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帝陵尋蹤〔感言篇21〕唐光陵尋記

帝陵尋蹤〔感言篇21〕唐光陵尋記

唐 光 陵 尋 記

今年的 「十一」 期間,一直嚮往著能夠加入 「走陵人」 群組織的 「帝陵尋蹤」 這趟勇士之旅,走完關中唐十八帝王陵,但最終未能成願,和郭文潮老師只做了一天的客串,實為遺憾!

每一座唐王朝的陵墓都可以說是鑲嵌在關中巍峨群山的一顆明珠,異彩分呈,它們是唐代歷史的縮影,也是中國帝王文化的活化石,其文化價值在世界上都屈指可數。如今,雖然絕大部分遺迹已塤落在關中沃野之中,黃土之下,分崩離析,但對愛好走陵的人來說卻充滿了期待。

走陵也好比是一次朝聖,心中滿懷著一種虔誠和期許,特別是大唐的陵墓,因為這裡展現的曾是我們民族最繁盛最浪漫的一夜,雖然已被歲月淹沒在深深的黃土之下,但還是期望從這裡以拾到盛唐的一片瓦礫,撫摸一下被時光鑿刻千年的石刻,以此來一窺唐時的雍華與氣度。

在此之前,已走過幾座唐陵,雖然看到的只是一堆堆黃土,但腦海中還是會勾想起史書中的那些壯闊畫卷。大唐的光環是留給今天依然生活這座聖城裡人們的一份榮耀,尋蹤大唐,是所有後人對唐的禮讚與致敬

去光陵的路上天氣低沉,老天似是有雨但又忍著未下,山路崎嶇,大家並未遲疑,或登或攀不斷地向陵區進發。隨著離光陵的陵區越來越近,這種期望也就越來越濃,眼前的情景也越來越清晰。我們從不同的方向到達光陵的四門,看到了光陵的全貌,原來高大雄偉的宮牆已沒有了一點蹤影,唯有神道兩側的闕台還依稀可辨,地面上其它建築已無影蹤,殘碎的瓦礫已經長期與荒草為伍,看不出這曾是帝王神化接天之地,只從僅有的地面遺留石刻和陵墓的形制,在腦海中依稀描繪出當年帝王陵墓的氣勢規模。

在陰霾的天氣里走陵,一路上,秋的印跡已漸漸染遍荒野,當年巍峨的宮闕已廢損為一座雜亂的土台,斑駁的石獅忠誠地守衛四方。風很靜,身邊的萬物似乎都沉默著,靜靜地看著我們這幾十人的隊伍往前攀。一眼望去,漫漫大山之中,一切都是和孤獨為伍,荒草為伴,只有那些倔強剛強的石獅、石馬或倒或卧的聳立在荒野之中。

走近了,幾乎每個人都要對著這些石刻沉思良久,每一個人的心情可能都是不一樣,如是一種對話。問問這些精靈那個曾經的盛世之城後來因何而沒落?問問那個三十歲的少年,萬人之上縱情享樂是否也曾身孤影單?問問神道兩側守望千載的翁仲將軍,既有文治武功為何遼闊帝國卻也無法力挽狂瀾?

走過光陵,當靜下心來,站立在更高的山坡上遠望四野,這裡山川壯麗,氣象萬千,光陵靜靜站立在渭水北岸,眺望著威峨的秦嶺山脈,千年來也未失威嚴。猛一下,覺得這荒野里散落的唐陵是一個歷史盛世的縮影,我們走進的不是一座荒陵,而是一座聖城,在這座千年城垣里,那些帝王將相輝煌與塤落的故事是這裡獨有的傳奇,也正因此,許許多多的猜想勾連著我們這些後人們,再一次走進這裡一探究竟。

走陵的人都有歷史的情結,會因盛世而鵲喜,會因庸腐悲鳴。仰望著光陵前這些生動精美的石刻,歷史的滄桑感會油然而生,感嘆我們民族波瀾壯闊歷史畫卷的勝美,藝術成就之精妙,千年之後還綻放著奕奕光彩。因而,眼前看到的不再是山嶺間陰鬱的愁雲,而是浮現出大唐帝國輝煌燦爛的盛世光芒,石獅更顯威武、翼馬昂首騰空,其身後也不再是荒冢殘牆,而是整個大唐氣勢如虹的千軍萬馬。

大唐已去,所有的往夕都化為我們腳下的一捧黃土,轉兒也從內心發出一聲聲哀鳴,面對這些殘存的遺迹,嘆惜慕宗對庸腐之氣的沉迷,本應少年意氣揮斥方遒,但民族一次崛起之機又被落入浮沉之下。

走陵是對歷史的一次觸摸,也對歷史的紀奠。

如果,如果,如果~~

歷史沒有如果,一切都歷史,一切也都必然。

---------------------------------

張軍鋒老師

西安市民主黨派機關幹部

歷史文化保護志願者

曾參與多個歷史文化遺迹保護的調研工作

《帝陵尋蹤》微型紀錄片 即將推出

編輯中 ......

以史為鏡,可知興替

文化傳承任重而道遠

美即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走陵人 的精彩文章:

《帝陵尋蹤》 國慶節唐穆宗光陵實地踏查,去青龍門考查關中唐陵的超高修復技藝!

TAG:走陵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