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光輝戰鬥機的研發都有什麼困難?專家給出明確答案
飛翔的濕婆神之夢——光輝戰鬥機再上征程 時雨
去年10-11月份,印度LCA光輝戰鬥機的艦載型三號原型機實現了在印度果阿模擬滑躍甲板基地的首飛,而此時距果阿基地完成不過兩到三年時間。
時雨指出,印度早有國產戰鬥機之夢,從當年50-60年代譚克博士設計的印度國產超音速噴氣戰鬥機風神開始,1956風扇開始設計,1961年開始首飛,相比中國仿製蘇聯的殲六和殲七並不算晚,而對比中國自行設計的殲八高空高速殲擊機更是早了近五到六年,可以說印度的起點並不低。長期以來,印度一直孜孜以求的追求著戰鬥機的自主國產化戰鬥機的道路,這一追就是近60年,儘管印度的飛機至今仍是萬國牌,但小草雖小,也有自己的理想,雖然能力有限,但印度航空工業砥礪前行的勇氣仍值得人們讚賞。
閑話少敘,回到印度國產戰鬥機話題,雖然風神研製較早的,但生產數量並不多,甚至沒有超過100架,到1986年時候只剩下18架,目前已經全部退役,而印度繼風神之後最大的超音速戰鬥機計劃就是LCA光輝戰鬥機計劃,LCA項目是1983年由印度政府最早提出的計劃,用於取代米格21和AJEET戰鬥機的計劃,提到AJEET無敵戰鬥機,其實不是正宗的印度國產貨,他來自英國弗蘭德公司蚊蚋F.1戰鬥機的印度版,1971年開始研製,可以稱為噴氣戰鬥機航炮時代的袖珍戰列艦。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而之於戰鬥機,則是飛機未動,動力先行,印度同樣也不能例外,卡佛理髮動機計劃就是為LCA準備的標準心臟,而卡佛理髮動機的全稱代號則是GTX-35VS,該發動機是印度燃氣渦輪研究所為本國輕型戰鬥機LCA研製的GTX發動機系列的最新型號,該研究所在1977年就開始研製GTX-37-14U加力式渦噴發動機,有三級低壓壓氣機和七級高壓壓氣機,分別由高低壓各一級渦輪驅動,有坊間傳言,GTX-37-14U發動機其實來自通用電氣的GE15&YJ101&F404發動機,而F404發動機正是如今LCA的動力,也是FA18艦載戰鬥機的動力,更是梟龍原本的發動機設計藍本,也是瑞典鷹獅戰鬥機的發動機。
印度風神戰鬥機
回到正題,GTX-37-14U的不加力推力和加力推力分別為4.5噸和6.5噸,這相比F404的原型機YJ101驗證渦噴發動機的五噸加力水平並不算低,印度對其也相當自信,收穫滿滿,同樣也在其核心機基礎上研製了GTX-37-14UB加力式渦扇發動機,涵道比為0.215,加力為8.9噸,但由於迎風面積大,未被LCA選中。
話行至此,筆者不由得想到了我們的超七項目,當初和美國人搞殲七升級版的時候同樣也考慮過類似的母型發動機F404,同樣由於迎風面積較大的原因沒有入選,這直接導致了殲七升級版的大改進,由機頭激波錐進氣道改為兩側可調斜板進氣道,進而發展到了梟龍戰鬥機的大邊條乃至於DSI進氣道的首次,甚至於DSI進氣道是中國四代戰鬥機設計的標準配置,同樣的米格21/殲七戰鬥機的改型,中國收穫了自信滿滿,而印度三十四年的研製只收穫了面子工程,而里子被打得滿地找牙,不能不說這是極大的鮮明對比,應該說現代化和工業化不光是機器化程度的改變,更是社會深層次的變革和民族氣質的改變,應該說,從這點上看,新中國變革的更加徹底,而且基於民族單一性來看,中國也更有利於適應這一改變,而作為號稱阿三國的印度,其社會深層次的矛盾並沒有根本性的解決,封建和奴隸性上的種姓制度也沒有改變,該國的土地改革也沒有得以徹底進行,大量底層百姓猶如當年魯迅筆中描繪的關在黑屋子裡沉沉死去的人們一般,所以這一點上來說,工業化的基礎來自於社會政治和經濟的徹底變革,不破不立,只有打碎舊世界的勇氣,才能有建設一個新世界的決心,就現在來說,印度的工業化只是其十億人口中的一億上層婆羅門高種姓人的事,和其餘九億人根本無關,這和中國的13億人口的徹底覺醒和改革開放的徹底釋放潛能無疑成為鮮明的對比。
言歸正傳,就梟龍的發動機來說,最終用上了新一代渦扇13E泰山B發動機,推力也有了極大的提高,飛機正常推比也超過了1.0,回過頭來看當年的F404發動機的梗,只是個笑話而已,飛機小,重新設計便是,機頭進氣改兩側即可,這是對飛機設計和製造的自信,這也是一個民族工業的最強音,而相比印度的LCA,其設計最終採用了達索參與設計的方案,期間,印度又提出了許多稀奇古怪的要求,讓人搞不清印度究竟是在搞新一代戰機還是在原地踏步搞一種另類的米格21戰鬥機。
這是受制於人的無奈,也是思想保守的結果,回到LCA的發動機,最終印度政府也沒有選擇GTX-37-14UB,而是選擇了其更小流量的改型GTX-35,該發動機原型機是一種先進的渦噴發動機,有5級高壓壓氣機、環形燃燒室和更高的渦前溫度,但因耗油率太高,初選並未選中,經過多次方案改型,其改進版GTX-35-VS渦扇發動機入選,於1989年3月開始研製,又稱Kaveri(卡佛理)發動機,其核心機則被稱為卡本尼,1991年核心機卡本尼開始試車,而中國的中推核心機則在1992年點火試車,可以說印度的中推研製並不晚,相比中國甚至還早點,可如今中國已經完成了三代中推渦扇13泰山的研製和改進,已經開始研製四代中推渦扇19峨眉發動機,而至今,卡佛理也沒有完全完成,有法國賽峰集團和俄羅斯相關專家共同指出,卡佛理的問題是從核心機階段就沒解決,所以該發動機目前由法國斯奈克瑪集團和俄羅斯中央燃氣渦輪院CIAM分頭改進核心機中,目前LCA陸基型均採用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F404發動機,其推力達到8噸,是F404的最大推力版本,印度還有採用F404三代半改型F414的後續計劃,目前正在籌備中,而至於卡佛理顯然遙遙無期了。
有專業人士表示,中國在研製渦扇13泰山發動機之前,歷經60年,先後引進了多型俄制發動機,也將之國產化了,並且自行研製了渦噴13和渦噴14崑崙中等推力發動機,完成了二代發動機的最後一棒,也開啟了三代發動機的大門,引進了俄羅斯四代戰鬥機發動機AL-31F和117S及克里莫夫的三代中推RD93,完成了渦扇13泰山發動機和大推力三代加力渦扇發動機渦扇10系列太行的研製和量產,並基本完成了四代大推力加力渦扇發動機WS-15黃山發動機的研製,已經開始轉入小批量生產,其配裝的殲20威龍戰鬥機作為世界四代戰鬥機的典型代表已經開始小批量生產,轉入部隊服役期,而中型戰鬥機殲31鶻鷹的2.0版(即正式型號版)已經首飛,渦扇19峨眉發動機有望於2019年前後裝配鶻鷹2.0實現發動機首飛。
相形之下的印度,這是工業化程度的因素,也是社會政治狀態的因素,更是高素質人才的因素,戰爭之偉力在於人民 這句名言在此又活生生的成為了事實,得到了充分驗證。
但雅利安人的驕傲是不可忽視的,婆羅門貴族的自尊心又是敏感的,雖然陸基型的LCA成為了半吊子工程,卡佛理也成為了明日黃花,但印度的先進戰鬥機計劃仍在推進中,繼LCA後,印度戰鬥機又再上征程,光輝戰鬥機又有了後來者,印度防務部門又提出了中型戰鬥機MCA的想法,其將採用兩台中等推力發動機,發動機毫無疑問又落在美歐發動機的名下,而在這之前MCA中型戰鬥機的落實先由法國的三代半戰鬥機陣風來承擔,印度也剛簽了沒多久陣風的單子,這也是法國陣風戰鬥機的首張海外訂單,也是印度繼採購法國幻影2000戰鬥機後,又一次選擇了法國飛機。
回到開頭的LCA艦載機三號原型機首飛,雖然艦載機原型機的數目已經達到三架,滑躍模擬甲板也已經落實了,但作為一款輕型艦載戰鬥機,光輝的艦載機之路,前途仍然迷茫,艦載戰鬥機只有擁有更大的重量才能保存更遠的打擊能力和更強的留空時間,這直接關係到航程和載彈量,也與戰鬥機的載油量和載彈量息息相關,更與艦載機的著艦復飛次數和生存力,儘管LCA艦載型有不錯的低油耗渦扇發動機,而且該發動機也在大黃蜂艦載戰鬥機上得到了在艦起降驗證,但限制於LCA的載荷,這遠遠是不夠的。
印度教是個多神信仰的宗教,而濕婆神作為其中的大神,無疑在印度人心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但沒有社會徹底的變革,偉大的濕婆神在上,也實現不了印度人的國產戰鬥機之夢,這是一條無比艱難的道路,但慣常用精神勝利法的印度人又再次上路!
光輝戰鬥機!正在路上!唉!!!(利刃時雨)


※中國造第一款全尺寸模型艦艇,美方竟稱中國「腹黑」
※中國轟20與美國比相差多大?有一項不在B2轟炸機之下
※一段故事曝光「獵鷹」可怕之處 它的誕生竟這樣曲折
※解放軍少將親口承認擁有量子雷達 F22將無所遁形
※台灣打造戰場信息系統,數據鏈終端深入各個武器平台
TAG:利刃軍事 |
※印度光輝戰鬥機的研發都有什麼困難?專家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俄防空導彈已經很強,為何還研發更先進的?專家終於透露答案!
※眼花繚亂的印度戰機研發計劃 專家直言看不懂
※印度捲土重來:還要與俄研發五代機!這回能拿到核心技術嗎
※伊朗已經研發出隱身戰鬥機?小編認為夢想總是要有的
※我國為什麼要研發如此遠射程的艦炮?美專家說出了實話
※中國已經開始研發第六代戰機了嗎?這就是答案
※印度三哥也想研發隱形戰鬥機?中美俄一齊圍觀:你行嗎?
※印度在軍事研發方面究竟都有哪些糗事,結果卻讓人當作了笑話
※研發出一款性能先進的戰機,為何不裝備到空軍,令軍迷困惑不已
※印度自主研發第五代隱形戰機能成功嗎?
※戰機研發:確實有與俄合作歷史,但六代戰機中國自己就能搞定
※不想淪為組裝廠!印度就五代戰機研發向俄施壓
※俄印兩國將共同研發五代機?苦逼印度這回能掌握核心技術嗎
※雖然被人「明宰」的滋味不好受,印度還是要與俄聯合研發五代戰機
※中國絕密戰機研發計劃遭遇曝光,俄專家一句話讓美日著急上火!
※蘇軍付出慘重代價想把 自己研發的坦克炸毀:這到底要做什麼
※這種高端石墨烯材料中國都研發出來了,還有什麼不可能?不服來戰
※隱形戰機剋星,中國研發的新式裝備可瞬間發現敵機,做出快速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