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方药基本知识一览表,难得的好文!

方药基本知识一览表,难得的好文!


小编导读


想要成为一名好中医,对中药知识的了解,肯定是必不可少的,而对于方剂的记忆与运用,也是令很多人感觉头疼的事情,所为何?方剂众多,记不住呀!其实,要想临证用药轻松自如,掌握方药的基本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小编今天就分享一篇方药基本知识,好好看哟

~



?


一、君臣佐使

多种药物配成的处方,称做方剂。方剂的组成有一定的法度,称做方制。所以,方剂是用单味药物治疗的进一步发展。它的特点是:具有综合作用,治疗范围较广,并能调和药物的毒性,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



方剂的组成,分君、臣、佐、使四项。一般处方用药多在四种以上,均按这四项配伍,即使少于四种药或多至几十种,也不能离此法则。否别漫无纪律,方向不明,前人所用有药无方。


1.

君:

君是一方的主药,针对一病的主因、主症能起主要作用的药物,即《内经》所说:主病之谓君。君药不一定一方只有一个,也不一定猛烈的药才能当君药,主要是看具体情况和需要来决定的。


李东垣曾说:假如治风,则用防风为君;治寒,则用附子为君;治湿,则用防己为君;清上焦,则用黄连为君;清中焦,则用黄芩为君。依此类推,即使是比较性味薄弱的药物,如桑叶、菊花、陈皮、竹茹等,都有作为君药的资格。


2.

臣:

《内经》上说:佐君之谓臣。臣是指协助和加强君药效能的药物,如麻黄汤中的桂枝就是帮助麻黄发汗解表的,所以它在麻黄汤中是臣药。臣药在一个方剂内,不限定只有一味,一种君药可以有几种臣药;如果一方中有两个君药,还能用较多的臣药来配伍。


3.

佐:

臣之下称做佐,佐药就是接近于臣药的一种配伍药。除了与臣药一样协助君药的作用,还能协助君药解除某些次要症状。


例如,麻黄汤用杏仁为佐,其作用就是宣肺、平咳,帮助君药解除麻黄汤证的次要症状。另一方面,假使君药有毒性或者药性太偏,也可利用佐药来调和。


4.

使:

使

字的意义来看,使药是一方内比较最次要的药物。《内经》说:应臣之为使。可知使药是臣药的一种辅助药。在临证上一般把使药理解为引经药,引经药的意思是将药力引到发病场所,所以也叫引药,俗称药引子。


君、臣、佐、使等字面虽含有封建意味,但实质上是用来代表主要药和协助药,以说明方剂的组织形式。几千年来,中医在方剂的配合方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无论经方和时方都是遵守这个原则制定的。


在这里顺便谈一谈

经方

时方

的问题。中医从单味药的使用发展到方剂,这是很早以前的事。《内经》里就有乌贼骨、茹藘和雀卵组成的血枯方,制半夏和秫米组成的失眠方,泽泻、白术和麋衔组成的酒风方等。到张仲景博采众方撰述《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剂更为完备。后人重视其著作尊为经典,并称其方为经方,把后来方剂叫做时方。我们认为经方的疗效是肯定了的,但时方的价值也是不可否认的。时方的形成,也是中医学术不断发展的例证之一。同样的理由,上面说过的六经辨证法是以《伤寒论》为主,三焦辨证法是以《温病条辨》为主,一在汉朝,一在清代,不仅没有抵触,而且相得益彰。《温病条辨》的方剂在《伤寒论》的基础上还有不少的发挥和补充。所以,在古为今用的目标下,我们应重视经方,也应重视时方,还要重视现代的有效方剂。



?


二、七方




方剂在应用上,出于所用药物的种类多少和产生疗效的快慢不同,又分为七类,简称七方,即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和复方。



1.

大方:

病邪强盛,非大力不能克制,须用大方,如下法中的大承气汤便是。用大方的时候,应先考虑正气能否胜任,因为大下可以伤阴,大汗可使亡阳,邪虽去而正气随伤,这就失却用大方的意义了。


2.

小方:

小方和大方是相对的。邪气轻浅的,只要用较轻的方剂,或者根据大方减小其制,这就叫做小方,如下法中的小承气汤便是。


3.

缓方:

一般慢性、虚弱性病症,不能急切求效,宜用药力缓和的方剂来长期调养,如补法中的四君子汤,即是缓方一类。


4.

急方:

急方和缓方是相对的。是在病势危急时用来急救的,例如腹泻不止,手足逆冷,脉微欲绝,用四逆汤回阳。急症用急方,不仅药力要专,药量也宜重,故常与大方结合应用。


5.

奇方:

奇是单数,奇方即专一的意思。如病因只有一个,就用一种君药来治疗主症,以求其药力专一,故叫奇方。但奇方并不等于单味药,亦有臣药、佐药等配合。


6.

偶方:

偶是双数,含有双方兼顾的意思。如同时有两个病因,需要用两种君药来治疗的,就叫偶方。临证上所说的汗下兼施,或攻补并用,都属偶方一类。


7.

复方:

复是复杂、重复的意思。凡是病因较多或病情较复杂的就需用复方治疗。如五积散是由麻黄汤、桂枝汤、平胃散和二陈汤等方剂组成,用一方来祛除风、寒、痰、湿以及消痞去积。


另一种是指用此法不效,冉用它法,它法不效,更用另一方法,如《内经》所说:奇之不去则偶之,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去之。所以,在某些情况下,复方也叫重方,不同于一般与单味药相对而言的复方。


七方是方剂组成的法则之一。除此以外,还有从治疗作用来分的。如张景岳曾把方剂分为

八阵

,即补阵、和阵、攻阵、散阵、寒阵、热阵、固阵、因阵。补阵的方剂是用于元气亏损,体质虚弱的病症;和阵的方剂是用来调和病邪的偏胜;攻阵的方剂是用于内实证的;散阵的方剂是用于外感证的;寒阵的方剂是用于热证的;热阵的方剂是用于寒证的;固阵的方剂是用于滑泄不禁症的;因阵的方剂都是因症立方的。目前,一般方剂的分类多照汪昂《医方集

解》所分,计分二十二类:


1.

补养剂:

滋补人体阴阳气血不足,消除一切衰弱病症,如六味地黄丸、四君子汤等。


2.

发表剂:

疏散外邪,解除表证,如麻黄汤、桂枝汤等。


3.

涌吐剂:

引邪上越,使其呕吐,如瓜蒂散、参芦散等。


4.

攻里剂:

以通便导滞,清除肠胃实邪为主,如大承气汤、大陷胸汤等。


5.

表里剂:

既疏表邪,又除里邪,表里双解法,如大柴胡汤、桂枝加大黄汤等。


6.

和解剂:

用和解方法来达到祛除病邪为目的,如小柴胡汤、逍遥散等。


7.

理气剂:

疏理气机,解郁降逆,如四七汤、旋覆代赭汤等。


8.

理血剂:

和血祛瘀,养营止血,如四物汤、胶艾汤等。


9.

祛风剂:

通阳散风,滋阴息风,如小续命汤、地黄饮子等。


10.

祛寒剂:

扶阳温中,祛逐内寒,如真武汤、四逆汤等。


11.

清暑剂:

清解暑邪,如香薷饮、六一散等。


12.

利湿剂:

排泄水湿,如五苓散、五皮饮等。


13.

润燥剂:

滋润津血枯燥,如琼玉膏、消渴方等。


14.

泻火剂:

清热解毒,如白虎汤、黄连解毒汤等。


15.

除痰剂:

化痰涤痰,如二陈汤、礞石滚痰丸等。


16.

消导剂:

消积行气,健运脾胃,如枳术丸、保和丸等。


17.

收涩剂:

收敛精气,固涩滑脱,如真人养脏汤、金锁固精丸等。


18.

杀虫剂:

驱除肠寄生虫,如集效丸、化虫丸等。


19.

明目剂:

专治目疾,如羊肝丸、拨云退翳丸等。


20.

痈疡剂:

专治外科肿疡、溃疡,如真人活命饮、散肿溃坚汤等。


21.

经产剂:

专治妇科月经及胎前、产后疾病,如六合汤、达生饮等。


22.

救急方:

包括急救冻死、溺死及毒虫咬伤等方。


中医的方剂,一般很难分类,原因是一个方剂往往包含多种效能,因而不能把它固定在一个门类内,即使几个方剂的治疗目的一致,但使用上又有很大出入。例如补养剂,不仅用于虚弱证,也能用于其他证候;而且补养一类的方剂也不是任何虚弱证都能适应的。此外,方剂中药物的加减、用量的多少,都能使其性质和作用改变。例如,麻黄汤用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组成,为发汗解表剂;倘把桂枝改为石膏,便为麻杏石甘汤,治肺热气喘;或把桂枝除去不用,便为三拗汤,治伤风感冒、鼻塞咳嗽等症。又如,小承气汤和厚朴三物汤,同样用大黄、枳实、厚朴组成,但小承气汤以大黄为君,厚朴为佐,厚朴的用量比大黄减半;厚朴三物汤以厚朴为君,大黄为佐,厚朴的用量就比大黄加一倍。这样,小承气汤适用于泻热通大便,而厚朴三物汤则是行气除满的方剂了。这说明根据治疗作用的分类,是指其主要作用而言,运用时必须考虑。



?


三、剂型




方剂有多种剂型,各具不同的性质和不同的效用,常用的有丸、散、膏、丹、酒、汤等几类。



1.

丸剂:

丸剂俗称丸药,或药丸。将药物研成细粉后,加冷开水或蜜,或米糊、面糊等黏合物做成的圆形体。根据治疗上的要求,丸剂的大小和重量是不一致的,有小如芥子的,有大如弹丸的,也有如绿豆或梧桐子大的。大约大丸每粒重一钱、二钱或三钱,小丸每两二百至四百粒,细小丸每两六百至一千五百粒,极小丸每两五千至一万粒。


丸药入胃,吸收较慢,多用于慢性疾病之须长期服食者,故前人所说

丸者,缓也

,就是这个意思。又,病在下焦亦多用丸,取其吸收慢,到达肠内才发生作用;也有急症、重症采用丸剂的,因可先期制成,取其便捷。


2.

散剂:

即粉剂,将药物研成细粉。有分研、合研、陆续配研等手续。一般多用合研,但带黏性的药物如乳香、没药、血竭、孩儿茶等,或挥发性强烈的药物如麝香、冰片、樟脑等,或较贵重的药物如犀角、羚羊角、珍珠、熊胆、蟾酥等,均用分研。陆续配研是因处方中含有少量贵重药,或有其他必须分研的药物时用之,法将需要配研的药物分研后,置一种于乳钵内,然后加入等量的其他药粉,研匀以后,再加等量的其他药粉同研,陆续倍量,增加至全部混合均匀为止。


散剂用于内服,药力较丸剂为速;亦用于鼻,或作外敷用。


3.

膏剂:

将药物用水煎汁,浓缩成稠厚半固体状,挑取适量,用开水冲服。一般制法:药物水浸一夜,煎两次至四次,取汁分次过滤,合并再熬,至不渗纸为度。另外,有用植物油熬炼的,则为外贴用膏药。


膏剂多为滋补类,用于慢性虚弱证,冬季服用的膏滋药亦属这一类。


4.

丹剂:

丹是用升华或熔合等方法制成的,主要为矿物类药物。也有用一般药物混合制成的,则取

赤心无伪曰丹

的意思。丹的剂型不一,有丸、有散和锭剂等。


用法与丸、散剂相同。


5.

酒剂:

为药物用白酒作溶剂浸取所得的浸出液,故俗呼药酒。制法分冷浸和热浸两种。冷浸将药物泡在酒内,过一个时期即可服用;热浸是药物和酒密封坛内,隔水用文火缓缓加热,保持低温,经过三至七天,去火放冷。


药酒多用于风湿痹痛,借酒的力量来帮助流通气血,加强舒筋活络的效能。


6.

汤剂:

即水煎剂,用适当的水煎取药汁,倾出后加水再煎,第一次为头煎,第二次为二煎。一般每剂均煎两次,服法有头、二煎分开服的,也有将头、二煎药汁合并后,再分两次服的。临证上,汤剂应用最广,不仅吸取快、作用强,而且便于随症加减。


丸、散、膏、丹和酒剂,多数属于成药,亦可视病症需要,处方配合。一部分丸、散、膏、丹除单独使用外,也能放在汤剂内包煎,或用药汁冲服。




新媒体编辑:王丹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

医学大家秦伯未方药论著选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秦伯未编著;纪征瀚整理),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

悦读中医

(微信号ydzhongyi)推荐发表,封面图片源于网络。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点「

阅读原文

」,一键购本文图书!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悦读中医 的精彩文章:

治疗泌尿系结石,国医大师朱良春治有良方!
补养气血:当归生姜羊肉汤,怎能忘?
一文读懂:六经辨证治肿瘤的精髓!
子宫内膜癌纠缠不清,中医调治有秘招!
安神有它,不惧失眠来找茬!

TAG:悦读中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