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鮮吃遍天?繼業者戰爭中的馬其頓夥伴騎兵側擊戰術
在亞歷山大大帝死後的繼業者戰爭中,以優勢翼部署在敵軍的主攻方向,輔以預備隊的巧妙運用,摧毀敵軍攻勢的作戰方式,逐漸流行起來。安提柯父子極為擅長亞歷山大式的騎兵側擊,並以此贏得了伽比埃奈等一系列會戰的勝利,但這種「一招鮮」的成功從BC312年的加沙會戰(Battle of Gaza)開始戛然而止。
獨眼龍安提柯之子德米特里烏斯(Demetrius)在加沙會戰中,以戰象為先導,親自發動了左翼的重騎兵衝鋒。這次由1300人夥伴騎兵,1600人其它騎兵部隊和43頭戰象所發動的魯莽攻勢起初成功逐退了當面的騎兵。但與之交戰的托勒密卻憑藉在戰線上布置的障礙阻止了戰象的進一步前進。很快,大部分安提柯的戰象被托勒密的輕步兵俘虜或殺死。而此前德米特里烏斯毫不掩飾主攻方向的做法,使得托勒密能夠將他4000騎兵中較優秀的3000人部署到這一翼,並以其中一部分埋伏到了側翼。結果德米特里烏斯繼續前進的騎兵,遭到了托勒密騎兵從側面發動的突襲,並且被擊潰。在左翼戰敗的德米特里烏斯,很快全線崩潰,並且輸掉了會戰。
而更著名的例子,是繼業者戰爭中規模最大、意義最深遠的伊普蘇斯會戰(Battle of Ipsus BC301)。這場「五王」會戰中,安提柯父子再度決定以決定性的重騎兵衝鋒在一翼打垮對手,繼而贏下整場戰役。指揮右翼攻勢的仍是德米特里烏斯,他的攻勢又一次成功地擊潰了敵軍的左翼騎兵,但當他投入追擊時,對方的指揮官塞琉古一世(Selecus I)手中仍有一支規模巨大的預備隊,多達300頭印度象成功切斷了德米特里烏斯返回戰場的路線。在德米特里烏斯最終打開通路之前,安提柯的主力遭到了孤立和摧毀。
可以說,德米特里烏斯在此戰犯下了經典的錯誤:夥伴騎兵擊敗敵軍騎兵的真正目的,在於迴轉並攻擊敵軍步兵側後,而沉迷於追擊敵軍側翼潰兵的指揮官,往往會忘記行動本身的目的所在,從而輸掉整場會戰。繼業者時期的指揮官們,並不缺乏掌握騎兵部隊的高超手腕,但相比亞歷山大大帝,他們的全局觀念卻略遜一籌。在伊蘇斯和高加米拉會戰中,亞歷山大總是能夠及時地洞悉戰場上的變化,即使遠離自己所處的右翼,他也能夠迅速調派部隊應對可能的威脅。而對繼業者們而言,安提柯、攸美尼斯等軍事能力上的佼佼者尚能依效仿一下,德米特里烏斯等後輩就顯得戰場視野狹隘了太多。
隨著馬其頓軍隊的戰術逐漸為人所了解,利用各種手段克制側翼進攻,越來越多地見諸於戰場上。此後的馬其頓式軍隊,越來越多地受困於側翼進攻難以打開局面的境地。這也對指揮官的指揮技巧和部隊的戰鬥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但遺憾的是,由於夥伴騎兵的後繼者普遍出現的退步(更多體現在數量而非質量上),馬其頓體系中騎兵的地位逐漸下滑。
本文經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權發布,作者原廓。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拿把弓箭就敢挑戰獅子、野外生存最強民族:布須曼人
※原來古希臘人打仗也玩「影舞者」:皮洛士大王的赫拉克利亞會戰
※古羅馬帝國的「恐怖時代」,為何獨裁者屋大維從未稱帝?
※一斧頭能剁掉人頭!原來中國古代的石斧這麼狠!
TAG:冷兵器研究所 |
※紅軍戰前關於戰略騎兵的爭論
※二戰中日本騎兵標配的一款步槍:還曾用於朝鮮戰爭!
※岳烈巧計奪戰馬 建起一個騎兵連
※一個戰爭瘋子的瘋狂戰術實驗:竟用五千強弩步兵擊敗了三萬騎兵
※騎兵衰落史:二戰蘇聯騎兵抗命騎馬衝鋒遭德軍團滅
※世界最早的預備隊戰術執行者:馬其頓夥伴騎兵
※二戰美軍最強兵種遊騎兵,《拯救大兵瑞恩》就是派其一個支隊
※遊騎兵,做先鋒!二戰中拯救大兵瑞恩的遊騎兵到底有多強?
※繼業者戰爭催生的世界最早超重裝騎兵:塞琉古阿格瑪具裝騎兵
※飛機、坦克進陸軍,一戰使陸軍騎兵變裝甲騎兵「空中騎兵」
※誰才是騎兵之王?馬其頓夥伴騎兵與斯基泰重騎兵的巔峰對決
※騎兵在戰爭為什麼有很重要的地位 蒙古騎兵當真天下無敵
※好戰民族的野蠻兵器:能擊碎盾牌,還能一下將重騎兵人馬劈為兩半
※從戰車到騎兵,中國歷史上第一支騎兵部隊
※遊騎兵,做先鋒!二戰中他們是第一支衝上諾曼底灘頭的美軍
※人類歷史上最後一位騎兵戰神,結果遭遇了敵軍坦克
※重鎚與暗箭:騎兵的兩大戰術
※中國古代機動部隊,騎兵和戰車兵哪家強?
※二戰不要命的瘋狂行為,一群騎兵竟對德國坦克發起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