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她的哥哥是毛主席的好友,丈夫是正國級,自己是副國級

她的哥哥是毛主席的好友,丈夫是正國級,自己是副國級

1934年10月,隨著第五次反圍剿戰鬥的失利,紅軍被迫戰略性轉移,開始長征。在長征的隊伍中,共有兩千多名女紅軍戰士。她們和男紅軍戰士一樣艱苦跋涉,浴血奮戰。而在這兩千多名女紅軍中,有一個人不得不提,她的名字叫蔡暢。

1900年5月14日,湖南湘鄉縣荷葉鄉光甲堂的蔡家迎來了一個新生命,她就是蔡暢。值得一提的是,蔡暢和晚清名臣曾國藩還有一層親戚關係。她的外曾外祖父叫曾國潢,是曾國藩的四弟。

蔡暢的父親早年當過小官,家中條件還算比較殷實。蔡暢的母親葛健豪是個非常開明的新時代女性,她認為女人也應該和男人一樣進學堂念書,要對社會責任有所擔當。在母親的支持下,蔡暢和她的哥哥、姐姐一起進學校讀書。蔡暢也沒有辜負母親的期待,她的成績非常優秀,一直在學校里名列前茅。

1916年,蔡暢來到長沙,考入周南女校音樂體育專修科。在這裡,她結識了一批有共同理想抱負的進步學生。蔡暢同他們一起參加學生運動,探討男女平等、婦女解放、社會主義革命等思想觀點。

另一方面,蔡暢的哥哥蔡和森此時正在長沙和自己的好友毛澤東、蕭子升等人一起組建了進步團體「新民學會」。在毛澤東、蔡和森的啟發幫助下,蔡暢懂得了許多道理,並決定和他們走同樣的道路。

1919年,母親葛健豪通過姻親關係,向曾國藩的女婿家借到600塊銀元。她用這筆錢帶著蔡和森、蔡暢兄妹,一起遠渡重洋到法國留學。由於生活費有限,一家人在法國的日子過得比較清苦,但蔡暢精神上卻是非常愉悅的。她在法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並結識了趙世炎、周恩來、鄧小平、陳毅、聶榮臻等一大批追尋真理的熱血青年。更重要的是,她還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另一半——同在法國留學的李富春,兩人於1923年3月結婚。

1925年8月,蔡暢和李富春一起回到闊別已久的祖國。在組織的安排下,蔡暢開始積極致力於發展婦女運動。1931年蔡暢進入江西中央蘇區,任江西省委婦女部長兼組織部長,並任中華蘇維埃政府中央執委。

1934年10月,蔡暢隨中央紅軍開始長征。由於在所有女紅軍中,34歲的蔡暢年齡最大,所以大家都親切的稱呼她為「蔡大姐」。一路上,她不斷給戰士們鼓舞打氣,提高部隊的士氣。1935年10月,中央紅軍抵達陝北,蔡暢被任命為陝甘省委統戰部部長。

1945年,蔡暢當選為中央委員,後被派往東北解放區參加東北局的領導工作。

新中國成立後,蔡暢歷任全國婦聯第一至三屆主席、第四屆名譽主席,第四、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副國級),中共七至十一屆中央委員。蔡暢的丈夫李富春是第八屆中央書記處書記、政治局常委(正國級)。蔡暢的哥哥蔡和森早在1931年時已犧牲,在他生前曾擔任過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秘書長、中共兩廣省委書記等職務。

1990年9月11日,蔡暢與世長辭。她光輝的一生成為中國婦女解放運動的旗幟和驕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夜讀史書 的精彩文章:

張學良送蔣介石一件禮物,蔣介石回贈了兩件,張學良徹底絕望
此人從貧農到開國上將,死後卻被開除黨籍,骨灰移出八寶山
開國中將在軍區大院內遭槍殺,警衛卻在與保姆偷情
這裡不是中國,卻生活著明朝最後一群子民,堅持寫漢字,說漢語
此人在八路軍中級別很高,卻離奇脫隊,至今下落不明

TAG:夜讀史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