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祝允明如何抨擊「書奴」之說?

祝允明如何抨擊「書奴」之說?

祝允明如何抨擊「書奴」之說?

祝允明草書書法長卷《太白古風》

祝允明青年時期的詩文書法已經聞名鄉里,大家都知道他的才華,因此當時任中書舍人的李應禎把自己的長女許配給他。祝允明在書法上的進步得到了岳父的指導。

李應禎精於書法,對各體都有研究,他提倡創新,在實踐上自成一格。

祝允明的書藝思想以「神采」為最終歸宿。而要達到這個目標,他認為必須「性」、「功」並重。「性」是指人的精神,「功」是指書法創作的能力和功夫。他認為只有功力而無精神境界,神采就沒有,而有了高尚的精神境界,如果沒有表達的功夫,那麼神采就不能實在地顯露。兩者不可缺一,必須兼備。他就是這樣辯證地揭示了這一藝術創作的規律。

對於「功」,祝允明認為只有在向前人學習的基礎上才能得到。因此他對時人不願好好學習傳統而把這稱為「奴書」的說法很憤慨。特地寫下了《奴書訂》予以反駁。在這一點上,他晚年在《書述》中還批評了他的岳父李應禎。

祝允明如何抨擊「書奴」之說?

祝允明的《自書詩》

他強調必須「沿晉游唐」,這是源於他對書法史的深入認識。他認為書理極於張芝、王羲之、鍾繇、索靖,後人只是在遵循他們的法則,而在根本上已不能改變。他認為唐人能循前人之理,按照當時人的法則來寫;宋初還不很差,宋中期仍有可取之處,而後便大變傳統,古法遭到敗壞,大多流為惡怪。到元代方有趙孟頫扭轉時風,復歸晉唐,但終因個性不強未免有「奴書」的遺憾。所以要知書法的本來必須向晉唐學習。在學習和熟悉了傳統後,其技法必須有獨到之處,這是祝允明對「功」的進一步要求。

他在《評書》中說自己不屑於步鍾、索、羲、獻的後塵,而要學習項羽和史弘肇的勇猛以開創自己。因此他既反對時人對傳統的忽視,又強調不能真的成為「奴書」。

祝允明如何抨擊「書奴」之說?

祝允明小楷東坡遊記

祝允明對於「性」沒有很多的論述。他提倡「起雅去俗」,顯然是指以學識和修養來陶冶性情、凈化心靈,從而達到較高的精神境界。

有了以上兩點,就可以在「入神」的狀態下創作具有神採的優秀作品了。他對於「入神之境」的解釋是「一時超然格度之外」,在超越各種約束的情況下,才能「閑窗散筆」,自然地表達自己。

祝允明在書法理論上的要求,既符合藝術創作本身的規律,又合乎文人書畫的審美要求,從而使他的書法創作成果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祝允明:《奴書訂》


觚管士有「書奴」之論,亦自昔興,吾獨不解此。

藝家一道,庸詎繆執至是,人間事理,至處有二乎哉?為圓不從規,擬方不按矩,得乎?自粗歸精,既據妙地,少自翔異,可也。必也革其故而新是圖,將不故之並亡,而第新也與。

故嘗謂自卯金當塗,底於典午,音容少殊,神骨一也。沿晉游唐,守而勿失。

今人但見永興勻圓,率更勁瘠,郎邪雄沉,誠懸強毅,與會稽分鑣,而不察其為祖宗本貌自粲如也(帖間固存)。邇後皆然,未暇遑計。趙室四子,莆田恆守惟肖,襄陽不違典刑;眉、豫二豪,嚙羈蹋靮,顧盼自得。觀者昧其所宗:子瞻骨幹平原,股肱北海,被服大令,以成完軀。

魯直自雲得長沙三昧。諸師無常而俱在,安得謂果非陪臣門舍耶?而後人泥習耳聆,未嘗神訪,無怪執其言而失其旨也。遂使今士舉為秘談,走也狂簡,良不合契,且即膚近。

為君謀之,繪日月者,心規圓而烜麗,方而黔之,可乎?啖必谷,舍谷而草,曰谷者「奴餐」,可乎?學為賢人必法淵賜;晞聖者必師孔。違洙泗之邪曲,而曰為孔、顏者「奴賢」、「奴聖」者也,可乎?

祝允明如何抨擊「書奴」之說?

祝允明《晝錦堂記》局部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易 的精彩文章:

如何讓書法飽滿行氣?
2017年春節「萬福送萬家」送福使者名單,誠邀你來送福!
大爺地書《蘭亭序》,完勝某些名家!

TAG:書法易 |

您可能感興趣

「書家」與「書奴」如何區別:韻勝——書法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