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南靖土樓馬拉松:越野+溯溪,穿梭神話中的傳奇土樓!

南靖土樓馬拉松:越野+溯溪,穿梭神話中的傳奇土樓!

跑遊記

凡 跑 過 , 必 留 下 痕 跡

2016 南靖土樓馬拉松

跑者/23

我們總以為世界的溫暖全來自陽光,其實腳下的大地更有著令人驚異的熱力。天沒暖,大地先暖,所以有許多花能鑽出冰雪綻放;人情不暖,內心先暖,所以我們能在塵世,做一劑清流。——劉墉

南靖土樓馬拉松這個賽事去年就想參加,直至今年看了《大魚海棠》,想親臨的那種感覺就更加濃烈。在官網上看了比賽照片發現選手基本都是外國人,而且賽道十分多樣化,不是傳統中城市馬拉松的模樣,而且與久負盛名的」長城國際馬拉松」屬於兄弟賽事,心底越發期待了起來。

官方說廈門集結地14:00-22:00兩個小時一班發車前往比賽地,我下飛機見時間尚早就在廈門市區轉了一圈。逛到3點多,再等4點多出發南靖的大巴。

領物指示牌過於迷你,問了坐上第一班車的賽評員才知道集結地T4航班樓一號門旁邊的小入口就是領取裝備地。

不需要領物單,也不需要身份證,直接報上名字,發現我的備註名字是英文。然後順利地領到了裝備,同時還能拿到水和雨衣,這是我參加過的質量最好的參賽包, 竟然採用了防水面料。如宣傳一樣極具國際賽事的風範,很多穿得很少的白人在領取裝備,我還跟小夥伴花痴道現場好多白人帥哥hhhhh。

參賽手冊採取中英雙語,很是詳細,參賽包有直接具計時晶元功能的號碼布,號碼簿一大一小一迷你(分別前胸、後背、賽包),別針八枚(久違的大別針),有午餐和晚餐的餐券和口感不錯的能量膠能量棒各一。

經歷3小時(真的是整整三小時!)終於在晚上7點到達塔下村,然後再走一公里到達下榻的「茶之韻」。老闆的茶葉生意做得很大的感覺,裝潢也十分有設計感,很喜歡那個透光的玻璃屋頂,還有跑步機和沙包!

之前還設想了無限可能,特別重溫了《爸爸去哪兒》南靖土樓篇,心想不會是住土樓裡面吧, 多蚊子多人混住,公用澡堂之類的,還以為是個沒訊號,沒電源充電的地方,看來我真的是想多了。

然後和跑友們一起去附近的小橋流水飯店吃飯,明明是剛認識卻像認識了好久一樣。大家說著自己參加過的賽事,感覺賽事就是這樣安利過來的,一邊吃飯一邊感受著欄杆外吹來的陣陣涼風,感覺像身處鳳凰。

比賽當天民宿的老闆5:30敲門叫下樓吃早餐,這時已經下起了小雨,吃早餐時小夥伴還很擔心地勸我轉半程吧。

這次穿上南葛隊戰衣,你們知道這個梗嗎?

賽道起點距離運動員下榻的民宿有半小時的車程,組委會6點就開始接送選手去比賽地點。

起點的拱門正前方就是一個很豪華的大WC,這是我唯一一次賽前不用排隊排空的。附近的風景也是美如畫。

雨中氣氛依舊濃郁,有台灣人的保護神三太子,我突然想起王彩樺的《保庇》了。。。。

組委會中英文講話,他還說「看了天氣預報,10點後會有大雨,決定臨時改路,將不會上那700米的山了,你們的安全是最重要的」,雖然是套路還是蠻warm的。

現場所見,別著黑色號碼牌的全馬選手真的好少啊,我們一起跟著做熱身操,發現很多外國人的中文也很6,雖然感覺像夏克立在說話hhhhhh,他們大多數是跑fun run(8.5k,實際有差不多10k)。

在起點舞台旁邊,有服務處現場派發雨衣和水,存包的窗口也在這裡,不知道是由於沒找到存包處還是因為10km跑不提供存包服務,比賽中見看到幾位選手背著包在跑。

這也是我第一次在馬拉松比賽中站第一排噗。

看回照片才發現,起跑前站在我左邊的是女子半程冠軍,右邊是男子全程冠軍及半程冠軍呀呀呀呀~我完全聽不到倒數聲就鳴槍了,就毫無預警得開跑了,我身邊的冠軍選手像火箭一樣不見人了,果然跟散步組的我不一樣。

一開始是很長的漸進式下坡,小雨舒服宜人,我也以5分配速前進,跑了一公里後再慢慢壓速,左顧右盼看風景。

《墊底辣妹》中,女主角工藤沙耶高考完在網上查分數,發現自己沒有被錄取。此刻天降大雨,這時私教的校長來到窗前,說了一句,「這種天氣也是會有的。」

「這種天氣也是會有的。」嗯,如果暫時無法確定苦盡甘來,也必定要堅信一場雨過天晴才是。

雖然雨戰,我又不是沒嘗試過,盡情遊山玩水吧,山野經過雨水的洗刷,顏色也更加濃郁了。

其實那些梯形的田野,那些老房子, 在南方地區生活的我經常都可以看到,但感覺上更空靈更神秘。

因為一直在村莊裡面跑,所以也不存在交通限制問題,村民也很熱情,當地的小朋友也都在路邊加油或打著雨傘一起跑。

老舍說:「生活是種律動,須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這變而不猛的曲折里。」

沐浴在雨中,看著流水潺潺,這種律動之美實在令人陶醉。

接近18K時開始有點小疲累,這時我看到這塊牌。

這時我想起我在飛機上看的《強風吹拂》裡面灰二說的「長跑的目標不是更快,而是更強!」

面對疾風吧,感受肉體破風前進的舒暢感,自由任意地賓士。流逝而過的景色,掠過兩旁的風,擁抱撲面而來的美好!

很喜歡這種木建築,我在拍的時候有村民從這裡進去,我問:「你一直住這裡嗎?」她回答說:「是啊。我們一直都住這裡 。」我說「這房子好漂亮呀!」她笑著說:「你也好棒啊,這麼大雨還在跑。」

在我拍拍拍的時候已經有很多女生開始超過我。

18K左右有段很漫長的上坡剛好聽完梁干乾的兩首串燒勁歌金曲才跑完。當半程選手折返的時候我豎著大拇指跟他們說加油,這時他們開始快接近尾聲了,有些外國人的臉上開始出現痛苦的表情,可能跑全程的女生不多,我經過的時候他們還是很驚訝地投來讚許的目光。

跑完這段坡之後突然急降在一段泥土路上,感覺如此熟悉,這不是南方地區經常會跑的山路嗎,我開始尋回熟悉的感覺,提示自己可以加速了。但突然發現眼前的路有點不對,一條小溪攔腰斬斷了前進的路,我還以為我走錯了,但前後左右都沒有路牌,當時覺得組委會不會讓我們嗍溪吧,後面的人遲遲沒有出現,我就在附近上上下下往返了幾次都找不到過河的路,而旁邊卻只有兩隻一臉懵逼的鵝,於是猶豫了一下心一橫豁出去直接跳過溪水,腳一踩下去時還是尖叫了出來,水冷冷冷冷透心涼,然後鞋子最終還是全部濕了。

幸好薩洛蒙的船襪雖然不貴但完全濕水後又跑了20K也沒有起水泡,實在意外。

「在每個死胡同的盡頭,都有另一個維度的天空。」

跑完小溪後看到小坡上豎著的23K牌子的時候簡直要哭了(為什麼要跟23K牌子合影·,因為我就是23啊)。原來我並沒有跑錯啊,雖然我是路痴,但我還是靠自己偶爾神來之筆的方向感找到正確的路了。

於是開展漫長的越野路,眼前是被全程選手踩得更爛的泥巴,感覺就像我第一次參加的龍洞越野賽一樣,我怕摔倒然後小心翼翼地走了起來,但這時我想:這怎麼行呢,雖然我是渣渣,但我還是有越野基礎的啊怎麼能安於舒適區呢。於是看準沒有泥巴的草地處開始大步大步地跑起來,那段沒有遮擋,雨中沒有攝影師駐守,如有拍出來的照片我應該是飛起來的,果然我還是朋友口中稱讚過的下坡會飛。這時有個應該是香港選手吧跟我說:「你小心d 吖」,但我就是全程都沒有撲街。

廖一梅的那句話「我堅信,人應該有力量,揪著自己的頭髮把自己從泥地里拔起來。」在我腦海響起。

你學過的每一樣東西,你遭受的每一次苦難,都會在你一生中的某個時候派上用場。之前在跑越野的時候,每一次的經歷都是一次試煉,像海中的波浪推著你成長。很多時候,你需要多努力才能讓別人覺得你毫不費力,現在下坡的瀟洒是我之前上山苦練過的結果啊。

很希望自己是一棵樹,守靜、向光、安然,敏感的神經末梢,觸著流雲和微風,竊竊的歡喜,腳下踩著濺起的泥,很踏實。這階段就像越野賽一樣根本不會有超過你的人,因為距離都被拉得很開,但不同的是,越野賽會有小夥伴與你同行,他們總是照顧路痴的我,幫我背越野包,跑在我可以看得到的地方,幫我看清眼前的路況,我上坡實在崩潰的時候還在後面推著我的背,或拉著我往上爬,我錯過路標的時候還會大喊叫我回到正確的方向,但是現在統統都沒有,在這種惡劣的天氣,複雜的爬坡,都只有自己,沒有人可以幫助你,沒有人替代你走下去。

我懷念跑在越野賽路上有小夥伴扶持著寵著的自己。。。。。

這時我想起我賽前跟他說,「他們都叫我跑半程,因為後程還有一個700米的山」他回復道:「你自己看著來吧,不過我還是相信你會完成的。」

山頂的風終於吹到了我的臉上,我站在高處,極目千里,一切景物盡收眼底,果然半山腰看到的一切風景都不及山頂上看得到的美,這時戴著的MP3響起《大明宮》的OST,感覺無限悲壯。

終於在一個很陡的下坡之後看到遠處有個很漂亮的水車,並依稀看到了雲水謠三個字,當初組委會說改路線我還以為把最期待的雲水謠取消了, 這是我堅持跑完全程的動力啊。

如果想看到比半程多一點的風景,就要多付出一倍的努力。此前的堅持都值得了,我歡快地奔跑在鵝卵石上,很多在圍欄邊飯店吃飯的小孩跟我大聲說著加油,我也大聲地跟他們說謝謝。

十年前,顏值巔峰時期的陳坤、徐若瑄在這裡拍了《雲水謠》,讓這裡的水面都蕩漾起初戀的漣漪。有些風景是照相機拍不出來的,只能刻在記憶深處,這時我一邊左右看風景,既聽著工作人員的路向指示,又要看著眼下的鵝卵石路,簡直忙cry。

就算再防滑的越野鞋在這種被雨水浸淫過的鵝卵石還是會摔倒的,但這段彙集了最多攝影師,他們都叫我跑起來,說我好萌啊要我不斷擺POSE,鼓勵我說前面只跑過3個女生,超過她們我就第一了。

這裡有著幽長古道和巍峨百年老榕樹,在這裡也收穫了最多村民的支持。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史蒂文斯安德烈稱「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神話般的山區建築模式」。單單南靖就有1萬多座土樓,這條賽道也一直在經過土樓,雖然外表看似雷同,細看其實卻各有特色,讓我都忍不住停下來留念。

在賽道引導方面,轉角處路牌都清晰可見,各色代表不同的項目,還有很多工作人員在雨中做引導,有些熱心的村民也起到了帶路作用,路牌也是中英文劃分出公里和英里數。

沿路補給充足,種類豐富,有香蕉、能量沖粉、能量膠、能量棒、水和功能飲料。

在全馬的最後階段志願者都是遠遠地看到我就從帳篷中衝進雨中一手捧著清水一手捧著功能飲料讓我選擇,幫我撕開能量膠的口子,還把能量棒切成一小塊一小塊地方便運動員進食。由於是國際賽事,對志願者的語言要求也特別高,他們基本上都會幾國語言。

越到後段,補給點越密集,基本上翻完一個坡就會看到補給點,有點像麥理浩徑的補給設置。馬拉松賽的補給竟然做到了像越野賽一樣的規格,簡直可以吃回報名費。

我不知道我跑過多少個坡了,直至最後10公里基本都在爬坡,爬完一個認為不會再有了,卻發現前面的選手又在爬另外一座了。

這時雨水越發無情地傾倒下來,我的帽檐上開始一直滴水,幸好戴了運動眼鏡,沒有遮擋視線,但我的衣服都濕透了,手上的頭巾也一直在滴水。跑鞋越來越重,有幾段踩在積水上響起啪啪啪的聲音。

無論順境逆境,都不放鬆努力生活,一點點增強自己的實力,這樣,面對人生的風浪時,才可以多一點點的控制力。

這時我又想起有人跟我說的:「我相信你會做得到」。果然獅子座還是最了解獅子座,我選擇了跑全程就一定會跑完的,因為我不想讓自己有後悔的機會。就連最惡劣的大帽山都體驗過,我還懼怕什麼。

我用臀部惦著跑下坡,其實我已經不怕爬坡了,記得包子說:其實有坡的賽事,成績也不會相差多少,下坡反而更快,但肌肉耐力要求更強一點。我左右側身地顛著下坡,感覺就像在大帽山衝下去那一段荃錦公路一樣。

就這樣我跑著跑著,看著前面的選手時走時跑的背影都感覺到絕望了,我自言自語地打氣加油,這時沒有人能振作你,小夥伴們終點的守候,朋友的信任,全部都是我堅持下去的理由。

這時開始有大巴士在我旁邊經過,問被大雨淋得東倒西歪的我上不上收容車,我說:還有8公里,我會跑完的!謝謝。

這是我第一次跑全馬沒帶鹽丸,大腿在後段處於快抽筋的狀態 。最後十公里身邊基本上都是男生,有時超過對方的時候都互相說著加油,彼此交錯前進,到39K左右我一路超過他們,前方沒有一個人,偶爾開過一兩輛車,他們搖下車窗跟我說著加油,這時方力申的《認命》響起,投降吧認命吧就勇敢一下,給予了我無限力量。

唯一讓自己迷惑的就是在終點附近,路線複雜、路牌眾多、標識混亂,41K後還要進一個土樓環繞跑,其實外面的人想進來,但裡面的村民已經習以為常。

兜出最後一個土樓之後看到折返的落後我一點點的參賽者,我們互相笑容滿臉地說加油,鼓勵著說還有一公里了!

第一次在100米內都是一個人沖向終點,主持人用英文讀著我的名字,終點的志願者在避雨的屋檐下衝出來為我鼓掌和戴上獎牌。這次我並沒有想哭的感覺,在經歷多了以後終於不再眼淺變得波瀾不驚了,外國人卻覺得太苦了在終點激情擁抱久久不願離去。

穿過終點,戴著獎牌,在休息區轉悠,有任拿的汽水和賽百味,應該是外國人比較多的緣故吧。

發現5小時完賽的我竟然是女子十一名!這樣遊山玩水散步跑都能跑五小時已經很滿足了!

志願者看到我嘴唇都發紫了,連續幫我倒了兩杯薑茶,這是我喝過最好喝的薑茶嗚嗚嗚嗚~

領包處引導有點亂,我們先在一樓的房子里拿到自己的行李,然後上三樓村民的房間借用洗澡,發現他們的手機都在房間里,真是民風淳樸呀。早知道賽後還可以洗澡我就把換洗衣服帶上了,雖然賽前發了毛巾 我也預知性地帶了去,但是終點沒有大毛巾十分遺憾,當時冷得一直在發抖。

拿到獎牌後有點失望啊,去年的轉轉轉設計呢。

終點處的裕昌樓建於1308年,是福建土樓現存最古老的土樓。堂前用卵石鋪成的一個陰陽八卦,分五格,代表「金、木、水、火、土」。最大的特點是柱子東倒西歪,經受七百年風雨侵蝕和無數次地震的考驗,至今依然如故,有驚無險,成為古民居建築的活標本。

晚上被安排去慶功晚宴,這是我之前最期待的環節。但節目安排十分不緊湊,自助餐的口味也是偏向外國人,節目也是外國人愛看的,原本我還以為會和客家人一起篝火晚會之類的,看來我的腦洞已經無藥可救了。

第二天雨過天晴,我終於可以看清楚所入住的塔下村的模樣了。溪流上有11座風格各異的石拱橋,沿溪兩岸有42座土樓,一座座土樓在青山秀水環抱下,不愧為「閩南周庄」。而張氏家廟德遠堂堂前立著的24支石龍旗杆簡直嘆為觀止。

終於來到《爸爸去哪兒時》鏡頭帶過的田螺坑,就是傳說中的「四菜一湯」。從高處俯瞰,真的明白為什麼當初美國人從衛星圖看還以為是發核導彈的不明建築,突然發現小時候在集郵本上看過這個建築,如今近在眼前。

車上同行的還有很多香港選手,他們都對這個賽事十分熱忱,有些已經來參加第三屆了,這次還帶上了幾名視障選手,他們互相照顧的場面也十分溫馨。

我想,和你這樣的遇見,一生只有一次就很好了。?

謝謝你,路過我的青春,讓我成為了一個見識更豐富的人。

回廈門的接駁車沒有固定發車時間,賽前說12:00-14:00,實際從11:00開始滿人發車,如果可以提前預知上車班次時間,我們也能利用這些空檔去逛逛其他土樓了。

距離上一次來廈門已經是10年前,雖然這裡已經被「小清新」所染指,但還是十分令人流連的。

雨後的晴空非常美,突然覺得沒有報廈馬有點可惜。

因為喜歡一個人,就會走近他的世界,接受他的世界。

就像泰戈爾所說,愛情是理解和體貼的別名。

因為喜歡一個地方,去那裡參加一場馬拉松,並包容它的不會太離譜的缺點,這就是愛吧!

最後謝謝此行認識的楊浦區周潤發hhhhh, 陪我玩陪我吃教我閩南語。

在賽道上19K左右跟他在賽道上相遇並擊掌,後來知道他拿了男子亞軍!他說的天賦不及堅持實在令我獲益良多,「當你追求卓越,成功自然而來。」你的成績不會辜負你的努力。

除了年初的港馬雨戰,今年基本上的比賽都是前一天暴雨,賽前停雨並十分舒適。但出來跑還是要還的,年初的港馬在暴雨中結束,這次也在雨戰中完成2016最後一個全馬。

別人拿不走你的——是日益增強的力量、卓越的見識、強大的心力,以及遇過事的淡定。

我相信,人生沒有白走的路。

如果還看不見夢想的目標,大不了,再多走兩步。

裝備:

O記的太陽眼鏡完全沒有起霧水和被雨水阻礙視線。

港馬的袖套防風出色,HOKA經歷複雜的路邊完全勝任,排水快。

小薩的襪子是讓我最驚喜的,賽事有點輕敵,沒有穿DRY MAX 或者XB 的專用襪子,但這雙 雖然全部濕透了都完全沒有起水泡。

最讓我感動的我的銀狗4全程一直在裸奔,後程我都不忍心放在頭巾裡面了,但也一直在滴水,竟然沒有故障。

防水MP3就更不用說,一首首歌陪伴我整段雨戰。

帶了兩包GU,從此我對甜膩過頭的GU的一生黑,還有一包主辦方送的藍莓味能量膠,像等滲的一樣不用喝水,全程能量棒很多,根本不需要能量棒。

我的佳明35 還是很準的基本上每一公里都重合,總體來說續航在6小時內的全馬是完全沒有問題的,而且表身十分輕巧。

賽事特色:

地形多變有難度——公路、土路、上下坡、卵石路、田野等,南靖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為比賽增色頗多。卻比純公路比賽消耗更多體力,難度稍大,我看到很多外國人都面露難色,雖說不適合刷PB,但也很適合挑戰自我。

你們一開始會覺得報名費有點偏高,其實包含的內容是很豐富的,相當於報名了一個跑馬套餐,行程里都有大巴士代步,基本上不用怎麼走,豐儉由人吧。

優點:

對於我這種建築控來說 還是十分有吸引力的。

出省跑馬後,才發現祖國河山如此壯麗,有很多景緻外國人都想據為己有,商業化肯定是必然的,也並沒有到周庄鳳凰的程度,民風還是十分淳樸自然。

賽事十分國際化,此次就有來自33各不同國家的選手,有旅遊、有聯誼、有跑馬, 而且賽道補給和志願者服務也很好。

GIF/416K

不足:

主辦方安排還是有一點混亂,令參賽者不能盡情地享受行程。每項活動之前都是臨時人肉通知,規劃不夠完善。

計時毯不多,而土樓內的繞場一圈很容易作弊。

在那條山路上的指示還是有點不夠,雖然我這次沒有迷路 。

多增加選手在土樓裡面和村民的互動會更有感覺,這也是外國人更喜歡的方式,總體來講值得體驗,但是還有細節有待加強,畢竟這是才舉辦了三屆的賽事。

最後:

這是一次很棒的經歷,這種有特色的國際賽事還是可以去體驗一次的。

每次外出跑馬都認識了很多人,他們大部分都外表強韌,但必要時卻十分細心柔軟,這次也謝謝你們的照顧。

下次有機會去永定土樓看看,有一起的嗎?

- 本文結束 -

本文由「yi5an23的攝魂閣」授權轉發,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42旅 的精彩文章:

2018不丹馬拉松:在喜馬拉雅山下最神秘的國度,尋找幸福的答案
好奇,馬拉松這樣的運動量,前後應該怎麼吃呢?原來是這樣!
跑步後肌肉酸痛怎樣快速恢復或緩解?
2018布拉格半程馬拉松:奔跑歐洲之心,尋找浪漫與愛的終點站!

TAG:42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