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中國神秘文化解讀,易經《系傳》第十一章(五),成功失敗兩相依

中國神秘文化解讀,易經《系傳》第十一章(五),成功失敗兩相依

喜歡中國易學文化的朋友

歡迎點擊上方 關注「中國神秘文化」頭條賬號

每天推送精彩易理解讀

與您共同學習



中國神秘文化解讀,易經《系傳》第十一章(五),成功失敗兩相依

知往而察來

「夫易!彰往而察來,而微顯闡幽,開而當名辨物,正彖斷辭,則備矣!

筮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其旨遠,其辭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隱;因貳以濟民行,以明失得之報。」

《易經》告訴了我們過去,懂了歷.史,懂了過去,就懂了未來,但也會忽略了一些明顯的、大家習知的平常事,所以要「微顯闡幽」。因為我們往往把明顯的、輕易的,認為了解清楚了,實際上卻還沒有看清楚。越是明亮的地方,也越有黑暗,可能你找不出來。做情報工作的就要「微顯闡幽」,看看有沒有間題,因為問題就出在那個沒有間題的裡頭,所以為「微顯闡幽」。因為看不見的、黑暗的裡頭都有東西。

「開而當名辨物」,你懂了《易經》以後,每一個卦象都是人生、宇宙、物理,就是生活經驗。「當名」,每個卦名都是恰妥的、合理的。我們隨便舉例如風雷益這一卦。颱風來了『一打雷,颱風停了,不是很有益嗎?「辨物」則是辨別物理的道理口

「正言斷辭,則備矣。」告訴我們人生的經驗,「正言」是很正確的說法,為真懂了《易經》就可以了。所以我說做社論文章,能做到「正言斷辭」,就可以了,「則備矣」,這就是一篇大文章。

《易經》的取象,都是我們生活周遭所常知常見的,如龍啊、虎啊、象啊、狐啊、風霜雨露啊等等。「其稱名也小」,使你懂得這個道理,因小而知大。「其取類也大」,這是智慧之學,知道一點就知道其他的。常常有些同學怪我,覺得我很多的道理都不肯講。我說我講了那麼多你都不懂,我還為怎麼講?為我把茶葉蛋、馬虎蛋都拿來跟你講,那還叫做學問嗎?學問之道,「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所以有人問什麼人可以學禪?釋迦牟尼佛說「良馬見鞭影而馳」。一匹良馬,見馬鞭子一揚就跑了,不為說舉一反三,掛一漏萬是很難做學問的。

成功失敗兩相依

「其旨遠,其辭文。」我們寫文章,真正能寫到這樣,才算大文章,就成功了。這一點很不容易,我們都做不到。「其旨遠」,一篇文章能夠留得千古,它的主論沒有時代的限制。像宗教的聖典,它沒有時間的限制,永運有它的精義。「其辭文」,它的文彩,更充滿了文學性。

「其言曲而中」,它所講的話是圓的,但也是真正的、實在的。「中」就是很恰當。「其事肆而隱」,「肆」就是放肆,中間包括得很廣,有很多層的道理,你慢慢去看、去讀,加上你的人生經驗,你會體會得更多。當年一位朋友說我,你十年讀書,十年做人,然後才懂得我的話。真的!這位老友並不是瞎說的,我現在還很懷念他他的話很有道理。那個時候自己年輕,讀書不多,閱歷不夠,很多事情都不懂,自己還以為很了不起的樣子其實很幼稚,所以那位朋友拍拍我肩膀,說了這幾句話。學《易經》是為學一輩子的,有些地方要很久才會懂得。

「因貳以濟民行,以明失得之報。」這是結論,「貳就是相對的,指陰陽兩面,《易經》就是陰陽的兩面。「因貳以濟民行」這句話裡邊學問很大、很多,一個大政治家、大軍事家,有一個大的計劃,就會有一個輔助的計劃。參謀總長下達一個打勝仗的計劃,地區作戰指揮官便為有一個打敗仗的計劃。兩個計劃分開來做,做好了,再把兩個相反的意見合起來,變成一個計劃。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因貳」。一個計划下來,萬一出了毛病,第二個救急的辦法就來了。我看現在的人做事都很主觀,認為他的計劃絕對百分之百成功。百分之百就糟啦!所以我常常提醒他們要多想想啊!生個孩子要有屁眼的。雖然這個話講得很難聽,但卻是實在的。等於我去區公所辦事,第一次他說要身份證,帶著身份證去了,又說為戶口名簿,第三次又說要私章……為什麼不一次告訴人家呢?他們多一句話也不肯講,辦的都是些絕後的絕事,你看多可怕。每個人做事都像大街上女孩子穿的鞋子——空前、絕後的樣子。你看我們的社會怎麼得了!

所以大家將來無論做什麼事情,做了成功的計劃後,還要做一個最壞的輔助計劃,懂了這個,就可以懂政治哲學,可以懂領導哲學,也可以懂得寫文章了。

「因貳以濟民行」,「民」就是人們。什麼道理呢?有陰必有陽,這也是因果關係,跟宇宙的道理一樣。「以明失得之報」,萬事有因必有果,有失必有得,得與失,成功與失敗,這個裡邊有「還報」的道理,就是迴轉來的道理,也就是老子說的「天道好還」。什麼叫好還?你付出了些什麼,就迴轉來些什麼;你怎麼對人,回來的是什麼就知道了。你說這個人對自己不好,大概自己付出的也就是這個樣子吧!天道好還,本來就是如此。所以一切應該求之於己,反求諸己而已!

第七章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

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者易者,其有憂患乎!

是故履,德之基也;謙,德之柄也;復,德之本也;恆,德之固也;損,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辯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

履,和而至;謙,尊而光;復,小而辨於物;恆,雜而不厭;損,先難而後易;益,長裕而不設;困,窮而通;井,居其所而遷;巽,稱而隱。

履以和行,謙以制禮,復以自知,恆以一德,損以遠害,益以興利,困以寡怨,井以辯義,巽以行權。

憂患意識

「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最近大家常常談到憂患意識的問題,很多人都寫文章。我說憂患意識用不著寫文章,不必因為方東美先生一提,大家便跟著來喊憂患意識。中國文化對憂患意識的看法,就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兩句話講完啦!這就是憂患的道理。中國文化的人生哲學就是這兩句話。若沒有長遠深入的思考,便會有不虞之事發生,所以人生永遠都在憂患之中。談到憂患,我在《失落的一代》一篇文章中早就講過,為我們大家算八字,我們都是生於憂患,死於憂患。我們要能把自己埋在泥巴里,像打地基一樣,為有把自己作基礎的精神,後一代才有希望,大樓才能蓋得起來。所以我們這一代是奠基礎的,是「生於憂患,死於憂患」的八字。因此,憂患意識我有什麼好講的?不過,孔子在這.里講到了這個問題:

「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有人考據,認為《易經》不是伏羲啊、黃帝啊作的,而是殷代以後的人作的,所以是夏商的文化,不是遠古文化。他們引以為據的,就是這裡孔子所講的「同之興也,其於中古乎」這句話,大家看是不是?孔於說的沒有錯呀!我說你們真笨,孔子說的「易之興也」,並不是說易之作也,《易經》這個文化本來有,哪一個時代很流行、很興盛呢?「興」就是很流行、很興盛。在孔子那個時候來說,中古時代就是殷商革命這個時代,是衰世時代。一般人把這個「興」字當成了開始,這是很錯誤的。

孔子又說:「作同者,其有憂患乎!」「作同」並不是開始畫八卦啊!是指作《易經·繫辭》這個文章的。我們手邊拿的這本《易經》是文王作的,文王當然是在憂患中作《易經》的,是他坐在牢里作的。文王坐牢並不是普通的坐牢啊!紂王隨時都準備殺他。紂王把文王學間最好、道德最高、能力最強、最心愛的大兒子腌成肉醬,作成肉包子送給文王吃,看他學《易經》知不知道那是自己兒子的肉。文王明明知道,但也只有吃,因為不吃紂王便會殺了他。他內心的痛苦,當然是可以想像的。所以孔子在這裡說,「作易者其有憂患乎」!是說人生在痛苦中懂得《易經》的道理。子是孔子便提出了履、謙、復、恆、損、益、困、井、巽這九個卦來加以解說。

成功的媽媽叫失敗

「者故履,德之基也;謙,德之柄也;復,德之本也;恆,德之固也;損,德揲修也;益,德揲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

「是故履 ,德之基也」,「履」就是走路。剛才我講到一位同學幾十年來沒有站起來,沒有立腳點,一個人活了一輩子,你問他的人生觀是什麼,他沒有人生觀。一個人應該知道自己要做個什麼樣的人。如果你想做個大少爺,學那「如果不做無益之事,何以遣此有涯之生」,也是個人生觀。做個無聊的人也不錯啊!如果你說你要做小偷,也是一個人生觀,如果你想做武俠小說里的濟貧神偷,也不錯啊!你說你為做個郎中,做個賭城高乎,你也總算有個人生觀嘛!但是很多人沒有人生觀,一輩子沒有站起來過。所以文學上形容這一類人是「浮沉於世間」,水高了就浮上來,水低了就沉下去,一般人就是這樣,在人海中浮沉,沒有立腳點。

所以孔子說「履,德之基也」,是德的基礎。

「謙」 ,高山在平地下面,「謙」是一切為謙虛,所以「謙」是「德之柄也」,「柄」是把柄。

「復」 ,就是恢復,回來,「德之本也」,事情為回復到本來來講。

「恆」 ,做事情要有恆,「恆」是「德之固也」,所以我們講有恆為成功之本。

「損」 ,碰到挫折,碰到損害,碰到失敗並沒有什麼可怕,失敗了你就為更求道德的進步,所以是「德之修也」。

「益」 ,碰到好的自然是益了,益是很寬裕的意思,所以說「德之裕也」。

「困」 ,碰到困難才會深思,才會用思考,才能激勵上進,所以說是「德之辨也」。

「井」 ,四面不通啦,自己為給自己一個範圍。我們常說某個人沒有人格。什麼叫人格?人有個規格,你為做個什麼樣的人,你就為依那個規格去做。任何人都有個標準,如果沒有一個風範,沒有風格,這個人就完啦。所以「井,德之地也」。

「巽」 ,「巽」就是順,順著這個路走,就是「德之制」也,有制度。

這是孔子提出九個卦的憂患意識。無論時代是治世也好、亂世也好,人生必須具備這九個條件。忘記了立足點,不曉得謙退,碰到困難就灰心失望,在損益之間不知道利用。人人都怕失敗,不知道失敗是成功之母啊!所以失敗的真正名字是成功,成功的媽媽就是失敗。

「益」,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但你光求利益是不行的啊!人生隨時為給自己些困苦的,知道創業維艱,也知道守成不易。自己要時常檢點,策勵自己,約束自己把自己捆綁起來,範圍起來,這就是憂患的道理。所謂「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做一件事情也是一樣,一開始是「履」,下面便是「謙」、「恆」,以至於「巽」……孔子又解釋道:

「履,和面至,謙尊而光」,大家會常常著到人家「謙尊而光」的扁額,墓碑上也常看到的這四個字,意思是說這家的主人年齡很大,很有學問,也很謙虛,大家都很尊敬,他便是很有光輝。這就是從《易經》套用來的。

「履,和而至」,「履』,就是人生開始的和第一步,「履」就要做到「和」,能夠和平,跟大家處得來,才能站起來。人與人之間不能做到和睦,不能與人相處就完了。

「謙,尊而光」,你認為少拿一塊錢就損掉自己的利益了嗎?不知道今天少拿一塊,說不定一年以後你會多拿一百萬,這是很難講的。越是謙退,越是尊貴。

「復,小而辨於物」,「復」就是迴轉來,一切迴轉來要求自己,也就是曾子的反求諸己。怎麼迴轉來?譬如我們抽了這一支煙,這煙還有沒有用?它會產生另,一個作用,所以說「復,小而辨於物」。

「恆,雜而不厭」,在一切最雜亂的時候,自己不受影響,不起厭惡之心,不中斷,不放棄努力,這就是有「恆」。最困苦的時候,也還是一樣地繼續下去,不變初衷,那就一定會成功了。

「損,先難而後易」,如果碰到困難,有了損害,就認為對自己不利,那是不一定的,因為禍福是相依的。

「益,長裕而不設」,如果碰到益卦就是長久的好,但好得太久了,反而就會有問題出來。

「困,窮而通」,困卦雖然代表了艱困,但這種艱困的環境反而可以砒礪我們上進,走出另外一條通路。

「井,居其所而遷」,井就是範圍,但範圍並不是死的,為曉得變通,變遷,那就是進步。

「巽,稱而隱」,「巽」者順也,順在哪裡?在你不知不覺中。那是看不見的,你能做到前面所列舉的這些,在你還沒有看得見的時候,已經大成功了。這是第二種說明。

不擇手段

前面第一節是講整個卦用於做人做事,也包括了領導的學問,自修的學問。第二節是分析成功的因素,下而最後是說明九個卦的特性。

「履以和似,謙以制禮,復以自知,恆以一德,損以遠害,益以興利,困以寡怨,井以辨義,巽以似權。」

「履以和行」,「履」是走路,如何走路?「履以和行」,做人為能與他人合得來。如果到處與人家合不來,一個人古里古怪的,那可以說沒有路子好走了。你跟誰都合不來,你高你去高吧!古怪你去古怪吧!最後吃虧的還是你自己。所以一切要能與人相親相合,履就是與人相合相處之道,所以說「履以和行」。

「謙以制禮」,謙卦的道理是處處講理,懂得禮貌就是「謙」。

「復以自知」,復卦的道理,就是為迴轉來,研究自己,要有自知之明。失敗了不能責備人家,自己為知道失敗的原因。

「恆以一德」,恆卦就是一,一心不亂,專一而不變的意思。

「損以遠害」,損本來是很壞的意思,怎麼還遠害呢?通常說吃虧就是佔便宜,多做一點沒有關係,因為受了損害之後,就沒有事了。

「益以興利」,已經賺了錢,也要付出些。想把握「永遠屬於我的」這個想法,便非失敗不可。

「困以寡怨」,自己把自己畫一個範圍。人都是不情失敗者的,你困難了以後,人家以為你已經倒楣了,也不罵你了,算啦!所以怨就少了。

「井以辨義」,並是自己先有個範圍,有個做人的規範,那就可以辨別義利了。義就是道理。

「巽以行權」,懂了這些以後,道德基礎有了,便可以懂得權變。我們平常講的那個馬丁·路德所說的「不擇任何手段,完成最高道德」,一般人只講前一句「不擇手段」,沒有注意到後一句「完成最高道德」。這一篇,就是講人生最高道德的完成。

在我們《易經》文化裡邊,馬丁·路德的這句話需要修正。根據《易經》這裡所講,應該是「選擇手段,完成最高道德」。

上邊這九個道理就是這個意思。何必不擇手段呢?選擇手段不是更高明一點嗎?現在人都是講西方文化,認為西方文化很有學問。誰家的孩子坐在門口讀英文,哪怕他拿本英文書來玩,人家也認為這家孩子很有出息。如果誰家孩子坐在門口讀《易經》的話,那一切就完啦!

第八章易之為書也不可遠

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

其出入以度,外內使知懼。又明於憂患與故。師保,如臨父母。初率其辭而揆其方,既有典常。其人,道不虛行。

萬變不離其宗

易之為書也! 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

孔子說:「易之為書也,不可遠」,《易經》這本書的學問,告訴我們些什麼呢?「不可遠」。它無論在任何情形下都會適合我們的人生,也就是說我們隨時隨地都離不開它的範圍。換言之,它都在你的旁邊,像宗教家講的,上帝與你同在,這就是「不可遠』,。

同時這個意思也是說,《易經》這本書的學問是很淺近、很平凡的,是跟我們日常生活最切近、最有關係的學間,不是遠在天邊、高不可攀的。所以我們不可向很深遠的方面去想,去求。換句話說,也就是禪宗所說的不可以「高推聖境」,不可以把聖人的境界高捧得太過了。因為聖人的境界也是很平同、很通達的。天地間越是了不起的學問,越是平易、平凡,這就是不可「高推聖境」的道理。

「為道也屢遷」,你如用呆板的法則學《易經》,那就錯了。《易經》這一門學問是活的學問,不是死的學問,也就是宇宙的法則。宇宙的法則沒有永恆不變的。所以懂了《易經》的道理,也就懂了宇宙的法則隨時在變。這也就是佛學所講的「無常」。宇宙間的事不可能有『刻不變的,變就形成了我們平常說的「時與運」的問題。「時與運」在卦里很重要,看一個卦象,變為看時空兩者的關係,時空是相對的,隨時都在變動。

其實也不僅《易經》如此,一切學問都是一樣。尤其我們做人做事,為懂得「變動不居」,因為宇宙萬物隨時間空間而變化,一切現象都在變化。你要識變、適變,因此學《易經》、卜卦、算命,同樣沒有一個呆板的法則。如果有個呆板的法則,你要求的答案就不對了,你的判斷了一定不會準確的。

「周流六虛」,「六虛』,就是上古文化中的六合,也就是上下四方。東南西北上下就代表了宇宙間的空間。這個道理就是無處不充滿,也就是宗教家所講的神、上帝無所在,無所不在。宗教家把它穿上宗教的外衣,便成了神。事實上無所在,無所不在充滿法界,就是《易經》的「變動不居,周流六虛」。周是圓的,表示圓滿充實。

「上下無常,剛柔相同」,上下、一下上是不一定的。比如說山地 是剝卦,反過來地雷 就是復卦廠。站的位置不不,看的角度不同,觀點就兩樣,現象就變啦。「上下無常,剛柔相易」,「剛柔」是陰陽,「相易」是變化,陰極陽生,剛極變柔。變來變去,就是:「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

所以學《易經》要特別注意,卜卦算命的方法不是死的。孔子告訴我們說「唯變所適」,我們後人把孔子的像畫得像個死人的樣子,尤其宋朝以後的儒家把孔子講得令人生厭。其實孔子非常活潑,《孔子家語》上講的,孔子是「無可無不可」的。「無可無不可」多滑頭呀!他的道就是「不可為典要」,沒有一個確定的事,時間有變化,空間也有變化。所以學《易經》的要記住下面「唯變所適」這一句話。看向哪個方面變。懂了這個道理,如果你當個領導人,領導一個團體,第一天到職一看,就知道這個單位哪些地方非變不可。「唯變所適」,只有變才能使它進步。

這幾句話是這篇的結論。

「筮出入以度,外內使知俱。又明於憂患與故。無有師保,如臨父母。初率筮辭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虛行。」

「其出入以度,外內使知懼」,一進一出有一定的法則。你懂了這個就知道宇宙萬物隨時在變,隨地在變。但是變有一定的法則,不是亂變的。譬如我們坐在這裡為想到外面去,一定先為站起來,一步一步地走出去,這就是變中一定的法則。所以在變的中間,外卦、內卦、外在、內在都為知道。做人做事當知夭地宇宙隨時在變,隨時都為戒慎恐懼。譬如說危險,危險就在不危險的裡頭,但反過來,你看到並不危險,卻隨時會有問題。所以「為內外使知懼」,知道危險。

「又明於憂患與故」,同時要明白《易經》學問的精神,人隨時都要注意到憂患。人沒有一天是不生病的,如果有一天覺得很健康,便是生病的開始。大意一點就出毛病,人隨時都在憂患之中,所以為「明於憂患與故」,明白它的原因,它發生在哪裡。

「無有師保,如臨父母」,《易經》這一門學間,並不是宗教,也不是科學,也不是哲學。但它又是宗教,又是哲學,又是科學,同佛學的最高處有相通之處。「無有師保」,沒有人隨時隨地可以保護你,也沒有人可以指導你,人一切只有靠自己,時時刻刻知道恐懼「憂患」。如臨父母,就像隨時隨地都在父母的身邊一樣,那樣的恭敬,那樣的戒慎。實際上我們中華文化的人生哲學,就是這兩句話,但不是宗教性的。《易經》的道理沒有這些宗教外衣。當然,我們做一個人隨時都在憂患中,沒有人可以依賴,只有靠自己,「無有師保,如臨父母」,這是一個總結。

同時也是說明,當一個卦辭用之於卜卦的時候,只有靠自己的智慧來判斷這個卦,不需為求菩薩、求神,為靠自己的智慧。

「初率其辭而撰其方,既有典常」,關於《易經》的判斷事務,不一定用卜卦,而是告訴大家平常做人做事的道理,所以叫做「不可遠」。不為以為一定在卜卦的時候才能用到這個法則,我們現在本身就在卦中,乃至一舉一動都在卦中。開始這卦一動,「率其辭而揆其方」。研究《易經》對《周易》這本書,一看它的卦辭、象辭、爻辭就可以知方,可以猜測研究它的方向。乍看它是不定的,但它有典常,「既有典常」。千古以來學《易經》的人很多,能不能達到最高的程度、最高的境界?這個不是靠菩薩、求上帝的,就是在你自己。「苟非其人,道不虛行」,這個是在於「人道」、人的力量,你有這個智慧,就搞通了。你如果不是這個人,你學了死板的《易經》也沒有用,這道就虛行了,是假的、空搞一場、白搞一場。

這是《易經·繫辭》下傳第八章的大概內容。後面大部分是判斷《易經》,當然大部分是用之於人生哲學的。

第九章 原始要終以為質也

易之為書也,原始要終,以為質也;六爻相雜,唯其時物也,其初難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辭擬之,卒成之終。

若夫雜物撰德,辨者與昨,則非其中爻不備。噫!亦要存亡吉凶,則居可知矣!知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

二與四同功而異位,其善不同。二多譽、四多懼,近也。

柔之為道,不利遠者,其要無咎,其用柔中也。

三與五同功而異位,三多凶、五多功,貴賤之等也;其柔危,其剛勝那。

原始要終

「易之為書也,原始要終,以為質也;六爻相雜,唯其時物也,其初難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辭擬之,卒成之終。」

孔子說:「易之為書也,原始為終」,《易經》這一部書,講的什麼卦呀、爻呀、變呀等等,看起來似乎是非常複雜的樣子,實際上很簡單。所以孔子認為《周易》這一部書所告訴我們的,從開始到最後,就是一個因果。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因果,有開始就有結果。「以為質也」,質就是不虛假,上一章講「道不虛行」,不是假的。它所指的是人生,是宇宙,可以摸得到,是可以求證,可以研究的。

如何來研究?研究的方法是什麼呢?「六爻相雜,惟其時物也」,我們如果研究《易經》的一個卦,就要看六爻的變動。六爻的變動是錯綜複雜的,六爻隨時相雜,陰極則陽,陽極則陰,卜面與上面,上面與下面,隨時有關聯,隨時在錯綜複雜中起變化。

那麼它的為點呢?「唯其時物也」,是要我們把握時間空間,去應付倒楣的時候。時空把握得好,倒楣不一定是倒楣,把握得不好,幸福也不一定是幸福,「唯其時物也,』!為如何把握這個時間空間,才能轉禍為福,轉敗為功,立子長治久安之地,才是要緊的。

「其初難知,其上同知,本末也。」卜卦的時候,開始卜出來一個爻,很難斷定這一個卦的發展如何。等到這個卦的六爻完成了,這個卦象也就全部明白了。這也就是說,天下任何事物都是始於微而後至於著。事物的始微是難知的,殆其已著,人人知之,所以說「其初難知,其上易知」,這是本與末的關係。

「初辭擬之,卒成之終。」因此《周易》這一部書,文王作卦辭,周公作爻辭,孔子作彖辭等等,「初辭擬之」,「擬』,就是比量,是差不多,沒有確定的,講它是龍啊,講它是象啊,講它要發財啊。發財不一定是要賺一千萬,少吃虧一點也是發財。這就是比擬之,「初辭擬之,卒成之終」,最後是斷它的結果。這是講卜卦、用卦、斷卦的法則。

雜物撰德

「若夫雜物撰德,辨者與非,則非其中爻不備。噫!亦要存亡吉凶,則居可知矣!知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

我們卜卦問運氣,問疾病,間出行……就是「雜物」。「撰德」就是結果如何?能不能得到等等。「辨是與非」,何謂是?何謂非?一個卦卜下來,如何判斷卦的吉凶?這要看內在的變化,不是看外面,中間的四爻很重為。這四爻代表的意義,不僅僅是這四爻的吉凶,也是與全卦都有關聯的。這是一個原則,也就是「非其中爻不備」的意思。

我們剛才講過,拿六爻來講,中間四爻最為重要。開始的第一爻是開始,最後的第六爻是結果,初爻開始是「其初難知」,最後的結果是人人皆知。不過我們要知道,乾永遠是天,坤永遠是地,所以乾坤兩卦的變化不大。其他各卦中爻的變化就多了。

譬如我們隨便舉一個卦來看。我們看睽卦 ,下面是兌,兌為澤,上面是離卦,離為火,就是火澤睽。睽是睽違,如果夫妻兩人來問情感,卜到此卦,那恐怕不很妙,說不定會鬧婚變。縱不睽離,亦將反目,就是這個道理。

為什麼會有這種情形出現呢?變化就在中間的四爻,乾卦 的第三爻變,內卦便為兌卦三,第五爻變三,外卦便為離,成為火澤睽。乾為什麼變成睽?就是因為巾爻變了。所以說「雜物撰德」,「則非其中爻不備」。我們說錯綜複雜、交互卦,就是雜卦的道理,它的變化就在於中四爻的變化。什麼叫交?什麼叫互?我們過去已經講得很多了,這裡不再重複。

我們再看睽卦的交互卦。睽卦的第二爻到第四爻互為離卦,三爻到五爻互為坎卦,睽卦的交互卦便成了另一個與原卦截然不同的水火既濟卦 了。如果是朋友或夫婦卜到了火澤睽,當然是很不吉利的,今後是吉是凶,就要看它內部的變化了。如果內部變成了水火既濟 ,夫妻過了一夜,第一二天雨過天晴,就沒有事了,因為它是水火既濟,不會離開了。這個道理就告訴我們,任何一件事情,就要看中爻的變化。如果一個公司,一到火澤睽,那當然有問題;如果變成水火既濟,那就變成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再好也不過了。

同為中爻,內卦中爻與外卦中爻,其變化的影響力也不相同。內卦的影響力量大,外卦的影響力量小。同樣地,我們做一個人,你不要問外邊客觀環境的影響如何,只問你內在身心兩方面的變化,就可以知道其餘的了。因為自己內心的變化,影響你身心的情緒,當然也影響你今後的遭遇。

所以做人也好,做事也好,「非其中爻不備」,要看中間的變化。就卦來說,就是中爻的變化,這是講中爻交互變化的大概。如果卜卦呢?就要看動爻了,看中爻的變動會怎麼樣,所以下面孔子說:

「噫!亦為存亡吉凶,則居可知矣!」「噫」,就是白話文中的感嘆詞。「亦要」是大概的意思,是一件事情重要之處。「則居可知矣!」 懂了這個原理,可以不要卜卦了,你自己就已經可以知道了。這也就是我們過去常講的善易者不卜。真把《易經》讀通了,自己不卜卦,因為天地間的道理你全懂了。這在儒家叫「神而明之」。佛家呢?是「神而通之」。真正的神通是最高的智慧,是自己一開始就知道結果。孔子在這裡加重語氣說,明白了「存亡吉凶」,就不需為卜卦了,「其居可知矣」。

「知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真正有智慧的人,讀完了孔子《易經》的彖辭,「則思過半矣」,全部《易經》的道理、學問就搞清楚了。

未濟的人生

「二與四同功而異位,其善不同。二多譽、四多懼,近也。」

我們仍看這個水火既濟 卦。前面說過,火澤睽可以交互為水火既濟,如果把水火既濟顛倒過來,就變成火水未濟了。《周易》這部書由乾坤兩卦開始,最後是以米濟作結束。其實,八八六十四卦全部都是未濟啊!所以我經常告訴大家說,如果懂了未濟,《易經》的全部道理你就懂了。《易經》這一部書是沒有結論的。六十四卦最後是未濟卦,什麼道理呢?因為這個字宙是作不了結論的,人生也沒有結論的,歷史也永遠沒有結論。宇宙永遠發展下去,沒有停止,所以是未濟。很多年紀大的朋友常說,還有一年兩年,等把這些事了啦就是去也安心啦!我也就跟他開玩笑說,老兄呀,你看看這個世界上,哪一個人是把事情辦完了才走的?有沒有?大家有沒有看見過?永遠沒有,永遠都是「未了」。二十多年前有一位憂時憂世的老兄跳樓自殺了。他自己寫了一副輓聯。上聯說:「國事如是,家事如是,如是是矣」;下聯是:「生也不了,死也不了,不了了之」。所以這世界的一切,都是不了了之。《易經》也是這樣講,政治呀,人生呀,都是沒有結論的事。

如果我們以中爻來說呢?第二爻與第四爻,它們的功能相同,地位卻兩樣。如果我們拿這個卦來看一件事情,先把火水未濟上下卦分開,內卦就是坎卦。在坎卦的三個爻卦里,第二爻是居中位,又是陽爻,上面一陰爻,下面一陰爻,陽爻居中間,這是很好的現象。假使一個男的像魯賓遜漂流到一個孤島上,有兩個小姐也漂到這個孤島上來,這個男的一定非常吃香。相反地如果是離卦三,這個島上有一個女人,兩個男人,這兩個男人就成為這個女人的僕人了,非做她的臣子不可。為什麼呢?物以稀為貴,因為她得其中爻,得其中位。

現在如果拿六爻來講呢?火水未濟 第四爻是三五爻的中間,也是中爻卦。但是它與二爻不同。什麼地方不同呢?位不同,空間不同,時間也不同。所以孔子在這裡告訴我們,「二與四同功而異位」。將來斷卦的時候,大家都為注意,二與四功能相同而異位。比方我們拿軍階來講,一位上將,可以發表他當總司令,另一位上將從總司令調戰略顧間。官階都是上將,位置卻不相同,這就是「同功而異位」。兩個人官階相同,但他們的待遇、地位卻截然不同了,這就是「其善不同」,遭遇完全不同,所以他們的結果也不一樣了。同樣是一位公司里的小職員,一位很獲上級的賞識,經常派他出國考察;一位卻默默無聞,在公司里埋頭苦幹。這也是「同功異位」的道理。

二與四

「二多譽、四多懼。」以中爻來講,第二爻機會好。我們看乾卦的第二爻是飛龍在天,利見大人,陽能從地上剛剛出來,那種情形多好,所以說「二多譽」。乾卦的第四爻是或躍在淵,等於一條魚,是要跳上去呢?或是不跳上去呢?比方歷史小說描寫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出山不出山呢?不知道。等於你向一個小姐求婚,她點頭不點頭?不一定。這個時候恐怕你晚.上都睡不著覺了。不像結婚後夫婦吵架那樣威風。為知道求人的時候,也不曉得人家肯不肯點頭,這就是「或躍在淵」!不一定,大家看看乾卦就可以懂了。

「二多譽」,非常好。「四多懼」,這一步要不為踏出來?如果踏出來,後面很好,可以錦上添花,更上一層樓;如果這一步走錯了,後面便很不好,所謂一步錯,全盤輸,所以說「四多懼」,很為難。

「二多譽、四多懼」下面,孔子說「近也」。近什麼呢?這有很多種說法。有說二爻在一三爻之間,過去是靠近第一爻,未來則靠近最高的第三爻,前後都很相近。四爻也是這樣,後退接近三爻,前進接近五爻,到了五爻,差不多已到了頂點,因為到了第六爻,整個卦都為變了。所以說「二多譽、四多懼,近也」。

另有說法認為,「近」是指內卦來說的,二爻在內卦之中,所以「近」;四爻在外卦,離內卦很遠,不同意近五為懼的說法。

第三種說法,也是多數學者一致認同的,就是「近五」為懼。

不過我們可以確認的是:二之所以多譽,是因為它得中位,在內卦之中得時又得位,所以多譽;四爻便不同了,雖然四爻與二爻同在六爻的正位上(按六爻正位是初、三、五爻為乾位,二、四、六爻為艮位),也得三五爻之中,但就內外卦來說,四爻是屬於外卦之初,所以說「同功而異位,其善不同」了。

柔與中

「柔之為道,不利遠者,其要無咎,其用柔中也。」

讀了《易經》的人,最高明的是孔子,孔子的老師老子也很高明。老子之道是重子用柔、陰柔,陰者柔也,就是柔道,這與後世所謂的陰陽家是不不的。在拳術裡邊,最高明的是好像沒有打你,結果卻把你打倒了,那就是柔道。「柔之為道,不利遠者」,二、四這兩爻是陰的,不像陽剛可以攻擊很遠。但是我們中國以陰柔之道相處,就永遠不會有毛病。為什麼呢?「其用柔中也」。用柔要得其中,柔是溫的,冷是陽剛的,以柔取中位,沒有不成功的。最近台灣學者非常推崇日本德川幕府,都認為它非常成功,德川幕府始終是用柔成功的。如果是打仗,那又不同了,用柔用中,裝窩囊,再以大吃小,然後成功了。這就是「其用柔中也」的道理。

不過用柔為有耐心,要能等待,如果德川不活到七八十歲,他也看不到成功的,這也是天命。如果豐臣秀吉活到七十歲,那德川的成功連影子也沒有。看來一切都有定數,「其用柔中也」是原理、原則。這裡我為告訴大家,用陰柔如果沒有學對,就會變成陰險了,這點為特別注意。

三與五

「三與五,同功而異位,三多凶,五多功,貴賤之等也;其柔危,其剛勝邪。」

「三與五,同功而異位。」第三爻、第五爻,上下交互卦。「三多凶」,因為三爻是內卦的最上爻。五爻呢?以六爻卦而論,它仍然在中位,所以「五多功」,是成功的階段。各位學《易經》要懂得,最重要的是時空的關係,時間不同,空間不同,位置不同,結果也不同。像大家交朋友,你的中學不學,你們是好朋友,儘管打打鬧鬧沒有關係。可是現在他已經當了總司令,你還是少校中校一個,或者他已經當了部長,你還是兩毛三的小警官。你不要認為他是你的好朋友,你還過去拍拍他的肩膀,那你就完字下面加一個「蛋」,就完蛋啦!那個肩膀絕不能拍的,這個時候你看到他要鞠躬敬禮了。為什麼?「貴賤之等也。」

所以歷史上做皇帝的殺功臣,那是必然的。一般人沒有當過皇帝,不會懂,人到了某一個位置就不同了。像朱元璋當了皇帝,想起他種田的朋友,把他們都找來,文武百官都一跪九叩,群呼萬歲。那些老朋友們,如果心中我認為:朱元璋算什麼!那時候我還不是踢過他的屁股!現在你再踢踢看,小心你的腦袋會搬家。這就是「貴賤之等也」。不要以為你們曾經是朋友,時位不同了,朋友也不一樣了,位置不同,你就不能當朋友看了。所以學了《易經》,也是蠻滑頭的。

「其柔危,其剛勝邪。」二用陰柔,三五是用陽剛,不能用陰柔。所以《易經》不是絕對用陰柔的,也用陽剛,「變動不居,其為道也屢遷」。那是不一定的,我們剛才說德川幕府用陰柔,它完全用陰柔嗎?不一定的,它也用陽剛。用處不同,貴賤不等的原故。所以《易經》搞通了,用得好時,它是帝王之學、領袖之書,用得不好時那也很可怕。這是第九章,重點在研究《易經》各爻的作用及精神。

第十章 廣大悉備

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道有變動,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雜,故曰文。文不當,故吉凶生焉!

三才之道

各位知道伏羲畫的八卦只有三爻,後來為什麼變成六爻?孔子在《系傳》里講過:「因而重之」,因為三畫卦不夠用,所以把它重疊起來以便運用。從這個六便可以看出我們祖宗文化的偉大了。到現在為止,世界科學的發展,一切的應用,不管物理化學等等,還沒有超過六位的。老子講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只講到先天的三畫為止,也是從《易經》出來的。

到了文王手裡,為了後天的用,所以才「因而重之」,變成了六爻。我們看宇宙的構成,也是三個位數,宇宙構成以後有了萬物,它的運用仍然不出六位。

「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悔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天地人謂之三才,這是我們中國文化幾千年來的根本。後世的皇帝稱天子,皇帝雖然有無上的權威,但他不敢超於天。站在人道的立場,他仍然是人,還是一樣為跪下來參拜天地,稱為天子,自己當了上天的孩子。這就是三才之道。

天地人是宇宙的三才,三樣最重要的材料。假使有天地,沒有了這個「人」,宇宙便不會熱鬧得這麼有趣味了,也不會有「總統府」、中山樓、世界大戰了。這都是人鬧出來的,在中華文化中,人的價值與天地並存,可見中華文化把人的地位提得很高。我們過去的文化、教育都從這裡來,大家要了解它。

「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天地人三才為何兼而兩之?因為三才是陰陽相對的,三二得六,所以「兼三才而兩之」。

「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宇宙間一切都是相對的,同理,天地人三才,因為有陰有陽,有體有用,所以「因而重之」,就變成了六爻。《易經》的卦一定為畫六爻,就是這個道理。

「道有變動,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雜,故曰文。文不當,故吉凶生焉!」

宇宙的法則,天地人隨時在變,隨地而變,永無停止地在變。不但如此,而且還交互地變,錯綜地變,因為交互變,所以就有了交,交就是爻,所以古人說,爻者交也。

「爻有等,故曰物。」變動中間就分出了等級,有了等級等第,就有個東西在,那就叫做物。物包括物質的物理的等等的一切。

「物相雜,故曰文。」萬物因為變動不居,故都有相雜,金木水火土,隨處相雜。譬如水跟火相雜,水多火就息了,火多水就幹了,水與火相雜,產生了人類的文明與文化。

「文不當,故吉凶生焉!」人類的文明與文化要永遠掌握在人的手中,才是正途。拿《易經》的道理來講,無論科學發展到什麼程度,運用科學的還是人,也就是科學被人類所用。但是現在很可怕了,也很不幸,人已被科學所利用了,這就是《易經》說的「文不當」。「文不當故吉凶生焉!」科學的發展,對人類而言,不是大好,就是不壞。就今天的發展來看,人類的浩劫恐怕快要來了。為什麼我們敢這樣說?是根據《易經》的道理看到的。

第十章是研究《易經》理論的。後世有一派學者,專門用《易經》來研究歷史的變化。宋朝邵康節的《皇極經世》這部書,就是專門研究歷史哲學的。現在市面流行的《推背圖》、《燒餅歌》之類的書很多,過去帝制時代都封鎖在皇宮大內,八國聯軍到北京,這些書才流傳到外邊。因為這些主要是預言歷史變化的,過去是禁止一般民眾閱讀與研究的。

第十一章 易之興也

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故盛德邪!當文王與紂之事耶?

是故其辭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傾,其道甚大,百物不廢,懼以始終,怕要無咎,此之謂易之道也。

醫世的學問

「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當文王與紂之事耶」

第七章談到「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優患乎」?這裡說「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孔子研究《易經》認為.《易經》的學問最發達的時候,也就是殷朝末年、周朝革命的時候。最為興盛是文王坐牢時候的著作,因此才叫《周易》。

「是故其辭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傾,其道甚大,百物不廢,俱以始終。其要無咎,此之謂易之道也。」

「是故其辭危」,所以它用的辭句都是真話,實實在在的直言。危是直言不阿的意思,當然也含有危險的意思在內,在這裡不完全作危險講。

「危者使平" ,正的道理是要求天下太平。

「易者使傾」,易就是變動,變動中容易倒下來。不希望他倒下來,便要把它扶持起來。

「其道甚大」,所以就歷史來講,這裡邊包藏的學問非常的大。

「百物不廢,懼以終始」,文王研究《易經》所得的結論,也就是這八個字。所謂「百物不廢」,就是一切萬物之間互相都有一種關係存在。但是有一點很重要的是:人與天地萬物之間時時都為謹慎小心,這就叫做戒慎恐懼。宗教家所講的「戒」,並不是條文,隨時小心就是戒,做人要隨時在戒慎恐懼中。儒家的學說就在發揮這四個字的道理。

「其要無咎,此之謂易之道也。」戒、慎、恐、懼,並不是要我們終日生活在恐怖害怕中。如果那樣,這個日子便活不下去了。事實上,也用不著這樣。「其要無咎」,自己心中寂然不動,永遠是太平的,「此之謂易之道也」。《易經》所告訴我們《易經》的道理,就是這樣。

這一章的文字很容同懂,很淺易明白。換言之,就是帝王領導學的中心。其中最重為的只有兩句話,就是「危者使平,易者使傾」,這就是最高的帝王領導學,使不平的能夠平,使要倒的國家社會不要倒。這個中間的道理、學問、方法,「其道甚大」,大太多了。

「百物不廢,懼以終始,其為無咎。」這就是處處做到沒有毛病,能夠做到沒有毛病,「其道甚大」,這個中間的學問太大了。所以後人稱《易經》的學問是醫世之學,道理就在這個地方。



喜歡中國易學文化的朋友

歡迎點擊上方 關注「中國神秘文化」頭條賬號

每天推送精彩易理解讀

與您共同學習

喜歡本文的朋友,歡迎轉載收藏或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神秘文化 的精彩文章:

中國神秘文化解讀,易經《系傳》第十二章,人人都能成為是諸葛亮
中國神秘文化解讀,易經《系傳》設卦觀象,洞明吉凶,歡迎收藏
中國神秘文化解讀,易經《系傳》神凝靈聚,萬物成像,歡迎收藏
中國神秘文化解讀,易經《系傳》第四章,精氣為物,遊魂為變

TAG:中國神秘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