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雖敗猶榮:第十軍血戰衡陽四十餘天,使日軍付出慘重代價

雖敗猶榮:第十軍血戰衡陽四十餘天,使日軍付出慘重代價

雖敗猶榮:第十軍血戰衡陽四十餘天,使日軍付出慘重代價

衡陽保衛戰,方先覺率領第十軍血戰47天,戰死4000餘人。日軍在衡陽城的進攻作戰也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死傷共12186人。圖為日軍的進攻爆破作戰。

雖敗猶榮:第十軍血戰衡陽四十餘天,使日軍付出慘重代價

行軍增援的日軍。

雖敗猶榮:第十軍血戰衡陽四十餘天,使日軍付出慘重代價

日軍攻入衡陽城區。

雖敗猶榮:第十軍血戰衡陽四十餘天,使日軍付出慘重代價

日軍用中國士兵軍服做人型靶。

雖敗猶榮:第十軍血戰衡陽四十餘天,使日軍付出慘重代價

自日軍發動「一號作戰」以來,中方守軍潰不成軍,短短數月,喪師失地,河南大部、長沙、衡陽相繼淪陷。蔣介石慨嘆「1944年對中國來說是在長期戰爭中最壞的一年」,自稱「從事革命以來,從來沒有受過現在這樣的恥辱」。圖為日軍攻入衡陽城。

雖敗猶榮:第十軍血戰衡陽四十餘天,使日軍付出慘重代價

日軍運輸機空投補給。

雖敗猶榮:第十軍血戰衡陽四十餘天,使日軍付出慘重代價

衡陽保衛戰雖然城破人降,但守軍第十軍將士孤軍血戰47天,付出了巨大犧牲,遲滯了日軍南下進攻的步伐,打擊了日軍不可一世的囂張氣焰。在抗戰最困難的時候,「給了國人以信心和希望,給了友邦不能以輕慢之心待我之理由」。圖為日軍佔領後的衡陽城已是滿目瘡痍。

雖敗猶榮:第十軍血戰衡陽四十餘天,使日軍付出慘重代價

以上圖文選自《日本侵華圖志》第十卷《侵佔華中地區(1938-1945)》, 馬振犢、陸軍、潘濤等編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本頭條號目的在於用老照片佐證歷史事實,並祈願中日永遠友好,再無戰爭之殘酷。歷史真相的複雜性不是用數字或照片能夠全部揭示的,期望讀者能夠獨立思考,理性看待歷史與現在。

雖敗猶榮:第十軍血戰衡陽四十餘天,使日軍付出慘重代價

《日本侵華圖志》共二十五卷,南京大學資深榮譽教授張憲文主編。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山東畫報出版社有限公司合作項目,併入選「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國家新聞出版改革發展項目庫 2014 年度入庫項目。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本侵華圖志 的精彩文章:

大戰一觸即發:日軍緊張籌劃「一號作戰」
飛機、火炮、坦克傾巢出動:日軍沿平漢線進軍,河南大半淪陷
正是他們在衡陽激戰:中日雙方在衡陽拉鋸相持
「鬼子進村」:一組隨棗戰役中日軍的戰地照片

TAG:日本侵華圖志 |

您可能感興趣

十萬川軍血戰抗日第一線,在此城頑強阻擊,粉碎其速勝妄想!
二戰日軍最悲慘一戰,2萬守軍血戰37天,靠吃蛆蟲苟延殘喘!
中國最硬氣的縣城:與清軍血戰八十一天,男女全戰死,無一人投降
清軍猛將左寶貴:與日軍血戰平壤,屍體被轟碎,只剩下血衣和朝靴
中國最硬氣的縣城:與清軍血戰八十一天,無一人投降
為守此城,他率三千人與萬餘日軍血戰兩晝夜,壯烈犧牲後,李宗仁這樣評價
大清猛將左朝貴:與日軍血戰平壤,屍體被轟碎,只剩下血衣和朝靴
日軍認為「最慘烈的戰役」國軍血戰無一人投降!
岳飛死後,那幾十萬岳家軍原來去了那裡,在那與蒙古軍血戰十餘年
他靠撿的槍和美軍血戰兩天三夜 彭總說:真英雄啊,提拔三級任用
這個人與八國聯軍血戰到底,為何死後還遭到朝廷非議
渾河之戰——戚家軍的最後絕唱,全軍血戰後金殉國而亡
抗日名將闞維雍寧死不投降,部下數萬壯士同日軍血戰到底
挽救美軍顏面的戰役——志願軍血戰砥平里
清初最硬氣縣城 抵抗剃髮令與清軍血戰81天 20萬軍民全戰死
解放軍血戰金門島:這場最大的敗仗,軍史如何評價?
川軍血戰日軍精銳,師長殉國,全軍無一人投降
遠征軍血戰松山:兩千戰士的生命也只能換來前進一千米
遠征軍血戰松山:兩千戰士生命也只能換來前進一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