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該不該讓你的孩子當班幹部?

該不該讓你的孩子當班幹部?

該不該讓你的孩子當班幹部?



孩子對班級管理活動的參與,對其成績、人際關係以及自我認知方面都有正面的影響,但前提是這個孩子本來就是這塊料。

文 楊桓興 葉立新


文章經授權轉自公眾號經濟學漫談


該不該讓自己的孩子當班幹部?這是令許多家長糾結的問題。


一方面,媒體上的很多雞湯文章大力宣染領導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培養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導致一些家長不惜代價也要讓孩子當上班幹部、謀個一官半職。另一方面,家長們又擔心班級事務過多會佔用孩子的學習時間。 此外,他們又有這樣的顧慮:萬一我的孩子不是這塊料呢?會不會得不償失?

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就認為類似的結論也適用於中國孩子。中國的中學和美國的中學情況差異很大。因為文化差異,美國人傾向於選擇體育好的孩子當班幹部,而在中國,學習成績更重要。這項研究還提出一個問題, 那就是,當過班幹部的孩子將來收入高是因為他們的能力本來就較強(也是能夠當選為班幹部的原因),還是因為當了班幹部本身培養了他們的領導能力?

該不該讓你的孩子當班幹部?



Anderson and Lu (2016, 以下簡稱AL)最近發表在《管理科學》(Management Science)上的一篇論文研究了中國中學生的情況。它回答了領導能力究竟是與生俱來的還是可以通過後天培養的這個問題。我們接下來看看這項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當班幹部對學生的學業成績、在同學中受歡迎的程度、學習做事的主動性和對成功的認知等方面的影響。


作者對上述問題的回答是通過經濟學實驗完成的。該實驗在江蘇省某城市的一所郊區中學展開。實驗的對象是該中學初一年級的七個班級。

作者首先讓各班的班主任為每個班級主要的班干職務分別挑選兩個候選人:第一候選和第二候選。這些包括班長、副班長、勞動委員、文藝委員以及語文、英語和數學課代表等七個職務。然後作者用隨機抽樣的方法把這七個班級分成兩組,其中1,4,5,7班屬第一組,2,3,6班屬第二組。


在第一組班級中,作者選取第一候選擔任班長、文藝委員和語文課代表,第二候選擔任其它的四個職務;而第二組班級的班級職務選定辦法則同第一組相反, 作者選取第一候選擔任副班長、勞動委員、英語和數學課代表,第二候選擔任其它的三個職務。


這裡我們要強調第一候選人和第二候選人的區別。 第一候選人是班主任心目中的理想人選,第二候選人次之(是備選)。在選擇班幹部時,班主任往往同時兼顧學生的領導能力以及學習成績,所以第一候選的綜合素質應該比第二候選要高。如果沒有實驗的隨機任命機制,每個職位的第一候選人應該會被班主任任命為班幹部。

該不該讓你的孩子當班幹部?


一個學期以後,作者分析了班幹部同非班幹部(包括未指派上的候選人及非候選人)在各方面發展的差異,主要的發現如下。


首先,擔任班幹部的第一候選的學習成績有提高,但擔任班幹部的第二候選的成績卻沒有多大變化。與此同時,第一候選認為擔任班幹部減少了他們可用來學習的時間,而第二候選則不認為有這種影響。


因此,對第一候選來說,儘管處理班幹事務同學習時間有衝突,但學習成績最終還是提高了。究其原因,作者認為第一候選擔任班幹部後花在學習上的時間可能比以前更多了。


那麼,為什麼擔任班幹部的第一候選會更努力地學習呢?作者認為,其中一個可能的原因是他們擔心如果成績不好班干職務可能保不住(老師更傾向於讓成績好的同學擔任班幹部);因此,為了保住「官帽」,他們學習更用功了。

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這些學生更加努力學習是為了不讓任命他們的老師們失望,或為了未來能繼續擔任這一職務積攢聲望。還有,對他們而言擔任班干後能更引起同學們的注意,如果成績不好的話就會尷尬了。


而對於第二候選來說,能被任命當班幹部已經是驚喜,他們不指望好運連連,能夠一直當下去。所以他們學習的動力沒有增加(或者說學習時間沒有增加,因為班幹事務佔用了時間)。

該不該讓你的孩子當班幹部?



其次,作者研究了擔任班幹部對學生在自信心和抱負等方面的影響。他們發現,第一候選擔任班幹部後變得謙虛了,但是第二候選擔任班幹部後謙虛程度沒有顯著變化。而且擔任班幹部使得所有的班干學生比非班干學生更願意在未來接受更多的教育(0.2到0.3年)。


再次,作者研究了擔任班幹部對成功方面的認知的影響。所有學生在學期開始前和結束後都要回答下列問題:在自我努力、好的老師、父母的培養、個人天賦、同學和朋友的幫助和家庭學習環境等六個因素中,哪三個因素對你的成績起決定性作用?一般而言,人們大多傾向於把成功歸功於自己(的努力或天賦),而把失敗歸因於外部環境不夠好。


通過比較學生們在學期開始前和結束後對這個問題回答的變化,作者發現擔任班干後的第一第二候選人都更傾向於把自我努力列為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這個結果表明擔任班幹部對學生的認知有積極的影響。具體地說,擔任班幹部增加了學生的主動性;如果班幹部不主動張羅事情,那麼全班就會是一盤散沙。


這方面的差異是源於被任命為班幹部的候選人的「自我膨脹」,還是未被任命為班幹部的候選人的「怨恨」心理?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作者比較了三類人的認知變化:當上班幹部的候選人,沒當上班幹部的候選人,以及非候選人。實驗數據說明,沒當上班幹部的候選人的認知相對於非候選人的認知沒有顯著變化,而當上班幹部的候選人的認知相對於非候選人的認知則變化顯著。所以,作者的結論是:當選的「自我膨脹」效應明顯,而落選的怨恨失望心理幾乎不存在。

該不該讓你的孩子當班幹部?



作者最後考察了擔任班幹部對學生在社交圈和同學中受歡迎程度的影響。他們發現,對於被任命為班乾的第一候選來說,他們在同學中更受歡迎了:他們不僅好朋友增多了,而且在一個虛擬的班幹部選舉中獲得的選票大幅增加。有趣的是,對於被任命為班乾的第二候選,他們的好友變少了,並且在虛擬的班干選舉中獲得的選票增加不多。


這一發現至少說明兩點:首先,老師們對班乾的選擇是比較公正而且為同學們認同的;其次,擔任班干本身並不能贏得同學們太多的認同,關鍵還要看擔任班乾的學生的自身素質。如果一個不合格的學生出於某種原因被任命為班乾的話,他甚至可能由於不是眾望所歸而遭到私下的反對!


因此,AL的研究表明,擔任班幹部的確有利於激發第一候選人(綜合素質高且名至實歸的候選人)的學習動力,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改變他們對成功的認知,並增加他們在同學中的歡迎程度。但是,這些正面的效應對第二候選人(不是名至實歸的)卻不太顯著甚至有負面的效果。

該不該讓你的孩子當班幹部?



最後我們要提一下當前中國非常流行的一個「跑官」現象:不少家長為了滿足孩子們的「官癮」經常去向老師送禮。AL的研究結果對這種功利性行為敲響了警鐘,為孩子「跑官」實屬不必。


首先,如果你的孩子不適合當班乾的話,對他(她)來說即使當上了也不會有大的幫助;其次,這種「跑官」行為本身就給孩子做了一個壞的榜樣。對於那些被選上或任命為班乾的孩子的家長,我們也希望這一研究能讓他們放心去鼓勵自己孩子為班級服務盡心儘力,這對於孩子的成長的確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Michael Anderson and Fangwen Lu. 「Learning to Manage and Managing to Learn: The Effects of Student Leadership Service,」 Management Science, 2016


Kuhn, Peter, and Catherine Weinberger. 「Leadership Skills and Wages.」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2005, 23(3): 395–436.


END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都周刊 的精彩文章:

即使沒學過畫畫,也能畫出很Q的漫畫
一場關於身體的認知革命
豆瓣9.1,高逼格美劇「年輕的教宗」就是部宗教宮斗劇
展望2017:中國企業逆勢突圍必須做好這三件事
讓力量凝聚,為「未來藝術家」打開一片夢想天空

TAG:南都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孩子頭疼別不當回事兒
男朋友不戴套,也不想要孩子,我們該怎麼做?
當孩子遭遇老師的不當懲罰,你該如何把不滿說出口?
孩子哭泣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做?
孩子被人欺負 該不該教他以牙還牙?
孩子被欺負了,到底該不該教他打回去?
你家孩子張嘴笑時露牙齦了嗎?別不把這當回事!
這些你都不知道,怎麼去哄女孩子呢?
「皮孩子」揍還是不揍?都不對,教你冷靜擺平他們
你家的孩子,你有沒有強迫他把尿?到底該不該把尿了?
為什麼我們覺得對孩子是好的,孩子卻不領情?
孩子,當我老了,希望做兒女的不要嫌棄我
當孩子發脾氣時,我們該怎麼辦?
知道不該當著孩子的面吵架,可一旦吵了該怎麼辦?
不是你的孩子我不要!
該不該養個聽話的孩子?
孩子不去幼兒園,都是你的「錯」
驢子把豬當做自己孩子,讓人哭笑不得
孩子,不該是你的最愛
你會對孩子說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