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人得多情人不老 周有光 九十有三

多情到老情更好 張允和 八十有九


來源丨德國優才計劃 ID丨ToGermany


轉載授權請與原作者聯繫


文略有刪改

-Namaste-


?


昨日是他112歲生日,今日卻成了他的忌日。


時光無情,生死無常,轉瞬換了人間,從此天堂有光。


他一生跨越了晚清、北洋、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個時代,堪稱「四朝元老」;

他跨經濟、語言、文化三個領域,是中國著名經濟學、語言文字學家,漢語拼音方案的主要制訂者,被稱為「漢語拼音之父」;


他是僅有的,曾和愛因斯坦會面的幾位中國人之一;


他年過112歲,是男性中少有的高壽,生前他依然思維敏捷,口齒清晰,紅光滿面,絕對的中國國寶級老人。


他一生中


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有光一生,一生有光


他,就是周有光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周有光原名周耀平,1906年1月13日,出生於江蘇常州青果巷,一個貧窮破落的家庭。


青果巷是一條著名的弄堂,除了周有光,這裡還曾走出兩位中國語言學大家:趙元任和瞿秋白。一巷三傑,令人稱奇!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左趙元任、右瞿秋白


1918年,他考入常州中學,當時白話文不允許進入課堂,有一位老師思想很新,經常在課外宣傳白話文,令周有光對語言產生了興趣。


那時常州中學的課本,基本都是英文的。等到他走出中學時,已經有了很高的英語水平。


1923年,考入上海聖約翰大學主修經濟學。


1925年,再入光華大學繼續學習。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他年輕時的命運並不順利,甚至可以說是錯位的……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周有光(右二)和家人


大學畢業後,外語流利的他,本可以和其他同學一樣當外交官,而他卻偏偏選擇再出國留學.


由於當時家境拮据,他只能選擇日本。因仰慕日本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河上肇,河上肇的理念當時影響了很多中國的進步人士,比如周恩來。


他離開原本就讀的東京大學,轉考入京都大學,結果還未拜師,河上肇就已被捕入獄。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河上肇


從日本學成歸國後,他邊在光華大學教書,邊在銀行工作。不久後,日本侵華戰爭就爆發了,他不得不帶著全家四處逃亡。


1945年,抗戰勝利,他回到新華銀行任職,去了美國的華爾街上班,終於過上了舒適、安穩的日子。


後來,他被銀行又派往歐洲工作,在那裡,他發現歐洲人對字母學很重視,於是買了許多字母學的書自學。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1948年在英國劍橋


1949年,在國外生活優越的他,卻毅然選擇了回國。


現在的年輕人可能體會不到,我們當時的感受……我們都認為中國有希望……學經濟那麼多年,我想中國當時,最缺乏的也是經濟建設,於是立志回國搞經濟。」


回國後,他繼續在銀行上班,併兼職在復旦大學教經濟學。本可以領取上海最高工資的他,卻趕上了工資改革,薪水大減,一百塊只能拿到二十塊,但他卻對回國的選擇毫無怨言。


他知識淵博,什麼都懂,大家都叫他周百科,他的百科全書里,玩的最好的是語言學。


他一直對語言有著濃厚的興趣,大學期間,就曾積极參加了拉丁化新文字運動,精通中、英、法、日四國語言,還發表、出版過一些關於,拼音和文字改革的論文和書籍。受到了語言學界的重視。


1955年10月,周恩來總理在看到他寫的書籍後,親自點名讓他參加全國文字改革會議,之後他又被文字改革委員會力邀,希望周有光能夠加入其中。他有些猶豫:「我搞語言是業餘的,搞著玩呢」。但文字改革委員會,卻堅持請求他加入。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後來,周恩來總理都親自打電話給他。周有光因此決定北上,從此開始了新的人生。


「就這樣,我離開了經濟學界,到了語文學界。」


而正因為改行,他幸運地躲過了轟轟烈烈的「反右運動」,同時期的上海,一批經濟學家被錯劃為右派分子,他的領導和學生在那個時期,很多人受迫害而選擇了自殺。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50歲前,學的是經濟學,從事的是金融業;50歲後,在知天命之年,卻重新出發,研究語言學。但半路出家的他,卻毫不畏懼,以一種樸素的精神專研其中。


他主持和擬定了《漢語拼音方案》,主導和建立了漢語拼音系統。1958年,《漢語拼音方案》,成為了全中國小學生的必修課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拼音方案,因此,他被稱之為中國的「漢語拼音之父」


他還出版了《漢字改革概論》、《世界文字發展史》、《比較文字學初探》等20餘種著作,以及三百多篇論文。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1979年4月,國際標準化組織,在華沙召開文獻技術會議。周有光在會上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言,提議採用「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拼寫漢語的國際標準。


三年後,國際標準化組織通過國際投票,認定漢語拼音方案,為拼寫漢語的國際標準(ISO-7098)。


他為漢語拼音從中國標準走向世界標準,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沒有他,就沒有我們中國人現在的漢語拼音。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他雖是語言學大家,生活中他卻從不說甜言蜜語,也不寫含情脈脈的文字。但是他卻有著一段,比溫情的文字,更令人動容的愛情。


1933年,他和赫赫有名的張允和舉行了婚禮。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張允和出身於名門望族,張家作為一個大家,始於張允和的曾祖父張樹聲,他是跟隨李鴻章打仗出身的,張家』與『李家』相併列。


到第三代張允和的父親張武齡,生於清朝末年,受了新思想的影響。他知道家裡有錢、有地位,但總這樣下去不行,就決定離開安徽,到蘇州興辦新式教育。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張武齡


張武齡跟蔡元培、蔣夢麟等人都結成朋友,自己出錢辦學校,不接受外界的捐款。


他有著開明的處世態度。在他的學校里,許多教員都是共產黨人,共產黨在蘇州的活動基地就是在那學校里。他不是不知道,但他不管,他說:「我請一個老師,是用他的才,政治思想我不管。」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張允和的父親張武齡,常常鼓勵身邊所有的人,包括僕人的孩子,希望他們在生命中有所作為。


通過他,孩子們從小就知道生命是有目標的,但不必使用蠻力來達到它。


孩子們認為人性比抽象的原則更加高貴,夫妻間也一樣,人性也不可能與自己所持的原則,相違背或起衝突。


通情、達理、有志、同情,是父親給他們的遺產。四個女兒個個,蘭心蕙質、才華橫溢。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合肥張家四姐妹:元和、允和、兆和、充和,她們都是在蘇州園林中長大,走出去的大家閨秀。


20世紀的中國,沒有任何親姐妹能像,宋靄齡、宋慶齡、宋美齡三姊妹一樣,近距離地接近中國的權力巔峰。


同樣,恐怕也沒有任何同胞姐妹,能如合肥張家四姐妹一樣,成為20世紀中國乃至世界文化史上,歷久彌新的美談。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這是「四姐妹」早期的合影。從左到右,分別是:充和,兆和,允和,元和。


張允和是「九如巷的張二小姐」,葉聖陶曾說:「誰娶了九如巷的姑娘,誰就會幸福一輩子。」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大姐張元和嫁給了崑曲名家顧傳玠,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三姐張充和自幼習崑曲並有研究,造詣極深。


她先後在美國、加拿大、法國和港台等23所大學,以及各種學術場合講授、示範演出崑曲,包括耶魯、哈佛、普林斯頓和芝加哥大學等世界名校。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她與沈從文的愛情故事最為傳神,張充和的詩詞堪稱一流。


她為沈從文書的誄文是「不折不從,亦慈亦讓;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聊見功夫之一斑。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三姐張兆和與沈從文


四妹張充和曾被詩人卞之琳追求.


1947年她35歲時,與美籍漢學家漢思結婚,後移居美國,在耶魯大學教授書法,傳薪崑曲。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這四個才女,和她們聲名卓著的丈夫的故事,見證了中國一百多年的,歷史與文人的命運。


張允和與大姐張元和的合影頗多,兩人相差兩歲,年輕時也更談得來。這幅照片里,張允和戴的圍巾是拆了一件毛衣做的。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張家姐妹晚年照


張允和在16歲時就認識了周有光,張允和讀中學的時候,是周有光妹妹的同學兼好友,因住得很近,放假了經常一起玩。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那時她在樂宜女中讀書,在學校里很出風頭。她看不慣學校里那些外表光鮮的公子小姐,以及他們的自命不凡和裝腔作勢。


張允和考入上海的中國公學後,那時周有光正在上海的光華大學讀書,此時的張允和已亭亭玉立,清新脫俗。


同在一座城市,見面的機會就更多了,再相遇時,他便一見鍾情了。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有一天,他從懷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了,英文版小說《羅密歐與朱麗葉》,他把書籤夾在書中,待她翻到夾著書籤的那頁,一句「我要在你的一吻中來洗清我的罪惡」讓她的心蕩起了層層漣漪.


她在心裡嘀咕,「這人真壞,以為我不懂」。


他也有些難為情,但他還是鼓起勇氣牽起了她的手, 雖然最後,她沒有允許為他『洗凈了罪惡』,可是當她的第一隻手被他抓住的時候,她就把心交給了他……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不久後,周有光卻猶豫了起來,他寫信給她說:「我很窮,恐怕不能給你幸福。」


而她卻回信說:「幸福不是你給的,而是我們兩人一起創造的。」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他們兩人的性格和愛好其實是截然不同的:


張允和活潑率性,說話直接。


周有光安靜沉穩,溫文爾雅。


張允和喜歡清茶,周有光偏愛咖啡;


他寫理論文章,她寫散文隨筆;


張允和極喜歡中國古典音樂,


周有光卻偏偏喜愛西洋音樂;


他理智,她感性。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周有光說自己是個感情方式較為平淡的人,與沈二哥(從文)和張家三姐(兆和)的愛情傳奇相比,周有光一時想不起自己與允和之間有什麼戲劇性的往事。


但就是這樣兩個人,竟如涓涓細流般,相濡以沫,無爭無侮,攜手度過了,餘下的70年的光陰。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兩人舉案齊眉,琴瑟和鳴。


「結了婚,她聽中國音樂我去參加,我聽西洋音樂她也去參加。」只要是對方喜歡的事情,他們彼此都會陪伴左右,成雙入對,恩愛無比。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1946年抗戰結束後,三連襟在上海合影左起:顧傳玠、沈從文、周有光


張允和是兄弟姐妹中最早結婚的。有朋友開玩笑說她犯規搶在了前頭,她就瞪著周有光說:「可不是,不要臉,那麼早結婚。」一旁的他哈哈大笑,說:「張允和這個女子最聰明,可她乾的最蠢的事就是嫁給了周有光。


的確上個世紀中葉,允和的生活風花雪月,海棠結社,多麼繁華。張允和與周有光在一起之後,經歷了很多動蕩和坎坷。但他們都有著難得的樂觀與幽默感,這讓他們在苦難面前得以自持,並始終維持著內心的尊嚴


日本侵華戰爭爆發時,她跟著周有光全家四處逃亡,逃難期間,他們的女兒因病不幸夭折。


抗日戰爭結束,到了新中國,雖然躲過了反右運動,但周有光卻沒能躲過文革.


文革時,他被群眾揪出來批鬥,張允和毫不猶豫地就衝過去保護他。


他身體不好,被下放到幹校,她不畏權勢,堅持給他寄葯。無論相隔多遠,他們的心始終在一塊。恩愛如初,患難與共。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1953年,周有光與張允和回蘇州小住,兩人一起吃冰淇淋的珍貴抓拍照片


到了晚年,他們倆蝸居在一個小房子里,書房僅僅只有9平方米。書桌前兩椅一幾.


古代夫婦「舉案齊眉」,如今人們很少有案了,他們就發明了「舉杯齊眉」。每天到了約定時間,他們就不疾不徐地並坐。


「我們兩個上午喝茶、下午喝咖啡,都要碰碰杯子,叫舉杯齊眉。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周有光說:「這個小動作好像是在玩兒,其實有大道理,什麼大道理呢?就是說夫婦不僅要有愛,還要有敬。要敬重對方。


」多情人不老,多情到老,人更好!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張允和86歲才開始學電腦,每當遇到問題時,只要她一跺腳,撒下嬌,周有光就馬上放下手頭的事情,樂悠悠顫巍巍地從書房裡出來,耐心地教她。


有一次,她想給大姐張元和寫信,「親愛的大姐……」沒想到「愛」字一直打不出來,她著急了,嬌滴滴地喊道:「周有光,這個『愛』字打不了,我愛不了了怎麼辦啊。」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他們都十分地樂觀、豁達。張允和的口頭禪是「我快樂極了」!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1957年張允和出演《金不換》的劇照。當時,沒有人原意演小丑,允和卻很喜歡。


文化浩劫之時,周有光都不知道,身在北京一間大雜院里的允和,面對一群闖進門的紅衛兵。兩個氣勢洶洶傢伙,要允和「交代問題」,給她五分鐘的時間考慮。


在那五分鐘里,允和看著兩個批鬥她的小夥子,心裡卻想著他們一個是白臉趙子龍、一個是黑臉猛張飛, 接著又由趙子龍和猛張飛想到唱戲,想到自己曾在戲裡演過幾次小丑的場面,轉念又一想,自己此時此刻又在扮演小丑的角色了,又或許雙方都是小丑。


五分鐘的時間到了,「趙子龍」高喝一聲,該交代問題了。她想再給我五分鐘,我就可以寫一篇《論小丑》了。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而周有光對於艱辛的下放歲月,總是一笑而過。他還說那幾年,身體的勞頓並沒有,令他的頭腦也變得萎頓,長久而紮實的訓練,讓他保持著思維的敏銳,憑著手中幾種不同,語言版本的《毛主席語錄》,周有光搞起了比較文字學研究。


他還時不時地會說起一些趣事:


「天上飛來一群大雁,黑壓壓如同一片烏雲。飛到我們頭上的時候,只聽到一位大雁領導同志一聲怪叫,大家集體大便,有如驟雨,傾盆而下,準確地落在集會的『五七戰士』頭上。腌了整個會場,唯獨他戴頂大高帽子倖免於鳥糞。


在那些不堪回首的歲月里,他倆都有著苦中作樂的本事,很多苦難就這樣,被他們詼諧地一筆帶過了。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到了晚年,他常對著自己的光腦袋說:「我的頭髮還沒有長出來呢!」


當他91歲的時候,有人問他多少歲了,他幽默地回答,我今年11歲。


張允和則在一旁補充道:「他自己認為,人活到80歲,已算「盡數」,後面的應從零開始計算。我也不過是二八年華。」


這兩夫妻,真是一對快樂的老頑童!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1998年國際教育基金會評選,中國百對恩愛夫妻,周有光、張允和成為入選者中年齡最大的一對


對於上面這張照片,老兩口還有一聯題字:


「人得多情人不老 周有光 九十有三」


「多情到老情更好 張允和 八十有九」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2002年8月,張允和因心臟病突發離開人世。


他默默坐在床前,望著她寧靜的臉,一直握著她的手不肯放開。一向豁達的他,這一次卻怎麼也無法釋懷,就像天塌了一樣。


他說:「允和的去世,對我是晴天霹靂。我們結婚70年了,從來沒想過,會有一天,我們二人之中會少了一人。這突如其來的打擊,曾使我一時透不過氣來。」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至愛已去,獨留他在人間空思念。從前出雙入對,而今,只剩他一人寂寞的背影。


他常常坐在書桌上對著窗外發獃,魂牽夢縈,望眼欲穿。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每天,周有光的主要活動空間,都在一間9平方米的書房裡。允和去世後,兩椅一幾換成一個沙發,到了晚上,他就直接蜷縮在沙發上入睡。不再回到卧室去。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後來允和去世都七年了,周有光寫下這樣一段話:


兩個人少了一個,這種生活好像是車子,好像自行車只有一個輪子,一個輪子忽然掉了,你怎麼走?


後來呢,慢慢地、隔了半年以後人就穩定下來了。我就想到一個外國哲學家講過:個體的死亡,是群體進化的必要條件。這麼一想,我才安下心來。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允和去世後,兒子周曉平將她的房間保持為原樣。


2017年1月14日3點30分,國寶級大師周有光先生,永遠地離我們而去了……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時間是生命的長度,越用越短;


視野是生命的寬度,越看越寬;


他的一生


既活出了生命的長度,也活出了生命的寬度


真正的如允和所說:


他一生有光,有光一生!


請我們都記住他的名字:


周有光


因為比起那些「網紅」、「明星」


這位老人更值得我們


去追去愛去仰慕……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生於前朝,終於人瑞,雖已仙去,流芳百世。


先生安息,走好!


天堂有光,有允和!

這註定是傷心的一周,剛剛送走李佩先生,今日又痛失一位國寶級大師,銘記惜別,從此天堂有光!



- Namaste -


置頂每日瑜伽,是最大的讚賞


「健康與美麗,是我們一生的事業!」


微信公號丨每日瑜伽ID丨meiriyujia


中國最有氣質的瑜伽公眾號!


瑜伽?減肥?養生?時尚?健康?生活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瑜伽 的精彩文章:

夫妻吵架,鬧離婚,真的都是男人的錯嗎?
一生瑜伽,一世優雅
莫文蔚&湯唯:遠嫁的女兒,是父母丟失的孩子
陳小春:結婚六年,我每天起床都要看見我老婆,還有我兒子,不然我會不開心的
9岁被强奸,14岁生孩子,做过妓女吸过毒,却成为美国最有名的亿万富豪!

TAG:每日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