺,商業往來亦遭受池魚之殃。戰後,旭烈兀將境內「別兒哥宗王們的商人全部處死,並將他們的全部財產沒收,送入國庫……別兒哥為報復起見,也反過來殺戮旭烈兀汗國的商人,並用同樣的手段對付他們」。這是不祥之兆。沒有持續的和平,絲綢之路就將失去從蒙古統治下得到的最大益處。

本文摘自《戰爭事典020》崛起與繁榮——絲綢之路上的帝國興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爭事典 的精彩文章:

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米老鼠和唐老鴨
俄國為什麼退出一戰?
二戰蘇聯紅軍戰士手中的迫擊炮
南下的蒼狼:匈奴起源考證
關於蒙古的三個冷知識

TAG:戰爭事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