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老貓:從80年代起,北京人一直在跟空氣作鬥爭

老貓:從80年代起,北京人一直在跟空氣作鬥爭

老貓:從80年代起,北京人一直在跟空氣作鬥爭



文 |老貓

至少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北京人還沒覺得空氣有什麼問題。80年代初,我家在南三里屯,當時我還是個愛鍛煉的人,每天早晨五點多就開始繞著工人體育場跑大圈。所謂大圈,就是現在工體外的大馬路,一圈大約三四千米,我能跑兩圈。


那時候早起的真多啊,冬天的早晨,路上全是影影綽綽跑步的人。有時候,還喜歡追著自行車跑,騎車的看見有人追上來了,自己故意調整速度,永遠和跑的人保持著三五米的距離,你快他也快,你慢他也慢。這就成了帶跑了。其實雙方並不認識,只是覺得這麼做很有趣。

老貓:從80年代起,北京人一直在跟空氣作鬥爭


1985年,北京朝陽門,搶購大白菜過冬的市民。圖片源自Fotoe-東方IC


那時候的冬天,每個家庭都有兩件必須要做的事情。一件是購買冬儲大白菜,都是幾百上千斤地買,然後吭哧吭哧搬上樓去,擱在樓道里。另一件是買蜂窩煤。無論平房樓房,家家戶戶都有個鐵煤爐子,還有小小的鐵鏟、夾子和釺子,這都是生火的必要工具。當然,有煤爐就要有煙筒,每家的煙筒從玻璃窗伸向屋外。有煙筒還要有風斗,斜插在最高處的窗戶上,為的是避免煤氣中毒。燒煤爐子,一方面是為了補充暖氣不熱的不足(有些房子,甚至都沒有暖氣);另一方面,那時候燃氣入戶很少,煤爐子還得燒水做飯。


當時的大街小巷和樓群里,都有騎著板兒車送煤的師傅。大爺大媽攔住師傅,張嘴就是「下午給我送兩車」,透著豪爽。


一個冬天,普通一家人大約要燒兩三百塊煤。要事先儲備,買下來,師傅會和你一起幫著往樓上搬。蜂窩煤易碎,只有純熟的人可以徒手搬,婦女小孩,得用簸箕或者臉盆盛著,這就增加了額外的重量。小孩一次搬兩塊,而體力好的人,一次可搬八塊甚至更多。上千斤白菜加上二百多塊煤,往樓上搬非常辛苦。


賣蜂窩煤的時候,還需要買三十塊左右的煙煤。它和蜂窩煤外型相近,不仔細看分不出來。仔細看了,會發現煙煤薄一些,顏色發灰,更沉一點。煙煤是生火用的,將煙煤用夾子放進爐膛的最底層,爐膛下面再塞進廢紙,點燃,拿把扇子扇風,很快煙煤就會燃燒,之後再壓進普通的蜂窩煤,爐子就點起來了。

當然,如果實在點不著,或者煙煤用完了,還可以換煤。用一塊新的蜂窩煤,去鄰居家換一塊正燒著的煤——把那塊煤從爐膛里夾出來,放在鐵簸箕上,端回自己家,再夾進爐子中去,也能生起火來。是否能熟練生火,是衡量一個人是否會過日子的標準之一。


所以說,鄰里關係很重要,因為經常要彼此幫助。現在鄰里不說話,沒什麼求人的事,也是個重要原因。

老貓:從80年代起,北京人一直在跟空氣作鬥爭



1985年,北京東四,一位父親拖著坐在煤筐中的孩子還煤筐去。圖片源自Fotoe-東方IC

生好火,一家人可以圍坐在爐子邊,烤白薯,烤饅頭片,把粉絲放在火上燒,看著細細的粉絲哧啦一下腫脹開來,就可以當零食吃了。爐子上水開了,還可以泡個腳,相當美。


沒人覺得有什麼不妥。空氣?確實有煤煙味兒。但那時候總是刮大風,白毛風一卷,天空嶄新嶄新的。北京人當時主要發愁風,太不講理,穿軍大衣都能給吹透了。風大,所以空氣還乾燥,外地的朋友來了,大多得流鼻血。流上兩天,適應了,就不流了。我跟他們開玩笑,說鼻血就是給北京的獻禮。


風大,沙子就多,好多姑娘圍著紗巾出門。後來沙子加黃土,多得越來越不像話,成了沙塵暴,時不常來一回,天昏地暗的,好像天空就應該是黃色。當時最有煽動力的說法,是沙漠離天安門只有七十多公里了。這不能夠啊,於是大家被動員出去撿樹種。我記得撿的最多的,是楊樹上掉下來的那種「毛毛蟲」,每個單位都好幾麻袋,說是要運到甘肅和內蒙古,用飛機撒到沙漠上去,治理風沙。後來才知道,那不是種子,而是花序,得成熟後雌性的花序里,冒出楊絮來,飄啊飄的,才是種子。直接撒花序,不知道管不管用。

老貓:從80年代起,北京人一直在跟空氣作鬥爭


飛絮漫天的北京,CFP供圖


說到楊絮,也是困擾北京人喘氣的東西。這種東西無處不在,甚至能鑽到窗子里來。我住郊區,屋子裡就經常貓毛和楊絮滾成一團,掃上一遍,沒過幾天又是一大堆。


楊絮的愁沒發完,非典又來了。那是北京第一次大規模地普及口罩。到什麼程度呢?地鐵里,要是沒戴口罩,別人就會覺得你不正常。那時候口罩業太不發達,棉口罩買不到,就只好買那種不知道什麼材料做的一次性口罩,毫無彈性的一個穹隆型,還是粉色的。我跟人說,這哪是口罩啊,長得跟胸罩似的。好在大家都戴,也就沒有誰笑話誰。我一直懷疑那東西根本沒有用,好在不貴,戴著也算是個心理安慰。


在依次與狂風、沙塵暴、楊絮和非典抗衡之後,北京的人們終於開始抗霧霾了。


第一次直觀地看見北京的空氣臟,還是因為去外地出差。有一陣,我老是嗓子發癢,咳嗽,就是嚴重到自己覺得需要吃藥的那種。可說來也奇怪,只要坐上飛機到外地,一下飛機,立刻神清氣爽,用《大腕》里的話說,「他不咳嗽了」。在外地嗨了,回到北京,三四天之內又是老狀況。我還一直歸咎為北京空氣太乾燥呢,直到有一天,中午回北京,飛機快降落的時候往窗外看了一眼,只見湛藍的天空中,竟然有個灰黑色的、粗大的、半透明的柱狀物。只見我們慢慢接近它,然後一頭扎進去——北京到了。


住到郊區後我就發現了,窗外田野里,經常籠罩著一層薄薄的霧氣,灰濛濛的。當時有科普文章說,這個東西叫靄,浮在地面上,和霧有區別,但沒人提「霾」這個字。有天晚上,我還被這個東西嚇到——當時已經夜裡快十二點了,我開車回郊區的家裡。「霧靄」茫茫,打開霧燈,似乎也看不到什麼。這時候突然從路邊的濃霧中,影影綽綽閃出一支披麻戴孝的隊伍來,手裡還拿著響器,嗩吶、鐃鈸什麼的。這支隊伍從我汽車的側面無聲無息地出現,又無聲無息地走進「霧靄」中,嚇得我一身白毛汗,腳下加了油門,麻溜開跑了。


幾年之後,我們終於知道了pm2.5,終於知道了什麼叫霧霾。

老貓:從80年代起,北京人一直在跟空氣作鬥爭



霧霾下的北京,東方IC供圖


北京為了改善空氣質量,沒少折騰。比如,禁止放鞭炮,還引起了相當大的反彈,越不讓放越想放。最後禁改限,倒是放的人少了,主要是覺得這幾年也沒什麼可慶祝的,而且放炮又污染又擾民,遭人罵。我有個住城裡的朋友,為了表達自己住在城裡的興奮與自豪,曾經拉了車鞭炮想找地方放,不知怎麼被警車盯上了。警察攔住他們說,跟我走,就一直帶著他們開到了五環外,找了個大空場,停車,下來說:在這兒,放吧。朋友為了套近乎,邀請警察一起放,被拒絕了,他就在邊上站著,看著一行人把鞭炮放完,然後自己開車走了。


反正現在,我認識的人裡邊,基本沒什麼放炮的了,理由各異,但都不放,也算是個進步吧。


除了限放,限行也是個大事。北京的霧霾,一直被歸咎於機動車太多。機動車多這個事情,得說叨說叨。上世紀末本世紀初,是有種說法,要把汽車產業和住房產業當經濟支柱的。當時國產汽車進入市場,媒體歡呼雀躍,紛紛給大家算賬:你看在城裡買個房子吧,挺貴。這筆錢完全可以在郊區買房子,再加買一輛車,還有富裕。多出來的這輛車,可以帶著全家老小購物旅遊,那是有房又有車啊。更何況郊區空氣還新鮮呢?讀者們一看,對啊,買房加買車去。


那陣,我把家裡的零錢都翻出來了,一湊,夠個首付了,就去看房。本來還在猶豫,看見售樓處牆上貼了張報紙,上面寫著兩三年之內這邊拓寬主幹道,路不堵了云云。於是下定決心,把錢都拍了出去。之後,硬著頭皮借錢,又買了個車,好上班啊。現在十幾年過去,路的確是拓寬了,但比以前更堵了,還限行,還搖號,還要收擁堵費。這個回合,應該叫「車房夢賺人出城,出了城限制開車」,真是一次大洗牌。那個時候,就是給現在的種種呼吸不暢,埋下了伏筆。


理所應當,煤是不能燒了。2013年,北京市區最後一個煤廠關門了;2015年,北京最後的煤鋪也關張了。這兩次,媒體報道都挺傷感,因為這是對一種長期形成的生活方式告別,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搬煤生火的日子一去不返。之後是禁止露天燒烤,最近又有專家提出霧霾天不要炒菜……活著大不易。


出了什麼問題,讓老百姓背鍋都是最容易的。去年年底嚴重霧霾,北京紅色預警,單雙號限行,老百姓能做的都做了,治理霧霾幾乎要變成治理老百姓了。往下,總該政府攻堅了吧?


霧霾來了,生活總是該有點變化的。我這種住在城北的人,原來總覺得是上風上水,現在霧霾天,走在小區里,也能聞到刺鼻的味道——肯定不是汽車尾氣,也不是炒菜味兒,而是某種東西燒掉後的焦糊味道。不知不覺,身邊的朋友,有好幾個都在國外買了房子,或者跑到山東海邊、福建海邊弄了房子,天天輪著在朋友圈嘚瑟自己的好光景。


走不了的如我,開始為防霧霾加大投入,比如我買了兩個空氣凈化器,還有一大堆「柴靜同款」口罩,算下來,為這事也花了幾千塊了。這都是好好喘氣的成本。我研究過這種日本產的口罩的價格走勢,12月初的時候,每個30元左右,到了12月末,已經是40元了,現在是45元,但是沒貨。某寶上有些商家,已經把它標到六七十元,甚至還有標一百多元的。


它比非典時候的胸罩造型口罩高大上多了,和臉型貼合得密實,還帶過濾裝置。還有一種國產的口罩,濾芯綁在胳膊上,有根管子連上去——要是霧霾天戴著出去,絕對超現實,跟發生了星球大戰似的。我上個月買的時候是135元,現在也漲了,小區門口的超市居然也在賣,價格是190元。合著房價控制住了,口罩價格又漲了。


這些東西,也沒個國標,好用不好用,全憑感覺,就算好用吧。

老貓:從80年代起,北京人一直在跟空氣作鬥爭



北京,市民帶著防霧霾口罩出行。CFP供圖


凈化器用著是個啥感覺呢?我發現了一個現象,外邊重度霧霾,我的凈化器也亮紅燈。一覺醒來,外面霧霾散了,凈化器居然也成了綠燈了。這說明屋子裡和屋子外沒啥差別,屋子是漏風的,這屆房子,沒有抗霾設計。


人們的心境也變化了,以前都抱怨冬天風大,現在幾天沒風心裡就開始嘀咕。以前是抱怨襯衣領子一天就髒了,現在是害怕自己的肺里糊顆粒,衣服已經不重要了。


如果不走就無處逃遁,這是在北京生活遇到的最大的問題。這座城市,成了幾十年來一直為呼吸所困擾的城市。人人明白,現在是為前些年的過度消耗付出代價,可以前的過度消耗變成什麼了?又是誰得著好了?


霧霾來臨,大家都如鍋蓋下的螞蟻,時間長了,還惶惶不可終日。作為個體,幾乎已經到了無計可施的地步,只能去承受了。若後代回憶,這應該是一座不停地在和空氣較勁的城市,而且,所有人還不清楚什麼時候是個頭。但願,這種較勁都是有意義的。


【注】本文原標題為《一座一直在和空氣較勁的城市》


【作者簡介】


老貓 | 騰訊·大家專欄作者,著名作家、媒體人。


【精華推薦】


·END·


大家∣思想流經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見 · 價值 · 美感


※本微信號內容均為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未經授權轉載將追究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聯繫ipress@foxmail.com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如果鳳姐騙到了你,我只能說活該
李潔:慈禧太后為何請美國人為自己畫像?
80年代北京人發愁風,那時還沒霧霾

TAG:騰訊·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月球上沒有空氣,人死在月球上,100年後會怎麼樣?
直擊:美國70年代的空氣危機,漫天的煙塵彷彿地獄!發達的代價
下半年最強冷空氣馬上殺到!30℃17℃大降溫+7天雨…南京人挺住!
空氣劉海過時了,熱巴的「龍鬚發」是17年最火髮型
歐洲的天很藍?空氣污染每年殺死50萬人
今天津城空氣甜甜噠,1762對新人領證啦!
91人再起訴中國空氣污染,韓國杞人憂天過了頭!
中國沒有霧霾的五大城市,一年365天都沒有一天空氣是污染的
世界上最乾淨的空氣在哪裡?99%人不知道這個小國
空氣感捲髮才是今年的爆款 10款2017年流行的空氣捲髮精選
這個垂直森林建築群,就是個清潔空氣綠洲,每年能產900噸氧氣
中國最牛空氣雨傘,騙了我們這麼多年……
這塊鐵疙瘩肥皂一塊能用十年,一年9.9,還能凈化空氣
歐洲每年有50萬人死於空氣污染
海賊王最囂張的五個人!上懟天,下懟地,中間懟空氣
2017最「慵懶」空氣捲髮,美到窒息!~
就連空氣都充滿了演技的神作:《1992家有喜事》
15.16賽季的庫里有多叼?日天日地日空氣,那年的庫里是真強
人口60萬的城市,每年卻接待上千萬遊客,這裡空氣好美女多