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心理學家:這6種錯誤觀念會讓孩子受苦

心理學家:這6種錯誤觀念會讓孩子受苦

心理學家:這6種錯誤觀念會讓孩子受苦

家長們大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在孩子們成長過程中,他們往往會給孩子們傳授一些「正確」觀念,以幫助孩子獲得成功。

但是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那些看起來正確的建議,

在短時期內或許有效,而從長遠看,反而會影響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導致他們在未來取得成功的可能性降低。

1

我們經常教育孩子要樹立長遠目標。

而心理學家的建議是:活在當下

如果孩子們一心想著未來(3-5年)要考上好大學,那麼這種長期性的壓力,不僅不會促使他們努力學習,反而將影響孩子們的智能發展(如注意力、記憶力發展)和身體健康。

但讓孩子們關注當下,他們的表現會更好也會更快樂。因此,相比樹立長遠目標,家長們更需要鼓勵孩子著眼當下,踏踏實實完成每一天的學習任務,未來自然有保障。

寫到這裡,讓我想起一個學生。

前不久她給我打過一個電話,說,馬上面臨高考了(當時離11月份新高考還有不到1個月的時間),她卻努力不起來。不是不緊張,而是太過焦慮導致整天胡思亂想(若此次高考失敗了該怎麼辦?高考失敗會給未來的人生造成什麼影響等等),心神不寧。

我給她的建議是:停止對未來的思考,立即拿起筆,從完成一道習題開始,複習功課。

由此可見對未來的長期焦慮,不僅不是學習的動力,反而會成為學習的阻力。

2

壓力是在所難免的,要學著承擔。

而心理學家的建議是:學會放鬆

現如今,孩子們在很小的時候就會感受到壓力。從進入幼兒園開始,他們就會擔憂能否取得好成績和更好的表現。

我們甚至看到一些因學習壓力導致的孩童自殺事件。

而家長們自己也是負重前行,白天不停地趕工作進度;到了夜晚,卻只能用酒精、睡眠藥物讓自己安靜下來。

如果我們不能改變工作和生活對我們的要求,我們可以通過使用一些放鬆技巧如冥想、瑜伽、深呼吸來調節壓力。

應對壓力最好的方法不是要與壓力「戰鬥或者逃跑」而是要學會「調節或者轉化」它。

社會節奏快,無論成人還是孩子都生活得不容易,在這種時候,更要學會放鬆。

3

我們告訴孩子們,要保持忙碌。

而心理學家的建議是:學會無所事事。

研究發現,當大腦放鬆的時候,更可能產生好的創意。比如「恍然大悟」這種事經常發生在洗澡的時候。

而實際生活中,家長往往喜歡將孩子們的課餘時間排滿。

給孩子一些自由時間,讓他們有機會與自己相處,他們也許會選擇閱讀一本書,帶小狗散散步,或者就躺在一棵大樹底下欣賞天空中的白雲,這些都可以讓他們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心情更平靜,也會讓他們變得更有創造力。

如此他們才有機會獨自玩耍、做白日夢、學習如何讓自己更快樂,而不是一直處於忙碌狀態。

可能一些家長會擔心,萬一給孩子自由時間,他就沉迷於網路遊戲了怎麼辦?這種擔心似乎是必要的,如果孩子們從小都是圍著學習轉,從來沒有機會培養興趣愛好,那麼空餘時間,他們只有依靠網路來獲得樂趣了。

所以,學會無所事事,偶爾做一些看起來不那麼有用的事情,反倒能夠讓孩子舒展身心,培養個性,發展潛能。

4

我們告訴孩子們,要揚長避短。

心理學家的建議:嘗試錯誤,學會失敗。

父母們經常會給孩子貼標籤,他們會說自己的孩子「擅長數學」「體育很棒」「有藝術天分」等等。

但是斯坦福大學研究發現,這種提法會將孩子們束縛在某個領域,使得他們不太願意嘗試那些他們不擅長的事物。

比如,一個孩子常常因為運動好被表揚,那麼他往往不會願意離開運動這個強項而去嘗試戲劇表演。但這會使他在面對挑戰或失敗時感到更加焦慮和沮喪。為什麼?因為人往往不能接納自己在擅長項目上失敗。

我們的大腦往往恐懼學習新事物。但是從失敗或者錯誤中吸取經驗是好事情。

所以,不要定義我們的孩子他的強項,告訴他們可以學習任何東西—只要他們想要嘗試。

研究發現,樂於嘗試新事物的孩子,在面對挑戰的時候,更積極樂觀也更有熱情,因為他們不用考慮是否犯錯誤或者失敗,他們只在乎能否學習和進步。

5

我們告訴孩子,要有自我批評的精神。

而心理學家的建議是:對自己好一點。

人們通常認為批評在自我成長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很多父母教育孩子們要學會「自我批評」。

其實,自我批評是一種自我破壞。它使人們關注自己的錯誤、缺陷,長此以往會降低自信心。從而使人們害怕失敗,更容易放棄並且在面臨困境的時候更加焦慮和沮喪。

因此,家長應該鼓勵孩子發展出自我同情的態度,對待自己就像是對待一個遭受失敗或者痛苦的朋友一樣。

他們應該學會不要打擊自己。

比如,一個羞澀的孩子,若她具備自我同情,她就會對自己說,在某些時候感到害羞是沒問題的,她能接納自己在個性上沒有其他人外向。同時,她可以給自己設定其他方面的小目標。

這種信念,能使她更加坦然地面對挑戰、發展新的社會技能,並且從錯誤中學習。

不要忘了,容易抑鬱和焦慮的個體,往往存在更多的自我批評。

6

我們告訴孩子們,這是一個狗咬狗的世界。

而心理學家的建議是:對他人抱以同情心。

研究發現,我們的社會關係與我們的健康、幸福甚至是壽命都息息相關。

與其他人保持良好的關係是獲得幸福的基礎,它也會影響我們的智力和最終成就。

並且是否受歡迎是衡量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的非常重要的指標。如果你對周圍的人表現出關心並且給他們一些支持,而不只是關注自己,從長遠看你將會取得更多的成功。

的確,這是一個艱難的世界。但如果我們能少一些惡性競爭更加重視與他人相處,便能少些困難。

參考文獻:

6 Bad Pieces of Advice Parents Give Kids. Emma M. Sepp?l?. Psychology Today.Posted Jul 27, 201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悅慧心理 的精彩文章:

孩子不願意上學,這些原因你都知道嗎?
超模摔跤給我們上了一課:成功人士不愛自責!
窮人該如何安慰自己?
心理學家:批評自己真得不能讓你變得更好!
江歌案:遭受巨大悲痛之後,該如何找尋生命的意義?

TAG:愛悅慧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