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70歲的孫權最終立了一個8歲的太子?類似漢武帝,過程很殘酷

為何70歲的孫權最終立了一個8歲的太子?類似漢武帝,過程很殘酷

孫權,字仲謀,東吳開國皇帝,在位二十四年,享年71歲,是三國最高壽的皇帝。孫權是一個有作為的皇帝,奠定了江東霸業,曹操曾感嘆「生子當如孫仲謀」。但有件事很奇怪,70歲的孫權最終立了一個8歲的太子。從這一點看,孫權的有點像漢武帝。漢武帝也是在70歲的時候,最終立8歲的劉弗陵為太子。漢武帝如此,是因為中間發生了太多的曲折故事,諸如巫蠱之禍,令人唏噓不已。那麼孫權的情況又是如何?難道期間也像漢武帝那樣發生了許多曲折的故事么?小編就為大家來說說:

一、長子先亡

中國古代的傳統是嫡長子繼承製,上到天子下到百姓都遵循這個傳統。簡單的說就是「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因為這樣做的好處是,大家都沒有爭議,省去了因為爭奪繼承權展開的勾心鬥角。東吳隔壁的曹魏和蜀漢都是這樣做的,如曹睿、劉禪接班,都是因為他們的嫡長子身份,沒有什麼爭議。自然孫權也不例外。

但孫權有個特殊的情況,孫權有7個兒子,這七個兒子分別為孫權的七位夫人所生。

229年,孫權稱帝,冊立長子孫登為皇太子。此時孫權48歲,孫登20歲。孫權讓孫登鎮守武昌,孫登勤奮好學,謹慎得體,甚得孫權喜愛。232年,孫權的二兒子孫慮病亡,年僅二十歲。孫權很是傷心,孫登還多次前來勸慰,讓他不要太傷心,又顯示出其仁義的一面。不出意外,孫登接班繼位是板上釘釘的,可是241年,孫登病逝,年僅33歲。孫慮、孫登接連去世,對時年60歲的孫權打擊很大,孫權每談及此事,便淚流不止。不過讓孫權更心痛的事情還在後面。

二、二宮相爭

嫡長子繼承製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確保政權的穩定性,所謂嫡,則必須要有皇后。而孫權稱帝以來,僅冊立過一個皇后,這還是在他行將就木之時。次子、長子先後而亡,按順序,輪到老三接班了,而孫登去世時,也推薦讓老三繼任太子「皇子和仁孝聰哲,德行清茂,宜早建置,以系民望」,於是老三孫和名正言順的被冊立為太子,時年19歲。

孫和雖然「名正言順」,但卻有先天不足,就是他的母親地位不高,而且和孫權的長女全公主不和。正因為如此,老四孫霸不服氣,認為他的生母地位和老三一樣,而且自認為比孫和有才「霸為魯王,寵愛崇特,與和無殊」。於是孫霸和自己的姐姐全公主結成同盟,向孫權進獻讒言,向孫和展開了攻勢。

太子和孫霸周圍也各自擁有一批朝臣,彼此相互鬥爭,弄得朝臣一片混亂。孫和被立為太子不久後,生母王夫人因憂慮而去世,沒有母親的孫和失去了最大的支持「夫人憂死,而和寵稍損,懼於廢黜」。最終孫權也抵不住全公主和孫霸的輪番進攻,也無法再任由朝廷分裂,於是決定廢除孫和。

廢太子這是東吳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件,為此很多重臣受到牽連喪命,如丞相朱據、都督陳象被滿門抄斬,流放者達幾十人。250年孫和被廢為南陽王,軟禁在宮中。孫霸也並沒有當上太子,孫權對於骨肉相爭,朝廷分裂十分痛心,為了免除後患,以儆效尤,將魯王孫霸賜死。

廢除太子,賜死四兒子,這時的孫權69歲。

三、冊立幼子

69歲在古代帝王中已經是高壽了,正常情況下早已經選好太子,太子也做好了接班準備。可是孫權這邊還沒得找落。這時可供孫權選擇的還有五子孫奮、六子孫休和七子孫亮。其中最有競爭力的是幼子孫亮。

為何?一來,因為年邁的孫權當時寵幸潘夫人,也就是孫亮的生母,而孫亮也聰明伶俐「權春秋高,而亮最少,故尤留意。」人老了難免喜歡小孩子,也禁不住枕邊人吹耳邊風。二來,全公主因為參與了廢黜孫和一事,心不自安,妄圖巴結七弟,保護自己,將侄孫女許配為妃(後來的全皇后)。於是孫權決定冊立年僅8歲的孫亮為皇太子,並選任宗室孫峻(孫堅弟弟孫靜的曾孫)、大將軍諸葛恪(諸葛瑾之子,諸葛亮之侄)、會稽太守滕胤為託孤大臣,輔佐太子。

孫魯班(全公主)

二宮相爭也讓孫權意識到,沒有冊立皇后,無法給太子一個法理上的保證,是十分致命的。孫權為了杜絕再次骨肉相殘,於是在孫亮被冊立為皇太子的第二年,冊封潘夫人為皇后,法理上為孫亮上了一道保險。孫權直到快去世時才冊立皇后,潘皇后是孫權唯一冊立的皇后。

立儲風波折騰了10多年,塵埃落定,雖然沒有漢武帝那般鬥爭殘酷,但因此喪命受到牽連之人不在少數。這下70歲的孫權自認為是放心了,自己的陵墓蔣陵也早已完備,已然無所牽掛。垂暮之年,久經風霜的大帝孫權終於病倒了,卧床不起。潘皇后初為國母,兒子又被立為太子,自然對孫權照顧有加,甚至不辭勞苦,積勞成疾。

可是不幸的一幕再次上演。252年三月,東吳後宮女眷因害怕孫權死後潘皇后臨朝稱制,重演呂后故事,幾個宮女將潘皇后勒死,對外則宣稱潘皇后病故「侍疾疲勞,因以羸疾,諸宮人伺其昬卧,共縊殺之,託言中惡」。堂堂皇后被幾個宮女刺殺?可見潘皇后在後宮有多麼的不得人心。

孫權得知皇后美人先於自己而去,甚為傷感。僅僅一個月後,大帝孫權駕崩,享年71歲。

同年,孫權年僅10歲的兒子孫亮繼位,是為東吳第二任皇帝。孫亮幼主臨朝,父母雙亡,擺在他面前的是一條更加坎坷的道路,用血雨腥風形容,毫不為過。後面的事情,下文再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孫權 的精彩文章:

三國歷史真相:陸遜原來是被孫權逼死的,這是為什麼呢?
三國曹操劉備孫權都是一家人?這些複雜的血緣關係看得人一臉黑線
孫權和大臣們嘲笑他竟長得張驢臉,卻被他兒子巧妙的牽走一頭驢
孫權手下的大將有哪些
攻破荊州後,孫權為何不放了關羽,以此維持「孫劉聯盟」關係

TAG:孫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