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年度最佳諷刺散文:《霾是故鄉濃》

年度最佳諷刺散文:《霾是故鄉濃》

世界越快,人生越短。讓我們一起慢下來,品讀生活。

作者:王維中

初冬季節,我在海南耽擱了幾日,總有些若有所失的惆悵。今夜山雨初歇,月華如晝,我忽然懷念起故鄉的霾了。

故鄉邯鄲的此時,正是品霾的好季節。約三五好友於高樓平台,一壺老酒,半根驢腸,遠眺古城奇霾。放眼處莽莽蒼蒼,天地一色,偶爾露出遠處高樓塔尖,依稀海市蜃樓。撲面不濕,入鼻欲塞。大街上但聞車馬喧,不見行人面,如借時空隧道進入科幻世界。

霾,是邯鄲名片,是一道讓人刻骨銘心的風景。

北京的霾我是領略過的,架勢很大但溫溫吞吞,來勢兇猛卻回味不永。少了邯鄲老霾的迴腸盪氣和沉穩老辣。到底建都歷史太短,行家一眼就知底蘊尚薄。就像剛出徒的裘派花臉上台吼幾聲,雖底氣十足,然少了裘盛戎的厚重韻味。

上海也是有霾的,太淡,太拘謹,太細膩,正如他們的小資情調,遠不如邯鄲的霾更醇厚,更上鼻,吸一口是一口,痛快酣暢,大有慷慨悲歌的豪氣。至於石家莊就更不入流。其霾貌似濃厚,略一過鼻,掩不住的泥土氣息,且不具層次。邯鄲畢竟是鋼都,霾里都滿是金屬含量帶給人的現代感,吸著充實,踏實。更講究的是吸後悠長的回味,咀嚼不盡。

據說老吸家可以辨別出霾的出處:邯鋼來的屬於國有霾,比較醇,清一色金屬味。武安霾味較雜,屬混合型。若回味有蒜香,那絕對是永年小冶煉爐的產品。一年四季,風向不同,霾味各異,讓人鼻不暇接。外地人每每感慨古城之文脈久遠,江山有代。古時邯鄲學步,今日要邯鄲學霾了。傳言石家莊仗著省會的勢,也想以霾傳名,愈發顯得小氣。「唯其不爭,莫能與之爭。」邯鄲是深諳古訓的。

邯鄲霾還有他人不及處:四季如一,絕不因時序而懈怠。這是只有千年古都才有的定力。也從不讓慕名而來賞霾的客人失望。霾,已經成為本地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水中微生物之於魚蝦,暴風之于海燕。夏季里偶爾大雨初霽,霾氣稍減,倒讓人覺得突然。此時鄰居好不容易能清晰相見,常常拉幾句閑話:「張姐,兩年沒見,你可瘦多了。」「俺去年就這樣了呀。噢對了,去年沒怎麼下雨,你看不著。」

霾的功效絕不僅限於藝術,就是日常生活也因而變得有趣。沉沉霧霾里,對面樓房如隔重幕。這時窗帘便顯得多餘。家中無論做什麼,既開放又安全,這是無霾的城市體會不到的。這霾若是再厚重些,怕是連竊賊也不敢入室行竊了。撬門竊物,出門迷路,這足以讓賊膽怯。據民間人士雲,近兩年治安案件顯著下降,足以證明霾對和諧社會的貢獻。

海南也有迷迷茫茫的日子,那只是霧。如紗之輕,如煙之淡,像江南人的軟語,好聽但失之於膩而輕薄。尤其秋冬季節,在海南住久了便有諸多不適,總覺得自己與青山綠水的疏離。偶爾站在馬路中間汽車最密集處,深深吸幾口,心裡頓時泛起淡淡的鄉愁。

露從今夜白,霾是故鄉濃。我這就收拾行李回故鄉去,趁著這最好的季節,一解霾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慢讀時光 的精彩文章:

中國女人,大多輸給了這兩個字
為了你的人身安全,請永遠不要插手別人的婚姻!
中國版《熔爐》上映了!性侵搬上銀幕,這個時代不是嘉年華!
那些想進豪門的女子都該看看現在的甘薇,終究是黃粱一夢
年度最佳小小說:《私奔》

TAG:慢讀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