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絕密:王世襄為什麼沒有把價值連城的黃花梨傢具捐給北京

絕密:王世襄為什麼沒有把價值連城的黃花梨傢具捐給北京

王世襄生前珍藏的傢具,如今大部分在上海博物館內安了家。

上世紀80年代,王世襄相繼出版了《明式傢具珍賞》和《明式傢具研究》兩本古典傢具專著,一時間在中國乃至世界古典傢具收藏界引起了巨大反響。上世紀80年代初,隨著中國經濟的逐步崛起,收藏熱潮在神州大地迅速蔓延開來,古玩、字畫、瓷器乃至古典傢具的價格均扶搖直上。

傢具收藏界在王世襄這兩本書中獲得知識的同時,更關注收錄在書中的那些精美的黃花梨、紫檀傢具的收藏去向,甚至有些藏家曾想盡辦法想說服王世襄轉讓這批珍貴的傢具,並在價格上開出了天文數字。但是王世襄並不為之所動,他想給他傾盡一生心血的收藏找一個最好的歸宿。

這一批明清傢具是王世襄為研究中國傢具史而精心收藏的,是王世襄耗數十年之功從成百上千件古代傢具中選出的上上品,而且,經過王世襄的爬梳整理,這些傢具早已成為明清傢具的標準器,是一段流傳有序的明清傢具史。

對於王世襄的這批珍藏,著名傢具鑒定家、上海博物館的王正書曾做過如此評價: 「這些作品經王世襄先生對其造型、結構、紋飾和榫卯技術的解剖和分析,現已成為明式家居的經典範例載入史冊。故凡1985年以後成書的傢具著述,在論述明清傢具時代風格時,無不以此為實例。」

由此看來,王世襄收藏的這幾十件傢具早已成為中國明清傢具史上的一個符號,其珍貴性可見一斑,王世襄不想使其分散,準備全部捐贈給國家,讓更多的人在博物館中享受中國古代傢具的神韻之美。

收錄在《明式傢具珍賞》中的傢具一共一百七十五件,其中收錄有王世襄本人收藏六十五件。據我收藏的這批抄家清單中可知,王世襄一共收藏八十件各式傢具,除上世紀60年代將一件黃花梨交杌贈送給好友楊乃濟以外,其餘七十九件均堆積在北京東城芳嘉園王家劫後僅余的四間北屋內。這些傢具是王世襄經多年搜集而得,大都是明清傢具精品之中的精品。上世紀90年代初,這時的王世襄已年屆耄耋,他開始思索這批傢具的最終去向。

王世襄的收藏觀比較豁達,他一直認為一切收藏皆「由我得之,由我遣之」。對於一切藏品,他的態度是:「只要我對它進行過研究,獲得知識,歸宿得當,能起作用,我不但捨得,而且會很高興。」王世襄後來在接受記者採訪談到這批傢具捐贈時也曾訴說個中緣由:

當時也有迫使我不得不處理的原因,北京實行私房改造時,凡出租房達到15間,便要歸公。我家有一所房長期出租,只有11間,不夠沒收條件。房管局和街道知道我家中廂房存放傢具,就全力動員我出租,並以如不出租,將佔用廂房辦託兒所或辦街道食堂相威脅。不得已我只好出租,從此產權就不屬於我了!傢具只好堆入北屋三間。但後院有五家住戶的小廚房利用我北屋的後牆作為廚房的後牆。小廚房都用油氈作頂,距北屋房檐只有三尺。任何一個小廚房起火,北屋和傢具都將同付一炬。還有房管局安排搬來的住戶,是白鐵匠,整天打鐵,焊洋鐵壺,做烤箱,使我不能休息。他的老婆專撿破爛,堆了滿院子,還在院內蓋住房。我請街道協調此事,街道袒護他,因為我是摘帽「右派」。在上述情況下,我只有搬家了。但單位不分給我房,買房又買不起……

居住的環境越來越差,這嚴重影響了王世襄的生活和創作,他想搬家,找一所安靜之處頤養天年,但手中沒錢,商品房買不起,單位又無房可分,年屆八旬的王世襄一時陷入兩難境地。其實文革的無序遺留下來的問題,同時困擾著和王世襄同時代的知識分子,著名劇作家吳祖光也有與王世襄同樣的遭遇,他在《世紀老人——吳祖光卷》中曾這樣訴說有關他的住房問題:

我的四合院,**帥府園馬家廟九號,「文革」時被佔了。闖進來的頭一家是翠華樓的書記,佔了我的西屋。第二個是個工人,黨員,佔了我的南屋。他們佔了我們的屋子,連我們的傢具也一起佔了,而且還不夠,還到我們住的屋子去拿,一個錢也不給。水電費也不給,還買最亮的燈泡用。我們什麼也不敢說,我們是受氣的主兒。他們是革命,我們是反革命,革命就是搶人東西佔人東西?我是受了葉盛蘭啟發換了樓房。我寫過。

有一天上街的時候,坐公共汽車碰到葉盛蘭,我們互相交流情況。他自己也有房,也被佔了一大部分。他還告訴我:不止一兩家佔有私宅的人都發生同樣的情況。住房被強佔了,這些人不僅強佔住房,而且欺負房主人。他勸我,住不起可是躲得起呀,趁現在還剩幾間,可以換樓房。那樣,門一關就是自己的天下,也不受人管制,也不受氣了。這樣我就找到房管局的朋友,拿我剩下的北屋和東屋大概七八間換了四間樓房,換到和平里。

王世襄舊藏「明 黃花梨獨板面心夾頭榫大平頭案」,案長350厘米、寬62.7厘米。現陳列於上海博物館中廳堂展室屏門前正中。

恰好此時,上海博物館新建,王世襄的老友、香港實業家莊貴侖先生想替父親買一批傢具捐給上博,以了父親的遺願。庄貴侖,浙江寧波人,生於上海,現為香港富茂有限公司董事長,著名的文物收藏家。他的父親庄志宸、叔父庄志剛是民國時期上海有名的民族工業家,兄弟二人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就是做木工,後移居香港,做木工的愛好亦陪伴終生。

庄貴侖先生為感念先賢、回報社會,經與王世襄多次商談,最後以市值的十分之一的價格買下了王世襄所藏的七十九件珍貴傢具。關於這批傢具的捐贈過程,王世襄曾在《明清傢具集萃》序一文中有較為詳細的敘述: 搜集傢具實非易事,收藏保管實更艱難。新中國成立後,社會變革已使家中舊宅日益狹隘。「文革」後更淪為大雜院、貧民窟。且地處危房改建區,一旦通知搬遷,急於星火,故常惴惴不可終日,並深感所藏傢具已不可能長為己有。數十年心力所萃,只有由國家博物館保管陳列,始不致流離分散,且可供人觀賞研究,物盡其用,此實為最理想之歸宿。

時上海博物館新廈在修建中,機緣巧合,吾友庄貴侖先生正籌劃用捐獻文物、開闢展館之方式報效國家,並藉以紀念先人志宸、志剛兩先生昔年在滬創辦民族工業之業績。承蒙不棄,枉駕相商。喜其志願,契合素旨;更感其為公解囊,不為私有。於襄則但祈可以所得易市巷一廛,垂暮之年,堪以終老,此外是無他求。故不計所藏之值,欣然將七十九件全部割愛。1993年2月上海博物館飭員來京,點收運滬。以上為搜集所藏,前後幾達半個世紀,由我得之,由我遣之,化私為公,深慶得所之簡略經過。

庄貴侖付給王世襄一共100萬美金,為當時國際行情的十分之一。王世襄用這筆錢在北京朝陽區芳草地購寓所一處,自此搬離了他生活過八十年的芳嘉園。在芳草地儷松新居內,王世襄開始了他晚年創作的最後一個輝煌階段。

關於王世襄舊藏黃花梨、紫檀傢具「捐贈」上海一事,北京文物界有關人士頗多微詞,坊間關於王世襄傢具「捐贈」一事更是眾說紛紜。有人說王世襄根本不熱愛生活過的北京,所以才將傢具「捐贈」上海;也有人說王世襄將傢具賣了一百萬美金,他只愛金錢不愛國等上綱上線的流言飛語一時充徹市巷。王世襄半生蹉跎,早參透了世態炎涼,他一貫堅持「由我得之,由我遣之」的收藏觀,所以對坊間的一些無聊的傳聞皆置之不理。這更為「捐贈」一事布下重重迷霧。王世襄將大半生收藏低價勻給庄貴侖,並由後者轉贈給上海博物館,這其中難道真如坊間傳言那樣,是由於王世襄不熱愛北京嗎?一個偶然的機會使我了解了事情的另外一個版本。

2010年3月的一天,我應朋友的邀請參加一個聚會,席間與全國青聯常委孫雪濤先生閑聊,說起我最新正在準備出版的書稿《王世襄珍藏文物聚散實錄——煙雲儷松居》。孫雪濤兄突然說:「我與王世襄先生90年代初就認識了,而且為了他的傢具捐贈一事幫過小忙呢。」欣喜之餘,與孫雪濤兄另約時間詳談。2010年6月26日與雪濤兄一同出差鄭州,忙完一天的公務後進行了一次詳談,於是得以了解王世襄捐贈的另一個版本……

先簡要介紹一下雪濤兄,孫雪濤,安徽太和人,1966年出生,畢業於河海大學水利工程專業,北京師範大學環境科學博士,一度擔任全國政協副主席錢正英的秘書。錢正英,女,1922年7月4日生於上海,是我國著名的水利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歷任水利電力部、水利部部長,是全國政協七、八、九屆副主席。在七屆政協副主席任上擔任全國政協知識分子政策小組組長,負責落實「文革」中遺留的有關知識分子問題。王世襄是全國政協六、七屆委員,在委員中歸屬於文化藝術界別。

在落實王世襄有關「文革」抄家文物的歸還問題中,錢正英與王世襄相識,繼而兩人又成為好友。錢正英佩服王世襄的博學多識,她曾說:「王世襄是京城第一大玩家……在國內的名氣遠不如在國外的名氣大……我不管遇到中國古文問題,還是英文問題,有疑難的地方就打電話向他請教,他都能給我答覆。」錢正英與王世襄的夫人袁荃猷也有較深的友誼。有一年,泰國王后邀請錢正英副主席訪問泰國,當考慮送什麼禮物給泰王時,一時犯了難。

後來王世襄夫婦知道了此事。王夫人袁荃猷擅長剪紙,曾出版剪紙專著《游刃集》。她就利用嫻熟而又精湛地剪藝,把泰王和王后的生肖巧妙的剪在一幅剪紙上。錢正英在泰王宮當場介紹了剪紙的內容和王世襄夫人袁荃猷的情況,泰國王、王后非常感動,將這件剪紙作為珍貴的藝術品收藏。錢正英一生致力於中國的水利工程,她為祖國的水利事業鍥而不捨,可謂奉獻了平生。她素喜民族英雄林則徐的名句:「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並把它當做自己的座右銘,為此,她曾請王世襄將此名言寫成對聯懸掛於書房以勵志。

2005年3月,《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採訪錢正英副主席,她曾這樣介紹王世襄:「我在我的書房裡請人寫了副對子,我請的人是你想不到的,叫王世襄,有名的文物學家,我們倆是很好的朋友。我請他寫的對子是林則徐的兩句話:『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水利工程是非常複雜的事情,是人和自然直接關係的事情。一定要容百家之言,廣泛聽取不同的意見,特別是反面的意見。要慎重決策,盡量避免失誤。一定要有無私無畏的精神。這就是我搞水利的人生感悟。」

1993年初,王世襄邀請錢正英到東城芳嘉園老宅做客。走進王世襄僅余的四間北屋內,錢正英彷彿一下子闖進了中國傳統藝術的殿堂,看到數百件文物都擁擠在這四間北屋內,所有的傢具均被主人拆散了疊放在一起,佛像、圖書、瓷器更是擺滿了屋子的角角落落,當時的情形可以說是除了一張床和一張主人寫作的桌子之外,房間再無任何多餘的空間。平常人很難想像,就是在這樣的艱苦條件下,一部部驚世駭俗的有關中國傳統文化的巨著相繼出版發行。在王世襄的講解下,她對中國明式傢具的藝術價值第一次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同時又為王世襄嚴謹的治學態度和一心向學的精神所深深感佩。錢正英作為分管科、教、文、衛的政協副主席,一向關注每一位政協委員的生活和學習,並積極幫助他們解決在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她於是便詢問王世襄有何困難需要解決。王世襄便把自己住房困難情況向錢正英作了彙報,並表示自己已年屆耄耋、來日無多,願意將自己收藏的明清傢具捐給北京市有關部門,作為照顧,希望北京市給自己調配一處住房作為頤養天年之所。錢正英爽快地答應了王世襄的請求,並很快向北京市相關領導寫信說明了王世襄的情況。因為有了國家領導人的關懷,這件事情便很快有了迴音,王世襄收到了北京市有關領導的批件,讓他去找相關部門協調有關捐贈和解決住房一事。

1993年10月8日或者9日,孫雪濤正在家中照顧剛剛出生的孩子,忽然接到王世襄的電話,說他已拿到北京市領導的批件,要孫雪濤陪同去找北京市房管部門。匆忙之間,孫雪濤打車趕到與王老相約的地點,接待方看了市領導的批件後,並沒有表現得誠惶誠恐,當王世襄表述了自己的想法後,對方表示很難達到王世襄的要求。可能對傳統文化了解不夠,對王世襄所要捐獻的珍貴傢具的價值可謂一無所知,幾經交涉協商,終因主管部門答應的住房面積和王世襄的要求相差甚遠,這件事就這樣無果而終了。孫雪濤陪著王世襄從主管部門走出來,二人心情充滿了沮喪,王世襄拿著市領導的批件向孫雪濤解嘲說:都說這位領導的批示大有學問,橫著批寫和豎著批寫結果不同,說豎著批肯定辦,橫著批肯定不辦,咱們的批件就是橫著批的,我原來不信,現在看來果真如此。

王世襄是個辦事認真細緻的人,約過了一個禮拜,他將孫雪濤打車的費用約二十幾元用信封給寄到了家裡。「當時對王老了解不多,信封隨手就扔了,如果留下來也是對這位文博大家的很好的紀念啊!」孫雪濤不無遺憾地對我說。

聽完孫雪濤兄的敘述後,我不禁陷入了迷茫。據我了解,王世襄從沒有在任何場所提到過此事,而且他在所有的文章中都強調早在1993年2月,上海博物館飭員來京將傢具運走,這樣一來時間上和孫雪濤兄的敘述就有了時間差,究竟是王世襄不願提這段傷心事,還是孫雪濤記憶有誤?在成就此文的過程中我曾數次向孫雪濤兄求證,雪濤兄皆以肯定的語氣回答我:「沒錯,時間的大致年份和月份都是準確的。」

到底是雪濤兄的記憶有誤,在陪同王世襄去找相關領導的日期上出現了差錯,還是王世襄有意迴避這一段尷尬傷心的歷史,因此著意將捐贈日期寫在了去找北京相關領導之前?據此問題,我又數次致電上海博物館相關工作人員,卻終因種種原因未得知確切日期,而且在致電過程中,也被明確告知,這批明清古典傢具的捐贈人是庄貴侖,並非是王世襄。不知王老在天之靈,會對此作何感想?好在,他早已參透世事,生前對種種非議都泰然處之,又如何會在意身後事呢?

在王世襄珍藏傢具「捐贈」的過程中,到底經歷了哪些故事,內心經過了什麼樣的掙扎,最終是何原因促成他低價轉賣這些價值連城的文物?那些曲徑通幽處的細節,都隨著王世襄先生的去世,而變得有些撲朔迷離了。不過,王世襄通過這種「曲線救國」的方式將這批傢具送往上海博物館,讓更多的普羅大眾得以觀摩欣賞這些祖國的藝術精品,而並非讓它們只成為某些富有階層的專享,從這點來說,王世襄的心愿也得到了滿足。2001年,受《藝術世界》的邀訪,王世襄和老友黃苗子有一段對話,其中很詳細地談了有關這批傢具捐贈的前後想法。

我想這一段表述可能最接近王世襄先生的內心真實,今錄如下,讓我們來聽一聽王世襄先生的心聲吧: 我不願傢具分散,我希望他歸國家博物館所有,能永久保存。但我又捐贈不起,因為我需要有一處住房,可以安居。後來遇到香港的庄先生,他想買我的傢具送上海博物館來紀念他的先輩。我說只要你全部歸公,自己一件也不留,那麼我印在書中(指《明式傢具珍賞》一書)的七十九件全部奉送,報酬不計,給多少是多少。只要夠我買房就行了。

就這樣,我的全部傢具收藏到了上海博物館。後來,好多親友都說我賣虧了。我不以為然。我認為這是為我的傢具畫了一個圓滿的句號。所得雖遠遠低於所值,我卻心情舒暢,老伴也十分高興。因為我們把用了畢生精力搜集到的心愛之物,安置到一個國家博物館,供大家欣賞研究;同時還彌補了長期以來,只有外國博物館裡有「中國古代傢具陳列室」而我國博物館卻沒有的遺憾。

以上就是關於王世襄先生珍藏傢具「捐贈」的兩個不同版本,我本人不敢說哪一個更貼近真實,只是如實地將其記錄下來,也算對研究王世襄與明式傢具豐富一份資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檀香紫檀 的精彩文章:

央視:男子18萬收800多斤黃花梨,現在11000000都不賣!市價1.6萬一斤
緬甸花梨十年內滅絕?直播緬甸抓捕紅木走私-十面埋伏,每天多人落網!
四把黃花梨交椅,賣出了5000多萬!
海南黃花梨越重越值錢?99%的人都上當了
實用:紅木傢具搭配擺放終極指南!

TAG:檀香紫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