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 | 她不僅是名妓,還開創清末女性登台演戲的先河,李叔同都為她著迷

揭秘 | 她不僅是名妓,還開創清末女性登台演戲的先河,李叔同都為她著迷



點題目下方

歷史震驚你

關注中國頂尖文化平台


來源:歷史大學堂 ID:oldmanno


摘自《聲色晚清》蔡登山(著)

北京出版社

授權合作稿件,全網首發




一代名伶:開女性登台演戲之先河



文:

蔡登山



楊翠喜是直隸(今河北)通州人,生於光緒十五年(1889),家素貧,光緒二十六年(1900)庚子義和拳亂,楊翠喜方十二歲,

「由其父母攜來天津,時京畿之間拳匪鴟張,乃逃往蘆台,匪亂既熾,無可謀生,其父母為糊口計,售翠喜於土棍陳某,只值京錢十千」。


以「京錢十千」把楊翠喜賣給土棍陳某,「京錢十千」在光緒丁酉年(1897)以後約等於銀一兩,以這麼低的價錢賣出,而到光緒三十三年(1907)段芝貴以天津富商王益孫名義,以一萬兩千元買得楊翠喜,再準備數千元首飾衣物及兩萬元嫁妝以為入慶親王府犒賞各僕婢之用,將楊翠喜送給農工商部尚書貝子載振,再用十萬元獻給載振父親慶親王奕劻為壽禮,從當年的一兩賣身到後來數萬元的身價,楊翠喜義父楊茂亭和義母楊李氏從中獲利頗豐。


這是後話。



楊翠喜


楊翠喜,本姓陳,小名二妞兒,楊翠喜是藝名。原籍直隸北通州。清末至民國初名妓,鬨動一時的楊翠喜案的女主角。




當年「會西國聯軍攻破天津城,設立於都統門,陳某遂挈翠喜至津,居城中白家胡同,與楊二(一名楊茂亭者)為鄰,乃轉售翠喜與楊稱為義女」。


從義和團起事到聯軍進入天津,歷經一年多的動蕩,津沽地區,據《瓦德西拳亂筆記》1900年9月29日所見「從大沽至天津之間,以及天津重要部分,已成一種不可描寫之荒蕪破碎,所有沿途村舍皆成頹垣廢址」。


1900年7月5日聯軍成立「都統衛門」對天津實行軍事殖民統治後,陳某帶楊翠喜至天津住在「城內守營都司署」旁的白家胡同,其地位於天津城西北角。


陳某又將楊翠喜再轉賣給鄰居楊茂亭,而楊茂亭因看到上天仙戲園陳國璧購入翠鳳、翠紅兩女演淫戲得善價,所以叫楊翠喜跟著翠鳳學戲,這是楊翠喜學戲的緣起


但當時天津登台優伶個個小腳伶仃,翠鳳和後來在哈爾濱名噪一時的女優小榮喜都是有名的小腳美人,當時美人的養成較費時費事的就是要裹一雙纖瘦的小腳,裹小腳非得數年功夫才能成就。





北宋時期就有許多雜技藝人用布纏腳,纏裹後的腳尖瘦上翹,穿著尖瘦上翹的舞鞋,表演時生動婀娜多姿受人欽羨。


許多樂戶,本就是貴族的家妓,將這種纏足風俗傳入官宦權貴家中的女眷。


到了明代,女性藝人不能公開登台,纏足婦女公開演出的場面消失了約五百年,小腳妓女只在私人筵席間、妓院內、酬酢間為人彈唱,更無在舞台上迴旋弄姿的機會。


尖瘦上翹可以迴風扭轉的舞鞋,歷經五百年演變,以短弓時尚,追求「三寸金蓮」,三寸是腳長小於10厘米的意思,這麼短小的腳別說跳舞了,連走路都得顫顫巍巍,扶牆靠壁,最甚者如李漁的《閑情偶寄》筆下的「抱小姐」說:


「足小之,至寸步難行,每行必須人抱。」


纏足風俗近千年流行後,幾乎成為大家閨秀基本的儀容妝飾,成為性別的認同。


裹腳


裹腳也叫纏足,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陋習,即把女子的雙腳用布帛纏裹起來,使其變成為又小又尖的「三寸金蓮」。「三寸金蓮」也一度成為中國古代女子審美的一個重要條件。






當時妓女的養成是一本萬利的生意,於是就有專門培養「美人」的各種人才,形成了一種專門「畜養女娃」的職業。



最有名的在明清兩代的揚州,俗稱「揚州美人」,但這揚州美人的養成,背後藏著多少辛酸血淚。


揚州位於蘇北、江淮大地,處黃河、淮河和長江下游,三水匯流,俗稱洪水走廊。


明清時代連年洪水成災,蘇北平原淹成一片汪洋,田舍盡沒,人畜俱亡,倖存者身無衣、住無處、吃無糧,只得牽兒攜女,離鄉背井,逃亡他鄉,陷入絕境後,唯一生機,只有賣掉親生骨肉為奴、為仆、為婢、為娼。


還有路邊賣女孩的,為了讓人知道賣女,在女孩子頭上插草作標示。


蔣世煥《插草吟》詩中寫道:


「月凄凄,風裊裊,大婦小姑頭插草。街南巷北行人多,呼天但乞生離早。剜肉可醫,骨斷難治,爹娘夫妻揮手別,眼中無血身存皮。」




寫盡了一幅慘絕人寰、生離死別的凄楚,源源不斷的災民,四面八方湧向揚州城,城裡的官吏束手無策,把災民視為洪水猛獸,甚至緊關城門,相應不理,被買走的孩子也許算幸運的,能保住一線生機。


剛從災貧手中買來的女孩面黃肌瘦、蓬頭垢面、不通音律,更不懂豪門世家的儀節,必須經過漫長的調理、訓練、教養和美容,才能成為「揚州美人」。


清代丁耀元在《續金瓶梅》一書中說一等資質的女孩,將被教授「彈琴吹簫、吟詩寫字、畫畫、圍棋、打雙陸、抹骨牌、百般淫巧」,同時施予身形美容「束足布指、塗妝綰髮、節其食慾,以見其肥瘠,教之歌舞弦索之類,以昂其身價」


徐珂《清稗類鈔》,讓這些女孩子長得清瘦苗條,腳小伶仃,琴棋書畫,能歌善舞,揚州人稱「揚州瘦馬」。


明末張岱的《陶庵夢憶》一書記有「揚州人日飲食於瘦馬之身者數十百人」。


明代揚州鹽商壟斷全國鹽運業,腰纏萬貫,富甲天下,養「瘦馬」是為了滿足這些財大氣粗的鹽商、官宦、地主,作為侍妾,


挑選「瘦馬」有一套嚴格的鑒定程序,其中最為客商看重的就是「瘦馬」的小腳,能否符合

「瘦、小、尖、彎、香、軟、正」

七個標準。



《陶庵夢憶》書中《揚州瘦馬》一篇寫道,想娶妾的人只要稍微露出本意,那牙婆中介立刻全集到家裡,一大早媒人就帶到「瘦馬」家裡。




「至瘦馬家,坐定,進茶,牙婆扶瘦馬出,曰:『姑娘拜客。』下拜。曰:『姑娘往上走。』走。曰:『姑娘轉身。』轉身向明立,面出。曰:『姑娘藉手瞧瞧。』盡褫其袂,手出臂出,膚亦出。曰:『姑娘瞧瞧相公。』轉眼偷覷,眼出。曰:『姑娘幾歲了?』曰幾歲,聲出。曰:『姑娘再走走。』以手拉其裙,趾出。然看趾有法,凡出門裙幅先向者必大,高系其裙人未出而趾先岀者必小。曰:『姑娘請回。』一人進,一人又出。看一家必五六人,咸如之。」





揚州瘦馬


揚州在古代是兩淮(淮南淮北)鹽商的聚居地,鹽商當年可謂是富甲一方,生活奢侈程度可與皇家媲美,他們的富足由此也養活了一大批傍其生存的行業,「養瘦馬」就是其中之一,他們是迎合鹽商們變態心理需求而產生的。






這樣一個一個一家一家地看過去,但到有中意的,就用金釵插到她們的鬢髮上,選好的,客人回去還沒回到住所,敲鑼打鼓的送親儀隊和花轎就送拜堂,不到中午辦事的人已領了賞錢,急著去辦下一攤。


選「瘦馬」的過程,不過看臉,看眼神,看看皮膚,但對於小腳卻看待十分仔細,牙婆扶著走出來,讓姑娘轉身再多走幾步,看她小腳走路的步姿步態,出來時充滿了自信,裙子拉得很高,還沒進門就先亮出小腳的,肯定就是很小的腳,這是張岱給選「瘦馬」的人留下來的經驗指南。


「揚州瘦馬」被出賣為妾的為數不少,出賣後淪為娼妓的為數更多。


清末民初作家包天笑在《釧影樓回憶錄》中寫到他和友人冶遊南京秦淮妓院:




  • 「秦淮的妓女,十之八九為揚州一帶的人,他們稱之為揚幫,與蘇州、上海的妓女稱之為蘇幫的,實為東南妓女中的兩大勢力。」


當時中國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南京妓院中,相當多的妓女都來自「揚州美人」。


那些有幸被官宦富商、親貴公子納為小妾的「瘦馬」並不一定從此就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但那些養「瘦馬」的人口販子,卻是賺得荷包滿滿。




楊翠喜十四歲時在侯家後協盛茶園初登舞台,清朝有律,嚴禁女子登台唱戲,甲午戰爭後關東已有女子登台獻藝,隨著上海女班戲園在光緒二十六年(1900)開張稱「髦兒戲」,此風傳入天津,商埠、碼頭的青樓女子,開始學梆子腔,以投顧客所好。


茶園為招攬買賣,就邀請青樓女子到茶樓清唱,這種茶樓就被時人稱為「花茶館」。


楊翠喜剛開始只是受聘清唱稱為「唱手」,接著受聘至北馬路大觀茶園演劇,除了唱戲已加入做功。


又改至北大關福仙、北門內景春茶園,每日早晚兩出演唱、演劇。


早期天津茶園只收茶資,不收戲票,重品茶不重聽戲,是一般民眾聊天、社交、談生意場所。

後來為了招攬顧客,就請來優伶登台唱作。


梆子戲在天津經魏聯升改了唱腔形成「河北梆子」「衛梆子」後更合乎天津人口語,當時「河北梆子」在京、津、冀以及東北瀋陽、營口、哈爾濱等關外城市,相繼出現以青樓女子為主的清唱優伶在「花茶館」做「唱手」,甚至擴大到山東、上海、江蘇、浙江等地,都有河北梆子的女演員演出。


楊翠喜義父楊茂亭就因為聽到天津女優小榮喜在哈爾濱演劇,名噪一時,獲利不貲,乃攜翠喜至哈爾濱。


當時為日俄戰爭前,大量俄軍駐在哈爾濱,戲價昂升,但中俄言語不通,用最原始的本錢賣笑為娼更能獲利,楊茂亭貪心不足,在楊翠喜登台唱戲之暇,就順勢推入兼以賣淫為生。


賣笑受到巨創,休養一個多月起不來,這才又回到天津,在大觀園登台,受到王益孫和段芝貴力捧,再到天仙茶園。


楊翠喜的成名可說在天津的茶園,天津茶園「戲好、角兒好、水好、茶葉好」成就了天津茶園獨特的茶園文化,茶園是將舞台伸出三面敞開的戲台,舞台下設八仙桌和凳子,朝舞台一面空著,觀眾圍著八仙桌相對而坐側臉看戲,商賈也常利用茶園作為社交談生意做買賣的場所。





光緒帝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號光緒,史稱光緒帝。




「河北梆子」「衛梆子」能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是由於演齣劇目不斷豐富精進,和表演藝術技巧不斷提高所致。

光緒初年(約1877年左右)天津興起茶園,被稱為四大名園的「金聲茶園」「慶芳茶園」「協盛茶園」「襲勝軒」相繼開業,提供戲劇曲藝的演出,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前後,天津出現了梆子女伶,由於女伶唱戲做功火熾,讓「梆子戲」的表演更增生色。



同時天津早期的京劇票房——「雅韻國風社」成立,參加活動的票友多為鹽商、富商、富家子弟,其中有不少人成為天津名票。


女伶的加入促使衛梆子聲腔音樂變革,戲路擴寬,有的妓院老鴇也延聘梆子戲男藝人去傳授,使不少妓女改業從伶,上天仙茶園陳國壁買來兩個幼女翠鳳和翠紅在茶園裡演出梆子戲,收入豐厚,


楊茂亭看了羨慕,就讓義女楊翠喜跟著翠鳳學戲,學的是《拾玉鐲》《賣胭脂》《青雲下書》這些當年認為有傷風化的淫劇。




《拾玉鐲》演的是少女孫玉姣情竇初開的故事,她母親靠賣雞為生,她就幫著照顧雞同時還做女紅,年輕書生傅朋偶游孫家莊,遇到刺繡中的孫玉姣一見鍾情,借口買雞認識,孫玉姣以母親不在家為由請他到別家買,並走進屋內,傅朋故意將玉鐲遺落在地上讓孫玉姣拾去,此事經過恰為鄰居劉媒婆所見,答應為孫玉姣撮合婚事,


劇中楊翠喜扮演情竇初開的孫玉姣,踩著小金蓮撒飼料餵雞,顫顫巍巍的肢體動作,喂完雞,接著坐在門口,橫蹺金蓮拿出針黹,綉弓鞋鞋面,書生借故攀談時,躲入屋內反覆偷窺,行動中將初戀少女嬌羞、企盼、青春活潑的氣息鮮活呈現,在一大段啞劇的身體表現中,楊翠喜讓人驚艷的小腳身段,挑動觀眾的悸動與愛憐。




《賣胭脂》寫的是書生郭華與王月英一見鍾情,王月英與母親以開店賣胭脂為生,郭華便常借買胭脂為名與月英相見,月英動情,寫下一詩由丫鬟梅香送去,約郭華正月十五日元宵燈會時,在相國寺觀音殿相會,元宵日郭華與友人飲酒,酩酊大醉,隱約記得相約之事,來到相國寺醉卧佛殿後,月英到寺,見郭華醉卧推之不醒,脫下繡鞋一隻,手帕包好,放入郭華懷裡而去,郭華酒醒,未見月英赴約,忽見繡鞋手帕,後悔莫及,吞鞋帕自殺身亡,告於開封府,從郭華口中取出繡鞋,包拯令衙役扮作貨郎持鞋至街坊去賣,尋找繡鞋主人,尋出為王月英留鞋,再尋得郭華口中手帕,取出手帕,郭華便蘇醒過來,並為月英說情,最後包拯主持,二人喜結良緣。


楊翠喜扮賣胭脂店裡的少女王月英,在閨房中綉弓鞋,點出弓鞋纖小,在元宵夜相約不遇,郭華一口可吞下鞋帕自殺,更強調鞋小不滿一口,鞋帕是婦女最私密的信物,由衙役持往街坊尋賣,哪會不釣著正主。




李叔同在看了楊翠喜《賣胭脂》後寫出了《菩薩蠻?憶楊翠喜》,寒冬元宵夜「燕支山上花如雪,燕支山下人如月」。


除了想念她的劉海、她的豐頰、她的淡眉,也想到她纖小的弓鞋,「額發翠雲鋪,眉彎淡欲無,夕陽微雨後,葉底秋痕瘦」。


這些生動調情的梆子戲,配上甜潤婉轉的唱腔,身長玉立,走起台步如若柳扶風,一步步緊扣著台下眾人的心弦,在百年前被認為是傷風敗俗的戲劇,在民國成立以後的1915年9月5日天津警察廳廳長楊以德諭知令戲團禁演的三十五個劇目中,楊翠喜常演的《賣胭脂》《青雲下書》《梵王宮》,都列名在禁演的名單。


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聯繫刪除,

或支付稿酬。

謝謝。Q1220398097



為你精選10個優質微信號給你生活的養料,喜歡就長按關注。


讀史知今


iiihistory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古典與文化


iiiclassical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讀書智


idushuzhi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經典讀物



JDDWWX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她閱


SHE-READ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吃喝玩樂愛北京


CHWLABJ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國學文化與生活藝術



GXWHYSHYS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每日精彩正能量


MRJCZNL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思想匯聚人生


SXHJRS777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好女人好家庭



HNRHJT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獵奇鎮


LCZ8877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教你變漂亮



JNBPLV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健康養生道


JKYSDV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生活寶典


SHBD777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治癒繫心理


ZYXXLV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歷史震驚你


LSZJNV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震驚你 的精彩文章:

世界越操蛋,她活的越精彩!論全世界最成功的家庭主婦,我只服她
3D照片算什麼,看看5D的!太震撼!
家長會上,一個滿身污泥的父親把眾家長驚呆了!有孩子的都看看!

TAG:歷史震驚你 |

您可能感興趣

她不僅是名妓,還開創清末女性登台演戲的先河,李叔同都為她著迷
此人不僅是名妓,還開創清末女性登台演戲的先河
細數那些在演唱會上砸吉他的歌手,誰開創的先河?
這是馬拉松最著名的照片,是她開創了女人跑馬的歷史!
一代明君,開創開元盛世的他,三個兒子卻被他賜死
歷史上只有一位皇帝的王朝,這些人開創國家,然後又被滅!
這個皇帝真窩囊,開創盛世,卻被兒子弒殺
此人八歲登基,開創了一個中興盛世,可惜一輩子卻都沒嘗過愛情的滋味
高俅開創先河,認自己的兄弟做乾兒子,真是了得!
他是治世之才,開創一制度讓清朝瓦解,毛主席的名字就來源於他
中國最具開創性的兩個朝代,若不是亡那麼早,漢唐都不足掛齒
他是地道戰的開創者,也是張學良的亦師亦友,兒子也成國家棟樑
她是秋瑾閨蜜,成功開創民國,卻因女性身份不能當官
深得皇帝歡心的他,開創了太監娶妻的先河,還是個拉皮條的
姓李的朋友看過來,人口最多,光耀古今,開創五王朝,名人遍天下
它是當今一代名葯,治癒了卡特總統,開創了重要的先河,卻有著鮮為人知的艱辛往事!
蟋蟀皇帝,雖開創了一個小盛世,但同樣也埋下了明朝滅亡的禍根
本是皇親國戚,誤睡了兩個妃子,被迫舉兵造反,卻開創了一個王朝
李小龍是功夫片的開創者,但他是逝世卻是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