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約空中前衛:冷戰中的西德空軍

北約空中前衛:冷戰中的西德空軍

西德空軍自成立之日起就是北約聯合空中力量的組成部分,充當抵禦華約進攻的第一道空中屏障,一旦與蘇聯爆發戰爭,西德空軍將在北約統一指揮下與華約各國空軍展開激戰,爭奪制空權、攻擊敵方地面目標、支援己方陸軍的防禦作戰,乃至實施戰術核打擊,阻滯蘇軍裝甲洪流奔向英吉利海峽,為美軍增援部隊的到達爭取時間,屆時在中歐上空很可能會與東德空軍正面交鋒,上演同胞相殘的悲劇。不過,蘇美兩大霸權忌憚於核戰爭的毀滅後果,始終沒有付諸戰端,使歐洲保持了四十年「恐怖的和平」,因此西德空軍在冷戰時期沒有經歷任何真正的戰鬥,但並不意味著一切都風平浪靜,在充滿火藥氣味的兩德邊境空域,各種擦槍走火式的摩擦時有發生,而在西德空軍歷史上影響較大的空中衝突是發生在1961年的F-84越界降落柏林事件。

西德空軍裝備的美製 F-84F「雷電」戰鬥機,該機是美國空軍在1954 年裝備的噴氣式戰鬥機,僅僅兩年後就提供給西德空軍使用

在20世紀60年代初,東西德關係高度緊張,同年8月東德開始興建著名的柏林牆(Berlin Wall),隔斷了西柏林與外界的地面聯繫,而在兩國邊界北約及華約飛機頻繁侵入對方空域,據統計平均每月至少有2架北約飛機進入東德領空,而在8、9月間蘇軍飛機進入西德領空則達到38架次,這些空中越界事件有些是有意為之,以試探對手防空系統的反應,也有由於迷航導致的誤入。1961年9月14日,北約方面舉行了一次多國空軍聯合演習,來自西德空軍第32戰鬥轟炸機聯隊(JaBoG 32)的2架F-84戰鬥機因為導航失誤和天氣原因而迷失航向,錯誤地深入東德領空,並引來大批蘇軍戰鬥機升空攔截,德軍飛行員在發出求救信號後得到西柏林方面的回應,在地面引導下藉助雲層的掩護避開了蘇軍戰鬥機,成功降落在西柏林法佔區的泰格爾機場(Tegel Airport)。這一越界事件的嚴重之處在於觸犯了柏林地區空中管制的禁忌——當時前往西柏林的空中通道僅向美英法三國飛機開放,西德飛機無論軍用和民用都不能飛往柏林,而且事件發生在十分敏感的時間點上,柏林牆修建一月後,西德

聯邦國會選舉三天前,因此很快在國際上和西德國內引起了強烈反應。

儘管北約及西德方面辯稱這兩架飛機是由於「技術故障」緊急迫降柏林,但蘇聯方面並不接受這一解釋,而認為是公然的冒犯,出於對己方防空指揮體系失誤的羞恥,蘇方撂下狠話,將不加警告地擊落任何越界的北約飛機,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並在次年8月兌現了諾言,一架迷航的西德海軍飛機在誤入邊界後遭到蘇軍米格-21的攻擊而受傷迫降。在西德國內,國防部長施特勞斯(Strauss)和空軍總監卡爾胡貝姆立即對事件展開調查,第32聯隊指揮官西格弗里德·巴爾特中校(Siegfried Barth)被解職,但是在隨後的選舉中,這一事件被反對黨當成抨擊現政府的武器,而且高層的處理決定也遭到基層部隊官兵的反對,結果導致施特勞斯和卡爾胡貝姆雙雙引咎辭職。兩名當事飛行員被剝奪了飛行資格,轉入地面部隊,至於他們的座機在降落後被法國人就地拆解掩埋以隱藏證據,直到70年代才挖出。

西德空軍 F-104 機群的壯觀隊列,這種聲譽不佳的戰機在西德空軍中一直服役到冷戰結束,數量超過 900 架,其中近三分之一毀於事故,留下了「寡婦製造者」的惡名

邊境線上的突髮狀況固然令人神經緊張,但在冷戰時期最令西德空軍深感困擾的不是東方虎視眈眈的華約空軍,而是其自身居高不下的事故率,尤其在六七十年代,頻發的飛行事故令西德空軍蒙受了巨大的損失,而大部分事故都與從美國引進的F-104「星」式戰鬥機有關。F-104是美國的第二代噴氣戰鬥機,也是世界上第一種達到兩倍音速的戰鬥機,於1958年服役並外銷多國,西德空軍於1960年開始裝備。F-104具有出色的高空高速性能,但不適合空中格鬥,曾在美國接受噴氣機訓練的哈特曼就評價F-104不是一種安全的飛機,操縱性低劣,而且對於剛剛建立、經驗尚淺的西德空軍而言這種飛機過於複雜,難以駕馭,因此反對引進裝備,後來的事實證明了他的預言,F-104在西德空軍的服役記錄非常難堪,在接收的916架飛機中竟有292架毀於事故,造成116名飛行員死亡,墜機率接近30%!尤其在1965年有27架F-104墜毀,17名飛行員殞命!時任空軍總監的維爾納·帕尼茨基空軍中將(Werner Panitzki)和JG 71聯隊長哈特曼空軍上校都是F-104最堅決的反對者,公開批評引進這種飛機是一樁「純粹的政治交易」,結果兩人均在1966年被解職,F-104因為糟糕的表現而在德國公眾當中留下「寡婦製造者」、「飛行棺材」的惡名,但美國方面將高事故率歸咎於德國飛行員的經驗不足和錯誤操作,而不是飛機自身的性能缺陷。

1966年接任空軍總監的施坦因霍夫下令所有F-104停飛,並與其副手拉爾一道遠赴美國考察,調查事故的根源所在,發現除了德國空軍自身經驗欠缺外,F-104在歐洲確實水土不服,這種飛機是作為高空截擊戰鬥機研發的,而在德國空軍中主要作為戰鬥轟炸機使用,以中低空突防為主,而低空低速操縱性恰好是F-104的軟肋。此外,歐洲多雲多雨的氣候條件和起伏的山地地形也與北美地區不同,更增加了事故的發生率。施坦因霍夫據此調整了西德空軍對於F-104的使用原則和訓練規則,強化人員訓練,使事故率明顯回落,但是F-104直到1991年從西德空軍中全面退役也未能擺脫其惡劣的名聲,甚至因為頻繁的墜機事故被公眾指責危害公共安全,迫使德國空軍將飛行訓練轉移到國外進行。同時,德國人也認識到F-104並不真正適合其角色,在70年代初引進美製F-4「鬼怪II」戰鬥機,並與英國、義大利聯合研發「狂風」多用途戰鬥機,從70年代末開始逐步取代了F-104。

西德空軍於 1970 年代初從美國引進了 F-4「鬼怪 II」型戰鬥機,作為 F-104 的補充,一直服役到 21 世紀初

西德空軍在1963年進行了一次整編,在南北兩個作戰指揮部下組建了四個包含飛行、防空單位的混成師和兩個支援師,並將德國海軍航空兵整編為第7航空師。在1967年至1970年間又進行了第二次整編,解散了兩個作戰指揮部,並將飛行部隊與防空部隊分離,四個混成師改編為兩個航空師和兩個防空師,其他支援單位則分屬於新建立的訓練、作戰、運輸、支援四個司令部。在70年代,西德空軍開始陸續換裝F-4、「阿爾法」、「狂風」等新銳機型,逐步淘汰F-86、F-104等早期機型。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西德不是核武器擁有國,但作為美國的重要盟國,享受共有核武器的資格,在美國的允許和指揮下可以裝備、使用核武器,西德空軍的F-104、「狂風」等戰機都具備投放核武器的能力,在1965年還組建了兩個地對地導彈聯隊,裝備16枚可攜帶核彈頭的潘興I型彈道導彈,並在1970年升級為潘興IA型導彈,數量增加至72枚,但上述武器系統均處於駐歐美軍司令部的監控下,此外在西德境內的多處空軍基地內都儲備有核武器。受到1988年蘇美《中程導彈條約》的影響,西德空軍中的潘興導彈在1991年全部撤編、銷毀,大部分核武器也在冷戰結束後撤出德國,但截至2007年仍有22枚B-61型核航彈保留在德國空軍的武庫中。在整個冷戰時期,西德空軍始終是北約組織在中歐地區的空防前哨和中堅力量,具備較高的訓練水平和裝備水平,在高峰期擁有上千架先進作戰飛機和超過10萬人的兵力規模,與蘇、美、英、法等國空軍一道躋身世界一流空中力量之列。

相關拓展閱讀 《圖解第三帝國空軍綜合事典1935-194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爭事典 的精彩文章:

開路先鋒:「持久自由」行動中的美國特種部隊
侵華戰爭時期日軍投入中國戰場的水上飛機母艦
你知道秦瓊與尉遲恭兩位門神手上拿的是什麼兵器嗎?
以一敵十:阿富汗戰爭伊始時的蘇聯特種部隊
巨艦大炮時代,英「伊麗莎白女王」級 戰列艦

TAG:戰爭事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