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中國地理百大發現

中國地理百大發現

100多年前,當張相文等學者商議成立中國第一個研究地學的學術機構時,他們有意無意地開啟了中國現代地理學的大門。儘管經歷了半個世紀戰爭煙火的洗禮,中國地理學者們始終沒有停頓對自然界和人文社會的觀察和研究。一代又一代地理學人前赴後繼,腳印重疊著腳印,他們的考察與記錄,為中國方方面面的發展與建設提供了堅實的依據。下面,小編將為你展示中國地理百年大發現的前15位,一起來感受地理學的偉大成就吧。


1. 1908年,張相文首次提出「秦嶺—淮河線」


張相文一生致力於地理教育,並親赴山東、河北、山西、河南和內蒙古進行地理考察。1908年年張相文在《新撰地文學》中寫道「北帶:南界北嶺淮水,北抵陰山長城。」所謂的「南界」,就是南北分界線。「北帶」就在長城與秦嶺—淮河之間。秦嶺—淮河線的提出,首次正確界定了我國南北方的自然地理分界線,對於認識我國自然地理規律和指導農業生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馬上點標題下「高中地理」關注可獲取更多文章)

中國地理百大發現



2. 1972年,竺可楨首次揭示了中國近五千年來的氣候變遷


竺可楨於1972年發表了《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繪製出近五千年來中國氣溫變化曲線圖,即「竺可楨曲線」,這是對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化的首次揭示。其基本結論是從仰韶文化到安陽殷墟兩千年間,黃河流域的年平均溫度大致比現在高2℃;此後的一系列冷暖變動,幅度大致在1—2℃,每次波動周期,歷時約400—800年。氣候的歷史波動是世界性的,但每一最冷時期,似乎都首先從東亞太平洋沿岸出現,而後波及歐洲與非洲的大西洋沿岸。

3. 20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劉東生等提出了黃土「新風成說」


從20世紀50年代起,劉東生等對黃土高原進行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和實驗分析,完成了《黃河中游黃土》、《中國的黃土堆積》等多部專著,提出了「新風成說」。後又根據黃土與古土壤的多旋迴特點,建立了環境變化的多旋迴理論。20世紀80年代,劉東生基於中國黃土重建了250萬年以來的氣候變化歷史,使中國黃土成為古氣候變化記錄的最重要檔案庫,與深海沉積、極地冰芯並列成為全球環境變化研究的三大支柱。

中國地理百大發現



4. 中國綜合自然區劃和中國地理地帶性規律的揭示

1956年以竺可楨、黃秉維為首的自然區劃工作委員會,分別對地貌、氣候、水文、潛水、土壤、植被、動物和昆蟲八大要素進行區劃,連同綜合自然區劃一起,分9冊撰寫於1959年出版。1959年黃秉維主編的《中國綜合自然區劃(初稿)》,為中國最詳盡而系統的全國自然區劃專著。它第一次系統而詳盡地揭示了中國的地理地帶性規律,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宏觀研究提供了地域自然結構的依據。1972年由竺可楨、黃秉維等組織全國地理界200多人,撰寫《中國自然地理》系統專著,至1987年全部完成,是前項工作的繼續和深入,成為我國地理科學發展的里程碑。

中國地理百大發現



5. 1901年3月初,斯文赫定發現樓蘭遺址


1900年3月末,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率隊沿著乾枯的孔雀河左河床來到羅布荒原,他的助手在宿營地撿到幾件木雕殘片,使斯文·赫定異常激動。1901年3月3日開始挖掘,發現了1座佛塔和3個殿堂以及帶有希臘藝術文化的木雕建築構件、五銖錢、文書和木簡等大批文物。隨後他們又在這片廢墟東南部發現了許多烽火台,一直延續到羅布泊西岸的一座被風沙掩埋的古城,這就是樓蘭城址。樓蘭遺址的發現具有極為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也為研究歷史時期當地自然環境演變提供了最好的例證。

中國地理百大發現



6. 對珠穆朗瑪峰的最早發現、命名與1975年首次精確測量


早在清朝康熙年間(1719年)的「皇輿全覽圖」就標出了朱母郎馬阿林(即珠穆朗瑪峰),1858年被英國人篡改為埃佛勒斯峰(Mount Everest)。1951年王勤堉首先提出應恢復珠穆朗瑪的名稱,1952年中國政府正式恢復珠穆朗瑪峰的名稱。1958年,林超發表《珠穆朗瑪的發現與名稱》論文明確提出:「把此山峰用科學的方法記錄在地圖上的,則是1715年至1717年到西藏測量的中國測量隊員勝住、楚兒泌藏布和蘭本占巴。」1975年,國測一隊首次對珠穆朗瑪峰進行精確測量,通過6000米以上的6個測繪點,測得海拔高程為8848.13米,先後被世界各國使用;2005年國家測繪局應用3S及現代地球物理技術,測得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為8844.43米。這項結果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各國的承認(1975年數據停止使用)。

中國地理百大發現



7.1935年,胡煥庸提出黑河(愛輝)—騰衝線即「胡煥庸線」,首次揭示了中國人口分布規律


胡煥庸於1935年在《論中國人口之分布》中提出黑河(愛輝)—騰衝一線,將我國分為東南和西北人口疏密懸殊的兩部分,東南半壁人口密度較大,以占國土36%的面積集中了全國96%的人口;西北半壁人口稀少,占國土64%的面積上,其人口僅佔全國的4%,後人稱這條線為「胡煥庸線」。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利用ArcGIS進行的精確計算表明,按胡煥庸線計算而得的東南半壁佔全國國土面積43.8%、總人口94.1%,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85人;西北半壁佔全國國土面積的56.2%、總人口的5.9%,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4人。東南半壁與西北半壁總人口之比仍為94︰6。

中國地理百大發現



8.20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以劉東生、施雅風、孫鴻烈等領導的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取得一系列重要發現


發現喜馬拉雅地熱帶:東西綿延2000公里,數量多、時代新、溫度高、水熱活動顯示類型豐富,構成環球地熱帶上不可或缺的一環,填補了地熱學科的空白。


提出青藏高原隆起過程及高原季風的形成演化:將360萬年來隆起的階段性分別命名為「青藏運動」、「崑崙-黃河運動」及晚更新世的「共和運動」,相應地導致東亞季風不斷增強、黃土堆積、長江黃河水系形成、高原進入冰凍圈。


高原植被的地理地帶性:揭示喜馬拉雅山脈中、東段植被獨特的垂直帶性質及與水平地帶的關係;闡明高寒荒漠、高寒草原等植被的地帶性類型並提出西藏植被的高原地帶性理論。


確認雅魯藏布江正源與高原寒旱核心:確定傑馬央宗為雅魯藏布江正源,比斯文·赫定認定的庫比藏布長,水量也大;確證中昆崙山南翼-北羌塘高原為高原寒冷乾旱的核心區域,並通過北緣的阿爾金山中段與嘎順戈壁一帶相連,構成亞洲高地乾旱核心。


確定湖泊的成因及湖泊化學特徵變化的地理地帶性:論證了高原上大多數湖泊都是地殼抬升過程中發生斷裂或擠壓而形成的「構造湖」;實測了大量湖泊的水深、動力、水溫等,發現許多大中型湖泊具有熱儲備的特徵;高原湖泊的化學特徵具有明顯的地理地帶性變化規律等。


通過對青藏高原冰芯的研究,揭示了歷史氣候的變遷。

中國地理百大發現



9.20世紀50年代開始,朱震達等發現中國沙漠的形成與移動規律


1952年,鐵道部勘測設計院與中科院地理研究所開展騰格里沙漠南緣風沙地貌和沙丘移動的定位觀測研究,1954年在寧夏中衛沙坡頭建立了我國第一個風沙觀測站。1959年中國科學院成立治沙隊,對中國各大沙漠進行綜合考察。朱震達等從沙漠地區第四紀古地理、下伏沉積物組成、分異特點入手,提出「就地起沙」的論點,闡明了從沙餅到沙丘鏈的發育過程、沙丘移動與沙丘高度的關係,從而揭示了各種形態沙丘形成的基本過程和移動規律。

中國地理百大發現



10.長江、黃河、瀾滄江源頭的發現和測量


1976年和1978年,長江水利委員會對長江源進行了兩次實地考察,確認長江有三源,北源楚瑪爾河,南源當曲,而發源於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姜根迪如冰川的沱沱河為正源,經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量算的長度為6300公里。1952年黃河水利委員會對黃河河源進行了考察,確定約古宗列渠為黃河正源,黃河全長5446公里。1978年,青海省測繪局再次組織人員進行黃河源考察,提出卡日曲為黃河正源。關於瀾滄江的源頭有十幾種說法,1999年6月中國科學院遙感所考察測量的結果是,其源頭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吉富山,海拔5200米。從這裡算起,瀾滄江(湄公河)的長度是4909公里。

中國地理百大發現



11.20世紀50年代中期,高由禧等發現青藏高原季風現象


20世紀50年代中期,高由禧等根據青藏高原熱力作用提出「高原季風」的概念。在高原的熱力作用下,在青藏高原上形成一種獨特的季風現象。夏季的高原為熱源,其近地層為熱低壓,而冬季高原為冷源,形成高氣壓,與氣壓場相對應,在高原1000米的高空,形成一個冬夏盛行風向相反的季風層,這一發現對研究青藏高原及其周圍地區的氣候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地理百大發現



12.20世紀初,中外學者發現並命名了雅丹地貌


20世紀初,赴羅布泊地區考察的中外學者,在羅布荒原中發現大面積隆起的土丘地貌,當地人稱「雅爾當」,即維吾爾語中「陡峻的土丘」之意。發現者將這一稱呼介紹了出去,以後再由英文翻譯過來,「雅爾當」變成了「雅丹」。從此,「雅丹」成為這一類地貌的代名詞。在世界乾旱區許多地方的類似地貌,均統稱為雅丹地貌。

中國地理百大發現



13.周立三、鄧靜中、鍾功甫等提出中國農業區劃方案,吳傳鈞等編撰了《中國農業地理叢書》和1:100萬《中國土地利用圖》


周立三、鄧靜中、鍾功甫等在借鑒西方和蘇聯農業區位論、農業類型和農業區域劃分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實際,於20世紀60年代中期提出了中國農業區劃方案。該方案按照各地區農業生產的條件、特點、潛力、方向和途徑,根據區內相似性與區際差異性原則,由大到小逐級劃分,形成各具特點、不同等級的全國綜合農業區劃系統。與此相配合,20世紀70年代吳傳鈞主持編寫了《中國農業地理叢書》,80年代編纂了中國首套1∶100萬《中國土地利用圖》,隨後又編撰了《中國土地利用》專著。這些對農業生產分區規劃、分類指導和分級實施提供了科學依據。

中國地理百大發現



14.1928年,馮景蘭發現並命名了丹霞層,之後中國學者定義了丹霞地貌


1928年,馮景蘭等在粵北仁化縣發現了形成丹霞地貌的紅色砂礫岩層,命名為「丹霞層」。此後陳國達、吳尚時、曾昭璇、李見賢(黃進)等考察研究,命名了「丹霞地貌」。現今定義為「有陡崖的陸相紅層地貌稱為丹霞地貌」,廣東省韶關市東北的丹霞山以赤色丹霞為特色,由紅色砂礫陸相沉積岩構成,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2004年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中國首批世界地質公園之一。

中國地理百大發現



15.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地方病組發現低硒帶,從而揭示了克山病的地理分布規律


1935年克山病首先發現於黑龍江省克山縣,故名克山病。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地方病組從20世紀60年代末起開展了克山病區的環境研究,進行了病區和非病區內外環境中硒的測定,發現病區的水和糧食中硒含量明顯降低,病區人群的血硒和頭髮硒含量亦低,說明硒缺乏與克山病發病的關係密切。調查發現,在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河北、陝西、甘肅、四川、雲南等地的荒僻地區存在著一個低硒帶,其重病區多位於海拔200—2000米之間,大體分布在我國地形的第二級階梯,沿興安嶺、長白山、太行山、六盤山到雲貴高原的山地。這一發現對克山病的防治和治療提供了科學依據。

中國地理百大發現


中國地理百大發現 點擊播放 GIF/57K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中地理 的精彩文章:

如何用 身體器官 記憶 地理知識?這招真絕!
地表形態變化的內、外力因素!
這些順口溜幫你一口氣背完高中地理課本
高考關於氣候特點及成因的87個問答,這裡全部都有!
一分鐘學會氣候類型判斷

TAG:高中地理 |

您可能感興趣

地理:用「地理眼」發現世界之美
沙漠地區發現大型地下洞穴,裡面發現大量化石
中華大地一古老強大民族消失成謎,幾百年後竟在一東歐小國被發現
中核在寮國發現超大型戰略礦:破中國困境影響全球
澳大利亞發現該國乾旱地區最古老人類居住地
國慶特輯 發現地球
中國十大最重要考古發現 轟動全世界
地球上的十大奇異發現
現代人起源在中國?貴州重大發現震撼全球
現實中發現的三體世界
美國新研究發現地下有龐大的微生物種群
中國史前最大城址發現石砌「皇城大道」
貴州「大鍋」新發現,超級天文望遠鏡發現另一個地球
澳大利亞離中國很近,中國人為何沒有發現澳大利亞?
發現了世界上十大最神聖的地方
世界最震撼發現:中國村莊挖出大寶貝
一強大民族被中國打跑,2千年後在歐洲一小國被發現
佛陀的重大發現
中英兩國麥當勞對比,發現中國的最好吃,大美中國
宇宙中十大最驚人的發現,月亮正在離開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