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陳友諒鄱陽湖之戰中的艦船及武器

朱元璋陳友諒鄱陽湖之戰中的艦船及武器

自周宣王征剿淮夷以來,中國經歷了無數次的水戰,每次水戰皆是以戰船作為載體所進行的,雙方的士兵在戰船上作戰,因為缺乏遠程摧毀敵方戰船的手段,戰鬥方式以接舷戰為主,戰船的堅固程度與體型大小直接影響到交戰雙方的勝負。如果雙方戰船的差距較大,那佔有優勢的一方則會用船隻以泰山壓頂之勢碾碎敵方戰船。中國有句俗語,「斗船力,而不鬥人力」,也指出了在水戰中船隻的重要性。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元末,雖然戰鬥雙方的戰船都裝備了射石炮,但這種原始的火炮依然很難在遠距離上給對方戰船造成致命的損傷,戰鬥方式依然是以接舷戰為主。因此雙方的戰船雖各不相同,但都竭盡全力地讓自己的戰船在體型與堅固程度上取得上風。

陳友諒的大艦巨炮

陳友諒忠實地貫徹以大勝小的思想,其艦隊主力戰船均為自己製造的「巨艦」。「巨艦」還有一個名字,即「樓船」。樓船是我國傳統的內河戰船,因船上建有「重樓」而得名。樓船的船體高大,是一種大型的划槳船。船的周圍列女牆、戰格,用以保護櫓手及士兵,在船之上建有高大的多層建築,並開弩穴、矛窗,使在樓內的士兵可以藉此攻擊敵人。樓船除了其強大的作戰能力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憑藉其高大的船體震懾敵軍。《史記》載:「治樓船高十餘丈,旗幟加其上,甚狀。」樓船雖可壯大軍威,但因其上層建築高,受風面積大,會極大地增加船隻的風阻,常常帶來負面影響。宋代的官方兵書《武經總要》對其有比較公允的評價:「若遇暴風,則人力不能制,不甚便於用,然施之水軍不可以不設,足以成形勢也。」

圖中左側高者為樓船

樓船上通常還設有拋石機,《武經總要》載:「樓船者,船上建樓三重,列女牆戰格……置砲車、檑石、鐵汁,狀如小壘。」將拋石機裝在樓船的樓上,使得原本笨重只能近距離作戰的樓船具備了遠距離的攻擊能力。元明之際,人力拋石機和配重拋石機都有使用,但不知船上所用是何種。不過在山東蓬萊水城的清淤過程中,伴隨著幾艘古代沉船出土了 4 枚石彈,其中 3 枚體型較小,直徑為 10 厘米左右,重 1.5千克左右,還有 1 枚體型較大,直徑達 19.5 厘米,重 10.2 千克,這種大型的石彈顯然是拋石機所用。如果將此石彈的重量換算成宋斤,此彈重 15 斤左右,彈重在宋代的單梢砲用彈與雙梢砲用彈之間,按《武經總要》中對這兩種拋石機射程的記載,使用此種石彈的拋石機射程應該在 50~80 步,即 75~120 米。

樓船上的樓共分為四層,最底下一層列矛窗,裡面的士兵可以通過矛窗刺殺船外的敵人。上面兩層開弩窗,樓里的士兵可以用弓弩攻擊敵人。最上面一層周圍列女牆,可在上面列投石機、礌石、滾木等。樓船的作戰能力強大,但也有其缺點:體型過大,重心高,不抗風浪,不便機動,適用的戰場條件十分苛刻。

朱元璋的「快反艦隊」

與闊綽的陳友諒相比,朱元璋艦隊中的主力船隻則多為繳獲的元軍「海舟」和農民起義軍自製的小型艦艇「快船」。

1984 年,在山東省蓬萊縣(1991 年撤縣為市)登州港的清淤工程中先後發現了 3 艘古代木製沉船,考古工作者對其中一艘進行了清理髮掘,並確定為元代到明初的戰船。這艘戰船殘長 28.6 米,殘寬 5.6 米,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長的元代古沉船,為元末明初的戰船形態與結構提供了翔實的資料。整船尖頭闊艉,船身修長,船底為平底,應該是一艘平底海船。3 段龍骨全長 26.6 米,用松木製成,採用榫卯連接,並用鐵箍和鏟釘加固。船內設置了 13 道隔艙板,將全船分成 14 個水密隔艙,靠近龍骨位置的隔艙板下部都留有水眼。每道隔艙壁與外板連接處都設有肋骨,可以增加船舶的強度。外殼板用杉木製成,分別使用榫卯結構和鐵釘加固,艌料塞縫。不同於泉州發現的宋代海船,這艘元代海船並沒有採用多層船板的結構,而是採用了單層板,這與明初的出水戰船類似。

元代海舟復原圖

從古圖與出土的元末明初海船實物可以看出,這時的海船製造十分精良,船體除了設有龍骨和隔艙,還設有肋骨,船隻橫向縱向都十分牢固。船的兩側設槳數支,可以用划槳來推動船隻航行。槳孔的上側還設有木女牆,可以遮擋敵人的箭矢。士兵站在船隻最上層的甲板上用弓箭、長槍、盾牌等兵器與敵人作戰。

朱元璋的水師中擁有大量的元軍海船,這是因為其在江南長年與元軍水師作戰,曾多次繳獲元軍戰船,就連元朝的水寨元帥康茂才也降於朱元璋,元代海船的製造方法朱元璋應早已掌握。而且朱元璋早期水師的訓練也是由元朝水師的降卒來負責的,《續資治通鑒》卷二百一二中就記載:「遣人誘曼濟哈雅軍來互市,遂執之,得十九人,皆善操舟者,令其教諸軍習水戰,命廖永安、張得勝、俞通海等將之,攻曼濟哈雅峪溪口。」

雖然海舟的性能良好,但因為是在內河作戰,仍需要小型的快船相配合。快船是一種小型戰船,以其航行速度快而得名。按《南船紀》所繪,快船豎有兩根桅杆,船尾設有尾樓,船上建棚,但因在《南船紀》成書的年代快船已經不作為戰船使用,所以圖中的快船棚上並沒有設置元明之際戰船上比較常見的弩窗和女牆。元明之際的快船,船舷兩側還設有櫓,這使得快船帆櫓並用,航行速度較快,善於執行哨探和突襲任務。

《南船紀》中的快船圖

在朱元璋和陳友諒的交戰中,雙方的戰船上不僅使用拋石機,還配備火炮。當時戰船上所用火炮為碗口銃,元明之際的碗口銃沿襲了元代銅炮的形制,其銃壁比元代顯著加厚,可以填裝更多的火藥,增加了火炮的射程,但依然是用石彈。明代邱濬《大學衍義補》卷一百二十二記載:「今炮之制,用銅或鐵為具,如筒狀,中實以葯,而以石子塞其口,旁通一線,用火發之。」元明之際,水軍戰船多用此炮,其用法為放時水兵先將石彈嵌入銃口,照準敵船水線位置打去,可以將敵船的船板或舷板打碎。據明末的《兵錄》記載,此炮還有一種炮架,以木凳為座,上面裝一塊可以活動的木板,木板兩頭各嵌入一門碗口銃,發射完一頭,再轉過來發射另一頭,可以提高火炮的射速。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藏有一門碗口銃,為青銅製,重 15.75 千克,全長36.5 厘米,口徑 11 厘米,銃膛呈直筒形,向後逐漸變細,銃身外壁鑄有三道銃箍,銃身刻有「水軍左衛,進字四十二號,大碗口筒,重二十六斤,洪武五年十二月吉日,寶源局造」的銘文。從銘文中可知,這門銃是由寶源局製造,裝備給水軍左衛使用的。而寶源局是朱元璋在鄱陽湖水戰開戰前兩年設立的,《明太祖實錄》載,辛丑(1361年)二月己亥,朱元璋「置寶源局,鑄大中通寶錢」。寶源局雖然主要負責鑄造銅錢,但通過文物上的銘文可以確定,寶源局亦負責鑄造火炮。又寶源局在鄱陽湖水戰開始之前就已經建立,洪武五年(1372 年)的碗口銃與鄱陽湖水戰中的碗口銃所用很有可能是相同的形制。

《兵錄》中的碗口銃

艦隊中的軍械除火炮外,還有一種新型兵器「沒奈何」。「沒奈何」長 7 尺,圍 5 尺,以蘆席作圈,糊以紙布,用絲麻纏裹,內含火藥捻子和各種火器,用桿挑於頭桅之上,兩船接舷時,點燃火線,燒斷或斬斷懸索,「沒奈何」落於敵舟中,火器俱發,敵舟即刻焚毀,船毀人亡。

本文摘自《大明水師三百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爭事典 的精彩文章:

古絲路帝國的極盛時期
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米老鼠和唐老鴨
俄國為什麼退出一戰?
二戰蘇聯紅軍戰士手中的迫擊炮

TAG:戰爭事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