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為何去醫院必測血壓?有什麼用?診室血壓和自測血壓有什麼區別?

為何去醫院必測血壓?有什麼用?診室血壓和自測血壓有什麼區別?

為什麼去醫院必測血壓?要自測血壓又該如何操作?

最近和小夥伴一起刷《急診科醫生》

其中的一幕讓小夥伴很是迷惑:

為啥無論什麼病,到了急診科的第一件事,都是量血壓呢?

聯想到在現實中,只要去醫院看病血壓也是必測項目

血壓真有那麼重要?我們自己能測嗎?

急診為何必量血壓?

血壓是基本生命體征之一,可以讓醫生快速判斷患者疾病嚴重程度甚至疾病的病因,迅速做出處理,以免耽誤病情。比如說頭痛導致的意識模糊+血壓200/100mmHg,高度懷疑腦出血···

另外,血壓還能提示患者的狀態。比如說疼痛刺激下心率血壓會升高,那麼對於麻醉手術的患者,已經麻醉了不會叫疼了,那麼是否需要追加鎮痛藥物,是否需要加深麻醉,心率血壓是一個重要指標。

除了血壓,還有體溫,脈搏,呼吸也屬於基本生命體征,這些指標往往很容易就量出來,簡單快捷,安全無創,對器材也沒什麼過高的要求,一分鐘之內就可以得到結果,對於急診患者是很重要的參考指標。

圖片來源於網路

血壓異常對身體的影響

正常的血壓是血液循環流動的前提,血壓在多種因素調節下保持正常,從而提供各組織器官以足夠的血量,以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若血壓過低,便無法將血液供應全身,相反,血壓過大,有可能令血管受損,從而導致各種疾病。因此,經常在家自測量血壓是非常有必要的。

高血壓是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也是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

持續的低血壓可能引起休克、心肌梗死、急性心臟壓塞等。

血壓多高才算高血壓、低血壓

高血壓的概念是血壓(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超過了臨界值。「和/或」的意思是說,高壓(收縮壓)或者低壓(舒張壓),只要有一個值高過了臨界值就是高血壓了。低血壓則剛好相反,血壓低於了臨界值

先舉個簡單的例子:隔壁老王的兒子小王低壓超過了90,高壓只有120。雖然小王高壓沒超過臨界值,但低壓過了臨界值,屬於高血壓。

我國血壓分類如下:

哪些人易出現血壓不正常

易患高血壓人:

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屬有高血壓病史者

肥胖者

過分攝入鹽分者

過度飲酒者

神經質易焦躁者

易患低血壓人:

青年女性

長期卧床休息者

病後初愈者

體質瘦弱者

更年期婦女

老年人群

圖片來源於網路

診室血壓和自測血壓的區別

有些經常自己量血壓的夥伴會發現,在醫院量的血壓怎麼與自個在家裡量的並不一樣,是我們自個量的不夠準確嗎?

這種現象其實是「診室高血壓」現象,這些人在醫院測血壓時,尤其是第一次就診的,面對陌生的醫生,心情不免有些緊張,所以,測得的血壓會比較高。而在家庭測血壓時,心態更加平和,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家庭自測血壓的方法

1、在測量血壓之前的20分鐘,可以上一下廁所,憋尿會對血壓有一定的影響,之後就是坐在桌邊,不要運動、抽煙等。

2、然後把電子血壓計的袖帶空氣排盡後,綁在左臂或者右臂上,注意,血壓計的位置與心臟平齊。

3、打開電子血壓計的開始按鈕進行測量,測量需要持續的時間不同品牌可能不同,以說明書為準。

4、在測量過程中,手臂放鬆,手掌張開,不要握拳。在休息3-5分鐘後再測量一遍,取平均值即為此次測量的結果。

圖片來源於網路

家庭自測血壓的頻率

1、初始階段

剛開始家庭血壓測量時,最好每天早(6:00~9:00)和晚(18:00~21:00)各測1次,每次測量2~3遍,連續測7天,第1天血壓值去除,計算後6天血壓平均值。至少也要連續測量3天,後2天血壓平均值作為評估是否有高血壓或者低血壓的參考。

2、持續階段

如果血壓穩定且處在正常範圍則每周自測1~2天就可以了。如果血壓不穩定或未達標,就應該增加測量的次數,每日2次。如果多次測量,血壓仍然不在正常範圍之內,就應該去醫院檢查,尋求治療了。

3、控制階段

如果被測血壓的人已被確診為高血壓或者低血壓,如血壓已被控制,則應當每周測1天,早晚各1次;如懷疑高血壓未控制或患者沒有按照醫生的要求去治療服藥,則應增加家庭血壓的測量頻率,長期觀察,每3個月重複第1周測量的頻率,即每天早晚各1次,連續7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客網健康問診婦科 的精彩文章:

男性減肥比女性更容易的五大原因!女性比男性更大優勢在哪裡?
免疫力低下不行!免疫力過強也不行!如何讓自己處於在最健康的狀態?
「喝酒能禦寒」只是假象!不但起不到禦寒的作用,還容易感冒!
女人,誰沒個婦科病?你不好意思問的婦科問題,答案都在這裡!

TAG:健客網健康問診婦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