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坦克在街道中隱身:城市迷彩竟脫胎于海軍戰艦
喜歡坦克或裝甲車的軍迷,最初可能都會被車體上的各種軍用迷彩所吸引,這些迷彩的目的都是為了降低被敵軍發現的概率,隨著技術的發展,車輛偽裝也變得越來越複雜,本組圖將簡析坦克偽裝迷彩的演變。圖為閱兵式上的中國陸軍99主戰坦克,配有陸軍數碼迷彩。
一戰時期,在航空偵察技術尚未完全成熟時,坦克的偽裝主要針對敵方地面偵察,混淆敵偵察兵視野,避免被其發現。最早的偽裝只是在車身上加裝不規則的色塊或就地取材的樹枝 。觀測氣球和偵察機投入實戰後,坦克的平面偽裝也隨之變為立體偽裝(車身、頂部都要進行偽裝)。圖為二戰時期,使用樹枝作為偽裝的德軍坦克。
二戰期間,盟軍在細節偽裝技術上有較大進步。例如著名的「螢火蟲」坦克(換裝英制17磅反坦克炮的「謝爾曼」坦克),因其是當時唯一有可能擊穿德軍「虎」式坦克裝甲的盟軍坦克,因此被德軍列為重點打擊目標。為迷惑德軍遠距離觀測,使長身管的17磅主炮不易被發現,盟軍在炮管下半部漆上了深淺兩色的波浪色塊,或者在炮身中段再加上一段套管,進一步增強了偽裝效果。圖為在炮口前端塗有波浪花紋的「螢火蟲」坦克。
二戰結束後,各國的軍車恢復到單一的墨綠色迷彩,只有在進入戰區時,才會根據當地情況,採用簡易迷彩塗裝。以美軍為例,由於美軍通常能在戰區保持空中優勢,特別是在越戰期間,所有美軍的軍用車輛都以墨綠色為主要塗裝。圖為越戰時期的美軍M48坦克,可見標誌性的的墨綠色塗裝。
目前使用頻率較高的車輛迷彩中,除了為配合歐洲作戰環境的三色林地迷彩外,就是沙漠迷彩了。美、英軍通過觀察沙特皇家陸軍坦克的塗裝,發現在當地的沙漠環境下,單一「沙漠黃」的偽裝效果要強於原先的「三色迷彩色塊」,後來便將「沙漠黃」一直沿用至今。圖為採用沙漠迷彩的英軍「挑戰者2」坦克。
大部分坦克迷彩都是以野戰使用為主,但有一種新型迷彩是專為在城市戰環境下設計的,近年來受到各國陸軍重視。1982年,英國陸軍駐西柏林的第4/7皇家龍騎兵團軍官從一戰時海軍戰艦使用的「眩暈」偽裝迷彩中找到了靈感,可利用斑馬狀平行色塊隱藏坦克實際位置,扭曲外形輪廓,利用大小不同的方形色塊,甚至可在一定距離外,讓英軍「酋長」坦克「消失」在街道背景中。圖為20世紀80年代,使用城市迷彩的英軍「酋長」坦克。
戰艦採用「眩暈」迷彩的目的不僅能隱藏艦艇的實際位置,還能產生視覺誤導效果,利用艦身上的斑馬狀平行色塊,可以扭曲艦艇的外形輪廓。即使艦艇被敵艦觀測員發現,敵方也很難判斷艦艇的實際航向、航速甚至距離。雙方戰艦都在運動時,戰艦觀測員眼中的敵艦如果忽遠忽近,造成誤判的話,戰艦主炮是很難命中敵艦的,坦克的城市迷彩也有類似效果。圖為二戰時期,採用「眩暈」迷彩的英軍「百眼巨人」號航母。
圖為配有數碼迷彩的德國豹2PSO(「城市豹」)坦克。
使用1975年四色迷彩的M60坦克和M113裝甲車。
圖為採用北約三色迷彩的美軍M1主戰坦克和M2步兵戰車。


※坦克和裝甲車成「變色龍」 非對稱對抗只是聽著很美
※世界最小空降軍卡:「獴」全重僅5噸可運8名步兵
※42型在馬島海戰被打花 改裝後仍服役近30年
※馬島海戰42型驅逐艦被擊沉2艘 「簡化」是罪魁禍首
TAG:軍情突擊手 |
※美國海軍將隱身戰艦放到中國家門口怎麼辦?百艘隱身戰船枕戈待旦
※中國山東號航母有了隱身艦島!比美軍最新設計差在哪裡?
※中國科幻戰艦頻亮相,我海軍水面戰艦隱身化時代或開啟
※美海軍新一代「海上霸主」隱身戰艦,全世界最安靜的水面艦艇
※能打戰鬥機的坦克:俄羅斯「阿瑪塔」第四代隱身坦克
※小國的南海雄心:新加坡推出新一代隱身戰艦
※中國最後的狩獵部落,隱身於林海雪原
※中國隱身戰艦交付奈及利亞,威武霸氣
※中國首次在南海永興島部署隱身無人機
※巴鐵海軍最強大的隱身導彈艇 中國打造
※緬甸海軍首艘隱身護衛艦服役 艦載武器多為中國造
※美軍在雲南掉下一架戰機,意外給中國打開隱身之門
※中國前掠翼艦載隱身戰機曝光,綽號「凌龍」!
※軍事資訊:中國利劍隱身戰機成為美軍的「航母殺手」。
※台灣地區也要研製隱身戰鬥機?痴人說夢而已
※中國最新外貿型隱身護衛艦亮相!搶佔西方高端市場
※美軍隱身戰機世界第一?中國兩款裝備雙劍合璧,美軍繞道走
※俄羅斯又向中國出口了一型隱身殺手鐧:美海軍核航母將會被其撕碎
※為與俄軍「躲貓貓」,美軍戰車穿上了「隱身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