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告訴孩子,佔便宜的人生只會越走越窄

告訴孩子,佔便宜的人生只會越走越窄

置頂兒童心理課堂,伴你探索解讀兒童心理,閱讀、看見

【01】

去參加朋友的喬遷酒宴,本來是一件很開心的事兒,可是吃飯的時候,同桌的一對母子卻擾了整桌人的氣氛。孩子特別喜歡吃螃蟹,孩子一開始從盤子里拿了兩隻螃蟹,後來越吃越來勁,看見盤子里還剩三隻,他乾脆全部都自己拿到了碗里,另一盤蝦也全部端了過去。他媽媽不僅不阻止,還喜滋滋地說:「喜歡吃啊,喜歡吃就多吃點。」

桌子上只要是那孩子喜歡吃的東西,媽媽基本都會大量拿走,飯桌上我們面面相覷,雖然心裡不是很開心,但誰也沒有開口說,畢竟要是真去說就顯得太計較了。

也許有人覺得孩子愛吃,多吃點沒關係,可畢竟這參加酒宴不是在自家吃飯,你可以寵孩子,可別人沒理由來寵你的孩子,把餐桌上自己喜歡的食物都拿走,這不就是占別人便宜嗎?

後來到朋友家新居一起熱鬧的時候,我又看見了那個小男孩。那雙圓溜溜的大眼睛到處看,看到有喜歡的小物件又藏進了自己的口袋,而他的口袋已經鼓鼓的了。我看到這一幕不由得詫異,孩子如此淡定的行為,似乎習慣這樣做。

酒宴之後幾天,跟朋友聊天的時候說起這件事,朋友吐槽說那個男孩媽媽是她同事,男孩跟他媽媽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他媽媽在公司里總是喜歡佔小便宜,公司的東西自己用得著的都會拿回家,同事聚餐也很少買單,大概是媽媽這壞習慣的影響太大,孩子也模仿起來,男孩現在佔便宜沒教養的行為其實全部都是從他媽媽那裡「傳承」下來的。

也許愛佔便宜的人在短時間內是給自己謀取了福利,可是長遠看呢,被旁人疏離甚至被嫌棄,社交圈也會變得窄,而且一旦習慣了佔便宜,就會有慣性思維想要走捷徑,這種想法無論是對孩子還是成人都是很危險的。

【02】

之前去景區遊玩,孩子一米二以下可以免費,我聽到排在我前面的爸爸跟女兒商量:「你待會兒蹲下來點,你就不用門票了,這樣可以替爸爸省錢。」

女兒卻說:「可是我已經不止一米二了,老師說過不能騙人,我不要蹲下來。」孩子一臉認真地回答。爸爸顯然急了:「你是不是傻,只要蹲下來點就能省的錢都不省。」

「那我寧願不進去了,你們自己去吧。」女兒顯然也被爸爸說得煩了,徑直從隊伍中跑出去,爸爸沒辦法只能追了出去。

那一幕父女的談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我能理解身負家庭重擔的爸爸想要省點錢的心,卻更佩服不願破壞規則的女兒,寧願放棄遊玩也不答應,在她的心裡,已經有了非常清晰的認知,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

有時別看孩子小,真的,他們的心裡真的跟明鏡似的,用他們小小的眼神洞察著周圍,漸漸有了自己的認知。

之前去超市買東西,看到水果區域有新鮮的桂圓,看起來特別好吃,就順手拿了一個給侄女,她猶疑了會兒又看向了我表姐,過了會兒搖頭說不要:「媽媽說結賬了才能吃,阿姨我們現在買點,出去超市再吃吧。」

我當時嘴巴里已經塞了一個桂圓,孩子尚且如此自律地遵守著大人給她們定的規則,可我們自己有時候反而做不到,想起來的確有點羞愧。

對孩子教養的培養,恰恰就藏在這些生活小細節里,家長稍微不注意就可能錯誤地影響了孩子的認知。

【03】

有人覺得佔便宜不過就是生活小事而已,可我們生活就是這些小事組成的,會影響到每個人的人生格局,想要孩子未來走得路越來越寬,「不佔便宜」絕對是一門人生必修課。

愛佔便宜的孩子容易被疏離

任何人際交往都要將就平衡,愛佔便宜的人在人際交往關係中更偏向於利己,當然就更少付出,也沒有互相幫助愛護的意識,這種情況下,孩子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導致被疏離,甚至最後會孤立無援,這樣的狀態很可能對孩子的心理造成極大的影響。

愛佔便宜的孩子眼觀受限

正因為愛佔便宜,所以會更注重眼前的利益,精力都會注意在自己所能看到的地方,考慮更多的是自己,也看不見別人和整體,這樣會導致孩子的格局認知越來越小,無法對未來做出正確的選擇和判斷,得了眼前的利,而導致未來的路途坎坷,甚至是走上歧途。

【04】

其實想要孩子不養成佔便宜的習慣,其實並不難,在發現問題的時候好好地引導,陪伴孩子一起修行這門「不佔便宜」的必修課。

第一步:正本清源

何謂正本清源,就是從根本上整頓,從源頭上清理。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都源於父母,父母是孩子模仿的對象,要是父母在生活中總是有這種佔便宜的習慣,孩子也會順其自然地進行模仿,並漸漸形成固定的認知。

所以,父母們必須對自己進行自省和分析,看是否自己平時的行為是否會誤導孩子,比如景區那位想讓孩子逃票的爸爸,又或者那些總是拿超市食物直接給孩子吃的爸媽,以及在家裡分享些並不光彩的順手牽羊事迹……這些行為都會潛移默化影響孩子的心理。

想要孩子不佔便宜,就必須自律地給孩子做榜樣,不能做的事情不要做。

第二步:適當滿足孩子的需求,別讓孩子成為困獸

有時孩子會想佔便宜,對某樣東西有超乎尋常的渴望,可能就是因為平時生活里得不到滿足,才會導致用別的方式來滿足自己。

小侄女讀一年級,帶去學校的橡皮總是失蹤,次數多了以後就引起了表姐的重視,在了解之後發現偷拿橡皮的是班裡的一位女生,總是以借橡皮為由拿走卻總是不歸還。這個女生因為她多次希望爸媽給她買好看橡皮,都遭到拒絕,她就選了這樣的方式。

其實當孩子出現需求的時候,父母能稍微滿足或者是安撫,孩子也不會拿別人的東西不還。

第三步:建立規則意識。

要讓孩子明白,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就算對別人的東西很喜歡,必須在得到別人的允許之後才能碰,不能隨意佔有。

而且要讓孩子明白如果隨意佔有別人的東西,並讓他意識到這是錯誤的行為,並讓孩子明白如果不遵守規則,是會有相應懲罰的。

比如父母如果發現孩子手裡有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隨便放任,而要讓孩子說清楚東西的來源,如果是別人贈予那不能誤會孩子,如果是他不經別人同意獲得,必須讓孩子物歸原主,而且還要道歉。當然在溝通過程中父母必須要跟孩子好好溝通商量,別用命令式的語氣,不要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END-

喜歡這篇文章,別忘記分享到朋友圈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兒童心理課堂 的精彩文章:

不讀書的人告訴你:我們到底輸在什麼地方?
抱怨孩子前,請先反思自己
《不可思議的媽媽》:明星媽媽們秉持的輸贏觀,你一定要了解
怎麼辦,我家孩子是個「人來瘋」
你所謂的愛情,不過是空虛無聊寂寞冷

TAG:兒童心理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