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4個奇怪的VR模擬實驗 曾被科學家們用於動物研究

這4個奇怪的VR模擬實驗 曾被科學家們用於動物研究

自從Edward Jenner在1796年給一名八歲的天花小孩注射的時候發現疫苗後,科學家一直在做奇怪的事情。不過等等,讓我補充一下:我絕對不是想將幾百個不同領域的認真研究簡化為「古怪的科學伎倆」。但是,我注意到,虛擬現實模擬的出現促使科學界開始涉獵一系列以動物為特色的實驗,例如以下四個案例。

飛蛾飛行模擬器

看見了吧?這已經很奇怪了。這項來自《神經科學方法雜誌》的研究在2002年10月30日首次發表,執行該試驗的小組描述了「一項低成本且新穎的基於虛擬現實的昆蟲飛行模擬器,將視覺、嗅覺和機械感應刺激與多通道神經生理記錄技術相結合。」

該團隊首先從一個第一人稱的飛行模擬器電腦遊戲開始,然後將它定製化為可以為研究飛蛾工作。那麼結果是?蛾類呈現出「類似於在自由飛行中觀察到的信息素」。

這項研究到昨天已經過去15年了,所以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們現在並沒有更多關於飛蛾的電腦遊戲。

VR老鼠迷宮

為什麼當虛擬迷宮同樣起作用的時候,還要把老鼠放進正常的迷宮?這是它的工作原理:

「運動在球面跑步機上頭部受到了限制的老鼠與計算機生成的視覺環境相互作用以產生空間行為。在伴隨著虛擬線性軌跡的運動過程中存在著穩健的位置細胞活動。」

該研究的題目是「虛擬導航期間海馬位置細胞的細胞內動力學」,這提供了更多的證據來表明,一半的冷酷實驗將它們描述成最無聊而又複雜的語言。

用VR嚇跑斑馬魚

2011年的該項研究文章描述了360°投影方法的創建,並結合「實時的視頻跟蹤系統,為自由遊動的斑馬魚幼蟲創建一種新穎的行為測定」。關鍵是通過機器視覺演算法來監測幼蟲對不同視覺刺激的反應。但為什麼要選擇斑馬魚?

該研究解釋說:「動物的半透明性可以通過CNS中對神經活動進行非侵入性的成像。

一隻蟑螂的遠足

在某些情況下,蟑螂在VR環境中比你還有更多的樂趣。這個研究被無聊地叫做 「為行為和電生理學實驗開發的快速靈活的全景虛擬現實系統」,它解釋了研究人員如何跟蹤「在VR森林裡進行的探究行為中蟑螂運動軌跡」。

這些實驗對於所討論的動物來說是不好的嗎?不要和以往研究人員所依賴的典型研究技巧相比,要進行上述的蟑螂研究可能會包括解剖。

報告指出:「研究神經元機制的傳統方法是有把握地對動物進行固定、麻醉和/或剖析,以讓它們在面對簡化的感覺刺激的同時能夠進行穩定的電生理記錄。」

對於科學及其冷漠的實驗來說,好消息是:FreemoVR,這是一種為能夠自由移動物而設計的虛擬現實,是一種在屏幕上重現動物環境的系統,可以讓這類VR動物研究在今後更容易實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驗 的精彩文章:

來自清華化工系的實驗室安全密碼
網傳「商家在炒板栗時加入石蠟」?記者實驗揭曉答案
實驗告訴你徠卡雙攝的華為Mate10,拍攝效果上是如何徹底秒殺S8的
特異功能真的存在嗎?中國1025實驗室讓你驚掉下巴!
「3D魔法實驗室」驚動央視?

TAG: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