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油詩趣話:蘇軾是箇中高手,民間也有奇女子
打油詩是舊體詩的一種,相比那些講究章法、意境的詩詞,打油詩一般都通俗易懂,詼諧幽默,有時暗含譏諷,風趣逗人。
打油詩最早起源於唐代民間,這裡有個典故。唐朝有個人叫張打油,寫了一首詠雪的詩:
江山一籠統,井上黑窟窿。
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除了民間創作,歷史上也有不少名人都是善作「打油詩」的高手,從中可以看出他們機智和風趣的一面。比如歐陽修的這首《猜謎》:
大雨嘩嘩飄濕牆,諸葛無計找張良。
關公跑了赤兔馬,劉備掄刀上戰場。
據說這首打油詩寫於一次飯後,歐陽修到一家新開張的酒家飯,吃完後,店主詢問菜的味道如何。
歐陽修於是用猜謎和諧音的手法寫了這首打油詩,巧妙地道出了「缺滋少味」:第一句謎底為「無檐」,即無鹽;第二句「無算」即無蒜;第三句「無韁」即無姜;第四句「無將」即無醬。
如果說歐陽修的打油詩一時半會兒還很難看懂,那麼蘇軾的打油詩就要通俗許多,比如這首《洗兒詩》: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這首詩表面上是為孩兒而寫,而且其期待明顯地有悖於常情,卻抒發滿腔激憤,諷刺了當時「愚且魯」的公卿,鞭撻了不公正的社會現實。還有一首《竹筍燜肉》也很通俗:
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
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
不過,善作打油詩的蘇東坡,也曾被人戲弄過。貶到惠州時,當地有一位為夫送飯的老婦,是個地道的鄉巴佬,一次被蘇東坡調侃,她反唇相譏,出口成詩。詩云:
蓬髮星星兩乳烏,朝朝送飯去尋夫。
是非只為多開口,記否朝廷貶汝無?
這首打油詩前兩句出自蘇東坡之口,後兩句為老婦人所言。顯然,老婦人這兩句打油詩是針對蘇東坡的人生坎坷的,它揭了蘇東坡的老底、瘡疤,戳到了他的痛處。
明代大才子唐伯虎曾一度因生活困頓不堪,到了除夕年貨還沒置辦齊全,一首打油詩生動地吟出一種別樣的「除夕」味道:
柴米油鹽醬醋茶,般般都在別人家。
歲暮清閑無一事,竹量寺里看梅花。
胡適愛作打油詩是出了名的,朋友們戲稱他是「榨(油)機」。某天,胡適造訪楊杏佛,不巧他沒在家,幽默詼諧的胡適獨坐無聊,忽發詩興,留下了一首打油詩《致楊大鼻子》:
鼻子人人有,唯君大得凶。
直懸一寶塔,倒掛兩煙筒。
親嘴全無份,聞香大有功。
江南一噴嚏,江北雨蒙蒙。
楊杏佛回來後見此哭笑不得,只好連呼:「好詩!好詩!」
說完這些名人,最後送上一首來自民間的真正的打油詩。清代有個新嫁娘,眾賓客酒足飯飽之後,大鬧新房直至深夜,還逼新娘吟詩,表達新婚之夜的感受。新娘無奈,終於口佔一首:
謝天謝地謝諸君,我本無才哪會吟?
曾記唐人詩一句,春宵一刻值千金。
可是這一吟,非同小可,立刻產生轟動效應。眾賓客嘩然大笑,樂不可支,都說「好,好!」有的說:「新娘急了,時間寶貴!」說著乘歡而散。
此詩妙在末句,雖為引語,但此時此地,別有新意,箇中奧妙,當可意會而不可言傳。其實,「春宵一刻值千金」不是唐詩,作者是蘇軾,新娘子情急之下作者都記混了。


※百首長詩之《長恨歌》:唐詩中最浪漫的愛情長篇
※看完王國維的這十首詞,我決定叫他小李煜
TAG:沉香藝文志 |
※國外男子弄斷木材,第二天卻比鑽石還要美麗,高手在民間!
※高手在民間,想起《神鵰俠侶》里的小龍女
※民間撿漏高手還是有的!
※奇葩天天有 高手在民間!男子絕技用舌頭作畫!
※高手在民間,我的傳奇經歷!
※高手在民間,姑娘太會玩!
※高手在民間,西瓜架子鼓,設計者太有才了
※高手在民間:嗩吶咔碗吹奏《流浪》,惟妙惟肖
※高手在民間,傳說中的龜仙人
※真是高手在民間,街斗中的那些「一擊必殺」!
※高手在民間,這些話一點都不假,民間高手教你製作槍械!
※網紅男直播地上煎雞蛋,是風口還是炒作?網友:高手在民間
※民間傳統小吃高手,有人在找你!
※廁紙美女,易拉罐火車,香蕉老人,看來高手真的在民間!
※奇異8:高手在民間!男子頭頂煤氣罐騎車
※真是高手在民間,國外一男子用頭釘釘子,練成傳說中的鐵頭功
※你家孩子的小名是怎麼起的?高手在民間,快來圍觀,我反正是笑了
※民間出高手,高手在民間,製造出來的軍備個個都稱得上是奇葩
※這才是真正的殺豬高手,高手在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