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緣何成為全球最平安的國家?安防技術在國外降維攻擊

中國緣何成為全球最平安的國家?安防技術在國外降維攻擊

編輯語:10月29日—11月1日,全球最大規模的社會公共安全博覽會「深圳安博會」召開,全球各大廠商火力全開,展示各自在AI、大數據、雲技術、物聯網等前沿技術的新品或研究進展。大大小小展位,不掛「人工智慧/AI」就好像落後了,然掛了就是技術領先企業嗎?如何用AI賦能人臉抓拍識別?伺服器換做人工智慧伺服器,就能邁上一條設備大賣的康庄大道嗎?

本文是觀察者網向宇視科技總裁張鵬國先生的約稿,從工業黨和企業經營者角度回答公眾對AI、大數據等話題的疑惑,並詳細敘述如何權衡輕重取捨以及分配戰略資源。宇視科技是華為華三系的創業公司,一直高舉「精工之路」和「工業黨」為旗幟,創業五年市場位居全球視頻監控領域第七位。張鵬國先生本人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

張鵬國先生的文章可濃縮為以下核心觀點:1、 視頻監控的建設,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安全、犯罪率最低的地區,未來中國安防市場前幾名就是全球安防市場前幾名,放眼全球安防市場,無論技術、服務還是成本,中國公司都是降維攻擊;

2、中國在人工智慧這盤棋中已經贏下兩盤,分別是數據和演算法,目前中國公司在算力這個領域比較被動一些,都由美國公司在做。算力的市場激烈程度也許比摩爾定律更為慘烈。

3、人臉識別和人工智慧在安防行業的應用還是有段距離的,能不被AI花式忽悠,能實現產品和解決方案的迭代、升級和跨越式發展的公司,最理性最有未來。

下面為文章全文,文/張鵬國,編輯/陳燕妮、溫剛】

G20峰會安保裝備——無人機(來源:中國安防展覽網)

安防行業,未來中國市場前幾名就是全球市場前幾名

一直以來,我們習慣於媒體語境矛盾的「西方輿論屢戰屢敗,中國穩穩向前發展」。然而近年來,西方媒體在評價中國成就有了有趣的風向變化,中國建成「世界最先進視頻監控系統」就是其中之一,這使得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安全、犯罪率最低的地區。在美國長驅50公里也很難見到一個攝像頭,而「深夜擼串」幾乎是中國獨有的生活體味,為治安所困擾的西方理解起來很難,側面說明中國安防企業能為世界作出貢獻的潛力仍大。

「任何時候都拿數字說話」是企業經營的重要守則。在過去五年里,宇視經歷了人員規模4倍增長、收入7倍增長,持續在全球視頻監控市場排名挺進——2014年第12位,2015年第8位、2016年第7位、2017年將會是全球第5位。獲得這些數字背後,是目前中國很多公司都已實現全球化,宇視展台有近一半的海外買家。就安防行業而言,可以說,未來中國市場前幾名就是全球市場前幾名。

為什麼會有這樣大的變化?

國家體制。歐洲是若干民族國家,現狀只相當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兩千年來一直是大一統國家,大一統國家有強大的國家體系,互聯網的成功、基礎設施建設的成就如高鐵公路無不如此,視頻監控就是重要管理手段之一,推動中國成為全球最平安、犯罪率最低的地區。

人工智慧。很多人都在談人工智慧,過去兩三年,技術上的確也得到了快速提升。剛性需求和技術蛻變的完美結合產生了AI+安防。但人臉識別演算法嚴格意義上說就是中間件,單獨成為一個產品或是一個行業的論斷要慎重。

AI這盤棋中有三個關鍵要素,數據、演算法、算力,個人按它們的優先排序應該是數據、演算法、算力。雖然目前中國公司在算力這個領域比較被動一些,都由美國公司在做。算力的市場風險巨大,它的戰鬥激烈程度和迭代速度都還是摩爾定律,也許比摩爾定律更為慘烈。

所幸的是,中國在人工智慧這盤棋中已經贏下兩盤,分別是數據和演算法,這個要素的核心是擁有龐大的人口數量、用戶量及圖像採集點,有了海量數據之後反覆篩選、過濾、疊加、組合,都會對演算法有階段性的提升,所以說數據和演算法是中國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競爭。

目前人工智慧的成本(攝像頭用人臉識別)大概是三五千元,希望中國公司突破之後能將之大幅下降,這樣相關技術的使用在市場上推行將變得非常快速,相信中國公司會很快做到這個程度。

AI在安防行業落地的障礙,價格昂貴這個要素非常突出,其次障礙在於組織架構。

從第一點來看,中國原有的IT部門都是建立一個一個的「煙囪」。煙囪式架構也就是垂直的體系結構,每一個IT系統都有自己的存儲和IT設備,以及獨立的管理工具和資料庫,不同的系統不能共享資源,不能交付和訪問,形成了資源孤島和信息孤島。

第二點是數據管理權問題。大數據的業務有幾個要素,及時性、關聯性、時空的一致性。但這三點恰恰是大數據的三個硬傷。人工智慧最後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海量數據,如今各個廠家大量攝像頭部署在全國各個角落,組織建設的時候數據就存在甲方用戶那邊,如果再回收過來,如何保證這些數據的關聯性、完整性、時空一致性。

另外,為什麼要給乙方?王紹光教授將之形容為「1853年清政府允許曾國藩練私兵」,這是管理中的「失位」,是個非常複雜、棘手的問題,這樣看來AI雖然很熱,但在部署的路上還得花些功夫。

2017年7月,公安部在浙江宇視科技開展視頻網路安全專項調研

AI時代,把落地的事情解決好的公司才真正走得遠

現在在這個行業有一句很經典的話,外行看門道,內行看笑話。如今我們採集到的圖片可能是幾千萬甚至上億條,但對於這些圖片中最枯燥(第一步)的工作就是找人把這些人臉標註出來,解決「This is」的問題。如果第一步都要依賴人去做標註,那麼人臉識別和人工智慧在安防行業的應用還是有段距離的。

如何理解在《深圳安博會淺見一二三》(觀察者網註:宇視科技公眾號發布的張鵬國觀展21條心得,點擊量10萬+,全文附在本文末尾)筆記中「會棄子的公司最後才會存活?」

元末,陳友諒是深得民心、治軍嚴謹的英主,但朱元璋以弱勢兵力最終書寫歷史絕非巧合,領導者最重要的素質之一就是取捨能力。陳友諒在決戰時閃電東進,卻以60萬人全部咬住朱元璋屯糧的洪都,給朱元璋在後方以三個月的準備機會。這種發狠血拚,就像一個糾結蠅頭小利卻錯過大項目的暈頭老闆。在陳友諒一生的各種戰役里,充滿了種種奇襲爭勝的妙筆,但從沒有棄子爭先的大局觀。陳友諒輸得不冤,朱元璋贏得不是運氣,因為朱元璋知道哪個是戰略市場,哪一個非戰略市場,才會做戰略放棄。

今天就是歷史的重複,黑格爾說,一切偉大的世界歷史事變和人物都出現兩次;馬克思補充說:第一次是作為悲劇出現,第二次是作為笑劇出現。安防企業要盡量避開這些大坑:

大數據的某些應用、以及做大數據的公司90%都已經不在了。究其原因,要避免掉進管理定製的陷阱,很多技術原本很牛的軟體開發商最後都變相轉為「軟體外包公司」。在A客戶這邊做的系統在B客戶那邊要改;在B客戶那邊改完之後 ,去C客戶還得改……在軟體行業有一個「10%的規則」:利潤只有5%~8%,任何一個項目軟體有10%的修改就賠錢。所以說超過10%定製的項目很難交付,而定製低於5%就有利潤。但是在大數據行業,定製高達30%~70%。

在固定通道做人臉識別是容易的,但在一個人流車流龐大、光照條件多變的大場景下,如特大城市的地鐵或大廣場,做大規模的超越人臉識別(視頻結構化)的業務還有很多挑戰,核心是計算能力還需再提升。我相信在算力迭代的過程中,中國有些晶元公司會快速趕上來,同時大幅拉低單路部署成本。

在如今這個喧囂的節點上,把落地的事情解決好、把產品迭代好,把演算法迭代好的公司才真正走得遠。

附《深圳安防展淺見一二三》

1、意識到這是場戰爭的時候,戰爭已經結束了,機會不會等待後知後覺的傲慢。

2、任何再小再細分領域的王者,都是十年左右的寂寞苦熬,從生物識別、車牌識別、人臉識別、POE交換機、電源、雷達、紅外、熱成像、閘機、RFID、車載DVR、小間距LED、SSD到門禁報警,絕對的「板凳要坐十年冷」,大公司別太自信,小公司別太不自信。

3、想進入任何硬體領域,需做好虧損3-5年甚至5-8年的準備,急功近利者沒有未來。沒有一蹴而就的公司,更沒有一蹴而就的行業,習慣性蜻蜓點水者別碰硬體。

4、失去一個大機會一般是三種情況:以為還早其實已經很晚了、以為還可以隨意犯錯其實已經機會不多、以為已經來不及了其實機會大把。

5、看到機會點不足奇,做出產品也不難,質量穩定很難、滿足客戶真正需求很難、迭代方向一直正確很難、有持續的核心競爭力很難、取得規模優勢極難、能有合理的利潤率則是難上加難。

6、講概念、純忽悠是比較容易的事,產品化落地需要地頭力,任何不能產品化的理念,無論理念多麼炫目,都無用。

7、在人工智慧(AI)時代,能不被AI花式忽悠,能實現產品和解決方案的迭代、升級和跨越式發展的公司,最理性最有未來。

8、行業的關鍵轉折點,二十年內最多有一到兩次,抓住一次可沖百億,抓住兩次可沖三五百億。如果不幸全部沒跟上節奏,十億以下甚至快速萎縮到關門,什麼情況都可能發生。

9、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車聯網、人工智慧、自動駕駛,概念無論多麼炫目,都要回歸幾個本質:能否給客戶創造價值?可否滿足最終客戶的業務需求?是否降低了各級客戶部署的TCO?

10、泛IT行業(安防也算IT)概念太多,下苦力做產品的公司太少,OEM來去全無核心競爭力的公司太多,遠遠不及高鐵通信等行業。

11、未來的安防行業有幾個大坑,按坑的直徑大小降序排列,依次為:大數據、雲計算、智能化、物聯網(含車聯網)。大數據的坑在於業務流和管理流的泛定製化,雲計算的坑在於忽略了視頻業務的QOS和實時性,智能化的坑在於場景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物聯網的坑在於物聯數據的多樣性、完整性和時空一致性。

12、安防的仗貌似基本打完,物聯網和智能化的仗剛剛開始,自覺雞血充沛的可以跟著大部隊,但也一定是雪山草地,十年血戰。

13、同行們20年內飯碗無憂,一口氣干到退休不用換行,專註專業的公司會贏得局部戰役甚至整個戰爭。

14、沒有藍海只有紅海,所有細分領域均充分競爭,持續努力之下幸運抓住某次技術拐點,有可能看見新的藍色,但不做只看不會有機會。

15、放眼全球安防,無論技術、服務還是成本,中國公司都是降維攻擊,中國的就是世界的,中國第幾就是世界第幾,早晚問題,無懸念。

16、在產品成功的所有要素中,實戰中經受磨礪並快速迭代居第一位,大方向正確即可切入,剩下看迭代能力和糾錯機制。

17、看到和得到之間,有兩個字叫「做到」,做不到就是陷阱,做到了就是機會。品格的成熟鑄就產品的成熟,確實。

18、idea也值錢,但做事最苦成事太難,更值錢的是能把事做成的人,把企業推向成功的要素很多,人是第一要素。企業成功倆大關鍵:好產品吸引客戶、好機制吸引員工。

19、會棄子的公司才能爭先,如何棄子?這是世間最難的事,最考驗決策者的智慧和遠見,還有一丟丟的運氣。

20、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21、任何時候,數字說話。

張鵬國,2017年10月,深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 的精彩文章:

家長竟拉橫幅支持豫章書院繼續辦學:感謝老師辛苦教育
第二個百年目標可期 只要實際人均GDP每年增長3.64%
今年迄今中資對美併購降八成 美對外來投資審查趨嚴
為打壓中企 韓國內存巨頭要降價了
iPhoneX黃牛價暴跌,比官網還低200元?

TAG: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