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說文解字——碗,小盂也

說文解字——碗,小盂也

清乾隆 里外繪粉彩描金花卉紋大碗兩隻 直徑 14.8cm

在中國,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時期時代,距今7000多年的河南新鄭裴李崗,河北武安磁山早期仰韶文化遺存中的紅陶碗是目前所見最早的碗。戰國以後,碗逐漸成為人們常用的生活器皿之一。

漢《淮南王傳》註:「食器杯碗之屬。「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云:「碗,小盂也,字或作。」明代羅欣《物原》中云:「軒轅作碗碟。」碗,不僅是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日用器皿,也是傳統陶瓷製品中燒造量最大的一種器物。

清乾隆 里外繪青花通景民樂圖大碗 直徑 20.5cm

清乾隆 里外繪青花加彩描金出海圖紋碗 直徑 7.7cm

作為特產外銷的中國陶瓷,具有藝術欣賞與經濟實用兩種屬性。元代大旅行家汪大淵所撰《島夷志略》一書中關於中國外銷瓷器的記錄便有四十四處之多。

而在這龐大的外銷瓷器中,瓷碗可謂佔據了相當的分量。而清代外銷瓷是17世紀中葉以來200年問世界陶瓷藝術的巔峰——它們曾經征服了世界。

清雍正 里外繪紫竹牡丹紋碗 直徑 9cm

清康熙 里外繪青花礬紅描金花籃紋大碗 直徑 15cm

清康熙 里外繪青花礬紅描金喜上枝頭紋碗 直徑 8.8cm

清雍正 青花礬紅描金花卉紋碗 直徑 11.4c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右拾遺 的精彩文章:

一枚秦權,歷經兩千餘年,從度量器到農家系犬所用,再到珍貴文物
溥雪齋——沒有了高貴的身份,還有超凡的境界
壺說——景德鎮工藝美術大師賞壺
學習篆刻——選一把合適的篆刻刀
吃素吃到極致,也同樣很牛掰

TAG:左右拾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