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勾踐姓姒,他的後代為什麼姓騶?(八卦史記163)

勾踐姓姒,他的後代為什麼姓騶?(八卦史記163)

原標題:勾踐姓姒,他的後代為什麼姓騶?(八卦史記163)


李大嘴大嘴讀史


《史記·東越列傳》里說。「閩越王無諸及越王海王搖者,其先皆越王勾踐之後也,姓騶(zōu)氏。」

問題來了,越王勾踐姓「姒」(si),為什麼後代姓「騶」了呢?



要知道,姒姓是著名的上古八姓(姬、姚、媯、姒、姜、嬴、姞、妘)之一,沒有理由放著具有光榮傳統的東西不用,反而另起爐灶。


原因其實很簡單:騶這個姓氏是秦始皇起的。

當越國被楚國滅亡的時候,最後一任君主無強還姓姒,越國的王族向南流竄,等到秦始皇統一中國,也平定了流亡的越國,越國王族被賜姓「騶」,意思就是馴服的良駒。


皇帝賜姓一般分為賜國姓、賜他姓、賜惡姓。


秦始皇賜姓越國王族,更多的是誇耀自己的武功,沒有表彰的意思,屬於賜他姓的範疇,性質更偏向一些賜惡姓。


賜國姓最早是從漢朝開始的,漢高祖劉邦賜婁敬、項伯姓劉。


之後,唐高祖李淵賜徐世勣姓李,明太祖朱元璋賜外甥李文忠、養子沐英、何文輝等姓朱。

賜他姓中有不少搞笑的例子。


明朝有個大臣叫有日興,為朝廷立下大功,朱元璋腦洞大開地給他的姓上加了個寶蓋頭,有日興成了宥日興,日晒雨淋的很辛苦,還是打把傘吧。



關於長孫氏的來源有一種說法,也很逗逼。


北魏皇室拓跋珪有個孫子名叫拓拔嵩,因為長子長孫的身份,直接賜姓「長孫」,太隨意了吧。

賜惡姓屬於懲罰性羞辱性的賜姓,這個段子就更多了。


東漢時期,外戚梁冀獨覽朝政,為漢桓帝所殺,漢桓帝將梁氏家族改姓「薄」,申斥梁氏家族的薄情寡義。


南朝齊時,巴東郡王蕭子響叛亂失敗,「子響賜死,賜姓為蛸氏」,所謂「蛸」就是「幽靈蛸」,俗稱吸血章魚。


南朝梁時,武王蕭紀謀反、,「有司奏請絕其屬籍,賜姓饕餮氏」,所謂「饕餮」,是上古四大凶獸之一。

五代後晉時期,有個姓敬的大臣反對石敬瑭向契丹人稱「兒皇帝」,大罵石敬瑭沒骨氣,石敬瑭惱羞成怒,殺掉了這個姓敬的大臣,還把敬家全族改姓「狗」。


唐朝的時候,賜惡姓是成規模、有體系的。


武則天時代,李隆基時代,賜下的惡姓至少有蟒、梟、虺(huǐ)、蝮、毒、厲、斬、不卒這八個,


武則天奪得皇后的位置後,將李治原來的皇后王氏和寵妃蕭良娣分別改姓為蟒和梟。蟒,就是大毒蛇;梟,是一種惡鳥。



李唐宗室琅琊王李沖、越王李貞起兵反對武氏專權,被鎮壓。武女皇「削貞及沖屬籍,改姓虺氏」,虺也是一種毒蛇,常在水中。


唐玄宗李隆基在平定太平公主之亂後,「改竇懷貞姓為毒,改新興王晉之姓為厲」,「毒」是狠毒,「厲」是惡鬼。


武則天還把東突厥前後兩任可汗骨篤祿和默啜改成不卒祿和斬啜,其實這只是泄憤而已,人家都是姓阿史那的。



最後再說一個惡姓的例子。


清朝雍正年間,山東有個姓馬的得罪了四爺,被貶為「罵」姓。


無奇不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嘴讀史 的精彩文章:

武廟七十二將:周瑜,一個被醜化的名將和一場被歪曲的戰役
八卦史記133:誅滅諸呂事件中的五大關鍵配角
白馬三郎大戰鱔魚精 這條鱔魚精其實是他叔叔(八卦史記162)
段熲:東漢最後一位殺神級名將
八卦史記132:一頂綠帽子毀了一頂從天而降的侯爺帽子

TAG:大嘴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