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聆聽草原的脈動

聆聽草原的脈動

我開車穿過駿馬嘶鳴的草場,繞過墨藍色的呼倫湖,來到呼倫貝爾草原深處的新巴爾虎右旗原生態草原。天地渾然,蒼穹無邊。金黃的牧草在淡淡的霜雪中脈動,有一個好消息和陽光一起來臨——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說,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牧民的心裡踏實了,正在熱火朝天地出欄牛羊,修理棚圈,貯備飼草,將種羊放入羊群,孕育明年的豐收……過幾天,還要殺一些羊,儲備凍肉,為了安穩地度過冬天,他們手裡有做不完的活計。

自從成為一個寫作者,我便經常在草原上行走。不知道為什麼,每次到草原總是想起小時候跟著父親到牧民家做客的情景。父親的車裡載著成桶的醬油,樺樹皮簍裝的咸鹽,還有一些土霉素片和蛤喇油,這都是牧民需要的東西。我們用不著事先聯繫,每一座蒙古包里都有我們久違的親人。蒙古包的主人早已知道我們即將到來,已經熬好奶茶,開始殺羊煮肉。這叫我好不奇怪,草原深遠安謐,難道是天上的雲朵給他們報了信?

牧人阿爸將手裡的套馬杆平放在草原上。牧草挺拔茂密,如無數手臂,托舉著那根沉甸甸的柳木套馬杆。我好奇地把手伸向套馬杆下面的草叢,發現那個半尺多高的小空間像一個秘而不宣的母體,草芽、幼蟲、水、蓓蕾……無限的季節,都在裡面生長。我把耳朵俯在套馬杆上,聽到了一種清晰而渾然的聲音——萬類自由,百草窸窣。莫名的動物在啼叫,在嚙噬,馬群像石頭從山上紛紛滾落,雲朵推動大地的草浪……這時候牧民阿爸說,要下雨了,咱們包里坐。我抬頭看天,天空陽光燦爛,碧藍如洗。我們進包,一碗奶茶沒喝完,暴雨真的來了,雨滴從蒙古包的天窗射進來,落到肉鍋里。

草原上有會看天、看年景的人,也有會聽天聽地的人,他們長期在大自然里游牧,慢慢地獲得了獨特的生存智慧。牧民阿爸說,他早晨在套馬杆上聽見了我們的汽車聲,剛才的雨也是套馬杆告訴他的。吃肉的時候,阿爸又告訴我,細看四歲羊肩胛骨片上的紋理,就會發現游牧的足跡——羊走過的草場是否茂盛,水是否豐沛,羊缺少什麼營養,生過什麼病等等,都會通過不同的骨紋顯現出來,那麼牧人就知道下一年該怎麼選擇草場,游牧的路線圖就有了。於是,經年累月,一切都變得可以預言。

今天,汽車輪子和微信直播,已經將茫茫草原向世界開放,亘古的秘境變成通途,現代科技覆蓋草原,汽車自駕游、直升機拍攝、電商平台、雲計算都飛快地來了,草原迅速地變了新顏。一個從未走出草原的年輕牧馬人,靠著手機導航,用小汽車把阿爸阿媽帶到椰風瀰漫的海南島。那兩個一輩子都穿著馬靴、穿著蒙古袍的人,卸掉十幾斤重的外衣,站在大海里,互相看著白皙的軀體和古銅色的雙手,忍俊不禁……記得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草原的老人常常這樣教導不願放牧的兒孫:「要知道你的午飯在羊身上,不在供銷社的柜子里。」而現在,草原人從業的方式已經五花八門,食物也變得豐富多彩,什麼殺豬菜、肯德基、披薩、韓式燒烤、麻辣燙無所不有,吃一頓傳統的手把肉,反倒要特意跑到飯店,端的十分奢侈。

實踐證明,小格局放牧,不利於牲畜的健壯,對草場消耗過重,而傳統的游牧是一種大格局協作式的迂迴流動,能夠滿足畜群不同季節的不同需求,也利於草原生態的恢復,蘊含著生命與自然的大學問,是值得當代生態科學深入研究的課題。看吧,深思熟慮的牧民剪斷鐵絲網,將數家草場連成一體,自發成立牧業生產和草原旅遊的合作組織,回歸大游牧生產,並引入科學技術和現代經營理念。他們將一隻本地羊加工成十幾種美食,通過閃動的滑鼠賣成俏貨,已經顯現品牌效應。一個以生態環保做依託的私家旅遊牧場,雖然遠在人跡罕至的草原深處,但開出的訂單已經安排到兩年之後。特別有意思的是,他們接待遊客的條件是,遊客到了草原,每天要學會一句蒙語,遊玩回來要出示自己帶回的垃圾——要是遊客撿拾了草原上的陳舊垃圾,就會得到食宿方面的優惠。新一代的草原青年,也成立了環保志願者團隊,每當那達慕和祭拜寶格達烏拉山活動之後,就去把草原打掃得乾乾淨淨。他們還舉辦各種倡導敬畏自然的文藝活動,並將草原文化主題攝影展帶到很多大城市。

而在千萬個牧民家庭里,有千萬個母親和父親在告訴他們的孩子——是地讓你們站起來的,是馬讓你跑起來的,即使離開了草原,你也要把草原的叮囑帶在身上,不然你就會變成另外一個人……青年牧民烏日圖如今已成為一名電影導演,他給我講述了他母親保護天鵝湖的事情:「我家的牧場上有個清澈的小湖。自從承包了這片草場,母親就把蒙古包紮在了湖畔。春天一到,天鵝像一朵朵白雲徐徐而落,母親的眼睛亮晶晶的,像是接回遠嫁的女兒。一天,母親看見湖邊一隻孤獨的天鵝,一個勁兒對著蘆葦叢鳴叫,原來是在召喚著另一隻拖著斷翅的同伴。母親趕緊在天鵝跟前撒下許多黃瓜籽。黃瓜籽是草原的接骨偏方,吃了黃瓜籽,那受傷的天鵝很快好起來。後來,這一對天鵝在蘆葦盪里孵出一窩小天鵝,共三隻,淺灰色的,就像三團蓬鬆的羊毛,漂浮在湖面上。從此以後,母親每天騎馬繞著湖轉來轉去。她的天鵝安然無恙,她的湖水碧波蕩漾,湖畔的蘆葦鬱鬱蔥蔥,牧草葳蕤,周邊的牧戶都喜歡趕著畜群到這裡飲水,草原上漸漸地有了一個美麗的傳說——阿媽的天鵝湖是天下最吉祥的地方。」

說不清新右旗有多少這樣的湖泊,在養育著一碧千里的草原;不知道有多少這樣的阿媽阿爸,守護了千秋萬代的綠色。幾乎每一個人都跟我這樣說——沒有草原母親的庇護,哪有牧民的幸福?我想,草原天人合一的哲學意味著物競天擇、生命不息的大境界,作為一種思維方式,呈現出無限的科學性。我們不能忘記,草原對於地球來說是不可或缺的肌體,只有草原大野芳菲,亘古猶新,人類才能於萬類之中永續蒼生。

我走進一座座蒙古包、一個個現代化的游牧房車,與牧民促膝談心,聽他們講身邊的故事。那一個個嶄新的故事和一個個朝氣蓬勃、鮮活生動的人物,讓我知道草原人已經登高望遠,看到了自身文化的力量,也看到了美好的明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日報 的精彩文章:

聯合國代表呼籲消除針對婦女暴力行為
如果人人都「過目不忘」
中國工程院新增67位院士 比爾-蓋茨當選外籍院士
為了歷史不再重演
北京市教委:已在各區全面開展幼兒園安全隱患大排查工作

TAG: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