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為什麼如今只要搭上「喪」,很多東西都能成為流行?

為什麼如今只要搭上「喪」,很多東西都能成為流行?

為什麼如今只要搭上「喪」,很多東西都能成為流行?



「喪」成了新時代的朋克,正在年輕人之間傳播。它的潛台詞是:生活已經很不易了,說點真話還不行嗎?

大白天,兩個高中男生坐在河邊的石階上聊天。


「明天有考試,好煩。」


「明明才到五月,好熱。」


「這根薯條不會太長了嗎?有這麼大的土豆嗎?」「有啊。」

這是日本 2016 年電影《瀨戶內海》里的一段場景,事實上,也可以說是所有場景——因為這部電影從頭到尾都在拍一件事情,都是瀨戶和內海(片名原意是狹窄海峽,電影里分別是兩個男主的名字)一年四季坐在河邊,純聊天。


在舊有的「青春片」概念中,主角往往擁有滿滿的正能量,最後要實現一番「偉業」。但是《瀨戶內海》卻講述了兩個再普通不過男生的另一種人生哲學——「青春為什麼一定要跑步流汗,為什麼就不能在河邊虛度呢?」他們抱怨學校、偷瞄女孩、圍觀路人、吐槽父母……這些是他們享受青春的方式。


瀨戶和內海癱倒在石階上的樣子,看起來很像國內大火的表情包「葛優癱」。過去一年,20 多年前《我愛我家》中無賴的北京青年「季春生」,突然間被人們翻了出來,被用來表達著某種「生無可戀」的情緒。


不僅是他們。你可能早已發現,有越來越多擁有相同氣質的影視、表情圖、段子在網路上被廣泛傳播。它們從表面看起來,通常都帶著頹廢、沮喪、奇葩等消極情緒的特徵,換句話說,是站在「積極向上」的反對面。然而這些曾經被視作「負面」的形象,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歡迎。


與之相應的是,一個概括此類精髓的漢字——「喪」——在年輕人間流行了起來。

《瀨戶內海》

為什麼如今只要搭上「喪」,很多東西都能成為流行?



這一代焦慮的年輕人,把「喪」看作生活的真面目


就像「腐」一樣,「喪」字起初被國內年輕人用起來,和日本流行文化的強大影響力有關。2005 年前後,日文中出現了「喪女」(モ女)這個說法。它和「干物女」近似,指的是「缺乏魅力的女性」「モテない女」。而「喪男」也指缺乏魅力的男性。

有不少部以「喪女」為主題的動漫作品。2011 年由二人組合「古川尼可」創作的漫畫《我不受歡迎,怎麼想都是你們的錯》,就描繪了一位社交障礙的女主角黑木智子。她在學校里飽受折磨,越想要讓自己變得受歡迎,越容易成為一個笑話。


「喪」首先勾畫出的,是一種失意者的形象:不順利、不開心、無能為力……但事實上,相比帶著「主角光環」的英雄們,這樣的人物可能反倒更貼近生活中的大多數。


上世紀 90 年代之後,在發達國家嚴峻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下,年輕人們獲得成功的機遇在減少。一些被稱作「寬鬆時代」的日本年輕人,想要毫無壓力地過著安穩的日子——但卻依然遭遇到事業家業都不順利的現實。


《瀨戶內海》的導演大森立嗣這麼描繪過」瀨戶、內海們「的特徵:「這些人物大多數在社會上碌碌無為,整天無所事事。看上去每天的生活是多麼的豐富多彩,其實都是一些毫無意義的事情。他們的笑臉背後隱藏著無盡的孤獨。」

大森立嗣指出,此類形象所反映的社會現象之一是「日本男權社會的衰弱」,「縱使你是一個大好男人,在這個現實社會中,依舊起不到什麼作用。」


《喪女》

為什麼如今只要搭上「喪」,很多東西都能成為流行?



而同樣作為「喪」的代表人物,美國動畫劇集《馬男波傑克》里「馬頭男身」的男主人公,被認為代表著「當代不快樂」的另一類典型——空虛的中產階級。


在他 50 歲出頭的年紀,波傑克過著狂野、富足而又空虛的生活,即便深知任自己揮霍的時間所剩無多,仍然以酗酒和沉溺女色來否認現實。他用貪婪的野心填滿了內心的空洞,卻一次又一次地陷入失望。「又來了...... 為什麼我會覺得這些事情會讓我開心呢?」


這部劇的創作者拉斐爾·鮑勃·瓦克斯伯格在接受《紐約時報》的採訪時候說,他的靈感來自於年輕時期那種「毫無頭緒、但又自以為是」的焦慮。


在美國,「Y 一代」(70 年代末之後出生的人,又稱為千禧世代、網路時代)被視作更注重個體價值、更加多元化的一代。而另一方面,他們也正在經歷著更加嚴重的迷茫。


流行心理學網站「Wait But Why」創始人 Tim Urban 在《Why Generation Y Yuppies Are Unhappy》寫到,這一代人的普遍性格特徵之一是焦慮。有一條關於幸福感的公式是:「幸福=現實-期望」。而「Y 一代」的幸福感常為負數。他們見證了上一代人塑造的繁榮,很容易從小懷有誇張的期待和野心,但卻在現實的挫折中陷入困惑。


波傑克的房客陶德是「千禧一代」的失敗典型。他五年前就搬進了波傑克建在山上的「龐然怪屋」,整日遊手好閒,除了吃早餐麥片就是抽大麻。配音演員艾倫·保羅說,陶德可能是「電視上第一個無性別的人物」,他對波傑克的忠誠最終總是被回以令人心碎的冷漠。


而在中國,那些坐在電腦屏幕前的觀眾,對角色們的焦慮能夠感同身受。中國社科院去年 12 月份發布的《社會心態報告》顯示,年輕人們的情況不算好。他們在大城市承擔著工作、物質的壓力,而回到小城市又承擔不了複雜的人際關係。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年輕人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


這樣的年輕觀眾們,對於粗暴的「成功學雞湯」難以再買賬。他們需要得到更加複雜的情緒內容。


《馬男波傑克》

為什麼如今只要搭上「喪」,很多東西都能成為流行?



在激烈競爭的娛樂產業中,「喪」就是前衛


波傑克誕生於美國電視業的「峰值」時代。


2015 年洛杉磯的電視評論協會峰會中,FX 電視台的總裁 John Landgraf 首次使用了「PEAK TV」一詞,形容高速增長的電視節目數量,已經快要觸到市場容量的天花板。


美國電視業有三次公認的「黃金時代」:二戰後、80 年代、以及 2000 年至今。最近十幾年來,伴隨著流媒體平台的發展,以及國際市場發行網路的開拓,電視業持續壯大。每年都有大量不同類型的新電視節目被生產出來。


根據 FX 的統計,2006 年全美約有 192 檔原創電視節目,到了 2015 年這個數字是 421 檔,而 2016 年則一共有 455 檔,十年間增長了 137%。 明年就很有可能突破 500 檔。


「峰值」時代的直接結果,就是再沒有一檔中等的節目,能夠輕易獲得成功。為了爭奪挑剔的觀眾們,製作公司之間展開激烈的競爭,不能再像以往那樣靠著模式化的既有經驗來維持關注度,而必須投入更多去開發潮流。


美劇《黑客軍團》為 USA 電視台拿到了去年的艾美獎。USA 在過去十年間依靠「晴空節目(總是將世界表現得晴空萬里的,俗套化的探案集、雞湯喜劇內容)」就能夠獲得好看的收視率,但如今為了吸引持續流失的年輕觀眾,他們必須做出改變。《黑客軍團》這部劇集說的是黑客行為、數字生活的隔離效果等目前紅極一時的主題,內容比此前所謂的「晴空節目」要陰暗得多。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們一直想要在有線電視行業大賺一筆,我們也確實做到了這點,」決定投拍這部劇的 USA 負責人邦妮·海默說,「我們接受了我們不會得到大量獎項的這一事實。而現在,我們正處於一個完全不同的商業領域。如今的競爭已經不光是有線電視業務上的競爭,好內容也成了我們競爭的一大重點。」


當製作公司致力於擺脫「俗套」,曾經的小眾被重視了起來。在過去的幾年間,一批「另類人物」得以取得耀眼的成績:抑鬱的馬男、《女子監獄》里的變性女犯人、《罪夜之奔》里倒霉的巴基斯坦裔學生、《倫敦生活》里在慘淡之中硬撐著假裝不在乎的咖啡館女老闆、《我們這一天》里永遠減不下來體重的女兒凱特……


其它競爭激烈的流行領域也是如此。日劇即使在「喪」的門類之中,也做到了不斷推陳出新。


2015 年拿到學院獎最佳作品的《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呢~》,男女主角分別是無法認同社會愛情觀的刻板公務員女性以及二次元宅男。而雙方結合的方式是通過相親。


2016 年收視大獲成功的《逃避可恥但有用》,講述了一位大齡處男,和一位找不到工作的女研究生,為了逃避彼此的問題,開始了一段「僱傭婚姻」。


在全世界最發達的動漫界,熱血少年也再也無法一統天下,取而代之的是為超能力苦惱的齊木楠雄、致郁的蘿莉小圓、傷物語……去年大紅大紫的新海誠,最擅長的就是少男少女之間的「小確喪」。


對於製作者來說,「喪」和「魔性」都一樣是好用的「設定」,都能夠帶來新鮮感、話題度。


《秒速 5 厘米》

為什麼如今只要搭上「喪」,很多東西都能成為流行?



在社交網路上,「喪」就像新時代的朋克


在互聯網上,情緒不僅通過完整的影像、文字傳遞,還可以通過一些碎片化的截圖、段落擴散。


事實上,你可能還沒有完整地看完一集波傑克,但只要你曾經刷到過朋友圈的某些截圖,就已經能從台詞字幕之中,理解到它的氣質精髓,和志同道合的夥伴談論了起來。


同樣是在社交平台上,一些率先說出「喪」態度的人獲得了粉絲。


「曾良君」是「90 年生人,建築系學生」。他從 2011 年開始在豆瓣、微博、犀牛故事、微信公眾號等社交平台發布文章,撰寫一些「反成功學」的圖文段子。


他的語錄流傳開來:「一個在家裡看電視喝飲料吃零食的人,雖然對社會貢獻不了什麼,但也沒有危害啊! 」「每當作業很多的時候,這個世界就會突然充滿樂趣。」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年輕人喜歡「葛優癱」、「曾良君」的原因,是因為「真不想學習/工作啊」真的是他們的日常吐槽,是和刻板教育不同的一種聲音——而後者的固定表現,就像另一位網友 @軒介 所說:「用長輩的話來總結這日記,你有這麼多閑功夫寫這些還配些不三不四的圖,作業早做完了。」


在每個時代,青年文化都是最喧囂、最活躍的一撥。對於年輕人來說,那些反傳統的、情緒濃烈的、帶著誇張特質的信息能夠最先被注意到,然後被放大、擴散。某種程度上,如今的彈幕網站、微信群/小組等等,就像是曾經讓 60、70 年代青年們聚集在一起的酒吧、俱樂部。


我們曾經在介紹朋克文化的文章里提到過,受到中產消費文化的影響,如今的年輕人已經不再推崇表達憤怒。與曾經的嬉皮士、搖滾青年相比,包括「喪」在內的青春文化都顯得更加柔和。但是另一方面,在互聯網的渠道下,原本邊緣化的「亞文化」面前少了障礙。他們能夠迅速地得到他們所需要的,傳播他們所認同的。

為什麼如今只要搭上「喪」,很多東西都能成為流行?


為什麼如今只要搭上「喪」,很多東西都能成為流行?


為什麼如今只要搭上「喪」,很多東西都能成為流行?


為什麼如今只要搭上「喪」,很多東西都能成為流行?



生產「喪」,如同生產「正能量」一樣


《感覺身體被掏空》是上海彩虹合唱團繼今年年初那首《張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鑰匙放在哪裡了》之後,第二首走紅的原創「神曲」。歌里唱的是城市裡常態的加班場景:「有一個老闆/叫做大衛/下午六點出現眼神恰似黑背/手裡端著一壺熱騰騰的咖啡/嘿嘿嘿/我們要不要來開個會。"


彩虹合唱團團長、詞曲作者/指揮金承志告訴《好奇心日報》,他寫這首歌的靈感,是來自於朋友圈裡「加班狗」的抱怨。


但是當被問到這首歌是否屬於「傳播負能量」的時候,他認為答案是相反的,這首歌最重要的一點仍然就是「正能量」:「前幾天某個電影公司的老闆跟我說,城市生活太沉重了,我們需要幽默感。我覺得,現在大家連吐槽都是滿懷戾氣,啊——!我個人覺得說不至於此。我們生活是真實的,你不可能拿著斧頭砍人,這個東西很無用,但是聽完這個音樂能留下熱淚的話,其實是一種撫慰吧,聽眾宣洩了情緒,那我們的社會功能也就達到了。」


其實回顧那些關於「喪」的流行,你就會發現人們只是在尋找一個志同道合的情緒宣洩口,他們最終尋求的還是慰藉,以及解決問題的動力。


在虛擬世界裡,那些悶悶不樂的人其實都充滿魅力,滿懷友善。瀨戶和內海珍惜著和彼此的「一期一會」。波傑克無非是個渴望被愛的混蛋。曾良君寫著「不想努力」的帖子,出了三本書。


而當回來討論現實生活時,失敗終究是無可奈何、不受歡迎的。大家擁抱它,但希望把它留在虛擬世界裡。


生活的艱難一如既往,不管是治癒、瑪麗蘇還是喪,都不過是鼓勵前行的辦法而已。


《倫敦生活》

為什麼如今只要搭上「喪」,很多東西都能成為流行?



題圖和文內圖片來自豆瓣電影

為什麼如今只要搭上「喪」,很多東西都能成為流行?



許多音樂天才在 2016 年離去,是什麼鑄就了他們活躍的黃金時代?

為什麼如今只要搭上「喪」,很多東西都能成為流行?



我們評測了 30 個微信小程序,好用的、不好用的都給你列出來了

為什麼如今只要搭上「喪」,很多東西都能成為流行?



iPhone 今天十歲了,它是怎麼誕生的,又改變了什麼? 好奇心商業史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一大波哲學家對「吃」這件事,有看法
說了好幾年的切爾西新球場,終於拿到許可了
大公司頭條:萬科第二大股東華潤退出,股份轉讓給深圳地鐵;蘋果準備投拍原創電視劇和電影;繼中國之後,日本麥當勞也要賣股份

TAG:好奇心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寬肩帶包都流行這麼久了,你還沒買嗎?
有朋友養多肉也能破產,為什麼這些小東西會在中國流行?
同事給我做現時流行的什麼凍,還放這東西,我實在吃不下
今年最流行的兩側麻花辮髮型,她們都扎了你還等什麼呢?
聽說碎花現在很流行,可為什麼我穿就這麼土呢?
雖然換季,但是請什麼都不要買!因為今年的流行元素你衣櫥里都有
今年這雙鞋很流行?可很少人能穿得好看!
什麼?你還不知道今年最流行的單品是什麼!
當下最流行的美甲都在這裡了!想要穿漂亮涼鞋就絕對不能錯過!
都說闊腿褲很流行,要清爽顯瘦還得這樣搭
聽說印花現在很流行,可為什麼我穿就這麼土呢?
到底想畫什麼眉?沒有最流行,只有最合適!
為什麼外國那麼流行水中分娩,我們卻做不到?
東京街頭風格多元的流行時尚,她們最近都在穿什麼?
撞鞋不可怕 時髦好看就行!今天最流行的幾款都在這裡了!
夏天都來了,你要是還不知道今年流行啥,你就要落伍了!
短髮可以燙什麼髮型?最流行的都在這了
這款泳衣流行又時尚,酷起來沒你什麼事!
最近流行的「雲養貓」,到底是什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